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400000085

第85章 杀机四伏(2)

这个供词,可谓是细致人微,榫卯契合。但是作假者的精密,往往会忽略了大前提的谬误。通虏是诛灭九族的勾当,胡惟庸什么人不好派遣,却偏偏找一个远处海南,与漠北远隔万里、无官无职而又反对自己的人前往联络,岂不是糊涂油迷心,发了大昏!而《明太祖实录》却说:“封绩,河南人,故元臣来归,命之官不受,遣还乡又不去,谪戍于边,故胡惟庸等遗书遣之。惟庸诛,绩惧不敢归,蓝玉于捕鱼儿海获缋。蕃长匿不以闻。”《昭示奸党录》说封绩是常州府武进县人,因为揭发胡惟庸获罪,被派去北方。《实录》却说,封绩是河南人,是在谪戍边疆时被胡惟庸派去的。两份朝廷文件,连封绩的籍贯经历都驴唇不对马嘴,言人人殊,足以证明,所谓封绩为胡惟庸联络通敌的大案,不是逼供信逼出来的,就是聪明人编造出来的。

不过,荒唐归荒唐,《实录》还是收到了一石两鸟的功效:“胡惟庸通虏”,罪加一等;“李善长匿不以闻”,罪责难逃。这一下,轮到太师李善长倒霉了。

善长是洪武四年被打发回老家的。权势与尊荣正在嫩峰上,便莫名其妙地被打发走,实在是于心不甘。这年二月,朱元璋回凤阳扫墓,他抓住这个时机,绕前捧后,大献殷勤。朱元璋颇为感动,想到他当年的忠诚勤恳,觉得有些下手太重,对不起老朋友。这时,营建中都的工程正处高潮,大批汀南富户又陆续被迁到这里。原来的主持人调度无方,到处一片混乱。朱元璋趁机把督建中都的任务交给了李善长。他竭尽全力,精心管理,以邀取皇帝的恩宠与欢心。朱元璋果然很满意,多次派遣使者带着礼品前往慰问,一副前嫌尽释的样子。

洪武七年,朱元璋提升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担任太仆寺丞,负责全国马政。洪武九年,又将大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他的儿子李祺,并在京城为他大造府邸。李祺是朱元璋第一位驸马,婚礼办的铺排而隆重。满朝文武人人歆羡,李善长更是欣喜莫名,认为东山再起的时机来了。便留在京城,耐心等待。谁知,日日翘望,却久久不见动静。心下怏怏不乐,不免形诸颜色。胡惟庸等人抓住机会,弹劾李善长父子礼数不周,李善长立刻受到削俸的处分。

这是一种扬而复抑的手法。朱元璋猫耍老鼠:我可以给你些尊荣,但不能完全满足你的权势欲。刚削减了亲家翁的俸禄,又补偿给一个“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议军国大事”等一串光彩夺目的虚衔。实际上,只让他临时抓一抓土木工程方面的庶务。李善长当面连连谢恩,私下里愤愤不满。

洪武十年七月,朱元璋又命李善长作“钦差大臣”,去北平查验树木。完成任务返回京城,船到瓜州,忽然接到圣谕,命他不必进京,重回凤阳居住。

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命他返回京城。李善长忍不住跟胡惟庸偷偷发牢骚:“我把上面的事,都做停当了,不是叫我四处奔走,就是被凉在那里。这不啻是处罚,哪里拿我当老人呀!”

过了不久,朱元璋又差李善长“四处奔走”:去陕西汉中清理茶政。他再次悄悄向胡惟庸发泄不满:“我身为太师,偌大年纪,却教我远去找道运茶。这明明是想方设法惩罚我。天下平定了,用不着我等了,便推完磨杀驴吃!”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亲家翁如此忤逆犯上,他岂能容忍!

洪武十一年,李善长为了搭救蒙冤的仪仗户,面见亲家翁,苦苦求情。朱元璋正在找机会,他自己送上门来。当即派人把李善长捉到都察院衙门

关起来。然后命胡惟庸将李善长和他的两个儿子,立刻打发回老家。

听罢宣谕,爷儿三个抱头痛哭。胡惟庸安慰道:

“请太师谅情:不是胡某要发落你,是皇上不肯饶恕你呀。”

“老夫知道,我没有怨恨丞相的意思。”

