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500000033

第33章 海湾地面战斗爆发(6)

被俘的英国“旋风”战斗机驾驶员尼克说:“我的座机是从巴林的穆哈里克基地起飞轰炸一座飞机场时被击中的。”

在美国,这些军人的家属都观看了由美国有线新闻广播公司从巴格达发回的这组电视镜头。

杰弗里在新泽西州的父母看过电视后说:“虽然他受了伤,但认得出是杰弗里,我相信,杰弗里的那些话全是伊拉克人强迫他说的。”

克利福德和盖伊的家都在加州。这两位军人的妻子看到电视先是震惊,然后又说:“不管怎么说,我们总算知道他们还活着。”

同病相怜。加州海军陆战队军人的妻子们纷纷来到她们的家,安慰她们。有的帮助接待前来慰问的友人、接电话、应付记者的采访,有的拉着她们的手,陪她们坐在床头,倾听她们的述说,还有的帮着开车到商场购买食品和水果。一位年轻的军人妻子说:“海军陆战队军人妻子的这种援助是24小时全日制的。”

像这种战俘上电视镜头的行为还不算太糟,战争结束后被伊拉克释放的美国CBS记者鲍布赛门讲述了他们一行四人被俘的经过以及他自己在伊拉克所受到的虐待:我们要报道战争的故事,我们不要跟着部队走。只是想查明战争的发展,我们到边界那边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改变一切的吉普车朝我们开来。我计算了一下,在吉普车追上我们之前,我们能跑过这200码吗?我估计是办不到的。我们开始快步向回走。车在离我们10码处停下了。车上坐着三个人,驾驶车的我想是军官。他下了车,另外两个端着枪。他喊着“和平”、“和平”!但枪指着我,把手压到我的头上,把我们推上吉普车,然后我们就到了巴格达。

我在情报总部中第二次受审问,他们问我的名字。他们说,我们把你们当成间谍。

这是我40多天中唯一一次生气了。我说我们不是间谍我是记者,我已经替CBS工作25年了。

肩上两星的军官走过来,在伊军编制中他是个上尉。他抓住我的嘴,强迫我张开。对我喊着:“你是胡迪,胡迪!”意思是犹太人。然后朝我吐口水,打耳光。这是任何人所受到的最侮辱的事情。

我应该宰了他,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杀了他一定不会犹豫,就像我早晨起来捏死一只蟑螂。

在对待多国部队战俘问题上,伊拉克方面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还很多。1月21日,伊拉克军方发言人发表一份声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近日来频繁地对伊拉克城市居民区和经济、科技设施进行疯狂的轰炸,给伊拉克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因此,伊拉克决定将把被俘的20多名多国部队飞行员送到伊拉克的军事、经济、科技等战略目标关押。

伊拉克对待多国部队战俘的这些作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对战俘的命运非常关注,1月21日,德奎利亚尔在得知伊拉克军方让多国部队的俘虏在电视上露面,并把20多名多国部队战俘转移到一些战略设施中以阻止多国部队空袭后,批评了伊拉克方面的作法,他希望海湾战争双方都能严格履行关于保护战俘的日内瓦公约。

伊拉克方面马上反驳说,如果以色列按照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规定对待以色列占领区内的巴勒斯坦人,伊拉克就遵守这些规定。

1月21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伊拉克将多国部队战俘在电视上露面并把他们转移到多国部队空袭区的做法违反了《有关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呼吁伊拉克政府无条件地遵守有关战俘问题的日内瓦公约。

针对伊拉克对多国部队战俘的态度,美国反应也很强烈。

1991年1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召见了伊拉克驻华盛顿大使馆负责人哈利德,双方首次就战俘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向伊拉克递交了一份照会,强烈抗议伊拉克虐待美国战俘,公然违反1949年有关对待战俘的日内瓦公约,并提醒伊拉克,虐待战俘是一种战争犯罪。美国要求伊拉克遵守国际法,允许国际红十字会同战俘进行接触。国务院发言人塔特怀勒说,美国通知伊拉克方面,美国将履行有关保护战俘的日内瓦公约,并希望伊拉克方面也做为公约的签约国之一也能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向战俘提供人道的待遇。

