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8100000012

第12章 发现原子核(3)

事实上,在我们今天利用核能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中,都伴随着质量的亏损,而在化学反应中,质量亏损小到难以测定出来,也就是为什么核反应产生的能量比化学反应大得多的原因。

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为核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怎样让核能为人们所利用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核上,因此要获得其中的能量就必须打开原子核。卢瑟福第一个用α粒子为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质子后,科学家们又用质子作为炮弹去轰击原子核。1930年,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原子大炮”——回旋加速器,可以把质子等炮弹加速得能量更大,从而对原子核的轰击更加强有力。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它不带电荷,更容易打进原子核,因而为人们轰击原子核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力的炮弹。

然而,一直到1938年以前,核能库的大门始终紧闭着。人们虽然用人工办法引起了核反应,释放出一些能量,但是这些能量仅仅相当于实验中所消耗的能量的一个零头,得不偿失。

许多科学家,包括卢瑟福、玻尔、爱因斯坦这样著名的大科学家,一时都对核能利用的前景表示不甚乐观。卢瑟福在一次演讲中说:“把原子衰变看成是一种动力来源,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爱因斯坦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原子能何时能有效利用时说:“那不过是在黑夜里鸟类稀少的野外捕鸟。”玻尔在1936年还写道:“我们关于核反应的知识越多,离原子能可用于人类需要的时间越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38年,核裂变的发现,终于把核能库紧闭的大门给打开了。

发现核裂变反应

事情还要追溯到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得到了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放射性元素磷,他们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现象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对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他想中子不带电,更容易进入原子核,为何不用中子为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呢?费米领导的小组按照元素周期表上的顺序,从氢开始对63种元素的原子核逐一用中子去轰击,果然旗开得胜。他们一共获得了37种放射性同位素,同时还发现了慢中子效应——中子速度变慢以后反而更容易被原子核所获得。费米因此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费米开始轰击当时排在元素周期表上最后的一个元素铀,按照通常规律,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β粒子,变成元素周期表中下一个位置的元素的原子核。费米推测,铀吸收中子后,很可能会变成周期表中尚未有的超铀元素。果然,在他们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费米称它为铀X,认为它很可能是一种超铀元素。

铀X的发现立即引起了轰动,许多物理学家、化学家纷纷投入这一角逐,试图解开铀X之谜。

其中最著名的有约里奥?居里夫妇和他们的合作者、南斯拉夫化学家萨维奇;德国化学家哈恩和他的亲密合作伙伴、奥地利籍女物理学家迈特纳。

1938年9月,伊伦?居里和萨维奇应用放射化学方法仔细分析了中子轰击铀以后生成的产物,发现其中有一种放射性元素性质很接近镧,而镧的原子序数只有57,与超铀元素相去甚远。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抓住这个矛盾深追下去,而是匆匆忙忙发表了实验结果,又一次错过了一个重大发现。

12月17日,哈恩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办公室翻阅新到的期刊,看到了伊伦?居里的实验报告,立即递给哈恩。开始哈恩因学术上成见对论文不屑一顾,斯特拉斯曼只好口述了论文最重要的地方,聪明的哈恩立即意识到,铀X之谜就要解开,他连一支雪茄烟都没有抽完,就和斯特拉斯曼一起向实验室跑去。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一连几天做用中子轰击铀的实验,经过反复精密的实验,都表明核反应产物中没有靠近铀的元素,而是两种大小相当的元素,其中之一是钡。

12月22日,他们把实验报告寄给了德国《自然科学》杂志。哈恩的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感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有必要很快宣布,一方面又感到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以往核物理实验相矛盾,他甚至在把报告投入邮筒后,还想把它取出来。

此时,哈恩想起了与他共事三十多年的迈特纳,她才华横溢,有敏锐的批判眼光。由于她有犹太血统,在德国占领奥地利后不得不逃到瑞典避难。哈恩把实验结果连同他的疑问全都写信告诉了迈特纳。

迈特纳接到信后,立即意识到哈恩工作的重大意义。当时,她的侄子、在玻尔实验室工作的弗立希正好来看望她,两人对这个实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从玻尔不久刚提出的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受到启发,得出结论,铀的原子核受到中子轰击后,分成了两半,并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估算出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得惊人。

弗立希回到哥本哈根后,把哈恩的实验和迈特纳的解释告诉玻尔,玻尔听后,拍了一下自己的前额,遗憾地说:“我们怎么能这么久没有发现这一点呢!”