李善长与胡惟庸是同乡,胡惟膺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人的关系,一直非同寻常。李畚长罢相,胡惟庸当权期间,仍然过从甚密。李善长的弟弟是李存义,李存义的儿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婿。多年的同事,再加上乡谊亲情,更使他们成为通家之好。尽管如此,李善长伺候朱元璋二十多年,深知他冷漠猜忌,残忍嗜杀,就是对于同乡亲戚,老谋深褲的他,充其童,泄露一点晦气和感伤,绝不会那么露骨地吐露心曲。可是,被别有用心的胡惟庸添油加醋地一汇报,便成了十恶不赦的罪证。精明过人的胡惟席,只想到自己的丞相当得牢,便不惜诋毁老上司。殊不知,虽然达到了离间李善长与皇帝关系的目的,却把自己和李善长紧紧拴到了一起。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大案爆出,株牵蔓连,李善长也被牵扯进去。但是,朱元璋把他和陆仲亨等武将一起赦免了。像对陆仲亨一样,朱元璋亲自为之解脱,文绉绉地说道:

“朕初起兵时,李善长来谒军门,赞曰:‘天有日矣’。是时,朕年二十七,李善长年四一。来归后,所言多合吾意,遂令掌书记,赞计划。功成,爵以上公,以女与其子。为我肱股心膂之臣。”

显然,这里打的依然是保护淮西旧勋的旗号。但旗号终归是旗号,其中包含着朱元璋有条不紊的谋略与手段。李善长虽然已被架空,没有实权,但德高望重,位居当朝太师、勋臣之首,又有“总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议军国大事”的显耀头衔,地位显然在胡惟庸之上。如果喧宾夺主,把胡案搞成李案,则妨碍他书写中书省这篇大文章。可是,等到抓了几年胡党,杀了一两万人,李善长更成了兽群巨象,大物庞然。他在淮西武人集团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与牢固的根基。他以文人长者和军师的双重身分,辅佐自己开国创基,功勋卓著,又以善于协调诸将而闻名军中。他的地位和威望,远在徐达、常遇春等人之上。功高震主,德重惑众,朱元璋当然不放心。因此,铲除他的潜在影响,就成了当务之急。

胡案初起,李善长相当紧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紧缩蜷伏,惴惴不可终日。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头刀并没有落到自己头上,朝廷的紧张气氛也有所缓和,他长舒一口气,认为灾难已经过去。

到了洪武十八年,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亲家翁李存义,忽然被网进了胡党,流放崇明岛,他又是一惊。索性横下一条心,听天由命。但,又是漫长的五年平静地过去。李善长再次觉得,灾难已经离他远去。此时,他已是七十七岁老翁,目昏齿摇,风烛残年。但他还要享受夕阳余晖,为子孙置办产业,并扩建家乡府邸。他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了三百名卫卒,帮助扩建工程。汤和害怕受连累,赶紧报告上去。朱元璋暗骂他滥用权力,不知好歹。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京城有一批罪人要发遣边疆充军,其中有李善长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叫丁斌的亲信。不知好歹的李善长急忙乘车返回京城,跑到朱元璋面前为亲友说情。朱元璋一打听,丁斌与胡惟庸有很深的关系,丁斌的义姐曾由胡惟庸做媒,嫁给了李善长的胞弟李存贤之子。结果,李善长等于自投罗网。受他的连累,他的胞弟李存义,李存贤以及他们的儿子等,一起被捕下狱。御史们为:抢功,同时也为了证明自己与李家素无瓜葛,弹衆像雪片一般飞向皇帝的手上。

可巧,此时星象异常。观天象的人告诉疑虑重重的朱元璋,重臣不忠,上天将降灾祸!

重臣是哪个?刘基、宋濂、汪广洋、胡惟庸等重臣,早已地下做鬼,除了李善长还有何人?这样一来,等待老太师的除了牢狱,只有斧钺了。

队锦衣卫闯进太师府,翻箱倒柜,打砸劫掠,闹了个天翻地覆。李善长连同他的妻女、弟侄、家人仆妇一共七十余口,锒铛人狱。

棰楚之下,何求不得?原来,李善长不仅是胡惟庸的通家之好,还是胡惟庸通虏的主要同案犯!大理寺公布的案情,有根有梢,凿凿可据:胡惟庸准备谋反的时候,曾让亲家翁李存义说服他的哥哥李善长。李善长很吃惊,骂道:“你说什么混话?这是灭九族的勾当!”后来,又让李善长的老部下杨文裕去游说。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为淮西王。李善长虽未答应,但有些心动。而后再派李存义去,李善长叹一口气说道:“我老了,不中用了,任你们闹去吧。”李善长的家奴也揭发说,曾看到胡惟庸到李府来,两个人头靠在一起,显得很诡秘。说了些什么听不清楚,只见胡惟庸一边说,李善长不住地点头。跟既通虏又通倭的人说悄悄话,会说什么,不是显而易见吗?

