登陆注册
5964900000059

第59章

蔡中田乘坐的吉普车直接开到生产队长朱遂平家门口。那次“挖粮”,朱遂平拳棒不怯,绳索不屈,留给蔡中田的印象相当深刻,事后他曾私下对人感叹,朱遂平这人是条汉子,完全可以发展为党员。

朱遂平对县委第一书记只身亲临家门感到意外,直到蔡中田紧紧握住他的手,才醒过神来,心想坏运气可能过去了,急忙吩咐家人“端茶”待客。

其实,“端茶”并非真正上茶水,只是白开水而已。把白开水说成茶水是大部分河南人的习惯,何以如此?因为贫穷,却从不放弃希望,希望终有一天能喝上茶水;因为好客,手里没有嘴里有,让客人听个高兴。无疑,这是长期贫困的历史留给河南的“地域文化”。当然,今天的河南人决不会白水待客,因为贫困已成为历史,茶水只是寻常物。

蔡中田手捧一碗“茶水”,感叹道:“老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啥时才能喝上茶呵。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的确很重、很重。”

朱遂平乐呵呵道:“只要有共产党执掌江山,苦日子不会久,离喝茶那天也不远了,老百姓有信心。”

蔡中田说:“老百姓有信心,共产党有决心,心心相印梦成真。不说这个了,上次见面是折腾你,这次是专程登门谢罪。”

朱遂平说:“您也是按上面要求干事,谈不上啥罪,俺老百姓心里清楚。”

蔡中田说:“可是对群众乱批斗,甚至动粗,这不是共产党该干的事,干了就是罪过。今天我要给你鞠躬认错,不然去不掉心病。”蔡中田说罢躬身低头。

朱遂平见状急忙拉蔡中田坐下,说:“那都是您手下人干的,不能怪您。再说,俺也确实藏了几百斤粮食,早认账还能挨打?不过,那次挨打值呀,几百斤粮食管大用了,少饿死几十口人哩。”

蔡中田说:“当时我就判断你肯定藏粮了,也清楚你是为了乡亲们,你宁死不招,我暗暗高兴。与你比,我这个县委书记是软蛋,上面领导一瞪眼就低头,真他娘的丢人。”

蔡中田还坦诚地对朱遂平说,这几年自己两只耳朵往上翘,只听上面吆喝,结果干了许多危害群众利益的错事、蠢事。饿死人这件事,尽管普遍发生,尽管他无力改变,但他心中塞满了罪恶感,因为自己毕竟也犯过“狂热病”,也说了不少吹牛撒谎的话,也是形成这场灾难的推手之一。他总结说,一旦大政方针错了,下面的人越忠诚、越热情高涨,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危害就越大。

一个县委第一书记对一个生产队长讲出这些心里话并不容易,因为那是个缺少实话氛围的年代,那是个政治氛围极不宽松的年代。能够讲出这些话需要勇气。这种勇气诚然可贵,而比这种勇气更可贵的是“醒悟”。从狂热中醒悟过来,科学便少受几分冷落;从盲从中醒悟过来,讲究实际便得到重视;从脱离群众中醒悟过来,百姓利益便多了份保证。蔡中田的醒悟绝非“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一茬人,甚至是一代人的醒悟。尽管这种醒悟背后的代价十分惨痛,但毕竟是醒悟了,总归算是好事。1960年全国性的各项政策大调整,使科学决策、注重实际、以民为本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便证明了这一点。

蔡中田告别朱遂平,要见大队支书高德。临出门,他交待朱遂平:“你写份入党申请书吧,共产党的队伍里,你这种人越多越好。”

在“反瞒产”运动中被几次吓病的大队支书高德对外声称“身体不中,再管不了事了”,以此为由,躲避所有的上级官员,回避所有的工作事务,连大规模的“民主革命补课”也被他闪过。而实际上,这位貌似软弱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仍是乡亲们的主心骨,大大小小的事情仍由他暗中做主,一句话,躲在幕后的高德仍在发挥胜桥大队舵手的作用。

