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000000001

第1章 最有文化素养的诗人

——勃留索夫的诗歌创作

谷羽

瓦列里·雅可夫列维奇·勃留索夫(1873—1924)俄罗斯象征主义代表性诗人,出生于莫斯科一富裕商人家庭,祖父是赎身的农奴。少年时代的勃留索夫聪颖过人,八岁开始写诗,十一岁初次发表作品。中学时代,兴趣广泛,爱好数学、天文,熟知达尔文进化论,尤其喜爱文学与外语,曾与同学一起创办手抄本杂志。189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系学习,此后两年连续出版《俄国象征主义》三本辑刊,其中大多数作品出自他自己的手笔,但以不同的笔名推出,辑刊中还包括了他翻译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作品。此后他又相继出版了《杰作》和《这就是——我》两本象征主义诗歌集,在诗坛崭露头角,引起反响。1899年大学毕业后,他与其他象征派诗人共同创办了《天秤》杂志和《天蝎》出版社,为象征主义诗派发表作品、出版诗集提供了阵地,从而使象征主义在俄罗斯诗坛的影响日益扩大。勃留索夫也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和理论探索,赢得了许多年轻诗人的推崇,成了象征派公认的领袖。

勃留索夫的早期作品,借鉴法国象征派的艺术见解与技巧,力图标新立异,突破俄罗斯的诗歌传统。他的抒情主人公崇尚艺术,孤芳自赏,往往把人与生存环境割裂或对立起来,认为世界充满了邪恶与诱惑,诗中的情绪在消沉之中透出愤世疾俗的格调。《第三警卫队》(1900)和《给城市与世界》(1903)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趋向成熟,诗人摆脱了个人主义的樊篱,把目光投向历史和现实生活,诗风由孤傲颓唐转化为雄浑深沉。这时期写的诗,结构更加严谨,诗句节奏愈发鲜明。诗人的艺术视野日渐开阔,艺术手法更趋丰富和灵活。他不仅继续从外国诗歌中汲取营养,同时对俄罗斯传统开始重新审视,有所回归,有所继承。在他写的诗论文章中,无论是对普希金、莱蒙托夫,还是对丘特切夫、涅克拉索夫,都有精辟的见解,独到的分析。

1905年至1909年期间,勃留索夫曾去欧洲各国旅游,进行艺术考察。欧洲文明与俄罗斯专制制度的腐败黑暗形成对照,使得他对俄国的旧制度愈发不满。他渴望变革,倾向革命,但又担心革命风暴会使文明成果遭受破坏。与此同时,他认为艺术创作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不应受其他社会因素限制,艺术家要保持个性独立。他说:“比一切都更珍贵的是探索的自由。”因此他曾经受到批评,被人认为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花环》(1906)、《影之镜》(1912)、《彩虹七色》(1916)等诗集,表明诗人在倡导象征主义的同时,对其他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诗风从容大度,作品闪耀着学识与智性的光辉。高尔基称赞他是“最有文化素养的作家”,并非溢美之词。

十月革命后,勃留索夫积极参加了苏维埃文化建设,诗歌创作和理论探索进入一个新阶段,先后出版了《最后的理想》(1920)、《当今岁月》(1921)、《瞬间》、《远方》(1922)、《快!》等几部诗集。同时还撰写了《诗学基础》、《俄罗斯诗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理论著作。除了诗歌创作,勃留索夫还写小说,从事翻译,表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的诗歌作品和理论建树是俄罗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流传甚广的《致少年诗人》(1986)道出了勃留索夫早期的艺术见解:“幻想未来、珍惜自我、倾心艺术,”这是诗人恪守的信条。但十年之后写成的另一首《致诗人》则强调诗人应该面对残酷的现实,高傲如旗帜,如利剑,应该效法但丁,不惧怕地狱的火焰。这两首诗内容的变化,揭示出诗人思想上的进展。而《短剑》一诗同样表现了诗人的使命感,“诗人和民众同在,诗歌与风暴是永恒的姊妹”。“我是斗争的歌手,我应和空中轰鸣的霹雳。”诗句洋溢着战斗激情,此时的诗人再不是往日那个孤芳自赏的纯艺术派的追随者了。

