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900000010

第10章 劫中得书续记正文(2)

明新安汪光华玩虎轩镌行戏曲书不少,亦万历季年一重要之书肆也。余尝得其所镌《琵琶记》,又从汪树仁处,得其所镌《红拂记》半部。月前树仁又送来玩虎轩本《养正图解》残本一册(残存祝世禄序及卷上八页),余不以其“残”而斥去,仍收之。然今乃得其用。至友某君为余在平得白绵纸印《养正图解》二册,价近百金,殊昂。此本有康熙己酉曹重刊序,标题亦署作《重刊养正图解》。然细察其图式与字型,真是明代刊本,图式绝精工,万非康熙时人所能及,余疑莫能决。顷因检理所藏版画书,乃取此本与玩虎轩残本一对读,竟是一本。不过曹氏本刷印在后,图中细致之线条已有模糊并合之迹。盖玩虎轩本版片在清初为曹氏所购得。曹氏乃攘为己有,云是“重刊”,欲以湮其攘夺之实。若余不收得玩虎轩本,几无不为其所愚者。可见复本残帙,殆无不有可资考证之处也。祝世禄序云:“镌手为‘黄奇’。”“黄奇”二字,玩虎轩本原作“黄”。则玩虎轩本之插图,其刊刻实出黄手。博闻多见,诚为学之要著哉!

藿田集

范驹著十三卷附《岳班集》范日觐著

清人集多不胜收。余所取者仅千之一,而皆为案头所需者。间亦取“词”人诸集。而于集后附“曲”者,则每见必收之。盖余尝辑《清人杂剧》,并欲编清人散曲为一书也。因之,亦得“僻”集不少,《藿田集》其一也。范驹为东皋人,集中以“赋”为多,“诗”“文”不及三卷,其第十三卷则是“曲”;散曲十馀套以题“照”者为多,仍是清人习气;末附“戏曲”《送穷》一篇,则为《清人杂剧》之资料也。“这穷鬼非但算个吉神,亦可当个益友。不须为逐贫之扬子云,转该做留穷之段成式矣。”驹盖为穷不得志之士,有激而言者。《岳班集》为其子日觐所著,首为“诗”,后为“曲”为“词”,“曲”仅二套。此书刊于道光间,为驹婿张金诰所辑。中经太平天国之乱,版片必已毁失,故传本甚罕见。

子华子

程本著明金之俊评阅十卷二册

川南雷鸣时刊

《子华子》,伪书也,首有刘向序,亦伪作。然明单刊本则不多见。此书明代川中刻本,版片至清犹在,故附有康熙甲寅吴琯跋,及雍正五年李徽序。金之俊所评,纯是明人习气,无足观。余于中国书店书堆中见之,以其罕觏,乃收之。

云林石谱

宋杜绾著三卷一册明新安程舆刊本

《云林石谱》一书,于“丛书”本外,所见皆传钞本。顷乃于中国书店得一万历程舆单刊本,为之狂喜。盖今日所见之刊本,殆未有早于此本者。而此本迄亦未有人知之。首有高出序。出序云:“汉唐以来,所谓石,犹是碑版文字耳。无好真石者。好真石,起于近代。如米海岳翁,以奇癖著称。后人颇多仿。则物色辨识,核于贾胡,进退取舍,严于律令,又增一家赏鉴。好事至涌直千万,削赝欺者矣。”盖“石”之赏鉴,起于宋,盛于元,至明而大炽,乃成画家一派。倪云林拳石小景,于尺幅寄江山万里之思,尤为伟观。明清人“石谱”不少概见,而皆托始于此书。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山阴人。所收自“灵璧石”至“石棋子”,凡九十三品,每品说明甚详,独惜未有“图”耳。

唐诗戊签

明胡震亨辑二十册明末刊本

《唐诗纪》仅辑成“初”“盛”二纪而未及“中”“晚”。胡震亨之《唐诗统签》则网罗全代,弘富无比。惜《统签》迄未见有全书。故宫博物院曾藏有一全部,殆是海内孤本。不知今尚无恙否?坊间所流行者惟《戊签》与《癸签》耳,《癸签》辑“诗话”,《戊签》则足以补《唐诗纪》之未备,皆为研讨唐诗者所不能不置于案头者。余去岁访得《戊签》一部,尚是明代初印者。惜阙佚数十页。配全想亦不难。

