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400000075

第75章 金樽白刃(4)

“嘿嘿!你不但过错弥天,而且罪责难容!”

“小僧不明白——阿弥陀佛!”见心凍然不惧。

“混账东西!”朱元璋怒骂起来,“罪孽昭彰,还敢狡辩,足见是一个足秤足色的奸僧!我问你:你所写‘殊域’中的殊字,分明是骂朕的姓是‘歹朱’;‘无德颂陶唐’,是诬朕无德,故而不能像颂扬陶唐氏帝尧那样来颂扬我。哼!你的奸谋虽然狡诈,能蒙过朕的一双明目吗?”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见心遇上了如此“精明”的皇帝,即便满身是口,也难以辩解。索性闭上双眼,不再言语。

“怎么,理屈了吧?”

“阿弥陀佛。”

“来人,把这奸僧拉出去砍了!”

可怜的出家人,做梦也想不到,千里迢迢来到京师,竟无端成了恶毒咒骂皇帝的罪犯。他玉箸双垂,没有喊一声冤枉,就在皇帝的屠刀下,急匆匆地去了佛国!

有一个叫张尚礼的监察御史,因为病弱瘦小,面貌丑陋,人称“鬼脸张”。一日诗兴勃发,随口吟了一首《宫怨》:

庭宇沉沉昼漏清,闲门春草共愁生。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鵄叫一声。

谁知,这首春愁悠远、构思巧妙的小诗,却被无孔不入的告密者禀告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向标榜自己不爱女色,所以十分厌恶臣下关注宫阃的事。这首诗,不但关注了,而且描華的真切传神,不由拍案而起:

“哼!张尚礼那厮,竟连一点礼仪都不懂,后宫的事,岂是他可以随便置喙的。给我阉了——让他也尝尝‘闲门春草共愁生’的滋味!”

区区二十八个字的闲吟,张尚礼不仅搭上了生殖器,而且由于下体感染,半个月后,连一条小命也搭了进去。

佥事陈养浩所写的诗中,有“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句。朱元璋认为写军人家谰夜哭,是蓄谋动摇军心,命令捆起来,投入水中淹死了。

苏州才子高启的命运,更加令人感叹唏嘘。高启被征召修纂《元史》,完稿后供职翰林院,并做诸王的老师。后来又擢升户部侍郎。他的诗作中,有一首《题宫女图》,其中有这样两句: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谁来?

高启的诗跟张尚礼的“七绝”,可谓是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诗人不过写宫人的寂寞闲愁,高启写的却是夜深犬吠。吠什么?显然吠的是外人。这就有涉宫廷秽乱了。

朱元璋得知后,十分生气,但考虑到一个时期以来,连续杀了许多因为写诗、奏本获罪的人,为了不落个戕害斯文、滥杀儒士的恶名,他未动杀伐,只把高启撵回了苏州老家。

高启正庆幸因祸得福,从此可以优游乡里,安度余生。谁知祸不单行,厄运又来光顾他。

苏州知府魏观,是个虔诚的孔盂之徒,处处以明教化、正风俗为己任,特别礼重当地的文人学士。结果,引起了武将们的不满。恰好,魏观正在修葺张士诚的府第作为苏州衙门,并疏浚城中锦帆泾,以利舟船,并壮观瞻。武将们便趁机参他“开霸主之泾,兴灭王之迹。”结果,魏观被就地处死。

不幸的是,重修张士诚府第的《上梁文》,乃是魏观请高启所作。朱元璋得知后,便引发了对高启的旧恨。一审查文章,里面有“虎踞龙蟠”字样。他认为,这四个字只能用在皇上坐龙墩的地方,岂可用到区区苏州一隅?立刻降旨,将高启锁拿进京。

高肩反复自省,自信于心无愧。一路上,饮食如常,不断吟咏。

枫桥北望草边边,十去行人九不还……

自知清澈原无愧,盍倩长江鉴此心!

准备到了京城面见皇帝时,以理相辩。孰料,到京后关押了几天,未加审问便被腰斩了!