《创作》是一首具有探索意义的象征主义诗篇,表现了诗人触景生情、灵感进发、完成艺术构思的创作心理过程,诗句带有朦胧神秘的色彩。与传统的俄罗斯诗作每一诗节换韵的写法不同,这首诗采用了一韵到底的韵式。另外,每一诗节的最后一行和下一诗节的第二行相重复,最后一个诗节的最后一行又与第一诗节的尾行相重复,从而形成了一种别致的环状结构,节节相连,环环相扣,音韵和谐而且新颖。诗中的“葵叶”、“紫罗兰”、“月牙儿”、“斑点”等意象,无不处在摇晃、回荡、闪烁的动态之中,显示出扑朔迷离的美感。

追求音韵美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一大特色,勃留索夫非常注意音韵形式的创新。他写的《干枯的树叶》是这方面的范例。这首诗共有四个诗节,每节六行,一、二、四、五行末尾的词重叠,三、六两行押韵,视觉形象造成冲击,听觉形象引起震撼。枯叶,枯叶,无数的枯叶在风中盘旋,沙沙有声。枯叶在诉说死亡,但它们甘愿接受死亡,因为它们相信,来年春天枝头的鲜花会再度灿烂。诗人以奇妙的音律谱写了生死循环的赞歌。

勃留索夫曾创作组诗《历史的宠儿》,赞美古代军事统帅的功勋和先哲的贤明,对传说中富有个性的人物表示崇敬。《伊萨哈顿》和《唐璜》就是选自这一组诗的作品。伊萨哈顿是古代亚叙国威名显赫的国王,公元前680年至公元前669年在位,曾消灭埃兰国,一度征服埃及,把腓尼基繁华的通商城市西顿一举夷为平地。正是他把亚叙国的版图从亚洲的两河流域拓展到非洲。勃留索夫借用王中王伊萨哈顿的口吻,以独白的方式,歌颂这位统帅的威猛,实际上是以暗示和隐喻的手法呼唤摧枯拉朽的革命风暴,以便铲除俄罗斯僵死的旧制度。

同样的主题也包涵在《未来的匈奴》一诗中。古代的匈奴人是游牧民族,他们从亚洲迁徙,经过长途跋涉,于公元4世纪抵达东欧,然后一举击败东罗马帝国,侵入中欧,建立了地跨亚欧的匈奴帝国,阿提拉统治时期,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勃留索夫明知匈奴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却呼唤未来的匈奴,这也是对社会变革的祈盼。不惜文明成果遭到毁灭,不怕自己与旧制度同归于尽,表现了诗人与旧制度誓不两立的决心。正因为如此,诗人厌恶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市侩心态,《致心满意足者》就是对这一类人物的犀利嘲讽。

在象征主义诗人当中,勃留索夫涉足的题材最为广泛。诗人不仅关注社会变革,进行历史性的思考,还继承并且发展了涅克拉索夫的传统,歌颂劳动人民,赞美劳动。诗人以他的祖辈曾扶犁耕作而自豪。他把农民看做自己的弟兄。承认是黑色泥土塑造了他的个性,因而他最能体验泥土的沉重。即便他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也要把根深深地扎在底层。诗人愿意在知识阶层和劳动人民之间作中介,也愿意成为欧洲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媒介。《我是中介》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博大胸襟和富有远见卓识的眼光。

勃留索夫不仅让诗与历史沟通,还在诗与科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的部分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以及诗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在俄罗斯诗人当中,他最早把目光投向宇宙空间,驰骋想象,关注人类的未来。透过《电子世界》(1922),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思维的敏锐及其想象力的丰富多彩。

作为学者型的大诗人,勃留索夫对欧洲的文化传统十分熟悉,他翻译过许多作品,从古罗马时代直到20世纪初期欧洲各国诗人的诗作,涉猎甚广。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模仿各民族民间诗歌的作品,对音韵形式极为重视,这一部分诗歌质朴清新,和谐流畅,招人喜爱。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会出现欧洲名著当中的人物。《游方的骑士、唐吉诃德!……》即是一例。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娴熟而幽默的笔法赞美了艺术家的创造力。真正的艺术形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他们能超越时空的局限,走向永恒。

勃留索夫拥有非凡的语言天赋,除了母语,还精通法语、拉丁语;不借助词典能阅读英语、意大利语、德语和希腊语书籍。此外,他还懂西班牙语、瑞典语、捷克语、塞尔维亚语、保加利亚语、古埃及语、古波斯语、阿拉伯语和日语。粗略统计多达15种外语。

诗人曾有个梦想,写一部长诗《人类之梦》,展现古代东方、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人类生活的瑰丽画卷。为此他创作了大量仿外国风格的诗歌,为这部长诗作准备。遗憾的是诗人五十一岁去逝,使他的计划落空。不过,他的仿作和译作,还是为后代读者了解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诗歌风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艺术文本。