唐诗纪

明吴琯编一百七十卷万历间刊本

余力不能得宋元本唐人集。“书棚”本、“蜀”刊本之小集与李杜元白诸集,价等经史,虽间有遇者,亦无能致之。仅于去岁,以廉值得元刊之韩柳二集。韩集且阙一册。不得已而求其次,惟求多得明刊本各集耳。余求《古诗纪》至数载,近始获一残本,一竹纸后印全本。求《唐诗纪》亦至数载,近乃得一万历吴氏刊本。《唐诗纪》编纂谨严,与《唐诗类苑》之分类杂糅者不同。尝于季振宜辑《全唐诗》底本中,见一嘉靖刊本《唐诗纪》,分上下二栏,上栏甚狭窄,载校勘及音释,下栏为本文。今万历本,则校勘及音释均杂入本文中矣。《唐诗纪》仅成“初”“盛”二代,“中”“晚”惜未著手。然搜辑之勤,已足沽溉后人。余得此书于叶铭三许,初仅得半部,后乃配全。寒士之得书,诚不易也!

唐诗纪事

八十一卷二十四册

明嘉靖间张氏刊本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宋计有功撰:因诗存人,因人存诗,甚有功于“诗”与“史”。论述唐代之诗史者,自当以此书为不祧之祖。余初仅得医学书局石印本,后又得商务影印洪楩刊本。惟商务本阙洪氏序,余尝借群碧楼藏本补全。尚有嘉靖间张氏刊之一本则迄未收得。平贾王某顷寄来吉籍数十种,中有张刊本《唐诗纪事》,价颇廉,尚为余力所能及,乃收得之。尝见钱谦益辑《全唐诗》(后由季振宜补全),凡一百十馀巨册,皆剪裁明人所刊诸唐人集粘贴而成者;其诗人传记一部分,则于新旧《唐书》外,以取诸《纪事》者为最多。可见此书之重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所收不过百许传,而《纪事》所收者则凡一千一百五十家。余久有志于重辑唐诗,故甚欲得《纪事》诸本,校勘一过,作为“定本”,以资引用。张刊本之收得,自是得意。“校勘”之工,虽若奢靡,实则为基本功夫之一也。

唐音癸签

三十六卷十六册明末刊本

胡震亨既辑《唐音统签》,复搜集关于唐诗之评论成《癸签》一书。其用力之劬,不下于计有功之《唐诗纪事》,尤袤之《全唐诗话》;而于明人诗话,所收尚多;尽有今日不易得见之本。余既得《唐音戊签》,复访《癸签》,久未得。后乃见一本于某肆,索价奇昂,弃之不顾。平贾孙实君顷持书单一纸,中有此书,余乃亟收得之。余欲重辑唐一代诗,立愿已久,思先集诸家评论为一集,此书亦一重要之取资渊薮也。故宫博物院所藏之《统签》一部,今未知已救出否?如能付之重印,则此奇籍将藉为重辑之底本。不知此愿何日得遂。清人刊《全唐诗》,其诗人传仅寥寥数语,不足为知人论世之助。季辑《全唐诗》底本,虽传语较详,然亦不甚完备。故重辑之功,仍当以此《癸签》为主而再加以展拓者也。