朱元璋知道,如果当面审问,倔犟的苏州才子会让他丢尽脸面,于是,来了个不问而斩。高启死时年方三十九岁!他的弟子吕勉悲愤至极,毅然迁居应天城外,埋头种田,绝口不谈诗书文章。直到几十年后,明成祖永乐年间,他才将老师高启的文稿刊刻传世。

随着朱元璋的疑心越来越重,大明朝的文字禁忌也愈来愈多。不限于盗、贼、秃、僧等一部分字眼,而且成了一大片。礼部明文规定,禁止小民使用如下字眼和称谓:天、国、君、臣、圣、神、尧、舜、禹、汤、文、武、周、秦、汉、唐、晋、太祖、太孙、圣孙、龙孙、皇孙、王孙、太叔、太兄、太弟、太师、太傅、太保、大夫、待诏、博士、太医、太监、大官、郎中等。人们历来习惯称医生为太医、大夫或郎中,规定一律改称医士、医人或医者。梳头理发人习惯称待诏,一律改称梳篦人或整容人。官员之家的守门人——火者,只许称阍者,不许称太监。官宦及百姓之家,不得用龙虎等字。

高启为魏观写的《上梁文》所以犯了死罪,就是因为用了“龙蟠虎踞”几个字。大功臣冯国用的儿子都督冯诚,镇守云南大理,见那里形势壮观,自己撰了一副楹联:

两关虎踞通沧海,双塔飞龙上茗霄。

由于犯了“龙“虎”讳,被人密报到京城,朱元璋立刻遣校尉远去云南,穿上铁尖鞋,将冯诚活活踢死。

不仅写诗作文、说话用语要避讳,绘画同样有禁忌。因为参不透朱皇帝的心理,白白丢掉性命的画家,也大有人在。

朱元璋为了将历代功臣事迹,以及帮助他夺取天下的将士们的丰功伟绩,绘成挂图,特意征召各地名画家会集京城。他先让画家每人绘一幅样稿呈览。名画家赵原善艺高胆大,笔法恣肆粗犷。朱元璋怀疑他心存轻蔑,降旨将他处死了。

有一个叫周玄素的画家,画艺极高,城府特深,靠随机应变保住了性命。

有一天,朱元璋命他在宫殿的墙壁上绘一幅“天下江山图”。这是一件极容易触动皇帝忌讳的事。周玄素跪在地上叩头说道:

“臣未曾遍历九州,贸然奉诏,必然有失逼真。请陛下首先创一个规朱金璋模大势,臣然后稍作润色,庶几不会走样亵渎。”

朱元璋觉得这人狡猾,就想再做试探。于是,他拿起笔,润饱墨,慢笔勾画,快笔皴擦。不到半个时辰,一幅草图出现在八尺长绢上。然后放下笔,退后几步,一边点头欣赏,一边对周玄素说道:

“草图已绘出,尔为朕润色之。”

周玄素急忙跪下说道:“陛下江山已定,铁打钢铸,岂可动摇?小人岂敢染指!”

没有抓到周画家的把柄,朱元璋虽然有些失落,但这吉利话却使他心里很舒坦,遂一笑作罢。

朱元璋不仅爱听谀辞和吉利话,还要求天下臣民,凡是与皇上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必须加倍珍惜。皇家印制的钞票和皇历,都不得任意毁坏,否则将处以重刑。在屡有人犯禁遭难的同时,京城却有一位顾姓老者,靠机智保住了性命。

这位老人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窗户纸,便捡来一本旧皇历糊了窗户。谁知这样一件小事,告密邀功的人也没有放过。听到自己的“案子”已经被告发,顾老人赶忙去向一位老吏求教。

当天夜里,他就被捕了。

第二天,朱元璋亲自审问。他声色俱厉地问道:“顾老头,你是用皇历糊窗户吗?”

“正是。”

“难道你不知道,皇历是朝廷颁赐的圣物吗?”

“小人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不知珍惜?哼,知法犯法,你的胆景不小呀!”朱元璋虎起了脸。

“万岁爷饶命!”老者急忙恳求,“小人是不得已而为之呀。”

“哦,那是为什么?”

“启禀万岁爷:小的新娶了一房儿媳妇,因为日子择得不好,不知冲撞了哪路神仙。媳妇一进门,便忽发狂疾,药石不灵,太医……不,医者们束手无策。占卦的说,用皇家之物镇一镇便好。小的家境贫寒,哪有皇家之物。想来想去,皇历出自内府,便用来糊在窗户上。说也真灵,当天媳妇的病就见轻,三天后全好了。”

“真是这样吗?”

