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200000025

第25章 《楚辞》作品研究(中)(3)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故曰《卜居》也。……《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五:“《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哀闵当世之人,习安邪佞,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一决之,遂为此词。……《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渔父盖亦当时隐遁之士,或曰亦原之设词耳。”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六、七:“《卜居》者,屈原设为之词,以张己之独志也。……《渔父》者,屈原述所遇而赋之。”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页596、611):“居谓自处之方。卜者借于龟蓍以决疑也。屈子以博闻强识之才,而主持类于巫史之职,则出处本可自裁,而稽疑亦能自理,则卜之他人,岂尚有可说……所谓《渔父》者,庄、列已多称说。则屈子以特达之宗室,憔悴江边,遇渔父而相为问答,有所讥弹,较孔子之遇长桀,尤近自然。”

蒋天枢《楚辞校释》(页389):“《卜居》《渔父》皆用假设问答形式,以申明己之志行,而补他篇之所未及。倘就事故发生之程序言,《卜居》应作于去陈之前,与《离骚》之写作同时;以写作动机言,《卜居》当作于《九章》之后,与《渔父》约略为同时。盖死志已决之后,与去陈前己所经历,虽已著之于《九章》,犹恐有所未喻,故复托之于《卜居》以明之也。”

陈子展《〈卜居〉〈渔父〉是否屈原所作》:“屈原借着郑詹尹与渔父那样和光同尘、似是而非的言论,恰好衬托出自己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坚持正义,誓和恶社会恶势力奋斗到底,宁肯牺牲,绝不屈服的精神。又借用第三者的语气,更方便地更有力地叙述出来。这就是他作出《卜居》《渔父》的微意罢。为什么有人粗心大意地读过,并无什么不可辨驳的真凭实据,竟尔忍心否认这是他的作品呢?”

蒋南华《〈渔父〉发微》:“我们认为,《渔父》是诗人屈原离开‘汉北’,渡‘长濑’,‘溯江潭’前往‘溆浦’途中,在沧浪二水汇合处遇隐者渔父而写的一篇问答之辞。其著作权属屈原,这是不容置疑的。”

力之《〈卜居〉〈渔父〉作者考辨》(《〈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页122):“从《楚辞》成书体例看,这两篇作品被收入的唯一条件,乃因作者是屈原。合此两点与汤炳正先生说,《卜居》《渔父》为屈原之作,应是毫无问题的。”

王德华《〈卜居〉〈渔父〉:屈原精神困境的揭示和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固持》:“把《卜居》、《渔父》放在对话体散文及散体赋的发展中加以考察,屈原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加以叙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后人托名之作

清崔述《考古续说·观书余论》:“周庾信为《枯树赋》,称殷仲文为东阳太守,其篇末云:‘桓大将军闻而叹曰……’云云。仲文为东阳时,桓温之死久矣,然则是作赋者托古人以畅其言,固不计其年世之符否也。谢惠连之赋雪也,托之相如;谢庄之赋月也,托之曹植,是知假托成文,乃词人之常事。然则《卜居》《渔父》亦必非屈原之所自作,《神女》《登徒》亦必非宋玉之所自作,明矣。但惠连、庄、信其时近,其作者之名传,则人皆知之;《卜居》《神女》之赋其世远,其作者之名不传,则遂以为屈原、宋玉之所作耳。”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页216):“这两篇(《卜居》、《渔父》)由于所用的还是先秦古韵,应该是楚人的作品。作者离屈原必不甚远,而且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人。”

马茂元《楚辞选》(页215):“本篇(《卜居》)和《渔父》篇则通体气机流畅,明朗而单纯。尽管它的艺术性很高,但在思想深度上,只是第三者设想屈原处境,对屈原心理一般的揣测与综合的表现,和屈原自抒愤懑之情,显然是有所区别的。……两篇(《卜居》、《渔父》)开头和结尾的叙述,完全是散文的写法,中间用骈偶和散行句参错组成,用韵也较为自由,它是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体裁,是‘不歌而诵’的汉赋的先导,是从‘楚辞’演化为汉赋的过渡期间的产物。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屈原时代还不会出现这样的文学样式,事实上,屈原其他的作品也没有与之相类似的地方。”

