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100000004

第4章 俄国民粹主义的产生(1)

俄国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19世纪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思考的世纪”,是充满“紧张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追求”的世纪,其“最大的特点则是内在的解放”。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页。这实际上是说,19世纪对俄罗斯是一个探索的世纪,其间,一直进行着紧张的精神探索和社会探索——探索俄罗斯命运的归宿,探索俄罗斯的发展道路。具体地说,是走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探索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如果走自己的独特之路,那么,这又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可以说,这整个100年,俄罗斯的先进人物和社会知识精英都在进行着这一探索的事业。

俄罗斯历史上有着传统的“莫斯科——第三罗马”情结,就是说俄罗斯是继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之后兴起的世界第三个基督教帝国,它以正统的基督教救世使命为己任,应拯救全人类于水火。这种强烈的救世使命,使俄罗斯人向来认为自己是上帝特选的民族,是应负特殊使命的民族。然而,这种特殊的使命感又与俄罗斯民族有一部“世界上最痛苦的历史”形成巨大反差。13至15世纪,是鞑靼蒙古人的入侵以及他们对俄罗斯将近两个半世纪的残酷统治和压迫;尔后,是国家权力的极度膨胀和莫斯科王朝的酷烈极权统治;接着又是混乱时期的社会动乱和国家的分崩离析;18世纪则遇到彼得一世的强制性改革;而俄罗斯人民生活的最痛点,是可怕的专制农奴制度——农民的非人生活,知识分子的惨遭迫害,十二月党人的断头台和西伯利亚的苦役和矿坑……这就是洒满斑斑血泪的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剪影。

这部惨痛的民族史,展现了俄罗斯民族在东西方夹缝中的生存状况,以及在两种文化激烈碰撞中的痛苦呻吟;也正是这种情况,造成了俄罗斯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异乎寻常的愚昧、野蛮和落后。俄罗斯不曾知道西欧发生的文艺复兴;当西欧文艺复兴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俄罗斯人还正同鞑靼人在金戈铁马之中拼打厮杀,还在拼杀之后为恢复体力、医治创伤而喘息。俄罗斯也不曾有过真正西欧意义上的启蒙运动。当西欧发生这一运动时,俄罗斯正忙于打开出海口、为扩张疆土而处于连绵战争之中;如果说俄罗斯对启蒙运动有所反应的话,那只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装潢门面而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书信调情。

这部惨痛的民族史,给俄罗斯带来的是愚昧和落后。当经过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各国普遍进入共和,实现了民主制的时候,俄国还呻吟在专制农奴制度之下;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欧洲正处在工业革命高潮时,俄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还没有摆脱三幅制和木犁耕作的阶段。当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西欧的科学思想和社会学说已几经突飞猛进,恰达耶夫还在愤世嫉俗地高呼:“我们还像没有学会独立思考的孩子,接受的永远仅仅是现成的思想!”恰达耶夫:《箴言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民粹主义的起源与俄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农奴制度的危机和十二月党人运动

然而,时代已使俄国处在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当中。由于17—18世纪几乎历代沙皇都在接二连三地颁布敕令,限制农奴的人身自由和生存权利,这使千百万农奴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四处无所逃遁,终生随时可被追捕的境地。甚至农奴被主人凌辱摧残致死,主人亦可逍遥法外,而农奴对主人的任何申诉,都可被法令定为“诬告”,并应勒令处以遣往西伯利亚的流放。在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7年颁布这一敕令后,在对它付诸执行的头5年中,仅仅流放到托博尔斯克省和叶尼塞斯克省的地主农奴就达2万多人。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页。国有农民和宫廷农民同地主农民一样,要向国家缴纳人丁税。他们的处境比地主农民要好一些,拥有份地较多,但处境也一天天恶化,向国家和宫廷缴纳的代役租也逐年增加。

农奴和农民社会生活境遇的极度恶化,使他们在农奴制下丧失了起码的生产积极性;加上耕作制度和生产工具的落后,作物品种的单调,造成农业生产力极为低下,这都把农奴制引向了危机;而沙皇连年开疆拓土的对外战争和官僚机构逐年膨胀带来的庞大财政开支,就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抗。所以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农民暴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796—1825年,农民暴动事件就有854起。同上,第459页。此外,手工工场的农奴工人也不堪压榨和剥削,不断揭竿暴动。这一切,都加重了沙皇专制农奴制度的危机。