燕京岁时记

长白富察敦崇撰不分卷一册

光绪丙午刊本

清远道人尝致书其友,痛诋北平之风土,以为不适南人,俗谚亦有“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之说。然汤氏久为南都闲曹,或有所激而云然。而自民国建立以后,北平市政亦已大易旧观,若干重要之大道皆整洁平直,不让其他大都市。而北平之“美”乃毕见。尝于春日立天安门之石桥上,南望正阳门以内,繁花怒放,红紫缤纷,自迎春之一片娇黄,至刺梅之碎雪飘零,几无日不在闹花中过活。每独自徘徊于花影之下,不忍离去。而中山公园牡丹、芍药相继大开时,茶市尤盛,古柏苍翠,柳絮扑面,虽杂于稠人中,犹在深窈之山林也。清茗一盂,静对盆大之花朵,雪样之柳絮,满空飞舞,地上滚滚,皆成球状。不时有大片之白絮,抢飞入鼻,呼吸几为之塞。夏日则荡舟北海,荷香拂面,时见白鹭拳一足独立于木桩上。远望塔影横空,钓者持长杆静坐水隅,亦每忘其身在闹市中。至秋则菊市大盛。西山之红叶,似伸长臂邀人。鲜红之柿,点缀枝头,若元宵灯火。冬则冰嬉风行,三海平滑如镜,甚羡少年儿女辈之飞驰冰上,纵横转折,无不如意。白雪堆积街旁,至春乃融。冰花凝结窗上,尤饶兴趣,而腊鼓声催,家家忙于市年货。古风未泯,旧俗依然。而四时庙会不绝,别具风趣。废历元旦至灯夕之厂甸,尤为百货所集;书市亦喧闹异常,摊头零本,每有久觅不得之书,以奇廉之值得之。余尝获一旧钞本《南北词广韵选》,即在厂甸中某摊头议价成交者。夏日之十刈海,亦为一大市集。尝听雨楼头,阵雨扫过荷叶上,声若瀑泉迸出,清韵至佳,至今未忘。总之,四时之中,殆无日不有可资流连之会集,无时不有令人难忘之风光。今去平六载矣!每一思及,犹恋恋于怀。独恨当时人事倥偬,未能遍历平市繁华耳。何时复得遨游于此古都乎?读此《燕京岁时记》,种种景象,皆宛在目前。然而远矣!惟有在梦中重温一过耳。被迫去平者多矣,远适川滇者尤多。殆皆与余有同感。痛饮黄龙之日,当是我辈重聚古柏下,芍药旁,谈天说地之时也。

今吾集笔云集

钱曾撰各一卷一册旧钞本

余夜睡甚早。于微酣后,尤具“吾醉欲眠君且去”之概,不问客为何人也。盖疏懒成性,早眠早起惯矣。昨夜,乃乾来,挟以与俱者为钱遵王《今吾》、《笔云》二集。余一见狂喜。兴奋异常,竟谈至深夜。此二为旧抄本,亦间有后来补钞之迹,中有牧斋字者必加涂乙或挖去。但不知何人,又以朱笔补入。可见此钞本必在牧斋文字被厉禁之前。原诗更有涂改处,字迹苍老,极类遵王手笔。则原本殆是遵王之稿本欤?询价颇廉,遂收之。细细翻读,殊为得意。遵王诗文极罕见。于《读书敏求记》及《述古堂》、《也是园》二书目外,几无他作可得。牧斋《吾炙集》以遵王之作为压卷,然《吾炙集》向亦仅有抄本传世,且所选毕竟寥寥。今一日而并得此二集,得诗近二百首,不可谓非幸事!遵王为牧斋侄孙,绛云灾后,牧斋所蓄,几尽归之遵王。后来,遵王又悉售之季沧苇。其《读书敏求记》及《述古》、《也是》二目所载,多绛云旧物;沧苇之目又多是遵王旧物。渊源有自,授受之迹犁然可见。古代文献,历劫仅存,其保存维护之功,殊不可没。然牧斋殁后,有柳如是身殉之变,遵王受谤最甚,几不为乡人所齿。其诗文之不传,或以此故欤?遵王之诗,以《述怀诗四十韵呈东涧先生》为最传诵一时。“感极翻垂涕,衔悲只自知。颛愚象品藻,侗直荷恩私。”感恩之深,溢于言表。“谤伤殊可畏,欲杀又何辞。俗子添蛇足,狠奴窃虎皮。”是在牧斋生前,已腾谤一时。牧斋答以:“牛角从他食,鸡窠且自全。”“敢谓斯文付,私于老我便。”解之,亦以勉之也。《遵王集》凡八,已刊者有三集,未刊者有五集。然已刊之本,今亦绝不易得。诸家书目皆无之。余今得此二集,传布之责,当肩之不疑。

批点考工记

元吴澄考注明周梦旸批评

二卷二册万历刊本

明人批点文章之习气,自八股文之墨卷始,渐及于古文,及于《史》《汉》,最后,乃遍及经子诸古作。《批点考工记》亦此类书之一也。余于中国书店书堆中得之,颇罕见。首有万历丁亥十一月郭正域序。周氏批语,列于上栏。吴澄考注,则列于每节正文后,皆加以“吴氏曰”三字,体例尚谨严。所评多腐语,点亦无聊。正文间之附评,所谓“句法”“字法”等,则直以此古代文献作为“八股文章”应用矣。