“小人不敢有半句谎言。”

“你儿媳妇的病好了,朕也替你高兴。”

“是呢,街坊们无人不说皇上颁发的皇历,赛过灵符呢。”

“哈哈!”朱元璋笑了起来,“想不到,朕的皇历还能为百姓避祸造福——好哇!”

谁能让朱元璋高兴,谁就可以因祸得福。顾老人非但没有获罪,还被赐予一桌皇家的酒饭。酒足饭饱之后,客客气气放他走了。

金口玉言,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是要尔的狗命,还是网开一面,完全取决于他的喜恶。朱元璋认为,学问生异,智想养奸。因此,对待读书人始终怀有戒心。侮辱摧残之外,动辄杀戮,手段之残忍,可谓是前无古人。

浙一带,富豪大户较多,那里又是张士诚的老巢,许多人与张士诚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朱元璋有着极为牢固的仇富心理,对于江浙一带的读书人,也怀有深深的敌意。建国之初,人才奇缺,需要儒生充实各级衙门,不得不征召大批江南文人。但转眼之间,这些有用的“国家栋梁”,就成了毒瘤和绊脚石。被誉称为“江南四杰”的杨基,张羽,徐贲,高启,他们的悲惨下场,令人惊心动魄。

前面曾经提到,高启死于文字狱。杨基官至山东按察使,因为一件小事被罢官罚苦役,经不住折磨,死于贬所。张羽被召征为太常寺丞,不知为什么被贬窜岭南。刚刚走到半路,又命他返回。张羽以为要受到更为惨重的惩罚,当即投江而死。徐贲做到河南布政使,被弹劾“****消极”。锁拿进京后,死于大牢之中。

无端被处死的僑生不胜枚举。仅著名学者,就是一长串名单:苏伯衡、王彝、傅恕、谢肃、赵介、郭奎、孙贲、王蒙、王行等等。他们都曾应征出仕,但旋即以各种理由,遭到关押屠戮。

朱元璋为了打击江南士人,培植拉拢北方知识分子,还搞了一场惊动全国的科场大案。

洪武三十年(13。7),翰林学士湖南茶陵人刘三吾和白信蹈,分别担任会试正副主考。结果,考中的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其中江西泰和人宋琮,高居榜首。

于是,北方士子议论纷纷,说刘三吾等考官都是南方人,故意偏袒乡里,歧视北方人。朱元璋也心下生疑:难道南方人个个聪明绝顶,北方人通通都是笨蛋?他命侍讲学士张信等重新审阅北方落第举子的试卷。结果,仍然没有一个及格的,证明刘三吾等出以公心,判卷无误。录取名额的不同,是地区间文化差异的表现。但北方士子依然不服,不相信北方人都是笨蛋。于是,他们把矛头指向了以张信为首的复审官。诬陷他们受了刘三吾的贿通和嘱托,故意拿一些低劣的卷子复审。

朱元璋本来就对南方人怀有成见,北方举子的诬吿,正中下怀。不问青红皂白,怒降严旨,把副考官白信蹈等统统杀了。主考官刘三吾已是八十五岁老翁,念其年高昏牦,“从宽处理”免死充军。才华横溢的宋琮,因为考了个第一,也被发往边疆服苦役。

这样一来,朱元璋对谁也不再相信。他亲自命题,人闱另考。奇怪的是,三场考完,皇榜一出:取中的六—人,淸一色都是北方人,南方人全部名落孙山。这个被当时人称作“南北榜”,又称“春夏榜”的事件,无异是一场闹剧。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朱元璋的一次出色表演:对遍布朝野的南方文人士大夫进行大刀阔斧的限制与削弱。他不能允许一个江南文人网,对朝廷构成牵制与威胁!

当然,在江南才子中,也有死里逃生的个别例外。

这个幸运儿,就是松江花亭人袁凯。此人博学多才,性格诙谐。早在元朝末年,就常常穿着黑色披风,倒骑在青牛背上,徜徉于名山胜水、城郭乡野之间。洪武三年,他被召为御史。

有一天,朱元璋将一批判罪案卷,命袁凯送到东宫太子那里复审。太子嫌处置过重,给不少案犯减了刑。

袁凯如实回报后,朱元璋不露声色地问道:“袁凯,依你看,朕与太子谁判得是?”