勃留索夫是个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勇于探索的诗人。他为俄罗斯人留下了一笔厚重的文学遗产。他的诗歌作品值得翻译与借鉴。

同类推荐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本书收录了宋代有代表性的词作品三百首,每一首都包括注释、语译、赏析三部分内容。
  • 岁月的风笛

    岁月的风笛

    本书是部诗歌集。以我解读的方式看诗人,陈国祥是自信的。而我非常看重自信,偏执地认为自信是人生最好的春药。因了自信的前提和基础,诗人的生活态度就表现出积极的层面。在《同学聚会》里,他“让熟悉的公式与符号/演化为跋涉人生的足迹暠。在枯燥的公式与符号之后,同学聚会上的内容已不再是简单或是诡秘的一张笑脸了。阅读后,可以得到快感,但是,留给读者更多的只能是思考了。
  • 明天见

    明天见

    《明天见》是Pano的首部旅行摄影散文集。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巴黎罗马布拉格等九个浪漫唯美之城的旅行散文,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Pano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风格特色,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更是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如同一部部浪漫的纸上爱情电影;二是“你好,陌生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着他遇见的陌生人们,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或安静聆听他们的故事,遇见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三是他在巴黎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些细小琐碎的点滴日常、思悟感念,真诚敞开了一个大男孩敏感、善良的幽谧心灵。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疯子大帝

    疯子大帝

    这就是个该下九幽地狱的疯子的故事,没有感人、没有热血、没有小聪明,有的,只是一个谁也走不进他内心的,孤独的疯子。疯子么,算是吧。这个就应该下到九幽地狱去的疯子。我有三个爱好,第一是吃、第二是喜欢新鲜事物、第三便是探索研究。来,来,来,小妹妹,叔叔带你去看大怪兽,嘿嘿嘿。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辰龙

    辰龙

    这时代乱了,英雄辈出,总要出来一个整顿这世间。以整片星空镇压乱世,一方时空阻万敌。周天星辰为吾战,神龙真身破万敌。
  • 斩铁剑与焦尾琴

    斩铁剑与焦尾琴

    僻静的山村,年幼的兄妹,因为一场屠杀,家破人亡。寒冬已至,只有彼此依靠,相互取暖,方能活命……江湖险恶,两个幼小的孩童如何生存,经历种种磨难,机缘巧合开始学习内功;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一把斩铁剑与焦尾琴,一段血雨腥风的故事即将开始。
  • 千年相遇之情定终生

    千年相遇之情定终生

    她,是神的女儿,女娲的徒弟,一生狂傲他,是天之骄子,是龙族的少主,一生冷面他们从相识,相知,相恋,相思,本该美好的生活却因仇人而改变,那天,神魔大战,他们匆匆了却此生,却彼此约好千年在遇,千年后,他再度遇她,却早已物是人非,她已不在记得他们的曾经,他们还能不负如来不负卿吗?
  • 不0败剑0道

    不0败剑0道

    那一年,我褪去懦弱,不畏强敌,只是为了站立在世界的高峰。那一天,你扬剑纷扬在江南烟雨之间。剑锋尽血,飘然随逝。
  • 腹黑竹马咬咬看

    腹黑竹马咬咬看

    哎,哎,见过青梅竹马可没见过互相找对象的青梅竹马~林肖肖:顾洋,你也老大不小了,我给你找媳妇吧~顾洋:林肖肖,你也暴力成疾,趁自己还没进化成将暴龙赶紧嫁了吧!那一刻,林肖肖怒了,顾洋笑了。顾洋问:林肖肖,咱俩一拍即合,你缺男人我女人,不如领证吧!林肖肖怒吼:谁说我缺男人了!!!这是一个逗比女追腹黑男的艰辛历史!新文首发卖萌打滚跪求推荐!妹子帅哥可以添加qq2014379616
  • 信达雅的毕业旅行

    信达雅的毕业旅行

    苏家三胞胎兼职赚钱赚够旅游费,给自己补了一场迟来的“毕业旅行”,她们来到了丽江、大理。她们遇见了不一样的人,小男孩很可爱很体贴、孔小由温柔又毒蛇,韩一安清新又霸道,还有俊美的国画先生“董知书”。
  • 创世替身

    创世替身

    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年,拥有着一个强大的灵魂空间,在异世不断的经历各种纷争,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