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8100000002

第2章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

凡是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而且知道这个定律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那么,牛顿究竟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呢?

行星绕着太阳转

1543年,在自然科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哥白尼发表了他的日心说。哥白尼指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从此,被宗教神学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动摇了。

后来,开普勒又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指出行星不是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而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运行的。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庞大的地球为什么会不知疲倦地绕着太阳旋转呢?

17世纪,伽利略的惯性定律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当物体不受力的时候,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改变速度或运动方向。

于是,人们猜测,一定是有一种力,迫使行星不断地改变方向和速度,使它们不停地绕着太阳旋转。

那时候,人们知道的力除了机械力之外,还有一种是磁力,磁石能够穿越空间把周围的铁屑吸引过来。所以人们首先想到了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是磁力。

以研究磁学著称的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提出,太阳和行星之间存在一种类似磁力的引力在起作用,正是这种力使行星绕太阳旋转。他还设想,地球是一个大磁石,地心产生的引力就是这块大磁石作用于周围物体的力。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提出了以太说。他认为宇宙间充满了肉眼看不见的以太,在太阳、地球等聚集体周围的以太,围绕着聚集体形成旋涡似的运动,旋涡吸引着四周的物体向旋涡中心运动。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是笛卡尔以太旋涡说的信奉者。他做过一个实验,在一只盛满水的大碗中搅起一个旋涡,于是,碗内的卵石就被拉到了碗正中的旋涡中心来。

惠更斯在研究摆的运动中,还发现物体沿圆周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就像我们在绳子一端拴上一个石子,然后拉着它的另一端让石子做圆周运动时,手通过绳子给了石子一个向心力一样,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也受到一种向心力的作用。惠更斯还推导出了向心力公式。

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德在1645年甚至提出了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思想。

尽管许多科学家已不同程度地揣测到了万有引力的作用,但是没有一个人对万有引力定律做出精确的科学论证,真正完成这项工作的是牛顿。

天降大任

好像是“老天爷”有意安排似的,就在近代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1642年去世的这一年,一个继承他的事业,把经典力学推向最高峰的科学家诞生了,他就是牛顿。

牛顿出生在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一个普通农户家,他的母亲和祖母以几个月前刚去世的他的父亲的名字——伊萨克?牛顿为这个新生的男孩取名。

牛顿从小与那些喜欢打打闹闹的男孩子不大合得来,他喜欢安静地思考问题,爱好发明,手工做得特别好,他制作的风车、风筝、日晷滴漏都十分精巧,因此,大家都称他作“小巧匠”。

中学,牛顿进入离家十多公里的格兰赛姆皇家学校,寄宿在药剂师克拉克家中。当时的药房就像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化学知识,萌发了对科学的热爱。

14岁时,牛顿的家境每况日下,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家务农。幸亏格兰赛姆的校长和他的舅父都很看重牛顿的天才,认为他应该继续深造,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牛顿的母亲才让他复学。

1661年,牛顿以减费生的名义考上了著名的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所谓减费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半工半读,靠给学院的教授、研究员打工获得奖学金。

牛顿入学后的第二年,三一学院设立了卢卡斯讲座,专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这个讲座的第一任教授是皇家学会会员、博学多才的数学家巴罗。牛顿把巴罗看作是对他一生帮助最大的恩师。是他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光学和数学。巴罗对他的这个得意门生非常欣赏甚至崇敬,他常说:“我对数学虽略有造诣,但与牛顿相比,只能算个小孩。”后来,巴罗主动把卢卡斯讲座的教授职位让给了牛顿,使刚刚26岁的牛顿成为教授。

1665年到1667年,英国发生了可怕的瘟疫,仅伦敦一地,1665年夏就有3万人死于瘟疫。剑桥大学不得不停课,大家都分散到了人口比较稀少的乡下,牛顿也回到了他的家乡伍尔索普村避难。