胡念贻《楚辞考证》(《楚辞选注及考证》,页267):“《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主要理由是:一、司马迁将《渔父》全文录入《屈原列传》,没有说明是屈原作品,司马迁是当作屈原行事来叙述的。……可见王逸也没有一定说法。二、这两篇作品的文章风格不像屈原。”

王泗原《楚辞校释》(页289):“《卜居》与《渔父》,都是楚国遗制,作者佚名。王逸以为都是屈原作。从本文叙述语句看,非屈原作。……这两篇,散文用韵,是楚辞的变体,为后世散文用韵之先声。”

周小龙《〈渔父〉三题》:“《渔父》的作者非屈原,而是他人模仿《荀子》中的语句,借屈原之口说出。”

日本藤野岩友《〈楚辞〉解说》(《楚辞资料海外编》,页3):“这两篇(《卜居》和《渔父》)可以说是姊妹篇,虽然一般认为系屈原所作,但我认为可能是秦汉时期的伪作。”

(三)屈原作《卜居》,楚人作《渔父》

熊任望《〈卜居〉〈渔父〉真伪辩》:“《卜居》当为屈原所著,在《惜诵》、《离骚》之后,其结尾充分发泄难以压抑的愤懑,非‘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的来历者是写不出来的。《渔父》最后一句的同情既在渔父而不在屈原,说明其作者应是楚国避世之士而非屈原,且通篇难以见到屈原的创作个性和富于感情的语言特色。”

二、主题

(一)《卜居》

1.实记其事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汉王逸《楚辞章句·卜居序》:“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直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蓍龟,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

唐李周翰注《文选》:“原往太卜之家,卜己宜何所居,因述其词。”

明陈第《屈宋古音义》卷二:“愚按《离骚》:‘索藑茅以莛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又曰:‘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皆卜居之意。原犹以为未尽也。故八设条目,以行之必不能胜,事之必致相反者,决去就,定从违,且以见己之廉贞,不以见弃而悔改也。”

2.虚拟之词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而太史公《屈原传》、刘向《新序》、嵇康《高士传》或采《楚词》、《庄子》渔父之言以为实录,非也。”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五:“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道,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卜居》),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说者乃谓原实未能无疑于此,而始将问诸卜人,则亦误矣。”

3.述答之辞

明汪瑗《楚辞集解》:“此篇(《卜居》)王逸以为实有是事,朱子以下以为实无是事,俱未尽善。瑗尝反复熟读玩味指归而窃评之,以为屈子于是非可否二者之间无疑于心,而必不卜之于神明,其说尚矣。仅观太卜氏姓名具载,非若乌有先生、亡是公悬空假托之类亦明矣。夫所谓郑詹尹者,其或当时之隐君子,如严君平之俦欤?观屈子所问之词,似以詹尹为知己者,而詹尹所谢之词,似亦为知屈子者。其或当时寻访谈论间偶及此事,而屈子遂述其问答之意,以成此篇也。若以詹尹比之于《子虚》、《上林》等号,恐非也。呜呼!詹尹得附《楚辞》之末而流传千载,幸亦大矣。”

(二)《渔父》

1.实记其事

汉王逸《楚辞章句》:“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

唐李周翰注《文选》:“渔父,避世而隐于渔者也,原因之而叙焉。”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七:“《渔父》者,屈原述所遇而赋之。江汉之间,古多高蹈之士,隐于耕钓,若接舆、庄周之流,皆以全身远害为道。渔父盖其类也,闵原之忠贞,将及于祸,而欲以其道易之。原感而述之,以明己非不知此,而休戚与俱,含情难忍,修能已夙,素节难污,未尝不知冥飞蠖屈者之笑己徒劳,而固不能从也。”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卷五:“或云此亦原之寓言,然太史公采入本传,则未必非实录也。渔父有无弗可知,而江潭沧浪,其所经历,盖可想见矣。”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页611):“则当时必有其人,有其事,无可疑。是屈子之录渔父,亦等《论语》之载楚狂矣。”

2.虚拟之词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

明陈第《屈宋古音义》卷二:“此(《渔父》)原设为问答之辞,以见己之不能和光同尘也。”

刘洪仁《赋体杂文的先导——论屈原的〈天问〉、〈卜居〉、〈渔父〉》:“《卜居》与《渔父》是带有寓言性质的假托之文;作者不过是虚构一个寓言或故事来抒发自己愤世嫉俗的感情。”