1月21日下午,刚从戴维营返回华盛顿的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南草坪愤怒地谴责伊拉克,说伊拉克把战俘当作“人质盾牌”的作法直接违背了日内瓦公约。美国不会因为萨达姆?侯赛因的这一行径而改变这场战争。

同一天,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在接受美国电视台网记者采访时也说,伊拉克使用战俘作为阻止多国部队空袭的“人质盾牌”,这不会影响美国的政策,多国部队将继续轰炸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同时,切尼表示,美国将人道地对待伊拉克战俘,不强制、不体罚、不精神侮辱,并把他们安置在安全的战区之外。还允许伊拉克通过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前来查询失踪的伊拉克士兵。

在建国的国会会议上,国会议员们纷纷强烈遣责伊拉克虐待战俘的行为: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警告伊拉克说,如果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削弱美国的意志和决心,那就错了。正好相反,这只能使美国人民起来支持布什的政策,向伊拉克进行一场大战。

为了保护在伊拉克被击落的美国飞行员不被当地居民捉拿递交伊拉克政府,美国一个俄国人移民组织宣布:鉴于萨达姆?侯赛因已经悬重赏辑拿多国部队飞行员,他们愿意出萨达姆?侯赛因赏金的10倍,要求伊拉克人保护这些飞行员逃出伊拉克。这个组织还要求多国部队紧急赶制一些小卡片,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明赏金,带在飞行员身上,一旦飞行员跳伞,可让伊拉克人看见卡片,保护飞行员。

为了防患于未然,美国方面还对战俘采取了保护性措施。1月22日,美国军事当局宣布,他们不会再发表在海湾执行任务中失踪的美国士兵的个人或籍贯情况。因为他们担心伊拉克人会利用这些情况对战俘进行精神折磨。

英国对伊拉克虐待战俘也提出抗议。1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赫德紧急召见伊拉克驻英国大使,对伊拉克的这一决定表示抗议,称这种做法绝对应受谴责,并希望伊拉克方面能履行关于保护战俘的日内瓦公约。

1月29日,英国外交大臣又召见即将离任的伊拉克驻英国大使,警告伊拉克,如果他们再不停止将战俘作为“人质盾牌”的作法,他们就可能作为战争罪犯而受到审判。要求伊拉克恪守关于战俘问题的日内瓦公约,并对践踏公约的行为负责。

国际社会的抗议多少起了一些作用,海湾战争后期,伊拉克方面没有再用多国部队战俘搞什么宣传活动,而只是把他们囚禁起来,直至战争结束双方交换战俘。

五、伊拉克部队战俘问题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战俘相当多,可以说“战俘如潮”。

伊拉克的第一批战俘是1月18日被俘的。当时多国部队对海湾北部水域几个科威特石油平台发起进攻,利用平台袭击多国部队飞机的23名伊拉克士兵先后被俘。他们大多是匆忙被征召的后备役人员,被命令在食品和弹药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守在石油平台上。他们好像希望被多国部队俘虏,甚至有一名伊拉克战俘还试图去吻一名抓他的美国士兵的手,但被那位美国士兵拒绝了。

从那以后,伊拉克战俘就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向不同的多国部队人员投降,源源不断地进入多国部队的战俘营。

例如:

1月20日,多国部队抓获了伊拉克12名战俘。

1月24日,多国部队俘虏了51名伊拉克战俘。这些战俘的身体情况不佳,当他们被带到美军指挥部时,显得又饥又渴,其中许多人浑身生满虱子,口粮严重不足。其中有的战俘说,他们每天减少到只吃一顿饭。

1月27日,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起飞的一架A-6飞机在乌姆迈拉迪姆岛上空看见在岛屿石头上写着“求救,我们投降”的字句。这是岛上20-30名伊拉克士兵发出的求救并投降的信号,这些士兵是被伊拉克军方派遣担任前沿观测任务的,他们已经两周没接到给养了。A-6飞机马上将此信息通报指挥部,指挥部派直升飞机接受了这些伊拉克守军的投降。

2月5日,有31名伊拉克士兵因为饥饿从本阵地逃跑,逃到多国部队阵地投降。到2月5日这一天,多国部队共俘虏了850名战俘,其中有212人是自愿逃到多国部队一方投降的。

