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400000011

第11章 泥沙鱼龙(1)

重返皇觉寺,学经练卜筮。处处降弥勒,泥沙混鱼龙;百里访旧人,东崮闻凶讯。联络伙友遭痛斥,四顾茫茫无去处;老友汤和诚相邀,从军濠州成奸细。郭帅识英雄,朱重八连建奇功;马女爱麻脸,乘龙婿步步高升。

元至正八年(1348),二十一岁的朱重八又回到了分别四载的皇觉寺。

受过戒,将俗名朱重八改成法名释思惠的出家人,做了四年游方和尚,却并未割断俗缘,做到六根清净。他不仅在东崮头村,做了几个月偷女人的情种。回到家乡,又急切地去看望旧时的朋友和芳邻。汪妈妈早已撒手西去,她的儿子已经出脱成一条汉子。对他有恩的刘继祖身体照旧健朗。他的少年朋友徐达、汤和等,仍然在外面闯荡——听说入了白莲教,整天跟元兵周旋。可怜的寡嫂,一直带着侄子住在娘家。二哥重六,在他离家不久流浪去了外乡。当他由一个孱弱的少年,变成一条粗壮汉子出现在亲友面前时,彼此悲喜交加,恍若一梦。

探视过亲友,重八回到了皇觉寺。高彬长老及提前返回的师叔师兄,看到历尽艰辛的思惠和尚,身材长高了许多,谈吐也变得老成深沉,都对他刮目相看。这坚定了重八继续留在皇觉寺的决心。

随着年成的好转,皇觉寺的香火渐渐旺盛起来。外出逃荒的佃户相继归来,租米数量大增。有饭吃、人心定,所有寺规佛事,统统恢复了旧观。高彬长老经常登坛说法,请和尚念倒头经的一大比一天多。高彬长老觉得,思惠人高马大,面相威严,往佃户面前一站,便使人畏惧三分,对于收租催粮可以带来许多便利,便将他的差事,做了新的安排:由原先的使役僧,升成了灶头——分管催收租米和外出釆购等斋堂事务。

师父的赏识使重八兴奋异常。干完了分内的职事,他积极地向师兄们学习佛经。过了不久,就能熟练地背诵《金刚经》、《坛经》、《法学经》等。《坛经》中有一个故事,使他特别感动:卖柴夫出身的和尚慧能,由于努力钻研佛法,终于识法悟道,从一个在寺院糟房里踏碓白、劈烧柴的行童,成为禅宗六祖。思惠对这位毅力超人的慧能禅师,极为钦佩,对《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特别感兴趣,反复苦读,出口成诵。慧能圆寂时,有一段与众僧诀别的留言,更使他百诵不厌,回味无穷。那留言说: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联想到自己的种种经历,重八对此似乎有了肤浅的领悟:真诚修炼,佛在心中;心念平直,众生成佛。

一时间,他祛除了种种邪念,一心扑在念经礼佛上。

自隋唐以来,释教、道教与儒教,各立门户。但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中逐渐融合。宋元时期,就有人高唱三教合一。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三教大师们往往以熟稔通晓儒、释、道三家学问相标榜。许多佛教寺院里,除了佛经之外,还收藏着儒教、道教典籍。姓释的和尚们,像士大夫研习儒、老一样,同样读老子的《道德经》和《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这样,寺院佛堂,实际上成了一所学校。四年游方归来、眼界大开的朱重八,深感读书太少,知识不足,便把佛寺看成是读书长知识的好塾房。收租诵经之外,他虚心学习写诗练字,随时向人们请教儒、释、道各方面的知识。

道观禅院是人们求神问卜的理想地方。擅长念经敲磬的和尚,往往兼通卜术。皇觉寺的神签,灵验得很,四方有名。常常吸引远近香客前来叩问吉凶。重八也偷偷钻研卜筮,幻想通过神示,预知天下变故、个人命运遭际。