谨按:两千多年来,学界对《卜居》、《渔父》的作者一直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屈原所作,有的认为是后世托名之作,亦有人认为是屈原作《卜居》,楚人作《渔父》,然由于史料匮乏,一时难定甲乙;至于二篇的主旨,学界亦有争论。今录之以备考。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编辑推荐:一篇好的游记,不仅仅是作者对他所观的大自然的描述,那一座山,那一条河,那一棵树,那一轮月,那一潭水,那静如处子的昆虫或疾飞的小鸟,那闪电,那雷鸣,那狂风,那细雨等,无不打上作者情感或人生的烙印。或以物喜,或以物悲,见物思人,由景及人,他们都向我们传递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精彩于驻足间呈现》,满足畅游中国和世界人文或自然美景的愿望。
  • 知非集

    知非集

    《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作者简介周菊坤,生于苏州木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写作,出版有《木渎》、《冯桂芬传》、《严家淦与严家花园》、《小院风景》(合著)等书,主编《姑苏十二娘》等。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鬼谷四友志

    鬼谷四友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歌公主的甜蜜恋情

    爱歌公主的甜蜜恋情

    一首歌让他们在一起,一首歌让他们的感情破裂。她,是所有男生的女神,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却因她妈妈的死,恨了她自己的爸爸十几年。他,是所有女生的男神,从小喜欢音乐,因音乐有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浪漫、艰难的苦涩爱情恋歌即将开始。
  • 超能透视

    超能透视

    他是拥有先天天目的医道圣手,黑暗世界的金牌杀手。因为一个老和尚和一纸婚约,他成为都市中的护花高手!中医界的颜值与实力担当!地下世界的隐形王者!他拳打黑老外,脚踩高富帅。纵横都市,玩转花丛。
  • 这个杀手不合格

    这个杀手不合格

    再度醒来,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美男世界。某女狂笑,自己早就受够了上辈子的生活,这辈子只想为自己而活。
  • 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

    世界是温柔的,主角是中二的。(新人新书,缓更慎入)
  • 边伯贤185大总攻

    边伯贤185大总攻

    我走到哪帅哥面前,坐下说“这位欧巴,你一定要救我”假装的哭,‘嘿嘿,还好要眼药泪’帅哥只了一下地上说“姑凉,你的眼药水掉了”“啊!哦,是吗”我擦擦泪水,捡先眼药水继续说“欧巴,我不满你说,我妈要把我卖给我们村长,俺和你说,俺村长是个智障,只有三岁智商,还老让我做牛做马。你假装我一下男朋友,行不?”听完这句话哪只帅哥脸一下黑下来了说“一个月草莓奶茶,就行,我叫边伯贤”忧虑一下,看了一眼门,看见老妈进来,马上答应了抱着边伯贤的胳膊,边伯贤看见马上就开心了,我拉着伯贤的胳膊,跑到老妈面前“妈,我不能相亲,我男朋友,会生气的。妈他是我男朋友边伯贤”
  • 惊世之谜南凌公主

    惊世之谜南凌公主

    她,出生皇朝,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然夺位之争让身边亲人接连离世;他,鲜为人知的神秘世子,当记忆苏醒,血脉复苏,该如何倾覆天下,看二人如何揭晓倾世之谜。
  • 枭雄霸爱:女人别想逃

    枭雄霸爱:女人别想逃

    “个十百千!!一千万!?怎么这么多?明明我才是受害者?”“是你上了爷,你还有理和爷说一千万多了?”某只腹黑的夜狐狸抖着长腿,瞅着面前这个伶俐的小姑娘。一脸理所当然,仿佛是他受了天大委屈般。好,要身绝不给心,好,将她拘禁在身边,她就想法设法的逃跑.............小姑娘能屈能伸,但是绝不服输。夜大爷能打能抗,就是绝对不放过。
  • 34号文书

    34号文书

    这被诅咒的命运,这持续的谋害,一本不可揣测的书籍,已游走于多少个案发现场,证实了无数个生命被扼杀,数不清,这一切究竟是神意,是恶魔,还是来自人类的恶意,阴谋?
  • 光辉吟唱者

    光辉吟唱者

    这是一个废材逆袭的故事。这是一个十分老套的故事。玩票性质,收藏随意,推荐谨慎。图个热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