闵刻批点考工记

二篇一册明末闵氏朱墨刊本

明末湖州有凌闵二氏,刊书均甚多,且均是以朱墨二色或三色四色套印者,世号曰“闵刻”,而凌氏之名竟被湮没焉。大抵闵氏所刊以经史子集等读本为主,而凌氏则多刊小说、戏曲。近来收“闵刻”书,成为一时风气,北方有陶兰泉氏,南方有周越然氏,皆收集闵刻书近百种。陶氏书后售予某军人;越然书则大都烬于“一二八”之役。今此类朱墨本,坊间亦不多见,见亦必索高价。然闵刻读本,虽纸墨精良,实非上品。每每任意删节旧注,未可称为善本。余既得周梦旸《批点考工记》,复于某肆架上,取得闵刻本《批点考工记》一册,以其索价不昂,收之。顷灯下校读二本,于闵刻本之不尽不实处竟大为惊诧,闵本首亦为郭正域序,但删去序末“吾楚周启明氏为郎水部,品藻记文而受之梓。夫所谓在官而言官者乎?郎以文章名。所品藻语,引绳墨,成方圆,进乎披矣。有所著《水部考》行于世。则冬官之政举矣。请校《周礼》,吾从周”等四十五字。复易“卷”为“篇”,并不标出吴澄及周梦旸之名,于“考注”“批评”及“音义”均任意删改变动。若余不先收得周氏刊本,直不知“批点”出于周氏手而“考注”之为吴澄著也。闵刻书之不可靠,往往如是。世人何当以耳代目乎?

焦氏澹园集

明焦竑撰存四十一卷十二册万历间刊本

焦竑《澹园集》列清代禁书目中,故极不易得。余久访未得全本,乃收此残本。竑门人许吴儒题云:“澹园先生所著,多不自惜。顷直指黄云蛟公欲刊布之,乃稍稍检括,裁什二三耳。……先是,有《焦氏类林》八卷,《老庄翼》十一卷,《阴符解》一卷,《焦氏笔乘》六卷,《续笔谈》八卷,《养正图解》二卷,《经籍志》六卷,《京学志》八卷,《逊国忠节录》四卷,业行于时。《东宫讲义》六卷,《献征录》一百二十卷,《词林历官表》三卷,《词林嘉话》六卷,《明世说》八卷,《笔乘别集》六卷,尚藏于家。余刊行文字书籍,托名者众,识者自能辨之。”后《献征录》亦已刊行,然亦甚罕见。按目卷四十二至卷五十九为诗词及《崇古堂答问》、《古城答问》、《明德堂答问》。此本共佚八卷,幸“文”均全,仍甚有用。

新锲诸家前后场元部肄业精诀

明李叔元辑四卷

万历甲辰建邑书林存德堂陈耀吾刊本

此为习举业者应用之陋书也。当时此类书必多,然今则已甚罕遇矣。分元、亨、利、贞四部;元、亨二部皆述八股文作法;利部为“分类摘题偶联”,并附诸家论作八股文法。贞部则为“作论要诀”及“诏诰表统论”,作“判”“策”要诀,而以“王凤洲先生诗教”为结束。论述八股文及“表”“策”“试帖诗”之作,本不多,此犹是明人所集,故虽陋书,亦收之。

三侬啸旨

清嘉定汪价著五册康熙己未刊本

《三侬啸旨全集》凡二十六册,已刻者仅此五册,自第六册《登高小牍》以下均未刊。尚有外集《中州杂俎》三十五册,《侬雅》四册,《增定阳关图谱》二册,《人林题目》八册,《蟹春秋》一册,《俗语三绝倒》三册,《妙喜老人璅记》四册亦均未刻。此未刻诸册,今当均已佚去,不可得睹矣。此五册为:(一)《七十狂谈》,自《三侬赘人自序》以下杂收诗、词及文数十篇。(二)《天外天寓言》,自《郭将军传》以下,凡录文二十一篇,诗词二十七首,“文多假藉,语杂诙谐”。(三)《书带草堂弄笔》,录《广自序》一文。(四)《上元甲子百八吟》。(五)《半舫词》。价字介人,盖老不得志者,故多牢愁语,明末人积习至此尚涤除未净。价尝被聘总纂《江南通志》,为其生平最得意事。故于《自序》中琐琐言之。“一生落拓,不谙家计。操家秉者,早年有父,中年有妻,晚年有子。介人晏然衣食而已。”其一生,殆一典型之有产士大夫生活也。衣食无忧,惟未衣紫腰金。以此缺憾,乃发为牢愁之言。

