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300000039

第39章 清马眉叔《文通》例言

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夫字类与句读,古书无论及者。故字类与字在句读所居先后之处,古亦未有其名。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语曰“必也正名乎!”是书所论者三:首正名。次字类。次句读。

古经籍历数千年传诵至今,其字句浑然,初无成法之可指。乃同一字也,同一句也,有一书迭见者,有他书互见者。是宜博引旁证,互相比儗,因其当然以进求其所同所异之所以然;而后著为典则,义类昭然;但其间不无得失,所望后之同志,匡其不逮,俾臻美备。

此书在泰西名为“葛郎玛”。“葛郎玛”者,音原希腊,训曰字式;犹云学文之程式也。各国皆有本国之葛郎玛,大旨相似。所异者音韵与字形耳。童蒙入塾,先学切音,而后授以葛郎玛。凡字之分类,与所以配用成句之式具在。明于此,无不文从字顺,而后进学格致数度,旁及舆图史乘,绰有余力;未及弱冠,已斐然有成矣!此书系仿葛郎玛而作,后先次序,皆有定程。观是书者稍一凌躐,必至无从领悟。如能自始至终,循序渐进,将逐条详加体味;不惟执笔学中国古文词,即有左宜右宜之妙;其于泰西古今之一切文字,以视自来学西文者,盖事半功倍矣!

构文之道,不外虚实两字。实字,体骨,虚字,神情也。而经传中实字易训;虚字难释。《颜氏家训》有《音辞篇》,于古训罕有发明。独赖《尔雅》《说文》二书解释经传之词气,最为近似。然亦时有结为病者。至以虚实之字,措诸句读间;凡操笔为文者,皆知当然;而其当然之所以然,虽经师通儒,亦有所不知。间尝为《孟子》“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两句中之两其字,皆指象言,何以不能相易?《论语》“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两句之法相似。何为之焉二字,变用而不得相通?“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两句之法亦同。矣也二字,何亦不能互变?凡此之类,曾以叩攻小学者;则皆知其如是,而卒不知其所以如是。是书为之曲证分解,辨析毫厘,务令学者知所区别,而后施之于文,各得其当。若未得其真解,必将穷年累月,伊吾不辍。执笔之下,犹且与耳谋,与口谋,方能审其取舍。劳逸难易,迥殊霄壤!

此书为古今来特创之书。凡事属创见者,未可徒托空言;必确有凭证而后能见信于人。为文之道,古人远胜今人;则时运升降为之也。古文之运,有三变焉。春秋之世文运以神。《论语》之神淡。《系辞》之神化。《左传》之神隽。《檀弓》之神疏。庄周之神逸。周秦以后文运以气。《国语》之气朴。《国策》之气劲。史记之气郁。《汉书》之气凝。而《孟子》则独得浩然之气。下此则韩愈氏之文,较诸以上运神运气者,愈为仅知文理而已!今所取为凭证者,至韩愈氏而止。先乎韩文而非以上所数者,如《公羊》《穀梁》《荀子》《管子》亦间取焉。维排偶声律者,等之自郐以下耳!凡所取书,皆取善本以是正焉。

书中正文,只叙义例,不参引书句,则大旨易明。正文内各句,有须引书为证者,则从《十三经注疏》体,皆低一格写。示与正文有别。引《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与《公羊》《穀梁》,只举《论》《孟》《学》《公》《穀》一字以冠引书之首。《国语》《国策》,只举《语》《策》,而以所引《语》《策》之国名冠之。《公》《穀》之后,缀以某公某年,引《左氏》则不称《左》,单标公名,与其年,《庄子》只称篇名。《史记》只称某某本纪,某某世家;列传八书亦如之。《前汉》只称某帝,某传,某志。若引他史,必称史名。如《后汉》《三国》《晋书》之类。《韩文》单举篇名,且删其可省者。

诸所引书,实文章不祧之祖,故可取证为法。其不如法者,则非其祖之所出,非文也,古今文词经史百家,姚姫传氏之所类纂,曾文正之杂钞,旁如诗赋词曲,下至八股时文,盖无有能外其法者。

凡引书句,易与上下文牵合误读。今于所引书句,倶用小字居中,印于所引书名篇名之旁,以线志之,以示区别。

同类推荐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热门推荐
  • 云龙剑破晓

    云龙剑破晓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父母双亡,世道沧桑,我羽龙独活。刀光剑影,身世浮沉,我羽龙独闯。既然世道弃我,何惧我弃世道。最暗淡的黑夜,过后,血红般的是破晓!
  • 破茧新生

    破茧新生

    蔚微从不知道,原来生活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不管如何,今生在也不同
  • 神人许仙

    神人许仙

    神人许仙。神,是杀神的神。人,是七情六欲的人。许,是以身相许的许。仙,是大罗金仙的仙。这是一个现代男儿,重生到古代仙侠世界,做人成仙的故事。白娘子,狐狸精,飞燕合德,祝英台。。。。。。。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花和尚,林冲,公孙胜,武松。。。。。。。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遇不到!
  • 逆天封印

    逆天封印

    这是一个具有多个位面、多种元素的多重世界。圣界、人间界、魔界、地狱、第五空间、冥界。幻术、魔法、咒术、巫术、道术、通灵神学、体术……三个想要逃离自己棋子命运的男孩,一个略显迷茫,一个性格微冷,一个极度屌丝,在魔界的雷罗大陆上发生了宿命的碰撞。他们为了身世或者为了生存,知晓了神魔的存在,于是穿梭位面、亡命天涯、苦苦寻觅、突破界限,参杂了父辈一代的陈年往事。其中爱恨纠纷,所谓的亲情如水、友情像云、爱情似火,全都被当成了不断变强的生命理由。只为能将控制命运的神魔——逆天封印!
  • 琉兰戒

    琉兰戒

    一枚戒指造就人生。我拥有许愿戒指,你能耐我何?
  • 重生之雄霸隋朝

    重生之雄霸隋朝

    现代牛逼的黑街教父,因为枪杀穿越到了隋朝,与隋朝英雄拜把子,打造21世纪的武器,训练出无敌特种兵,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涌起,看他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继续牛逼
  • 灭世元素

    灭世元素

    故事讲述了少年林寅过着平凡的学生生活却被告知他就是组成世界末日,灭世元素的最后一块碎片,近在咫尺的战斗,角落处的厮杀,生命的威胁,突如其来的力量,还有来自远在阿特兰大贵族大学,费迪南德学院的入学邀请函,超越科学解释的能力战争,黑红交错的纪元血统,自此踏上了一条罪与罚的道路,你是否抱怨过自己平凡枯燥的人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事,黑暗的尽头,没有未来的人生,最后化为历史的尘埃。那么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拯救世界或者毁灭世界的机会,你会如何去选择?
  • 儿子是黑帮老大

    儿子是黑帮老大

    真的,我发誓,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是他先惹我的,而我只是推了他一下,谁知道他就变成白痴了!而我从此就多了一个身高198公分,长相英俊。但智商却只有三岁半的儿子。天哪!怎么会这样?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 乡村隐士

    乡村隐士

    意外得到一个交易空间,可是为何它的交易空间会与他人不同呢?那一片新生可成长的天地中究竟隐藏着什么?
  • 依然如斯之银戒

    依然如斯之银戒

    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闺中密友,一枚银戒指,八年之前的约定,本是天生一对,少女依然,却为何频频逃避?悠然淡雅,与世无争的心,究竟存有何种思绪?是喜是悲,要怎样才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依然如斯,又让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