看管战俘成了一个大问题,以至于战争刚刚爆发,1月18日,英国宣布向海湾地区增派一个营的兵力,专门负责伊拉克战俘的看管任务。1月22日,法国国防部也接着宣布将向海湾增派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连,以看管伊拉克战俘。

随着战争的推进和多国部队轰炸力度的加大,向多国部队主动投降的伊拉克士兵越来越多。

2月8日夜间,33名伊拉克士兵向阿拉伯联合部队投降,其中16名向沙特阿拉伯部队投降,17名向埃及部队投降。

到2月8日,多国部队方面宣布,已经收容了936名伊拉克战俘,其中418人是在海湾战争开始前5个半月里向多国部队投降的。

在海湾战争的空中轰炸阶段,伊拉克政府也发现了如此严重的士兵投降问题,为了阻止士兵继续向多国部队投降,伊拉克军方要求全军将士开展宣誓活动,保证不向多国部队投降。伊拉克军队的各级指挥官也不例外,除口头发誓不叛逃外,还得写一份书面保证,保证所管辖的士兵不开小差,不投降,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军官将受到军法处理,轻者撤职查办,重者处决。尽管伊军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开小差投降的伊拉克士兵仍然不断增多。

2月10日早晨,12名疲惫不堪、饥饿难挨的伊拉克士兵向沙特阿拉伯军队投降。这些士兵是从伊拉克设在科威特的一个边境哨卡夜行了5公里,穿过沙特的一个哨所投降的,当时他们仍然拿着武器。他们抱怨萨达姆?侯赛因让他们参加了太多的战争。他们都是普通士兵,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这些伊拉克士兵说,多国部队无休止的轰炸使他们感到惊恐不安,他们夜间无法入睡。每天的食谱只有面包和米饭,没有肉,没有水果和蔬菜。卫生条件也很恶劣,他们一个月没洗过一次澡,这使他们的身上长满了虱子。这些人说:“我们知道,我们将死在这里。如果我们开小差成功了,我们就得救了。”

伊拉克士兵不仅在阵地前向多国部队投降,还想方设法逃离伊拉克到国外。2月10日,一艘刚刚驶抵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德国远洋货轮在货舱里发现了一名伊拉克逃兵,船上人员无法处理,只好把逃兵交给了里约热内卢市联邦警察局。这名伊拉克逃兵名叫易卜拉欣?蒙陶,是参加过两伊战争的老兵。不久前,他从伊拉克前线逃出,穿过漫漫无际的沙漠后进人伊朗。在那里,他偷偷地上了这艘悬挂着巴拿马国旗的德国货船。蒙陶在回答警察当局的审问时说,“我当时并不知道这艘船将开往何处。为了活命,只好铤而走险”。他说,他只所以逃跑是因为他不想参加战争,更不愿意在战争中死掉。

抓俘虏本来是步兵的专利,可是,在海湾战争中也有直升飞机抓获俘虏的战例:2月19日,美国空军飞行员迈克尔驾驶着一架“阿帕奇”武装直升飞机飞临伊拉克军队阵地上空时,看见7名伊拉克士兵从掩体里爬出来,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接着又出来4个人,其中还有一个衣着讲究的少尉。直升飞机驾驶员还不满足这些战果,降低高度,将另外一个掩体的盖子掀开,一下子走出了41名伊拉克士兵,其中有人使劲挥动着一根扎着白旗的长杆。最后,这架武装直升飞机在返航时带走了这52名伊拉克俘虏。

还有一次直升机抓俘虏是在2月20日,美军4架武装直升飞机在当地时间下午2点飞进科威特境内,摧毁了伊拉克军队的一个地下掩体群,有500名伊拉克士兵投降,随后被美军直升机接走。

2月25日,美国直升飞机再次创造了一次抓俘虏几百人的记录:

在这次攻击中,第1团第3攻击直升飞机营的两个连遇到了伊军T-55坦克和BMN步战车的微弱抵抗,最后将其歼灭。出人意料的是,当伊军看见美陆军的直升机到来时,几百名伊军士兵跑出了工事,想向美军投降。执行空中侦察任务的观察直升机飞行员因无法收容他们而只能作成群的伊拉克士兵的“牛仔”。从空中把他们赶入一个小圈子,直到该师第1旅的先头部队到达和接收他们。