县委第一书记蔡中田突然登门令高德躲闪不及,他判断不准蔡中田这次登门是福是祸,只好面带恐慌之状接待不速之客。

蔡中田进门第一句话彻底打消了高德的疑惑。蔡中田说:“高德同志,你两次被吓病,我这个县委书记有责任,这次是专门向你道歉的。”

继续交谈中,高德彻底明白了,县委第一书记说的不是假话,是真心诚意为过去的错误悔过。尤其让他感动的是,这位全县最大的书记面对自己这个最小的书记,毫无掩饰地把自身几年间所犯的错误抖搂无遗,这样赤裸裸的一条汉子站在眼前,和自己完全没有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感,倒像兄弟一般。

感动之余,高德却没有完全消除疑惑,都说共产党的官越大越顾及面子,明知做错也不愿认错,能推卸的责任尽量推卸,能掩盖的问题尽量掩盖,蔡书记为什么不那样?于是高德询问蔡中田。

蔡中田说:“因为我想明白了,死要面子不利于改正错误,只会使面子越来越小;掩盖问题不利于解决,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有没有错误,有没有责任,有没有问题,老百姓能看清楚,愚弄百姓最终要付出代价。”

继续交谈中,蔡中田也终于明白,高德两次被吓病原来都是假装的。第一次装病,高德躲过了高报瞒产数字,使胜桥大队原本不足的种子粮、口粮未像其他地方那样交个精光;第二次装病,转移了公社领导对自己的注意力,手中的粮食未被逼出。高德两次装病没有白费心机,胜桥大队乡亲们在这场大饥饿中的死亡人数全社最少。

蔡中田问高德,那阵子“反瞒产”风头正盛,连我这个当县委第一书记的都不敢马虎。而你手中有粮不报不交已经不是小事,又装疯卖傻等于拿领导当猴耍,真查出来,开除党籍都有可能,你想没想后果?

高德回答,那时候只想让乡亲们少挨饿,只要能保住粮食,自己受再大的打击也不在乎。

蔡中田对高德原本没有好感,认为他如此怕事,软蛋一个,完全没有共产党员应有的勇敢精神,让这种人当支书真是白瞎。现在他不得不另眼看待高德,认为高德是个既有勇气又有智慧的好支书。

“×你妈,我说呢,第二次装病时你们公社有个领导建议撤了你支书职务,你们公社书记就是不同意,还说‘高德德高’。你果然是个德高之人。”蔡中田又开骂了。高德自然明白,县委书记这句骂语出自内心的兴奋,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敬佩和赞赏。

走趟嵖岈山,蔡中田心情见好,这自然与向生产队长朱遂平、大队支书高德当面“谢罪”排遣了心中的部分苦闷有关。当然,乱石填胸般的感觉远未消失,他还有许多“搬石头”的事情要做。

接着几天他又转了几个公社,一个新的问题让蔡中田无法释怀:“民主革命补课”抓走大批基层干部,连生产队长都基本抓光了,从中央、省委、地委机关下派的大批干部取而代之,却对农业生产指导不到点子上。生产受影响,倒霉的不还是百姓吗?

蔡中田打电话向主持地委工作的张树藩专员建议:尽快放出生产一线的基层干部,种地离不开这些行家里手。

张树藩何尝不想如此,因为他也清楚“民主革命补课”扩大化了,不该抓的人抓得太多了,影响生产是肯定的。但搞“民主革命补课”是中央的决定,这项工作由中央工作组负责,他一个地区行署专员对此无能为力。所以他对蔡中田说: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急不得。

蔡中田听得出张树藩似乎对自己的建议并不热衷,想多说几句又觉得电话里讲话不方便,于是干脆驱车直奔地委面见张树藩。

蔡中田当面对张树藩说,中央搞的这个“补课”也许有必要,但搞这么大的规模肯定脱离实际了。这几年因为脱离实际酿成这么大的祸害,为什么撞到墙上还不改?眼前最缺的仍然是粮食,而大批基层干部——大队支书、生产队长被抓去“补课”,生产不要了?如果继续歉收,老百姓继续挨饿,这种“补课”有啥用!