后来,封绩也被扯了进去。蓝玉北征捉获封绩后,李善长害怕托封绩梢给北元的手书暴露,将封绩匿藏起来,不奏知皇上。

话说得活灵活现,煞有介事,但却漏洞百出。显然,跟封绩的案子一样,也是胡编乱造的。

《昭示奸党录》还公布了李存义的老妻范氏的招供:“洪武五年月,儿子李佑回家说,今天早晨,我父亲和太师、延安侯、吉安侯四人,在胡丞相家板房里吃酒,商董谋反。”问道:“可是真的?你吓煞我!”李佑答道:“是真的,孩儿亲眼看到的。”在另一份供状中,范氏又招认:“洪武八年九月,李四(存义)回家说:‘早起和汪丞相、太师哥在胡丞相家

板房里吃酒,商谋反,我也随了他。’范氏骂李四:‘你发疯,你怎么随了他?’李四说:‘我哥哥随了,我怎么能不随从?’”

李善长的妻子樊氏同样“供认不讳“洪武七年,胡丞相到太师家拜节。胡丞相问道:‘天下的事都在我手里搌着。我如今要作歹,你爷儿从不从?’太师说:‘看丞相几时下手,我们爷儿也随从。’九年十月,丞相又约太师:‘二十日下手,你着两个儿子,四官人、六官人爷们儿各自领人响应。’”

照这么说,胡惟庸早在洪武五年任左丞时就已酝酿造反,不知为什么,却蹉跎到八年之后才准备动手。自古迄今,谁见过这样的政变?如果李善长自始至终就参与预谋,又哪来的多年郁郁不快?李善长的仆人来兴还有这样的招词:“洪武九年二月,胡丞相问梳头待诏许贵:‘我要使你和太师老官人说些话,你敢说吗?’许贵说:‘我敢说。’丞相说:‘我要与太师商量大逆的勾当。’”

照这么说,丧心病狂的胡丞相,真是糊涂到了极点。干“大逆的勾当”竟然派梳头匠去传话!位极人臣的李丞相,为了得到个“淮西王”,不惜参与谋反。尽管公布的供词漏洞百出,但李善长还是根据这些“确证”,被砍了头。

临刑那天,李善长跪在大狱的草席上,用颤抖的双手,颤巍巍地捧着铁券。这是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皇帝颁赐给他的诰命铁券。他涕泪滂沱,仰天哭诉:

“铁券啊,你写得淸淸楚楚:‘除谋逆不宥(不赦免),其余若犯死罪,免尔二死,子免一死!’免死,免死,怎么免死?谋逆,谋逆,何谓谋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皇帝要置谁于死地,皇天也救不了。当李善长同他的全家七十余口,迈着沉重的脚步向刑场蹒跚走去时,他一面走着,一面仍然念念有辞:“苍天呀!这就是我孜孜以求的功名富贵吗?这就是我为一家大小挣得的家业吗?这就是开国勋臣应有的下场吗?”

字字血,声声泪,眦目如裂,肝肠寸断……

李善长此时方才醒悟,自己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件工具,一个玩偶。需要的时候,就用上几回,玩上一阵子。用过了,玩腻了,便弃如敝屣,甚至把它烧成灰!。

不幸,他醒悟得太晚了。

朱元璋并没有斩尽杀绝。他“法外施恩”,赦免了临安公主和她的两个孩子。驸马李棋一年前因病死在家乡定远,不然,今日也难逃一刀。

李善长的冤情,人人心里明白。但是,有谁能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站出来为之剖白呢?

年之后,一位大智大勇者,终于站了出来。

这人即是解缙这个大才子。有一天,他跟好朋友、工部郎中王国用悄悄说道:

“眼前摆着一件扬名的事,可惜没人敢做。”

王国用急忙问:“什么事?”

“李善长的案子。”解缙眨眨眼,“阁下敢不敢站出来主持公道?”“我还想留着脖子上的家伙吃饭呢——犯不上去为钦犯送死!”王国用急忙摇头。

“事过境迁。”解缙引而不发。

“哦?”

“你没见,出现了雨过天晴的迹象?”

“唔,是有这样的苗头。”王国用沉思一阵,望着好友说道,“不过,你大才子笔底生花,力扫千军,都不敢奏,何况区区在下。”

“我岂是不敢奏?无奈,鄙人不像阁下——人微言轻呀。”

“我上奏,皇上能看重一些?”王国用有些心动。

“那是自然。怎么?我要是替阁下写了奏章,你敢上呈?”