在农奴制出现危机的同时,俄国也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18世纪下半叶,俄国手工业开始有了大的发展。其中冶金业发展最快,1790年,生铁总产量达13万多吨,1800年达16万多吨,甚至超过英国而居世界前列。轻工业手工工场,包括麻布、呢绒、丝绸、棉织和制革等,到18世纪末发展到1082家;这时雇佣工人总数增加到22万—42万人。到19世纪上半叶,商品性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向市场销售的粮食,地主占90%,农民占10%。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5页。同时,随着技术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农业中的专业化生产有所增加。随着甜菜、烟草、桑树、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与之相适应的制糖业、烟草业、养蚕业和酿酒业也发展了起来。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地主认识到了雇佣劳动的优越性,所以,在19世纪上半期,农业雇佣工人的人数在大量增加。这样,商品性农业的发展进一步破坏了农奴制经济的基础,这意味着农奴制危机的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成长。

在当时的俄国,实际上存在着使用农奴劳动的贵族手工业工场和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业工场。这两种手工业工场代表着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两种生产关系。这两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造成了对农奴和工人的残酷剥削;加上广大农民在农奴制度下日益恶化的境遇,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西欧革命风暴的影响下,不仅农民、农奴和工人暴动连续不断,连士兵暴动也频频发生。这样,农奴制危机就达到了异常严重的地步。

应该看到,当时的专制农奴制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一定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这就使农奴制的危机具有异乎寻常的深刻性和不可克服的历史必然性。

每当一种社会制度进入危机时期,往往总会从这种制度内部走出一批“逆臣贰子”,就是说,要从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成员中产生一些反叛者出来。19世纪初,俄国少数进步贵族青年由于受到西方特别是法国先进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从俄国同西欧的对比中思考俄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就是从沙皇专制农奴制危机中走出来的一批“逆臣贰子”。在这批贵族青年叛逆者当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十二月党人。

十二月党人几乎都是有教养的贵族青年,而且大多数还是军官,不少人都参加过1812年反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他们自幼目睹农奴制度的腐败和残酷,看到贵族世界与农奴世界的天壤之别,由于受到俄国进步思想的抚育,又得到西欧启蒙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他们开始感到农奴制度的罪恶、不公和不合理性,也认识到其非人性和极端残酷的本质。

任何大规模的战争,都会给社会人心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1812年的反拿破仑卫国战争,也是如此。这场战争,对参战的这一代贵族青年的心灵以巨大震撼,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巨变。

首先,这场战争在他们心中激发了俄罗斯民族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战争的胜利使俄国人民看到,俄罗斯已是屹立于欧洲的泱泱大国,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俄罗斯人已不再是偏居东欧一隅,长期遭受鄙视、陷于愚昧黑暗中的落后民族。所以,战争使俄国人民认识了自己,自我意识开始大为增强,奋发向上、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

与增强民族意识相联系的是,这场战争在俄国人民中激起了空前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战争使人们认识到,俄国人民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战争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历史的强烈兴趣,开始发掘其中的英雄主义篇章。战争也使参战的有识青年把自己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命运的强烈责任感。战时拼死为祖国而战,就是为了赢得胜利,让祖国获得解放,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胜利之后,国家选择什么道路,应如何发展,他们自然萦怀于心。这种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是战前在平日教育中无从得到的,而只有从卫国战争出生入死的经历和净化心灵的体验中才能获得。

同时,战争也丰富了人们的阅历。在追击拿破仑军队的过程中,打出国门后在西方的见闻和观察,使人们深受那里进步思想和科学文化的影响。这使参战的这批贵族青年看到了俄国与西方的巨大反差。从西方返国后,他们更感到俄国专制农奴制的落后和反动;俄国的愚昧、贫穷和野蛮,以及无法无天和无秩序的混乱状态,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道德上的不安和强烈责任感,他们气愤地说:“难道我们解放欧洲,就是为了把锁链套在我们身上吗?难道我们给了法国一部宪法,反而自己不敢讨论它吗?难道我们用血汗换来的国际地位,是为了在国内让人们受侮辱吗·”原载《苏联历史文选》,第2卷,莫斯科1949年版,第537页;转引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他们感到,再不能让祖国这样继续生存下去了。于是,他们在内心深处萌发出了一种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和思想情绪。