张树藩告诉蔡中田,在决定“民主革命补课”对象时,他就对“扩大化”提出了反对意见,结果遭到省委领导的严肃批评,差一点被戴上“抵触中央决定”的帽子。

蔡中田说:“你一向敢说实话,即便帽子漫天飞时期,你也没怕过,比我强,我服你。但现在我敢说实话了,你为什么胆子变小了?地委九个常委抓了八个,就留你一人主持工作,这时候你不站出来说话谁会说?”

张树藩说:“话是要说,但得等待时机。现在中央、省委都把‘补课’看成天大的事,这个节骨眼找他们讲这事不等于放屁吗?这可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呀。”

蔡中田觉得专员的话也有点道理,问题是,很快就到种麦的季节,你等“时机”,季节不等你,不抓紧反映情况要误事呀。他急切地说:“不管有多少困难,等种麦时生产骨干不能还忙着‘补课’,不然,我也学杨守绩,给毛主席发电报。”

送蔡中田出门时天已擦黑,张树藩望着蔡中田远去的背影,思绪万千。他想到,这位胶东汉子原本性格耿直,作风朴实,但前几年变了,和许多人一样,也学会了跟风,沾染了吹牛、浮夸、极“左”的毛病。当然,这是不正常的政治环境造成的。所幸,这场大灾难使他觉醒了,不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懂得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变化难能可贵。

他还想到,信阳出现的悲剧是近几年各级组织和领导工作作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了这一点,遗憾的是眼下许多工作仍不切合实际,仍未兼顾群众利益。

他又想到,大难虽然过去,大灾仍在继续,目前最要紧的是恢复“信心”和“元气”。信心是什么?是让老百姓看到各级干部回到群众中来,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元气是什么?是搞好生产生活,让老百姓尽快有饭吃、吃得饱。

张树藩最终想到了自己的责任:为了党的利益,为了百姓利益,必须坚持真理,立刻向中央工作组反映实际情况,尽快放出多数基层干部回到生产第一线。

张树藩的建议引起中央工作组的高度重视,但对于是否采纳,争论激烈。一种意见是,“民主革命补课”是落实毛主席批示精神,这是场政治仗,涉及与反动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抓大事”不能“算小账”。另一种意见是,实事求是是毛主席一再倡导的优良作风,共产党最大的政治是保护群众利益,发现偏差及时纠正理所当然。

两种意见都举起了毛泽东的旗帜,似乎都不失说服力。显然,前者观念仍充满“左”的色彩,说明当时的政治环境仍适合这种人的生存。后者的观念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说明一场大灾难使不少人醒悟过来,敢于坚持真理,不再唯上是从。

终于,信阳地区“民主革命补课”运动调整了部署,大批基层干部分批提前结束“补课”,回到生产一线。这一结果的产生绝非轻而易举,据说争论最终反映到中央最高层,副总理李先念说了句“错在上层不在基层”,毛泽东同意此话,才得此结果。

遂平县大批基层干部走出“民主革命补课”班那天,他们的“大当家”蔡中田带着十几辆大卡车等候在大门口。玉山公社王悦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念汉第一个走出大门,被蔡中田拉到一边,问道:“这些天咋样,能吃饱吗?”

张念汉答道:“饱不饱不算啥,关键是怕呀。四周拉着铁丝网,还架着机关枪,喇叭里天天叫‘清算反革命罪行’,完全是‘反革命待遇’,都蒙了。奶奶个腿,没被饿死,差点被吓死。”

说话时,大家都围了上来,蔡中田见状,心情无比激动。的确,这样的场面值得他激动,因为走出这个大门的人都安然无恙了,他心里也踏实了。蔡中田挥挥手,发出了颤抖的声音:“都没事啦!快上车吧,回家吧,带着乡亲们好好干吧!”