王国用毫不犹豫地答道:“大才子敢写,我就敢呈“好!但愿韩国公在天之灵保佑你我。”

说罢,解缙奋笔疾书,一挥而就。王国用飞快看了一遍,不由连声叫绝。当即抄写了一遍,署上名字,递了上去。

有人居然敢为李善长鸣冤,朱元璋蓦地吃一惊。随便翻看了两眼,便狠狠骂道:

“王国用这鸟鸡,简直是胆大包天,朕亲自勘定的案子,他竟敢鸡蛋里挑骨头,说三道四——真真是可杀不可留!”

朱元璋将本章狠狠摔在地上,高声吩咐道:“传旨,把王国用马上拿来!”

“是。”侍从答应一声,快步出去传旨。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一怒封神

    一怒封神

    路已断,人已散,汝在何方?他,万年重生,身怀万千秘密;万年后的世界,仙神同在,魔佛共战,龙凤共舞。神魔卷,玉如意,再搅天下风云;神之墓,鬼啸渊,万千秘密有何藏?上仙,逆苍天!天界,在何方?成就上仙,难难难!一抹黑气,搅四方。宗门林立,强者如云,弱肉强食,唯我独尊!一战,谱写万神曲目;一怒,我立志封神!跨越宇宙洪荒,淡看沧海桑田。亘古匆匆,万年不过弹指间!君临天下,侠骨柔情,一曲歌谱战天下,万年生死两茫茫......
  • 那年涟漪

    那年涟漪

    身为追星族的夏雨荨在去漫展见面会的时候遇到一个欠揍的“面具男”,但没想到这次漫展的偶遇,既然是她生命的转折点。。。欲看后事如何……你点来看看就知道←_←
  • 王俊凯之追爱记

    王俊凯之追爱记

    遇见了偶像的感觉从此变成了一个淑女形象的女孩子,在偶像面前总能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们会不会终成眷属?敬请期待~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勿喷。还有更文时间比较慢,因为我还得想。。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

    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

    自然是一本书,天是它的封面,海是它的扉页,山是它的目录,河是它的文字,地是它的封底。自然的智慧无处不在,那些有关大自然的神奇故事,在爸爸那抑扬顿挫的讲述中流淌开来……
  • 女扮男装之娱乐圈的神秘五少

    女扮男装之娱乐圈的神秘五少

    墨染系列一:刚刚进入这个圈子的她,是否太天真?天真到认为一些东西的使用从来不需要代价。等到后来,她明白了一切时,她早已无法回头。“抱歉,真的抱歉,我不可以和你们一起走下去了。”那是她最后想说的话,可到了嘴边,她却又变了:“呵,真心?我的眼中,从来只有利益与权力!”最后,一个陌生的身影闪现,她才明白,原来,她一直都只是他的棋子之一。(HE,前面太傻,改不了了,将就着看吧。有时间再重新来。)
  • 染墨的梓花

    染墨的梓花

    我出生的时候,梓花开遍整个魔宫。父皇告诉我梓花代表着希望,而我就是整个魔界的希望。从小我便赋予重任,每天都在拼命的修炼。为了父母,也为了能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站稳脚跟。十岁那年,我开始不清楚,我到底是谁?我究竟是魔界的公主,还是那个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佣兵。但我唯一清楚的是,这个世界只有实力才能征服一切。我有一个不知是否正确的毛病,我是一个绒毛控,15岁那一年,我在魔兽森林历练捡到一只小狐狸,从这里我的情劫就开始了。
  • 双天记

    双天记

    看腻了传统玄幻?看烦了打怪升级?请来光顾本作,这里有不一样的设定、不一样的风格等着你!地球上,墨梓走过一段黑暗旅程,他的足迹,遍布高楼大厦。地球上,墨梓敬畏那六道轮回,却三番五次看到残忍画面。终有一天,两个同名之人在这赤红而庞大的地球相遇,一段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就此徐徐展开……
  • 鬼医很妖娆

    鬼医很妖娆

    惨遭男友背叛自爆而亡,落入异世。魂穿?小奶娃?被人抛弃?都没关系,看我如何扭转乾坤,称霸异世!
  • 天脉:神之倾覆苍穹

    天脉:神之倾覆苍穹

    为了她,他成了魔;前世的过往今生的追寻。因为她,他成神;红尘的牵绊,终生不曾悔。宿命,何为宿命?她不信宿命,终要逆天而行,冥冥之中降临到一个即将被毁灭消失的世界,她翻手一掷,世间再造!他信命运,但不能接受心上之人的消失不复,追寻而来。当他银色的发丝染上深黑,银色的瞳孔染上深黑,他已成魔。当流逝的性命凌天重生,蕴含的力量突破天际,他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