刘随州集

刘之驷校宋本五卷一册

余与公鲁有一面缘。公鲁辫发尚垂于脑后,世目为“遗少”。家富藏书,然聚学轩所藏,亦渐散出易米。前岁,苏州遇大劫,公鲁竟以身殉城,余甚伤之!公鲁殉难后不久,所藏乃全部为平贾辈所得,多半辇之北去。余无意中于来青阁得公鲁校之《刘随州集》一册,亟收之,以志永念!底本系《全唐诗》,首有公鲁四跋。封页题云:“以北宋活字本略校一过,公鲁记。”跋云:“此《刘随州诗集》,序云: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而北宋胶泥活字本则诗十卷,而诗反较此为少。今据宋本校勘。凡宋本有者,皆以朱笔圈出,并记异同于眉。但以债所迫,将鬻宋本于人。而购者急于星火。匆匆一校,未能详也。可叹!可叹!戊辰六月十七日公鲁记。”此宋本今不知流落何方。公鲁云:“宋本每半页九行,行十七字。”疑仍是明初活字本,非宋本也。其行款与明初活字本诸唐人集正同。

梅岩胡先生文集

宋胡次焱撰十卷二册

正德间刊本

同类推荐
  • 黑籍冤魂

    黑籍冤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咒枣记

    咒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名门妻约,总裁老公太高冷

    名门妻约,总裁老公太高冷

    秦虞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四个月后,当医生斩钉截铁的告诉她秦小姐你怀孕了的时候,秦虞懵了......再见到宋漠,是在电视上,他成了整个A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宋家大少,他的绯闻多过当时的娱乐圈。她隔着电视机看着左拥右抱的他,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这个臭不要脸的男人,吃干抹净后擦屁股走人的负心汉!当她好不容易带着儿子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春的时候,他冷漠如同天神出现在她面前,一张支票甩在她的面前,“秦虞,一个亿,带着那个小东西嫁给我,我许你做宋太太!”【文案:我走过很多路,看过很过风景,喜欢过很多人,到最后转身才发现,只有你才是那个对的人。】
  • 剑软花柔

    剑软花柔

    重生后看主角怎么揭开一个个谜底,看他惊心动魄的奇幻之旅。
  • 重生之恩怨纠缠

    重生之恩怨纠缠

    一场背叛,惨烈的结局。机缘巧合,她重新获得了一次生还的机会。她想改变命运,无奈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是上一世的经历。在要么死要么狠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后者……
  • 三皇闹江湖:秋风乱浮生

    三皇闹江湖:秋风乱浮生

    当年年少的少年一袭白衣,如同天降凡尘的神,面对千万枭雄,她并未有所恐惧,而是立于苍水寺道出那席卷天下的话语:“三皇出世,天下必乱。”多年后,她一边遵从师命寻找三皇,一边寻找当至亲,顺便出山云游四海。然而误打误撞的偶遇到了寻找爱人的骚包木灵,失忆的蠢萌将军,以及黏人的好奇萌妹?!还有这个不知身份的祸害是从哪儿蹦出来的妖孽怎么能这么没个下限?!大家不是说好的偷偷云游的吗!怎么变成了出门闹事!一出事就卖友,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的就翻了。
  • 低调君王

    低调君王

    一个侥幸在一次兽潮中存活的少年因勿吃含有兽珠的肉而发生质的变化。从此开始了登封路程
  • 四字剑决

    四字剑决

    人世间莫过于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不经历过,又怎么能感受其中。一个命运坎坷的少年,经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后,终成一代神话。
  • 围城幻影

    围城幻影

    主人公作为一个“偶象级”中年知识分子,经历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当然,也经历了职场和情场巨大的“诱惑”,几度跳出别人设下的“美丽的陷阱”,尤其是当一位敢爱敢恨的人疯狂地爱上了他,并且不惜以“失乐园”的代价向他表白,他最后能否守住“底线”?,他们的最终结局怎样?面对亦真亦幻的人际关系,他能否稳操胜券?敬请期待。
  • 碎月之莲

    碎月之莲

    末世降临,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为爱痴狂,需找生命中的她们何静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她只想安安静静的拥有三千后宫佳丽不要和她抢,性别不同怎么恋爱、当世俗无法束缚人类是,一切都将回归于零
  • 大厨修仙

    大厨修仙

    米其林三星大厨穿越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修炼者修炼到辟谷以后就不需要再进食不再贪口舌之欲,且看主角如何改变异世饮食。
  • 我的存在不被认可

    我的存在不被认可

    Ps:偶在此以玛德.阿库娅的节操起誓,这书绝对很正经(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