蔡中田的愿望实现了,回到县委,他特意给张树藩打电话道谢,因为他认为张树藩此举功德无量。

而张树藩对蔡中田说:“若论功,当首推你蔡中田,不是你当面鼓动、将军,我兴许还要犹豫一段时间。但是,有过不言功,饿死那么多人,我们都是有过之人啊,现在做的任何一件好事都是补过。”

张树藩讲的是心里话,“有过不言功”是当时多数领导干部的心理。由此看出,面对信阳事件这场人间悲剧,许多领导干部的确愧疚深重。这也正使得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带着“将功折罪”的心理奋发为民。

无论怎么讲,大批基层干部提前结束“补课”,的确意义非同小可。其一,他们充分发挥了生产骨干的作用,确保了冬播顺利进行,为来年的粮食增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他们及其亲属都消除了恐惧和委屈的心理,这个巨大群体的安稳有利于社会稳定;其三,人们从中似乎看到了“纠左”的希望,对政治环境的改善有了信心。这一点尤为重要,由此带来的是,真话多起来,注重实际、关注民生的氛围浓起来。无疑,这些意义可归结为一点:为共产党争得了荣誉,对老百姓抚慰了心灵。

不要害群之马

因被视为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有功之臣”,蔡中田免遭牢狱之苦,而这一“幸运”并未给他带来兴奋,反倒使他感到孤独。他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四处奔波“谢罪”;他奋力“捞人”、倾心惠民,以弥补自己的过失。蔡中田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掩饰自己的过错且懂得如何纠正错误,在于他重拾善民之心且全身心回到群众中去。

联想到今天的不少官员,身上实无蔡中田的可贵之处,他们明知犯错却心无愧意甚至强行为之;他们似乎全身心只在自己的“利益团体”,对民生之事并不上心,顶多做点表面文章应付了事。这样的官员是共产党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更是百姓眼中的灾星,不剔不快。

同类推荐
  • 金三角之谜

    金三角之谜

    "20世纪50年代末期,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梅花党蠢蠢欲动,配合盘踞在台湾的蒋帮阴谋策划各种破坏活动。在东南亚金三角地区有一个特训班,从1948年起每期只招40个学员,其中20个男学员,20个女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两年一期,毕业后分赴世界各地执行特殊任务。毕业生名单藏在金三角特训班教务长黄栌的书房里。深夜黄栌经常被书房里的警铃惊醒,是谁潜入书房企图盗取梅花图?是中共特工,苏联克格勃,还是美国的FBI?"
  • 无尽结

    无尽结

    《无尽结》我想,我们会在几世的轮回中,几世磨难的沧海桑田中,再次回到母亲的怀抱,再次回到纯净的童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定要在滚滚红尘中将走失的你重新找到,紧紧地拥抱你,过平淡生活,享平常幸福。
  • 童年·在人间

    童年·在人间

    《童年·在人间》取材于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当中的前两部,以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历程为线索,真实地记录了高尔基苦难的青少年生活。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以其凝练朴素的笔调和冷静执著的个人情感著称于世,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书中刻画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阿廖沙的形象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读者。主人公阿廖沙生活在一个被种种令人作呕的丑事和腐蚀人灵魂的恶势力所包围的环境中,但他并没有被压倒、被毁灭,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
  • 北京致命诱惑

    北京致命诱惑

    一部真实反映北京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诱惑是专门为死亡准备的金钱毒药。
  • 寺门

    寺门

    一个寺门传奇,几段乱世沧桑,讲述几代人命运沉浮的汴味往事;几个不同民族,三种宗教信仰,演绎多民族血肉相融的家国悲欢。寺门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地方,人物的传奇带来了故事的传奇……《寺门(上下册)》分上中下三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三个不同的民族,三个不同的家庭,支撑起了一个城市。《寺门(上下册)》是中国首部史诗般书写中原穆斯林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零始苍初

