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200000014

第14章 《楚辞》作家研究(6)

金荣权《宋玉形象的历史变迁及评价》:“纵观历史演变,究其原因,宋玉形象的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史家的评价。最早提到宋玉的司马迁,一句含混不清的评价成了今人非议宋玉的‘有力依据’;二是对宋玉作品的理解。宋玉为我们留下了《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赋作,一反前人文章的正统风格,侧重人的性、情的描写,后人便把它们用作典故或附会成宋玉佚事,现代人贬责宋玉也多半是以他的文章为‘武器’的;三是民间文学和文人笔墨的力量。宋玉的地位由高到低,这个转变过程实际上是由唐末、五代到近代一千多年民间文学和封建文人笔下完成的。我们今天对宋玉某些不公正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受它们的影响了。历史有时也是不公正的!”

金荣权《宋玉生平探考与评品》:“宋玉正直不阿的人格是不容怀疑的……他的作品里固然表现出一种不可自救的软弱和怨天忧人的哀伤,但我们看到或听到的更多的则是楚国败亡之前的萧杀凄异的景象,人民的伤痛叹息,诗人对节操的坚守……宋玉的形象由唐和唐以前一个遭遇坎坷、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到五代及宋词人笔下就成了一个风流才郎,再变为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多情种子,最后成了现代文人笔下屈节背师、奴颜卑膝的无耻文人。这种变化过程主要是在民间文学和五代以后的文人笔下完成的,它完全歪曲和模糊了宋玉本来的面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史料记载的不足和人们把宋玉赋作当成了他个人的事迹,从而附会出了一系列风流韵事。这给宋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声誉,从而导致了现代人对宋玉的冷遇和轻蔑。于是宋玉便无端蒙尘。”

刘刚《关于宋玉的文学史地位与宋玉研究的现实意义》:“宋玉是战国末期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成就卓著的辞赋家,然而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和某些文人的偏见,宋玉的形象被扭曲了,对宋玉的评价也出现了逐渐走低的趋势,因此当代的宋玉研究者,有责任下大力气研究宋玉及其作品,客观地科学地评价宋玉的文学成就,从而恢复宋玉的文学史地位。”

三、作品与文学贡献

(一)作品的流传与结集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宋玉赋十六篇。”

汉王逸《楚辞章句·九辩章句序》:“《九辩》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又:《招魂章句序》:“《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

东汉傅毅《舞赋》:“楚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将置酒宴饮,谓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噫,可以进乎?’王曰:‘如其郑何?’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弛张之度,圣哲所施。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馀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南朝梁萧统《文选》所收宋玉赋作有:《招魂》《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凡七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屡屡提及宋赋:

《诠赋篇》:“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杂文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文]。”

《谐隐篇》:“楚襄宴集,而宋玉赋《好色》。”

《丽辞篇》:“宋玉《神女赋》云:‘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此事对之类也。”

《比兴篇》:“宋玉《高唐》云:‘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此比声之类也。”

《知音篇》:“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扬》,宋玉所以伤《白雪》也。”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天部上》:“楚宋玉《风赋》曰:‘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天部下》:“宋玉曰:‘《阳春》《白雪》,国中属和者,不过十人。’”《人部二》:“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曰:‘登徒子侍于楚王……’”《人部三》:“楚宋玉《大言赋》曰:‘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人部八》:“楚宋玉《讽赋》曰:‘楚襄王时,宋玉休归。’”《乐部四》:“楚宋玉《笛赋》曰:‘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灵异部下》:“楚宋玉《高唐赋》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

唐魏徵等《隋书·经籍志》:“楚大夫《宋玉集》三卷。”

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四枚乘《七发》:“《宋玉集》曰:‘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於玄渊。’《七略》曰:‘蜎子,名渊,楚人也。然三文虽殊,其一人也。’”《演连珠五十首》注:“《宋玉集》: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有遗行欤?’宋玉对曰:‘唯,然,有之。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俚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既而阳春白雪,含商吐角,绝节赴曲,国中唱而和之者弥寡。’《吕氏春秋》曰:‘孔子行于东野,马逸,食野人稼,野人留其马。子贡说而请之,野人终不听。于是鄙人马圉乃复往说曰:“子耕东海至于西海,吾马何得不食子苗?”野人大悦,解马还之。’”