裒凯略加思忖,字斟句酌地答道:“陛下从重,乃执法严正;东宮趋轻,是心存仁慈。”

这个不偏不倚的回答,使朱元璋十分不快。觉得袁凯老奸巨猾,两边讨好。袁凯偷眼看到皇上面露不悦之色,知道事情不妙。为防大祸临头,回去便假装疯癲。家人传出话来,说是受了惊吓,得了疯癫症。但朱元璋不信,命人将袁凯拖来,当场查验。

袁凯被绑来了。只见他头发蓬乱,满脸鼻涕污垢。朱元璋命使者用铁锥子狠刺他的手指。俗话说,十指连心,袁凯的痛楚可想而知。但他却望着双手,放声大笑。朱元璋虽然心存疑惑,只得放他回家。

回到家,袁凯疯得更厉害了。他命家人用铁链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四处乱走。朱元璋果然又派人前来打探真假。只见袁凯踉踉跄跄走过来,对着使者又唱又舞。然后爬到篱笆边,捡起一截黑糊糊的****,填进了嘴里。一面大嚼特嚼,一副香甜无比的样子。使者捂着彝子扭头就走。朱元璋得到了使者“亲眼目睹”的确切情报,才不再追究。

艽实,聪明的朱元璋上了当。袁凯的一切反常行为,早有预谋在先,他吃的黑色****橛儿,是用炒面拌糖稀做成,放在那里备用的。

11

元璋的帝位,是拼杀十余年,九死一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得之不易的东西,自然分外珍惜。在朱元璋的眼里,俯临九州的皇帝宝座,就是一座金山银库,天宮仙阙。没有一个人不是虎视眈眈,馋涎欲滴,时刻伺机抢劫夺取。稍不留神,就会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因而,朱元璋的双眼始终瞪得大大的,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他不但不相信任何口头上的忠诚,而且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愈是信蜇旦旦地宣称效忠于皇帝,愈是怀有二心的危险之徒!

朱元璋不相信一切言语和行动的忠诚,只相信利禄引诱和权力恐吓。笃信棍棒、监狱、流徙、杀罚,可以建立和巩固天子的威严。对贪官污吏也好,一般官吏也好,所实行的只有一个办法:严刑峻法,威猛以治。他要让臣民们全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地生活在恐惧中,奉公守法,俯首听命。

洪武九年,福建参政魏鉴、瞿庄,在拘讯一个贪吏时,严刑逼供,竟将人打死。这本来是不合法的野蛮行径,但却受到朱元璋的表扬,在赐给他们的玺书中写道:

自古天下治乱在于君臣能驭不能驭耳。若君能驭臣以礼法,臣能驭吏以体上,则治由此始。若君不能以驭臣,臣无以驭吏,则乱亦由此生。朕尝谓,若为官临政无驭吏之威,则诸事无成。驭得其法,则威立令行,事无不举。

这就是朱元璋的君臣观。不论是君与臣的关系,还是官与吏的关系,统统是主与奴的关系——在上者,驾驭在下者。而要达到这个理想境界,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棍棒和皮鞭,镣铐加杀戮。所以,每当各地官员杖死属吏的时候,不但没有人受到处罚,反而能够得到皇帝的褒奖!

不论是朝廷大员,甚而是元勋忠臣,只要是在朝堂上一言不合他的心意,金口一开,立刻按倒就打——廷杖。这种盛行于元朝的恶刑,朱元璋不仅完整地继承下来,而且传给了他的子孙。朱元璋更是身先垂范。茹太素因万言书繁琐冗长被杖责,工部尚书薛祥死于廷杖之下,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被杖死,勋臣朱亮祖被鞭死,都督冯诚被铁尖鞋踢死……大臣们在朝堂上被按倒打屁股,几乎成了大明朝独有的“风景”。

威与罚,对朱元璋来说,渐渐成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和生活的必须。随着皇权的巩固,他的性情越来越暴躁猜忌。臣下们一言之误,一字之差,常常会招来严厉的惩罚。上朝的时候,如果见到皇帝平静地安坐在盘龙椅上,将玉带举到胸前,则知道圣躬心情舒畅。这一天多半是风和日丽,平安无事。如果他双手将玉带下压,则预示着狂雨暴风很快就要来临。此刻,人人战战兢兢,小心提防,不知灾祸又要落到谁的头上!