在中国,卜筮之术可谓源远流长。流传到后世的殷商甲骨文,就是当时卜筮的遗迹。人们将龟甲牛骨凿上洞,放在火上烤,从纹理、颜色的变化上,探询神灵对于祸福吉凶的启示。他们把卜筮的心得,用刀刻在甲骨上,就是后人看到的甲骨文。到了周代,又兴起一种更加方便的蓍草卜。蓍草俗称锯齿草、蚰蜒草。卜卦方法在《周易》上有说明。后世的各种占卜方法,多是对周易的推衍。如宋元时期流行的火珠林占卜法,就是将蓍草起卦改成铜钱卜卦。还有更简易的办法,将六十四卦写在竹签上,抽签问卜。此外,还有兴起于唐代的批八字算命术。也是依照《周易》的卦辞爻辞,作为推算的依据。由于《周易》的内容复杂深奥,重八文化太低,—时弄不透彻,他便喜欢上更加简单的抽签占卜。这种签共有一百支,上签三十支,中签五十支,下签二十支。每签都有签诗和签解,由一件古人、古事引出。朱重八觉得,细细钻研每一支签,不但能得知吉凶祸福,还能知道许多古人古事,从中学到许多生字和作诗的技巧。有一天,一位大师兄发现他抱着签筒抽来抽去,严肃地提醒他,神不可侮,下不过三。不然,非但无效,且有渎神之过。从此,他对签筒方才肃然敬畏起来。

焚香诵经,外出催租采买,闲来读书写字,偷偷吟几句歪诗。思惠和尚的日子,似乎过得恬静舒适。殊不知,他的内心没有一天真正平静过。手里捧着经卷,口中声声吟诵,眼前却常常晃动着一个人的影子。尤其是躺到温暖的被窝里闭上双眼时,那影子更加淸晰。那不是神佛显灵,向是在三个多月里给了他数不尽的温存,让他腾云驾雾、翱翔九天,相抱相拥,畅游在极乐园中的桃花姑娘。他常常下意识地伸出双手,要搂紧那个淸晰的影子,可是,两手空空落回到了粗糙多毛的胸膛上。他学着桃花的样子,两手在自己的身上抚摩揉搓。可是,那种让人心痒体穌的舒服和颤栗,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气得在自己的胸膛上,狠狠地敲上几拳头……

他想用专心诵经,驱赶缠绕心头的不净邪念。可是,佛家的教规戒律,抑制不住躁动于心的飞扬思绪,阵阵热流,仍然在下腹和四肢涌动……他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违反寺规的决定:去看望远在三百里之外的情人。

他猜不透,鞑子对菌头一带的杀戮,是否殃及沐家母女,她们是否平安如初?临行前,他偷偷溜到神坛前,虔诚地焚香磕头,然后恭恭敬敬地摇动签筒,一支神签落到了地上。急忙拣起来一看,竟是一支上上好签。签诗曰:

“宛如仙鹤出樊笼,脱得樊笼路路通。南北东西无阻隔,任君直上九筲重。”解曰:“任意无糜,路有亨通,随心自在,逍遥如人。”古人古事是:“姜子牙弃官。”判曰:“家宅不安,自身还愿财贸有利;婚姻有成,六甲生男,寻人得见,田蚕秋利,六畜有损,行人受阻……”

他兴奋地将竹签放回到签筒中,几乎跳了起来。“婚姻有成”,“寻人得见”,不正是此行的最大愿望吗?此行准成大吉大利!转念一想,鞑子烧杀掳掠,残忍成性。自己在沐家住了那么久,跟白莲教搅和了三四个月之久的事,尽人皆知。沐家窝藏过教友,很难逃过鞑子的报复。“家宅不安”乃是意料中事。那就更要去探望她们。于是,重八向高彬告假一月,声称远在亳州的二哥患病,要去探望。探视病人,乃是慈心善举,高彬当即点头应允。