当时,玻尔正动身去美国参加理论物理讨论会。当他把这个消息在会场公布后,整个会场沸腾了,会议原定的议题是讨论低温物理,现在一下都转向了核裂变。物理学家们纷纷打电话通知自己的实验室安排实验,结果都得到了证实。就这样,核裂变的实验和理论在几个小时内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哈恩因发现核裂变获得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点燃原子之火

核裂变现象的发现所以令科学家们激动不已,不仅是因为在裂变反应中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因为在裂变中会放出二三个中子,引起链式反应。

当费米得知核裂变的消息时,他一方面为自己对铀X的错误判断而深感遗憾,一方面敏锐地从中意识到更深远的意义,他立即着手思考裂变中产生的中子能否引起链式反应。

经过详细计算,费米提出,当一个中子打碎铀核时,会放出2个中子,这2个中子又可以打碎另外两个铀核,放出2倍的能量和4个中子,这4个中子又可以击碎4个铀核,放出4倍的能量,并再放出8个中子……这样一连串的裂变反应就可以自发地持续下去。

不仅费米、约里奥?居里夫妇,逃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们投入了紧张的实验,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分别证实了链式反应不但可能,而且速率极高,两次反应间隔的时间仅为五十万亿分之一秒,也就是说核裂变链式反应一旦实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如果能控制它的速率,核能就能作为一种稳定的能源为人们所用。而如果对反应速率不加控制,它就有可能发生猛裂的爆炸,成为杀人武器。

核链式反应的发现为人们利用核能提供了可能,但要真正实现链式反应,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把它提上了议事日程。

1939年9月1日,德、日、意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批逃亡到美国的科学家意识到核裂变将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他们说服爱因斯坦,联名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敦促美国抢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1942年,以制造原子弹为目标的浩大而又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开始了。

首先必须论证实现链式反应的实际条件,美国决定先建一座可以控制裂变反应进行的装置,因妻子是犹太人避难到美国的费米受命领导研制这一原子反应堆。

1942年12月2日,建造在芝加哥大学操场上的原子反应堆开始试运转。它是由一层石墨,一层铀相间堆成的蜂窝状装置,共有57层,高6.5米,长近10米,呈扁球形。上午9点45分,费米下令开动反应堆,当控制棒被抽出一点时,人们听到了计数器的咔嗒声。下午3时20分,费米果断下令:“把控制棒再往外抽出一英尺!”计数器的咔嗒声快得分辨不清,最后变成了稳定的响声,试验成功了。人类第一次有控制地释放了来自原子核内部的能量。

芝加哥大学教授康普敦给在哈佛大学等候消息的康南特用事先约好的暗语通了一次著名的电话:“那位意大利航海家已经在新大陆登陆了。”

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登上了美洲新大陆,1942年,又一位意大利探险家费米,登上了原子新大陆,点燃原子之火。

遗憾的是,核能并没有首先作为能源用到发电上,而是被用于战争。1945年,美国把两颗原子弹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原子能用于发电比原子弹要晚得多。1954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供电的核电站。

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燃煤、燃油造成的污染,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经济的新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核电已占到了全世界总电力的1/5,预计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还得上升到23%左右。

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难题,根本途径是实现受控核聚变。氘和氚聚变时放出的能量比裂变能还要大,而且氘和氚来自海水,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向着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建成热核电站的目标努力。

同类推荐
  • 赠言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赠言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面对着壮阔的大海,让我们向您庄严宣誓:请放心吧,敬爱的老师!没有什么风浪能挡住我们青春的脚步!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 飞碟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飞碟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当代青少年最应了解的各类生物奇谜,以猎奇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本书为青少年知识读物。
  • 环境美化(“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环境美化(“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市环境美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途径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手段。本书为你介绍环境美化。
  • 透视人体怪象(科学探索的真相)