在伍尔索普的这两年,是牛顿一生中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牛顿自己曾说过,他的许多重大研究的基本思想,都是在这两年中形成的,以后不过是使这些思想加以发展、完善。正是在这两年间,他发现了微积分法、白色光的组成,还有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苹果落地的启示据牛顿晚年的密友回忆,牛顿曾多次对他们讲过,是苹果落地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思考。

一天,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对引力问题进行思考。突然“扑通”一声,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了他的脚旁。苹果为什么不向上,也不向旁边而总是垂直地落在地面上呢?牛顿陷入了沉思。

苹果落地是重力的结果,也即地球对苹果吸引力的结果。牛顿发现,一个物体的重量不论在地面上还是在高山顶上,都相差不是很大,可见地球引力威力之大。他设想,重力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穿越太空,到达月球,把月亮往地球上吸引。

那么月亮为什么不会落到地球上呢?牛顿根据抛物体运动,画了一张画,例如有一个人站在一座高山上,用不同速度水平地抛出一个物体,抛出物体的速度越小,物体落地点离山脚越近,速度越大,落地点离山脚越远。当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不再落回地面上了,而是绕着地球旋转。月亮的情形就是这样,它以1000米/秒的速度运行,所以不会落在地球上,成了地球的卫星。

牛顿画的这张图使人们不禁想到,假如追溯是谁最早提出人造卫星的设想的话,那么牛顿还可算是老祖宗呢。

牛顿首先选择了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因为月球的轨道是圆的,计算起来也比较方便。

牛顿由开普勒的第三定律和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公式,得出了引力大小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算出月亮加速度约为0.27厘米/秒2,而苹果落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80厘米/秒2,约是月球加速度的3600倍,而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这就证明了,让苹果落地的力和使月球保持在它的轨道上的力,都是地球的重力。

不过,当时牛顿并没有公布他的发现,也许他看到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许多难点没有解决,这就为牛顿与胡克对发现万有引力的争论埋下了伏笔。牛顿真正公布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十几年以后的1684年。

牛顿和胡克的科学竞赛

在牛顿提出万有引力时,还有一些科学家也产生了和牛顿类似的设想,其中有一位科学家就是胡克。他既是牛顿的朋友,又是论敌,在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上他们二人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胡克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是胡克定律、细胞的发现者,在天文学、医学、物理学等方面有多项发明和发现。

胡克相信引力和磁力很相似。由于吉尔伯特已用实验证明了磁力随物体距离变化而变化,胡克就想寻找引力随距离变化的规律。他在1662年~1666年曾做过实验,把一物体放入深井测重量,再放到高山顶上测重量,进行比较,由于仪器精度限制,没有获得结果。

1664年,胡克研究了彗星的轨道,指出彗星轨道在靠近太阳时是弯曲的,这是太阳引力造成的。胡克还聪明地看到,物体沿圆形轨道运行有两个分量,一个惯性分量,一个向心分量,惯性分量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作直线运动,向心分量则拉物体偏离直线轨道。1679年,他曾把这种方法介绍给牛顿,并且在给牛顿的信中还提出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不过这只是定性的想法,没有严格的定量证明。牛顿没有给他回信。

胡克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学会有一个惯例,每星期三下午,学者们常聚集在一家咖啡馆自由交谈。1684年初的一个星期三下午,胡克与年轻的天文学家哈雷及皇家学会创始人之一、圣堡罗教堂和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设计人、建筑学家雷安聚在一起,探讨着行星的运动。

他们三个人取得一致见解,都认为行星通过一种力被太阳吸引,这种力与行星至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他们也都认为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是正确的,那么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引力与距离的关系来证明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形的。

雷安宣布,谁要是能够给出证明,他就奖励谁。胡克当即表示,他可以给出证明。可是,几个月过去了,胡克却迟迟拿不出证明。

到了8月,哈雷等得不耐烦了。他听说牛顿也在研究这一问题,而牛顿已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于是哈雷便去登门拜访牛顿。

哈雷问牛顿:“假如一个行星受到一个和距离成反比的力的吸引,那它应当是以怎样的曲线运动呢?”牛顿不假思索地回答:“椭圆。”哈雷又惊又喜,他问牛顿:“你是怎么知道的?