可怜的京官们,每天早起上朝时,都要与妻孥含泪诀别。等到晚上平安归来,则全家欢乐,庆幸又多活了一天。

有一个叫严德珉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见朝廷险恶,朝不虑夕,便上本辞官,恳求回苏州老家养病。没想到犯了朱元璋的忌讳,认为他是以养病为由背叛朝廷。命令为他黥面(脸上刺字)谪戍南丹卫。严德珉命大,

同类推荐
  •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明四家传(下)

    明四家传(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热门推荐
  • 傲帝诀

    傲帝诀

    灵幻仙神,四界鼎力,洪荒四域,天才云集。一个婴儿从天空裂缝中坠落入凡灵界,一个打猎的猎户捡到并带回家中,年少时期,遭逢巨变。死去三年,竟离奇复活,样貌突变的他如何称霸世间,掌控四界?他又是怎样的身世???
  • 洛克王国之我叫凌风

    洛克王国之我叫凌风

    凌风,一个玩洛克的高手,误打误撞来到了,洛克世界,在那里他遇到了许多洛克朋友。
  • 叛逆期少女:校草快走开

    叛逆期少女:校草快走开

    她是打架喝酒无恶不作的叛逆问题生,他是傲娇腹黑强迫癌晚期的学霸校草.然而,当傲娇校草遇上了叛逆期少女……“喂!面瘫脸,我想我们有必要好好谈谈了!””谈?有什么好谈的。”“那你特么拽着我裤脚不让我走干嘛!”“………”
  • 废物天下:腹黑殿下战神王妃

    废物天下:腹黑殿下战神王妃

    再睁眼,她是风云大陆墨家七小姐,废物、傻子、无颜?叫你看看什么叫鬼才,绝世风华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庶姐狠毒,我比你更毒!二姐姐是第一才女,出口成脏,我毒哑你!看你嚣张?再来一次,她一定要活得风风光光,以前被欺负了,小白,上!百倍千倍讨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用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妖妖,我来陪你了~”某大尾巴狼从身边飘过“滚丨我和你不熟!”看来追妻之路坎坷重重啊!”男强女强,腹黑更腹黑!
  • 守护甜心之粉粉四叶草

    守护甜心之粉粉四叶草

    亚梦徘徊在唯世君,几斗,凌中间,粉色的恋情拌杂着惨酷的战斗,小兰他们又在家了新的伙伴呢!往下看吧~~喵喵~~~~~~~~~~~~~~~~~~~~~~
  • 睡在回忆的月亮

    睡在回忆的月亮

    淡淡的眷恋,缠绵的回忆,朦胧的月亮,村庄,城市,姑娘......一切的一切,像云烟,更像红酒,在夜晚沉醉不醒。
  • 婚内有诡

    婚内有诡

    她死而复生,竟成为了她的双胞胎姐姐……这就罢了,她竟然还成为了那个男人的妻子。“姐夫,有件事我想跟你说清楚,我不是姐姐。”“然后呢?”“然后……这张床你还是自己睡吧,我打地铺就好。”乔浚容色淡淡,眸色却激烈的看着她:“言默,我澡也洗了,衣服也脱了,还叫了你这么长时间的老婆,你觉得我会让你睡地上吗?”她一直都不知道,从一开始,他想要的就是她。
  • 觉醒者之王

    觉醒者之王

    简介:我们处在末法时代,神,佛,妖,魔可能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但是他们真的消失了么。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人突然觉醒了幻想中人的能力。“咦,你是觉醒者?我也是,你觉醒的是谁”“李靖!”“。。。。”“咦?你怎么不说话,你是什么!?”“。。哪吒”不止神,会魔法的哈利波特,阴阳师安倍晴明,甚至巫妖王阿尔萨斯!凡人有了他们的能力会有怎么样的精彩!?神魔觉醒的时代来了,林不语“这一次!我是主角!”看林不语斗天,斗地,斗人,斗己。“吾乃……!”
  • 血决苍穹

    血决苍穹

    苍穹再复,我笑苍穹,血决苍穹,谁耐我何!
  • 武神霸主

    武神霸主

    冰魄与烈焰圣珠,造就冰火双瞳,从此楚枫废物变天才,一遇风云便化龙!打恶少,虐天才,灭宗门……当然,顺便收服各种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且看热血少年脚踏强者,缔造武神巅峰,成就武神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