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六江淹《别赋》:“宋玉《高唐赋》:‘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神为草,寔曰灵芝。’”

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八嵇康《琴赋下》:“宋玉《对问》曰:‘继而曰陵阳白雪,国中唱而和之者弥寡。’然《集》所载与《文选》不同,各随所用而引之。又对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始曰巴人。’”

后晋刘昫《旧唐书·经籍志》:“《宋玉集》二卷。”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艺文志》:“《宋玉集》二卷。”

明张燮:《宋大夫集》三卷、附录一卷,收入《七十二家集》。

明李宾:《宋玉文钞》一卷,收入《八代文钞》。

明陈第《屈宋古音义》将屈原、宋玉作品汇为一集。

郑良树《论〈宋玉集〉》:“梁代留传之十六篇宋赋”,“《大言赋》《小言赋》,恐怕亦在其中”,“促成《宋玉集》亡佚的主要原因恐怕是:《文选》选宋赋七篇,《古文苑》转录六篇。所谓宋赋,绝大部分已被二书‘瓜分’选刊,为数甚少,所以,《宋玉集》遂失光彩。……《太平御览》引宋赋颇多,包括《九辩》(一次)、《风》(八次)、《高唐》(九次)、《神女》(三次)、《登徒子》(七次)、《对问》(四次)、《小言》(二次)、《钓》(三次),篇数没有溢出《文选》及《古文苑》者。另一方面,所引《小言》及《钓》,其文字均与《古文苑》全合,不像前文所论李善注《文选》引宋赋,偶有征引别本宋赋之痕迹,可知宋时所见宋赋,不是《文选》所录者,就是《古文苑》所保存者,别无他本宋赋可言。……据此二端以觇之,《宋玉集》在入宋之前盖已亡佚矣。”

袁梅《宋玉辞赋今读》以《九辩》为重点,集中注译、评介,附带注译《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附录《对楚王问》《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高唐对》原文。

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首《前言》,次《论宋玉及其〈九辩〉》《宋玉辞赋真伪辨》两篇论文,勾稽古籍资料,分析宋玉作品,论证宋玉之思想、人品及成就,考证了宋玉作品的真伪;主体部分为对《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注释、翻译;附录部分作者所属对尚有争议的《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作品注释、翻译、赏析;末附《有关宋玉的传记资料》《宋玉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文章索引》。

金荣权《宋玉辞赋笺评》,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宋玉辞赋笺评”,对《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讽赋》《钓赋》予以“题解”、“注释”、“翻译”、“赏析”。下编是“宋玉辞赋研究”,分“宋玉传略”、“宋玉作品考辨”、“宋玉辞赋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宋玉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构成形式”、“后人对宋玉的评价及宋玉形象的历史变迁”、“宋玉其人评品”六章,对宋玉其人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探讨。最后“附录”有三部分,一是“词、曲、小说及民间传说中的宋玉形象”,二是“关于宋玉的研究资料”,三是“宋玉研究论文索引”。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宋玉辞赋考论》,页223):“宋玉,鄢人。……在襄王二十七年(前272)至襄王卒(前263)9年间作《大言赋》、《小言赋》、《高唐赋》、《神女赋》、《舞赋》、《风赋》、《讽赋》、《钓赋》、《对楚王问》,在考烈王元年(前262)作《登徒子好色赋》,在考烈王迁都寿春(前241)后作《招魂》。约在楚幽王元年(前237)失职,幽王三年前后(前235)作《九辩》。……后涉江辗转至今湖南临澧境内,作《笛赋》,约在公元前222年卒老于临澧。”