    零始苍初

    这里存在一种神秘力量,被称之为“魂”,它乃世界万物生命和平衡的根本,是灵魂的本源。千年前,各大陆强者如云,可谓鼎盛时期。而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灾难,使魂力溃散,人类修炼更加困难,各大陆由盛而衰,为了代替魂力加强军力抵御外界入侵,科技慢慢进入人类的生活中。随着时间流逝,魂力也渐渐修复,世界慢慢恢复曾经的繁盛时期。少女希零,因朋友伽洛的百般劝说,被逼无奈以满分考入顶级学院-岚帝斯学院,结识众多麻烦人物。隐藏的秘密也在仇人的追铺下暴露,也知道了学院的秘密,甚至自己的身世之谜与前世的记忆也渐渐苏醒。
  • 乱仙道

    乱仙道

    天路岐,逆天道。封五府,锻神躯。天路茫茫储天谴!何处才是成仙路?敢问上苍?是否有仙。少年郎,恩师助。逆道路上,踏歌而行。且看林皓轩如何一步一步踏上这世界的巅峰。(广大读者们有票给个票,没票给个收藏,意见写在书评里就行)
  • 异世游侠西门

    异世游侠西门

    考古博士机缘巧合之下身具半神之体穿为京都“四大恶人”之首西门大官人,从此引发了各种狗血剧情的无敌爽文……请看一位流氓如何成长为英雄的故事……
  • 温柔的城市

    温柔的城市

    【文案】林冬熙曾对自己的死党许芸芸斩钉截铁的说过:“绝对不能跟同学谈恋爱,你想想啊,要是成了还好,要是分了,啧啧,那以后得多尴尬,想想就恐怖,同学聚会不能去了吧?见了面那得给别人添多少笑料啊。”边说着边打了一个寒颤······当时她还没遇到他,林冬熙不知道程策······可后来她就栽在了这句话上,当初说的有多信誓旦旦,后来就栽的多彻彻底底。
  • 君生君未老

    君生君未老

    如果,你也在第一次真正独自在一个陌生城市生活,感知世界的时候,有一个人任由你胡闹,默默保护着你,你是否也与她一样,觉得这是世间最温柔的照顾,是否也会和她一样,也不自觉地落入了一段感情,悉心呵护,做他身边的小女孩…他是这座城市里一帮纨绔二代里最不招摇的一个,也是这座城市里一帮纨绔二代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人人都说,他沉稳、冷静、腹黑,却又都说,他霸道、幼稚、阴险。当然,前者是说他为人处事上,后者则是说他,碰到她的事情的时候。只因为,她是他的小女孩,他守着她,护着她,爱着她,等着她,宠着她,唯独不会离开她…
  • 我和23岁美女总裁

    我和23岁美女总裁

    兵王回归都市…、、、、、、、、、、、、、、、、、
  • 霸气为王

    霸气为王

    天下分五国、五国生五族、五族拥五气。五国之间每隔三年比试五气,胜者号令天下,败者备受欺凌。彩云乃人族之国,已有三十年未尝胜绩。唐小天很不服气,带着两位小伙伴,在修习的路上。加油吧,少年!彩云国需要你们的霸气!
  • 够了,站定,总裁,你站定才对吧

    够了,站定,总裁,你站定才对吧

    她,把自己的世界划分了,只会接近认为与自己同一个世界的人。以此来维护自认为的自尊心。他,天之骄子。只因感情与父母的压力使他来到了她所在的城市另办公司。她,在清晰的看见他时就知道他与她不是同一个世界。他,在与她再次相遇时就迷惑,为什么见不得她那楚楚可怜样?她和他的再次相遇是因为二爷爷请他帮挽救公司,把她带到了他的面前。在M市他们住在一起,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带她去A市。她却在机场就逃了,来接机的好友竟还帮了她逃走!他在A市翻天覆地的找她时,她却在躲他时与好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 星月校园童话故事

    星月校园童话故事

    通过网友真实故事改编的微话故事小说《星月校园童话故事》一段最真实的校园故事。一个男孩等待一个女孩并且等待爱情的故事.或是今生或是永远,本体裁为校园故事
  • 忆骨的秘密之冥凰之火

    忆骨的秘密之冥凰之火

    三岁的龙忆骨被丢弃在极北森林。在忆骨六岁时因一个承若离开极北森林。后来遇见萧忆轩,一段奇缘就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