    透视人体怪象(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热门推荐
  • 巅峰魂道

    巅峰魂道

    古书有云:常人有三魂七魄,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一小部分人除了三魂七魄外还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元魂,古书称其为灵魂的影子,而这一小部分人被古书称为灭魔师或者魂师!一个少年因不屈而强势崛起的证魂之道——————
  • 草木丹圣道

    草木丹圣道

    昔日神农尝百草,功封祖皇,却喋血于我旁。通天昆木,上顶乾坤,下止冥土,却于我座下称臣。大千世界,无际荒域,奇花异草,繁杂无尽。唯我草木宰,唯我天地尊。无数载的封印,千万年的蛰伏。今日,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我的复仇开始了……
  • 新一,你回来了

    新一,你回来了

    他是怎么变回来的?又是谁使他变回来的?面对小兰的眼泪如何是好,新成员是有利还是无利?一切尽在不言中。。。
  • EXO之遗留的青春

    EXO之遗留的青春

    女主与她的朋友遇到EXO后,便成了好朋友,若曦就与伯贤成为了男女朋友,若曦的妹妹和闺蜜也找了自己的伴侣。
  • 月光宝盒下的恋奴娇

    月光宝盒下的恋奴娇

    《月光下的恋奴娇》,是一部集网络邂逅言情的诉说,穿越前世今生的诗歌对决,和神话传奇故事的定格而成。
  • 吞噬苍穹

    吞噬苍穹

    他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少年时便受尽磨难,为改变命运他坚毅的踏上修炼之路,终力压八荒,四夷臣服,成就一代人皇!吞噬无尽的欲望,踏破苍穹,唯我独尊。等级制度:斗者炼皮、斗士炼肉、斗师炼骨、斗灵炼脉、斗狂炼髓、斗王炼五脏、斗宗炼血、斗皇炼窍、斗帝万窍归一凝练斗丹、斗仙……
  • 傲娇总裁请克制

    傲娇总裁请克制

    新婚之夜,望着莫绍谦死乞白赖尹筱筱约法三章:“不许在媒体面前碰我。”“不许告诉别人你是我老公。”“我们住在一起的事情不能告诉任何人。”莫绍谦不以为然地,大灰狼的尾巴终于暴露了。望着完美面孔的某男,她大声尖叫:“别过来!”某男不以为然地抓住她嘿嘿地笑着:“老婆,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寝吧。”
  • 冷血兽妃:扑倒孩子它爹

    冷血兽妃:扑倒孩子它爹

    做人鱼时,它是海中霸主。动动手,就能毁掉一艘船,拖回海底做巢穴。重生为人,却成了名声狼藉的弃妃。不受宠?没关系,她要求很高的,男人必须自己挑!只是没想到,某次抢船后随手救下的人类,竟是她现在的相公。她劫了他的珠宝,还无意间偷走了他的心。(场景一)“王爷!王妃去和武林盟主私会了。”龙昊坤习以为常,一脸惋惜地摇头:“武林中少了一位豪杰。”(场景二)当她打遍天下无敌手,退而求其次蒸包子。“王爷,王妃和她哥哥生孩子去了。”龙昊坤终于不淡定了:“这条鱼当本王死了吗?”说罢起身抢鱼去了。
  • 记忆阅览室

    记忆阅览室

    不够强,你可以在记忆阅览室中阅读宇宙第一强者的记忆;想要永生,你可以在植物回馈室中提取植物生命力;想要宇宙第一功法,你可以在工程化简实验室中化简提取一亿部宇宙功法的精华合而为一……当地球第一纨绔贱少与宇宙第一腹黑系统“小天”(ps:性别未知)遇上后,又会擦出多少火花。“我说了,我不想当宇宙王的男人。小天不要逼我”羽天无奈地说到。想歪了的读者请自动阅读本文,三天内有好事发生哦(ps:没想歪的也一样。额!可能吧!)本小说决定将系统文进行到底,希望读者喜欢。另外喜欢星空的读者也可以看一下。本人觉得本小说更适合定义为星空文。
  • 胃肠道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胃肠道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本书重点介绍了胃肠道常见病、多发病的营养治疗。从食谱入手,渗透科学、合理的营养理念。每种疾病都简单介绍了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营养治疗原则、食物选择以及相应的食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