”牛顿漫不经心地说:“我以前计算过。”哈雷要求看看他的计算。牛顿找了一会儿,没有找着,于是许下诺言:“我再计算一次,然后把结果寄给你。”

1684年11月,牛顿把椭圆轨道计算寄给了哈雷,哈雷立即意识到这份论文的重要意义,他兴冲冲再次来到剑桥大学拜访牛顿。这时牛顿已写出《论物体运动》的小册子,哈雷说服牛顿公布他的研究成果,并以这本小册子为基础,再写一本书。

同类推荐
  • 建筑奇观

    建筑奇观

    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把兴趣引进课本,使爱好代替讲台,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吸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素质,这就是本套全书的宗旨。本套全书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再结合全国中小学各科课本的同步内容编撰而成,是各学科的有益补充和知识范围的深层挖掘,是现代中小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百科未解知识之谜,能够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 你一定想知道:航空航天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航空航天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 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本书分为远古历史的神秘文化、神奇的远古帝王、历史的足迹等部分。
热门推荐
  • 骷髅山

    骷髅山

    骷髅山白骨洞的子弟修炼成仙必须经历重重考验,包括元婴、法宝、丹药、修炼武器等修炼,最终主人公:阿康能否顺利通过考验,位列仙班昵?......
  • 名侦探柯南之穿越时空

    名侦探柯南之穿越时空

    我是柯依,大家还记得我吗?我和姐姐来到柯南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魂吞万象

    魂吞万象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苏邪以为不想吃狮子的兔子也不是好兔子。是谁说天命难改,是谁说食物链无法逆行,是谁说不能修炼就得坐吃等死……这些在苏邪面前通通作废,他会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你证明:做人还是要有点梦想,万一哪天不小心就实现了呢。
  • 心门

    心门

    在美国电视台工作了七年的李乐因为抑郁症的困扰返回故乡,在一年的时间里他需要找回丢失的记忆,打开那一扇被锁上的心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当地电视台做起了临时工,李乐在完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适应着相同的工作,渐渐的他发现自己的那道心门有了将要被打开的迹象……都市写实流小说,初到创世的新人新作,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支持和关注!
  • 绝对美色

    绝对美色

    夜冰一个谜一般的少年,在三年前的任务完成后便消失不见。。
  • 柳蒿芽

    柳蒿芽

    “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于颖喃喃道。文青夹了一块大大的牛肉给于颖,“你是郁达夫的小说看多了吧!”
  • 蝶缘英雄录

    蝶缘英雄录

    什么是英雄?是那些靠着开疆拓土的强大武功,和战场上让人津津乐道的辉煌战绩,而立威严于当时,留英名于后世帝王将相们?还是心里装着天下苍生,为了国家和百姓可以抛弃一切的那些普通人?梁青出身贫寒,但凭着他随遇而安的性格和心系天下的胸怀,不仅练成一身绝世的武功,而且成为大唐太子和突厥可汗的结义兄弟,无论在江湖上,还是在朝廷中都名震一时。当他在天下安定后要功成身退之时,却传来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相残的噩耗。面对着同样心系苍生的一代明君李世民,梁青手中的长剑该何去何从?是刺杀李世民为义兄李建成报私仇?还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着想、放过李世民……玄武门骨肉相残,百花谷花落无声,娘子关血流漂杵,玄叶台冷月冥冥。
  • 白马过江湖

    白马过江湖

    女主角是一位豪门权贵的流落之女,男主角则是土生土长的武林好苗子。寒冬时节,女主角家中发生了一系列剧变,她的母亲惨死,哥哥下落不明...这将如何影响她的人生和武林格局?......
  • 伐鬼记

    伐鬼记

    一个濒临崩溃的世界、一方需要拯救的世人、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同一个目标、不一样的信念。一个承诺,一辈子的履行悟心,身兼武、佛、魔三道之术的少年,能否突破无上,斩邪魔,倒乾坤?一切尽在《伐鬼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