谨按:傅毅《舞赋》为历代学者最早提及宋玉为楚王作赋者。据此可知,宋玉赋作中当有以宋玉与楚王问对之体裁的作品。与前人相较,欧阳询等所见之宋赋又多出《大言赋》《笛赋》篇。清代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涌现众多学者,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但宋玉作品的整理、校注却一直无人问津。到了20世纪,学者们又重新开始收集整理宋玉作品,并出现了诸多成果。

(二)作品真伪问题

刘大白《宋玉赋辨伪》:“宋玉的作品,除了《楚辞》中的《九辩》及《招魂》二篇外,尚有现在所传的《宋玉赋》十篇。《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四篇,见于《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见于《古文苑》。其实这十篇赋都是后人托古的作品,没有一篇是真的。”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页109):“然《楚辞章句》有《招魂》和《九辩》,《文选》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古文苑》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招魂》非宋玉所作,已详前节。其余十二篇,除《九辩》外,都是后人所依托,决不可信。”

胡念贻《楚辞考证》(《楚辞选注及考证》,页425):“《九辩》在风格上柔弱、纤细,和《离骚》等篇的深沉宏放、强烈有力不同,这也有助于说明它的作者不是屈原,而应当是宋玉。”

李学勤《〈唐勒〉、〈小言赋〉和〈易传〉》:“银雀山竹简《唐勒》,原有‘唐革(勒)’二字篇题,因而很容易想到是《唐勒赋》。篇中也确实有唐勒所说的话。不过,仔细考察,我认为这并不是《唐勒赋》,而是《宋玉赋》的佚篇。……《唐勒》的首句是:‘唐勒与宋玉言御襄王前,唐勒先称曰:……’言御者只有唐勒、宋玉二人,而唐勒先称,即先发言,那么后发言的必然是宋玉。按照《大、小言赋》的体例,赋的作者应当就是宋玉。”

朱碧莲《唐勒残简作者考》:“综上所述,我以为所谓‘唐勒赋’残简的作者不是唐勒,而是宋玉;其篇名应如汤漳平所拟为《御赋》。”

朱碧莲《宋玉辞赋真伪辨》(《宋玉辞赋译解》,页15—23):“《汉书·艺文志》载:‘宋玉辞赋16篇。’现在还能看到的流传为宋玉所作的辞赋共有十二篇:《楚辞》中有《九辩》《招魂》两篇,《文选》中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和《登徒子好色赋》四篇,《古文苑》中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和《舞赋》六篇(《文选》中还有一篇散文《对楚王问》)。……从《招魂》的内容来看,说它是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更合乎实际。对于《九辩》……它是宋玉自述身世遭遇的代表作。至于《古文苑》中的六篇赋,《舞赋》系摘抄东汉傅毅的《舞赋》而成。《笛赋》一篇,显系后人伪托。……关于《讽赋》,似是后人的游戏文字。还有《大言赋》《小言赋》两篇……不似宋玉所作。……《钓赋》一篇却是例外,很可能是宋玉所作。……《风赋》等四篇赋,还是尊重传统说法,承认它们是宋玉的作品较为稳妥。”

谭家健《唐勒赋残篇考释及其他》:“关于《文选》所载《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五篇。清代中叶以前很少怀疑。……目前多数人相信是真的,少数人仍存疑。而存疑者一个重要难点是战国时期不可能产生宋玉那样的散文赋。现仅就此再略作补充。……关于《古文苑》所载《大言赋》、《小言赋》、《笛赋》、《讽赋》、《钓赋》、《舞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不是宋玉所作。……我认为这种推论尚可斟酌。”

廖名春《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相传为宋玉散体赋的作品,其间有非宋玉所作,这是不可否认的。比如《舞赋》,本是载入《文选》的汉代傅毅之作,因其内容言及宋玉,于是就被《古文苑》的编者误认为宋玉赋;又如《高唐对》,实际上是《高唐赋序》的异文;再又如《笛赋》……怀疑其非宋玉所作也还是有道理的。……从出土的唐勒赋来看,我们认为,相传为宋玉的散体赋,大部分应是宋玉所作。……对于前一类(《文选》所收《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现在趋向于肯定的人愈来愈多,就是以前持否定态度的一些学者,受郭沫若《关于宋玉》一文的影响尽管心犹未服,但也表示从众。以唐勒赋残简与这类作品比较,势必会使人们又添几分信服。……《大言》、《小言》、《讽赋》与唐勒赋在这方面的一致,正好证明它们是宋玉所作。宋玉的《钓赋》,将它与出土的唐勒赋一对照,就会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