战争也使他们认识到了个人自身的尊严和价值。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使这批军人感到自己是俄国的英雄、祖国的救星,是光耀无比的人物。在向巴黎的胜利进军途中,由于“到处都看到战败、恭顺、谄媚的居民,所以俄国军官便惯于把自己看成是全欧洲的主人”;可是,他们回到国内以后,“这些人却被交给了一个粗暴的半文盲士兵阿克拉切耶夫指挥”,任由他随意调动和摆布,竟变成了只知道进行机械军事训练的一群“军用动物”和奴隶。波克罗夫斯基:《俄国历史概要》,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06页。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尊严的丧失,使他们益发滋生了推翻阿克拉切耶夫统治的想法和冲动。

这些参加过卫国战争的青年军官,在战后常以聚餐的形式,一起阅读外国报刊,议论时事,抨击朝政。一个姓雅库什金的军官说:“回国后看到农奴制、人民的贫困和对自由派的迫害,心情特别沉重。”他们经过战争,益发觉得肩上使命的沉重,感到不能因为战争胜利结束而心安理得,而应该继续为祖国服务,为改造社会、变革不合理的制度而努力奋斗。

那么,变革的思想泉源在哪里?十二月党人的目光自然聚焦到法国和它的启蒙思想方面来。他们早年都受到西欧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读过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受过法国大革命的熏陶;加上反拿破仑战争使他们驻足巴黎,亲身在这里沐浴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想政治气氛,这使他们这一代“1812年的产儿”,在这场战争中更多地“接触到欧洲的民主思想而受到了感染”。《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4页。

所以,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政治纲领,是反对农奴制,废除专制暴政,给人民以自由,建立代议制的自由共和国。一句话,法国启蒙主义思想是十二月党人革命思想的源泉。

起初,他们利用共济会的神秘形式进行秘密活动。1816年,参加聚餐会的一部分军官产生了组织秘密协会的念头,于是在彼得堡成立了“救国协会”。在该组织的基础上,1818年他们又在莫斯科建立了“幸福协会”。这样,协会成员进一步发展,组织进一步壮大,纲领又补充完备,并把组织武装起义、推翻沙皇制度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由于“幸福协会”比较松散,不适应新任务的要求,1821年解散了该组织,淘汰了不坚定分子,在原“幸福协会”成员中形成了两个新的革命组织,一个是1821年在图尔钦建立的南方协会,一个是1822年在彼得堡成立的北方协会。这样经过秘密联络、策划筹备、组织动员,他们利用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去世、皇统中断的机会,发动近卫军于1825年12月26日(俄历12月14日)聚集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举行了武装起义。

但是,十二月党人是一群脱离人民群众的孤独的贵族革命家,他们的失败是有必然性的。起义很快遭到了残酷镇压。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对起义者进行了疯狂报复,受审讯者达579人,最后有以巴维尔·彼斯捷尔为首的5名“国事犯”被处绞刑。

从此以后,俄国进入了尼古拉一世(1825—1855)统治的专制黑暗年代。十二月党人起义虽然被残酷镇压下去了,但十二月党人革命家所开创的祖国解放事业,却被继续了下去。

二、俄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尼古拉一世对内实行新的更加严厉的警察统治。在“皇帝陛下办公厅”属下设立的第三厅,不仅掌管高级警察事务,惩办“国事犯”,还在全国编织特务间谍网络,监管嫌疑犯,大搞恐怖统治。接着,建立了凌驾于政府之上的宪兵团,作为第三厅的执行机构,到处搜捕具有革命思想的进步人士。与此同时,加强书报检查和对学校的控制,严禁有违专制制度和动摇基督教信仰的言论的传播。1832年,国民教育大臣谢乌瓦罗夫提出所谓东正教、专制制度和人民性“三位一体”的教育纲领,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