在战场上抓获战俘本来是士兵的专利,但是,在海湾战争中,竟然开创了将军也抓获战俘的先例:法国军队指挥官罗克若弗雷中将在乘直升飞机侦察后返航途中发现地面上有一批伊拉克士兵。于是,他着陆了,并且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他是现代战争中唯一亲手抓到俘虏的司令官。

抓战俘也不再是军人的专利了,非武装的记者也可以赤手空拳抓获俘虏。

2月6日黎明时分,在沙特前线采访的美国《生活》杂志记者和英国记者驱车来到科威特—沙特边境附近活动,看到4名伊拉克士兵从对面沙漠中走来,他们举着两张美国飞行员向伊拉克部队撒下来的白卡片,接受这种白卡片就表明愿意投降,这4个伊拉克士兵向美国和英国记者投降。这4名伊拉克士兵衣衫槛褛,胡子拉茬,脚上的靴子裂了口子。他们精神疲惫,神情沮丧。这些士兵后来说,他们边走边躲,跑了整整一夜才到达投降的地方。一名士兵说:“我们寻找安全,哪里安全我们就去哪里。”在这种场合,记者的作用不是威慑伊拉克士兵投降,而是引导他们到安全的地方,走向最近的战俘营。

无独有偶,海湾地面战斗打响之后,6名伊拉克士兵举着白旗,将双手举在头上,向正在前线工作的美国CBS记者以及摄影师投降。面对伊拉克战俘,记者打着手势让他们过来,然后接过白旗扔在地上,开始逐个检查搜身,看他们是否携带着武器。6名士兵中还有一位腿部受伤柱拐者,当他站不稳时,记者还扶了他一把。

2月26日,当科威特被解放但多国部队仍然没有进城之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鲍勃?麦基翁驱车闯进科威特城,他在城里遇到了抵抗力量人员设置的路卡。一位名叫阿卜杜勒的青年告诉这位美国记者,他原来在军队中服役,伊军攻占科威特后,他躲藏了7个月。他和他的同伴们一起俘虏了大约400名伊拉克士兵,把他们关在一个超级市场的地下室里,等待着交给科威特政府处理。

最有意思的是,还有的伊拉克士兵向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投降。

同类推荐
  • 武装特警之高手如林

    武装特警之高手如林

    军人,一个神圣的名字,令世人羡慕与敬仰。军营中你的歌声是那么嘹亮,训练场上你的意志是那么刚强,忠心报国是你不变的愿望,满天星光倾听你的忠肠,满腔柔情只有在心底深藏,花前月下成了你美丽的梦想。你把真爱献给了祖国,人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你用生命谱写着辉煌。兵,你是最可爱的。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世界王牌航空母舰暨海战实录》航空母舰作为世界上投资最大,吨位、体积、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居首位的大型舰艇,不仅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核心,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好体现。目前世界上在役的航空母舰一共有数十艘,其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舰,其他国家的航空母舰比美国的都小得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舰,其运营开支数目庞大。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由2座核反应堆和4台蒸汽轮机推动,全长340米,载员6300人。该舰艇价值50亿美元,每月的开支至少需要1300万美元。
  • 弹火

    弹火

    一个热血的学生参加新4军的抗战,带我们体验新的抗战模式,不穿越也能杀暴小日本。
  • 兵魂天下

    兵魂天下

    有一种生物,叫做男人,有一种男人叫做军人,有一种军人,他们叫特种兵!
  • 80后在警营

    80后在警营

    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一个80后的孩子,从青年到战士的转变,以普通一兵的视角,讲发生在他身上真实的故事,故事轻松诙谐,记录了这代人在部队的生活.使大家看到一个士兵眼力的部队和对部队的感情以及怀念.
热门推荐
  • 青蓝的曙光