第二天一大早,重八就登上了探亲的途程。

开皇觉寺后,他甩开大步,直奔西北而去。每天,顶着星星上路,暮鸦归巢方才找地方歇宿。摇曳的杨柳舞姿,动听的山鸟鸣啼,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起早贪黑,匆匆赶路。只用了三天时间,朝思暮想的目的地——东崮头,便遥遥在望了。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人宋之问的诗句,正是重八此时心情的人微写照。他没有敢径直去沐家。尽管,那隐藏崖底的弯曲小路,那低矮简陋的房舍,那挺拔粗大矗立院中的梧桐树,对他来说是如此的熟悉。闭上眼睛也能大步走进那个给了他关怀、温暖,让他在温柔乡里自在徜徉的小东屋。他先到离沐家很远的一个姓郑的街坊家,探听消息。

白须拂胸的老汉见了重八,先是一阵发愣。然后惊讶地问道:“朱重八,你怎么还敢回来?”

“我又没有在这里作科犯法。为什么不敢回来?”他极力镇静地作答。“咳!你干的事,鞑子全知道,他们到处抓你抓不着——你不是回来送死吗?”

“大伯,我不放心沐家大婶呀。”他的一颗心在咚咚地跳。

“唉,不放心,又能咋样?就能救了她们娘们?”

“大伯,沐大婶和她的女儿还平安吗?”

“唉!”老人未语先长叹气,“这年头,有几个平平安安的人家?”

“老伯,你快告诉俺,她们家到底发生了啥事?”

“唉!就在你逃走的第三天,来了好几百鞑子的骑兵,把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挨家挨户抓明教徒。人教的,没人教的,只要是听过传教,看过教徒练武的青壮年,一个不漏地全被捆走了。不知道是什么人告了密,鞑子径直找到沐家,挥着鞭子问沐家娘们,把姓朱的妖教徒藏在哪里?抽一鞭子,问一句,你大婶被抽得倒在了地上,仍然一叠声地说不知道。鞑子火了,举刀将她劈死,一把火烧了房子。幸亏桃花当时去了舅舅家,才拣了一条活命。等到鞑子退了,她才回到家里。可是哪儿还有家?她娘的尸体,被烧得成了一块黑炭。一声长嚎,桃花哭晕在地上……”

“后来呢?”

“邻居们帮着把她娘的骨灰埋到了后山上,她连夜走了。”

重八急不可耐地问:大伯,你知道吗?桃花去了哪里?”

“谁知道呢,兴许是投亲告友去了。”

“大婶哟!”重八再也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一屁股坐到地上抽泣不止。

“朱重八,你堂堂七尺汉子,除了哭,就没有别的能为?”老人粗鲁地喝问。

“大伯,多么好的老人,死得那么惨,好端端的一个家被彻底毁了,怎么不叫人伤心难过哪!”

“你哭死,伤心死,能救活沐大婶吗?”

“那……你说,俺该怎么办?”

“你应该知道谁是罪魁祸首。”

“当然知道——为非作歹、俺恨死了的蒙古鞑子!”

“恨有啥用?你是出家人,应该明白,光恨能让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

“年轻人,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忘了给你大婶报仇。要像彭莹玉祖师、周头领那样,跟他们真刀真枪的干,才是正理。”说罢,老人急忙转身走了。

走了几步,又站住说道:“别哭啦。这儿不是你待的地方。俺给弄点干粮,你赶快走吧。”

记记重锤,敲击着朱重八的耳鼓。他没有再说什么,拿着老人赠送的干粮,说了声谢谢,快步离开了。

爬上一个高坡,回头向沐家遥望。烧焦的断墙颓壁,烧成黑杈杈的梧桐树,仿佛在向天哭泣。他揩揩热泪,一跺脚,扭头往回返。

!高兴而来,败兴而归!朱重八满怀与亲人团聚的希望,数百里奔波而来,得到的却是母死女逃的致命打击!三百里归程,竟然整整走了五天。垂头丧气地回到皇觉寺,他跟高彬长老和师叔师兄们说,已经探望过二哥。二哥病情转愈,他怕耽误了寺里的差事,急忙赶回来了。

可是,谎言能骗过阖寺僧众,却安抚不了心中的痛惜和不平。带着满腔悲愤,他一遍又一遍地向自己发问:

“朱重八呀朱重八!你何时能够时来运转呀?最让人留恋的亲人,一个惨死,一个不知下落。看来,与沐桃花终生相爱、男耕女织的美梦,今生是做不成了。往后怎么办?难道听着展钟暮鼓,对着黄卷青灯,度过漫长的后半生?”