十二月党人运动虽然遭到镇压,但革命和进步的思想潮流是堵塞不了、也压抑不住的。俄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探索着俄罗斯的发展道路。

同类推荐
  • 全球打黑行动

    全球打黑行动

    本书是一本最新的全球打黑档案,以各国政府打黑大事件为主要线索,囊括了全球跨世纪的打黑大事件及过程。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本书是中科院重大课题,学术专著。主要论述俄罗斯十余年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执政前两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决策得失,以政治为主。有重大事件的记述和俄发展战略的评述,努力找出规律性,对我学术研究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改革有参考价值。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特工大小姐:至尊魂印师

    特工大小姐:至尊魂印师

    丹药师?驯兽师?炼器师?呵,不好意思,她不稀罕!素手翻飞,谈笑间,魂印天成,从此纵横世间,名动天下!屠我族人,杀我至亲,她必将百倍讨之!辱我声名,谋我性命,她定当睚眦相较!曾经的迷雾一层层剥开,隐藏的真相叫人疯狂,那笑靥深处,回眸之间,迷醉了多少人的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家族争夺战

    家族争夺战

    洛雪和洛叶是两姐妹,洛叶却因为爷爷叶辰把忧羽皇室贵族继承人的位置给了洛雪,和姐姐洛雪闹的不可分交,两姐妹的家族争夺战开始了……
  • 我男神是王牌特工

    我男神是王牌特工

    早晨,阳光射进一间卧室里,床上的女孩猛的惊醒,(没错,就是我们的女主)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大boss(李易峰饰演)说今天早上要出任务,就手忙脚乱的翻开背子,打开衣柜迅速的找到一件白衬衫和一件白色长裤一穿上就就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 别闹,有佛呢

    别闹,有佛呢

    万万年前,仙界有一大佛,方寸之间可断天下事,某一天,觉得当佛太无聊了,于是去人间历劫;万万年前,有一只横行霸道的魔王,好不容易碰到对手,还没打上一战呢,人却跑了,于是魔王生气了……
  • 仙侠途

    仙侠途

    习《太平要术》凝聚太平真元,战妖邪煞神鬼怪。吸食巨禽血肉妖核,的上古神翼雪翅,雪翅三脉,风脉全通,转瞬万里。雷脉打通,天雷滚滚,冰脉打通,万里冰封。孟羽凭借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机缘,在修仙世界最后一片光辉之中,谨慎坚毅的踏上了自己的长生大道。
  • 万转轮回

    万转轮回

    “龙轩”“啊?”你是谁。只见一只金黄色的一只龙在天上飞舞,“我是你的老祖啊”“啊?我不认识你啊.”
  •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本书论述宋儒的圣人史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中国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的解释,对中国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三部史著为例探讨宋代理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
  • 能源大师

    能源大师

    一段遗失的文明,一幅神奇的画卷,堕落的弃子,改变世界的巨人,星辰凋零,他不是真正的强者,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 宦海沉浮之雨晴

    宦海沉浮之雨晴

    出生是不光彩的私生女,爸不疼妈不爱,6岁成为家族牺牲品,踏上一条“必死之路”。从此,传奇的一生就此展开。听说付雨晴是红颜祸水,引得天朝四少竞相折腰,狼烟四起,烽火遍地。听说付雨晴智谋无双,权倾朝野,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听说付雨晴吏治清明,堪比尧舜,备受人民拥护。听说。。。其实付雨晴只是看似有着比林妹妹还林妹妹的身体和气质,实际上是外干中强,心比墨还黑,无节操无下限的被亲情伤透了的可怜的娃。宦海风云,谁主沉浮?切看雨晴是如何从如履薄冰到恣意妄为。
  • 驯宠

    驯宠

    那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地球上的生物都为了自己的家族而奋战。吸血鬼和猎人是宿敌,他们各自所持的观念都不一样。傅红身处血族高位,不能不为血族考虑,安澜却是血猎的天才的少年。他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可是他们却一起吸取彼此的温暖。他们注定了无法相伴到老,吸血鬼可以活上千年,可是人类最多也只能到百岁。种族的障碍和光阴的代沟,他们能够冲破所有,彼此包容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