郑良树《论〈宋玉集〉》:“最幸运的是宋玉,竟保存了十几篇。这十几篇赋,见于《文选》者有七篇,即《招魂》(为屈原作)、《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及《对楚王问》;见于《古文苑》者有六篇,即《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及《舞赋》;清季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又录《高唐对》一篇;共计十四(三)篇。”

同类推荐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心湖的涟漪

    心湖的涟漪

    本书就学校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与保护和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文书、教师学生、财务等各类档案进行全面介绍。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本书精选作者主题散文,分别包括《拾叶者言》、《大浪淘沙》、《寻找快乐》、《卖书记》、《母亲的酒》、《耕耘者说》等。
热门推荐
  •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花梵,若有来生我定当好好与你厮守,好好的照顾你一辈子....
  • 豪门霸爱:冷少的天价娇妻

    豪门霸爱:冷少的天价娇妻

    女人太美,遭人嫉妒,她狼狈被辱,幸好被高富帅所救。校花遭遇冷魅帅男,她以为他不过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被老妈软硬兼施而赶去的相亲宴上,他居然就是老妈钦点给她的未婚夫,从此,他走进她的生命中,先剥再吃,渣都不给她剩……
  • 异次元的穿越者

    异次元的穿越者

    无尽世界,谁能超脱?无限轮回,谁愿摆脱?生死交织,死又何尝不是解脱?生是因为纠伴,那死又是因为如何?我愿超脱,只因让我在意的人摆脱无尽轮回之苦!!!(ps:这是欢乐的无限逗逼文,别被简介骗了。)伪无限系统流,动漫同人文,非种马......反正是凭着喜好写的,可能更得会有些慢,还请多多包涵新人新书,如有缺点,敬请指出。
  • 网游之王者乱世

    网游之王者乱世

    欧阳星宇,一个普通的人,热爱电子竞技。没想到,在他玩游戏的时候无意间拯救了世界。。。“什么?玩游戏!别开玩笑了,就凭我这智商还不打爆你们!!!哈哈哈~”
  • 黎明前的迷雾

    黎明前的迷雾

    是什么样的现场让警方无从下手,众多的线索却找不到任何头绪,究竟是方向的偏差还是凶手的诡计?寻求真相的道路终究在何方?阴谋、诡计、尸体、欲望,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才是幕后黑手?真相隐藏在迷雾背后……
  • 枯亓

    枯亓

    这个世界,究竟如何生存呢?这份情感,表达的究竟是哭?还是笑。
  • 百谈异事

    百谈异事

    三生三世姻缘,聊斋志异,我也学学,人妖孽缘,如何过关?
  • 天外迷途

    天外迷途

    “老天,既然你要灭我,那我就破了你这天,重头再来又怎样?我阿咪兒誓要弑天!”阿咪兒愤怒的对天怒吼,发泄自己修为尽失所带来的悲愤。当无数岁月之后,阿咪兒踏破无恒,站在宇宙之巅时,又有谁知道过往的阿咪兒是多么的弱小?
  • 亲爱的,你是我的人

    亲爱的,你是我的人

    精灵王国的王子夕雾,与遗落在人间的魔法王国公主若零指腹为婚,为了寻找未婚妻,他来到了人间,巧遇魔法王国的搜索神满月,通过他确定了公主所在地。
  • 天尊红颜

    天尊红颜

    你修你的如来轮回不灭,他修他的鸿钧天道长生,我自修我顺心意!顺心而逆天,大道孤寡,却可红袖添香,道一声:美人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