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余读《孟子书》,至《万章篇》:“颂其诗,读其书。”《周礼·春官·大师》注:“颂之言诵也。”“颂其诗”,即“诵其诗”。于诗曰诵,于书曰读,而知诵与读之有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讽,诵也。诵,讽也。读,籀书也。”《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是一。《竹部》:“籀。读书也。”《庸风传》曰:“抽,读也。”《方言》曰:“抽,读也。”盖籀抽古通用。《史记》“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字亦作抽。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故卜筮之辞曰籀。谓抽绎易义而为之也。太史公作《史记》,曰“余读高祖侯功臣”,曰“太史公读列侯至便侯”,曰“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余读谍记”,曰“太史公读《春秋谱谍》”,曰“太史公读《秦记》”;皆谓绎其事以作表也。然则孟子之为学也,盖读与诵异品,诗以诵,书以读。《荀子·劝学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杨倞注:“经,谓诗书。礼,谓典礼。”诗书可诵,典礼则读而不诵。诵者玩其文辞之美,读者索其义蕴之奥。《乐记》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诵之法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读之法也。古人之所谓诵,今人曰读。古人之所谓读,今人曰看。曾涤生《谕儿子纪泽书》云:“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得其深远之韵:二者不可偏废。”是曾氏之教其子,亦看与读并重。而今日之谭国文教学者,只言读本而无看本,譬如两轮之废其只,双足之刖其一,则甚矣其为跛形不具之国文教学也!窃以为读之文宜主情,看之文宜主理。读之文宜有序,看之文宜有物。读之文宜短,而看者不宜过短。读之文宜美,而看者不必尽美。鼓之舞之之谓作,情文相生者,读之文也。长篇大论,善启发人悟,而条达疏畅者,看之文也。余承乏此校,诸子劬学者多,乞正于余。余因最录五十四家文八十篇,杂记七十八则,言非一端,写成此编,而析为二部:曰文学通论,凡自魏文帝以下三十七家文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曰国故概论,凡自唐陆德明以下二十家文三十六篇,杂记三则,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先之以文学通论者,曾涤生有言:“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于是乎有文。文与文相生而为字。字与字相续而成句。句与句相续而成篇。……古圣之精神语笑,胥寓于此。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读书者一不慎则卤莽无知!”故知舍文学无以为通国学之邮矣。题之曰国学必读,而不曰国文者,盖国文不过国学之一;而国学可以赅国文言之也。曰必读者,谓非籀读此编,观其会通,未足与语于国学也。虽然,我则既言矣:“古人曰读今人曰看。”胡为生今反古,不题曰必看而曰必读?曰:按之《说文》:“看,睎也。睎,望也。”《孟子》:“望望然去”。《释名》:“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则是看之为言望也,有远视茫茫不求甚解之意焉!未若读之为好学深思,籀绎其义蕴至于无穷也!而弁之以作者录,以时代先后为次;可以知人论世,觇学风之嬗变焉。其不知者,盖阙如也,余文质无底,然自计六岁授书,迄今三十年,所读巨细字本,亡虑三千册;四书五经之外,其中多有四五过者;少亦一再过;提要钩元,厪乃得此!然则此一编也,即以为我中国数千年国学作品之统计簿也可!曾涤生曰:“书籍之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余则慎择之矣!太史公曰:“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杜元凯曰:“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优柔自求,餍饫自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古之读书者盖如是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民国十二年二月十八日无锡钱基博序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文学通论

同类推荐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独宠傲娇懒妻

    穿越之独宠傲娇懒妻

    家族阴谋中丧生火海的神秘大佬,一朝穿越为战王千金,本欲仗着战王爹爹与美女娘亲的名气搅乱皇宫,却祸不单行
  • 纵横都市之一手遮天

    纵横都市之一手遮天

    时代周刊上称他是华夏五千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男人,也是全球少女心中最佳择偶标准,是所有女人心中的白马王子。福布斯权势人物榜上他位列第一,称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他可以一手遮天。富豪榜上也无人敢掠其缨锋,他是这个世界最有钱的人,资产可以买下十几个大国。当所有人都好奇他为何会有如此成就之时,他却苦笑着说了一句:“没办法,这都是为了娶媳妇时不被人看不起,一不小心就发展成这样了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La Constantin

    La Constant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外

    天外

    当第一医术的传人遇见第一毒术的传人,两个天才少年的逗比江湖。
  • H069

    H069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有你的地方时天堂

    有你的地方时天堂

    有你的地方是天堂。请大家多多支持我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所以不用过多介绍
  • 寞桃花开自倾华

    寞桃花开自倾华

    陶夭是个不谙世事的姑娘,单纯,热情,引人向往。冉邵熙是华王朝的战神,冷漠,无情,令人恐惧。首次见她,一袭粉衣,三千青丝绕人心肠,眉眼弯弯歪头看他。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脑海里在看到她时便蹦出这句诗。她给指明道路,他不负圣望又一次立下战功。"我叫陶夭,陶瓷的陶,夭折的夭。""夭夭,我定不负你一生年华。""夭夭,我从不管你是谁,只要是你我便认定了……""夭夭,夭夭,我的夭夭……"
  • 暮色微甜

    暮色微甜

    【虐文甜文都有!被宠上天了!甜到无节操!】她,单纯清秀,美丽可人,掌控着父亲的整个公司。他,挺拔俊逸,是万千女生的男神,洛天集团的总裁。三年前学校里的相遇,让他们爱上彼此。一波不平一波又起的感情迎来了巨大的风波,两个家族的公司反目成仇,那一次的意外,公司的巨大阴谋,他搂着另外一个女人踏入婚姻的殿堂。潇潇梧叶下,她和他,是否能再续前缘……
  • 离上殇

    离上殇

    一个不受待见的三流明星,意外地穿越到古代。在历经背叛与利用之后,绝地重生,开始了她开外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