    青蓝的曙光

    欲泣无泪,意无寻觅,冰冷的寒心,梦如泡沫般的脆弱,灼泪怒天地,心绝意冷,黎明的曙光,只为其照耀,夕阳的西下,只为其落泪,天地未灭,此魂不归。
  • 血的意志

    血的意志

    九十九天之上,神人为保世界开辟新纪元,力量陷入沉睡的他带着一名被封印着世界大害的普通孩子在新世界展开了一番新的冒险……
  • 网王同人恶魔少女

    网王同人恶魔少女

    真的是少女吗?挨着那些苏文命运穿越到网王时代的天武好哥哥莫天文在那里ZO的过上生活。而且还是恋爱了?好吧,好吧。作为越前的亲戚越前奇洛,到底的是要用那张正太脸萌倒多少人?还是另有隐情?总之……奇洛就是少女吗!(笑)
  • 妃路荣华

    妃路荣华

    她是睚眦必较的小女子,将就报仇不过夜,今生的仇今生就要报!可前世仇人已经死绝,眼看人生就要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她重生了。重生过后,该做什么?当然是背靠大靠山,吃饭睡觉打怪兽!且看小女子有冤抱冤有仇报仇重生一回后的虐渣顺遂荣华路。本文不虐,爽文,男强,女萌。
  • 青春未满: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青春未满: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时光辗转,谁擦过了谁的肩膀,谁又路过了谁的路口…一场校园恋爱游戏,一场勇敢追爱的剧情,一场痛彻心扉的爱情。她爱过,她用心过,她痛苦过,她无可奈何过,同时她也放弃过……该发生的事发生了,不该放生的也发生了,其实她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但为何要让她承受那么多不改承受的痛苦?明明是该玩的年纪,为什么要扯上爱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要再爱上你也许,再也回不去那拥有纯真快乐的时代了!
  • 读反经悟人生

    读反经悟人生

    《反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其深奥的处世理论,精当的观察分析,无一不令人惊叹!但因《反经》内容的艰涩难懂,使当代不少人对之了解不够深刻。基于此,我们特策划了这本《读反经,悟人生》。过去,人们基于自己的认识,对《反经》大多持反动的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越来越感到《反经》在生活中的科学指导作用。为使人们加深了解,更好地为自己人生提供指导,我们特聘请在此方面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对《反经》作了一个深刻地剖析与讲解,相信它会为你的多彩人生再添上更为炫目的一笔! 本书咀嚼传统,解读了我们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使我们继续前行所需的智慧力量,领略古人的处世智慧、军事韬略、人生生意趣
  • 仙魂传

    仙魂传

    仙古的传说仍然流传,仙神却一直是不可追寻的秘密。纵横神州,望眼欲穿千古大地,乱世纷争。寂灭是死神的召唤,生存是谁的怜悯?生与死的较量若再生,我将为谁而活?然而在那个诡异的召唤时代,奇门道术与魔法召唤的玄奇力量,在异时空里绚烂的碰撞,那沉沦在永恒轮回中的仙魂,在无尽的孤寂中用晦涩难明语言,诉说着令人的难以领会的悲伤。令人惊栗的诅咒者,诡异的召唤术,玄乎其神的道术,强悍的武修士,在这浩瀚的神州大陆交映出绚烂的时代巅峰。
  • 苏殇等着我

    苏殇等着我

    苏殇死了,但她不肯丢下爱人,展开追寻,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无牵绊,你说的?墨兰,我爱你那么长时间,等的,换的就是它?你太狠了,你伤了我,我要你和李苏苏再无瓜葛你做得到吗?不能别怪我狠心,你先伤了我的心!你活该!
  • 生存的尽头

    生存的尽头

    生存的尽头,只有看不见如星耀般的回忆;而生存的前奏,早已吹起号角,整装待发。在一个名为S.N的密岛上,一个名为曙神的战斗探险队和名为缚人绝&天苍的战斗探险队进行着一场异常艰难的生存。他们的答案毫无疑问就是:活下去...
  • 终究是你

    终究是你

    风水轮流转,桃花永不断。这是墨小白给付薄熙的名句,是的,落魄的王子依旧有美人爱,那么,落泊的女孩呢?不是公主的她,会有谁来救?付薄熙,我终究等到你了,终究还是你。--墨小白墨小白,你逃不了,我的心,终究是你的。-付薄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