朱重八没有料到的是,在闭塞、宁静的寺院红墙之外,海涛、巨浪、硝烟、烽火,正在大江南北奔腾冲击,熊熊燃烧。不用多久,藏身其中的佛国乐土,就要化成灰烬瓦砾……

元顺帝至正一年(1351)巷,江淮地区的汉人,和最受歧视的“南人”,由于忍受不了蒙古人的欺压,纷纷举起抗元大旗,自立名号,聚众起义。他们短衣草臢,头裹红巾,手握木棍砍刀,粪耙铁锹,向元朝统治者展开了拼杀。攻城破邑,宰杀官吏,开仓济贫民,破牢放囚犯。一时间,星火遍布,几成燎原之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红巾军起义”。

势力较大的红巾军队伍,有韩山童、杜遵道、刘福通几支。举义不几天,队伍发展到十几万人,一举攻下汝宁、光州、息州、信阳等地。芝麻李及彭大、赵君用的队伍,攻下徐州,控制了周围十多座城池。由彭莹玉组织、徐寿辉领导的西系红巾军,则攻占了德安、沔阳、安陆、武昌、江陵,以及江西许多州县。起义于湘水、汉水流域的推布王三和孟海马,除占领了今天河南西南部许多州县,实力还扩大到湖北襄阳、荆门、归峡一带。他们无一不打着明王出世、弥勒降生的旗号,四方饥民群起响应。不到几年的工夫,就将元朝驅土拦腰斩为两段。

在众多的起义队伍中,势力最强大、组织最为严密的,要数韩山童领导的队伍。

韩山童是腹里(今河北、山东一带)栾城人。从他的祖父起,世代信奉白莲教。到韩山童传教时,他的信徒已经遍布江淮人片土地。至正四年五月,暴雨成灾,黄河多处决口,淹没了许多地方。直到至正十一年,朝廷才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制河防使。征集十五万民夫、两万军队,投入治河工程。将如此多的饥民集聚在一起,无异于聚拢了一座大火药库。加之官贪吏占,河工的伙食屡屡被克扣,群情激昂,怨声载道。韩山童瞅准了时机,编造出“弥勒佛降生,天下大乱”,“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民谣,派人到在民夫中秘密传唱。同时,凿了个一只眼睛的石人,埋在一个名叫黄陵岗的地方。

有一天,石人被民工从地下挖了出来,洗净泥土一看,石像背后赫然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十二个隶体大字。消息像长了四只翅膀的蝽蜓,很快传遍了河防工地。六月初,韩山童和他的追随者,便在河南颍州(今安徽阜阳)白鹿庄,举行了规模浩大的起义仪式。

六月初三这一天,白鹿庄村南的一片场院上,聚集了四五千人。他们头裹红巾,手持棍棒刀矛,有的激动得大声欢叫,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着即将到来的大喜事。

烈日当头,天气燠热,加之人多拥挤,人们的脸上汗水滚滚,红光莹莹,在无边红包头的映衬下,宛如在风中摇动的红高粱。几声螺号响过,一群彪形大汉簇拥着一个穿八卦衣的人,来到了临时搭成的高台上。只见他年纪四十上下,方面隆鼻,身材修长。上唇蓄着短须,二目炯炯有神,一派庄严的神色。他迈着四方步来到土台正中的椅了上坐下,神色矜持地望着台下。

这时,随从们一齐朝他跪了下去。台下的人群立刻一齐跪倒,叩头敬拜。拜毕,一位秀才模样的白脸汉子,来到台前,高声朝台下说道:

同类推荐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热门推荐
  • 他的中学时代

    他的中学时代

    “他”其实是我,2016年的元旦,加班归来,突发奇想,想要把“他”的生活记录下来,因为我开始发现,自己已然在慢慢老去,曾经以为可以铭记一辈子的事情,却在渐渐模糊,渐渐地被时光抚平了,而我不想忘记“他”,所以便有了它。
  • 重生之凰谋

    重生之凰谋

    重生两世,兜兜转转,缘是为何?他,是大司帝国权倾天下的血王殿下,邪魅如妖,暴戾如魔,邪肆狂妄。他是皇帝眼中不可不除的肉中刺,是群臣眼中闻之胆颤的杀人魔,是百姓眼中守护边疆,战功赫赫的将军王。她,前世错付,下场凄惨,再次重生,变成这凄凄深宫中柔弱小公主一枚。这一世,她决定,即使白骨铺路,也要爬上权利巅峰!令前世辱我、叛我的人付出百倍的代价!只是,为何,她却入了他的眼?!在他的眼中,她是他的宠物、奴儿,是他冷眼看风云变幻的一枚小棋子罢了……在她的眼中,他是她的劫、是她的难,是她屈辱的所在……彼此将自己裹藏在层层束缚下的两个人,又会在彼此的斗智斗勇中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时光流转,风云变幻,昔年点滴是否能够抵挡这繁华天下…………*……*……*……*……*……*……*……另类宠文,爽文!欢迎跳坑!
  • 岭海焚余

    岭海焚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魔路上都别闹

    天魔路上都别闹

    听说名字太长不会火!原本想起个简单威武霸气的书名~例如:XX之路....XX世界....还听说书名中要带上~黑暗。。英雄。。等等高大的标签才厉害~。。。。。。可惜没想出来~呵呵!其实想真正想起的书名是《逗比路上欢乐多》,想想还是算了~
  • 夏落夕阳

    夏落夕阳

    六界万物皆有灵,而灵又汇聚在一起形成“无”,几千年后,“无”降生于明月湖中,结果被落魄太子误打误撞给撞见了,此后,倒霉的少年开始了艰辛的漫漫人生路……走路被人抓,睡觉被人砍,吃饭被下毒,沐浴被偷窥……一路走来,当年的纨绔子弟,如今的清廉皇帝,默默的站在他身后的又到底是谁?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彪悍小女子之随身空间棒棒哒

    彪悍小女子之随身空间棒棒哒

    穆雪因在家睡觉意外猝死,穿越到一个穷不拉叽,四面环山的一个小村庄。醒后发现自己成了穆家村全村最穷穆家二女儿,而且刚死了爹娘,爹娘尸骨未寒、家中穷的开不了锅、幸好老天爷对她还不错,让她拥有随身空间一枚,看她如何利用空间跟现代知识、带着未出阁的姐姐跟包子弟弟将、发家致富,成为全村最有钱的人家。不料却被隐藏在黑暗中的某个腹黑妖孽给盯上了....(这文不是抄袭哟,是由我的另一本文文种田小农女改过来的,详情文文中会祥述滴)
  • 异世魔幻王者

    异世魔幻王者

    一个私生子,为了掩饰他羞辱的存在,被磨灭了所有存在的痕迹,甚至亲生母亲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在那自私的大家族的亲生父亲给的有限条件下,用自己的双手和才华,称雄那片尔虞我诈的魔幻大陆。是的,这个世界,只能靠自己,一切为了活着,为了向上,成为这个世界的巅峰。
  • 解魂者

    解魂者

    一个身染怪病的男生一个活泼明亮的女子一件离奇的命案慢慢拉开了一场特别的冒险……“都说庄周梦蝶,不知是蝶梦自己还是自己梦蝶”“是呀~梦境就是让人这么虚实难分,有时候和你在一起都有点担心这只是个梦而已”“如果这是个梦,我愿意永远停留在这个梦里”“嘻嘻~那我就向你证明这不是一个梦”
  • 我的挖掘机

    我的挖掘机

    他最希望过的生活,是在炎热的下午,穿着巴基斯坦皮凉鞋和细麻袍子,盯着满是发茬的光头,和一群和尚弟兄,骑着自行车到处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