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200000015

第15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6)

河西地区从1956年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根据“结合实际,结合生产”的原则,改进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科的教学工作,挖掘有关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因素,搜集利用生产建设的实际资料进行教学。从1956年秋季起,在城市小学开设了《手工劳动》课。1957年秋季起,初中三年级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开展各种课外生产技术研究活动。酒泉中学建立植物实验园、地理园以及钳工、锻工、车工等实习工厂。张掖中学建立木工制作间、模型制作间、农业园、饲养园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小工厂”、“小作坊”进行劳动,增长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科学技术兴趣和劳动习惯。

五、工农业余文化教育

(一)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河西地区的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央“整顿巩固,重点推行,积累经验,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首先对农民业余文化教育进行了整顿,各县乡对原有冬学、民校学员进行测验编班,按照学员程度选定教材进行教学,并对原来未办冬学和民校的地区,继续按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和师资条件及自愿的原则建立冬学、民校识字班、识字组。在教学方面除有基础的冬学、民校重点试行速成识字法外,一般仍采用普通教学方法和单元识字教学法,并继续按照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与国家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原则,向农民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宣传党的统购统销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政策。农村扫盲工作经过整顿以后,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数量巩固,质量提高,密切配合了农村的中心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生产。1953年河西地区,有冬学、民校班308个,学员76064人,其中女学员32938人,脱盲1880人。

1954年,随着以农业合作化为中心农业增产运动的逐步开展,农民的业余文化学习也开始和新的生产组织逐渐结合起来,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学的风气日益高涨,各地以农业合作社为单位建立起了冬学和民校。生产的集体组织成了吸引农民学习文化的中心。据河西地区15个县的统计,共40个农业合作社,以社为单元都办起了冬学和民校。武威专区所属各县的294个农业合作社新办的冬学、民校学员总数达21377人。

1955年春,各县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了转办常年民校工作。据武威、永昌、临泽、高台、酒泉、金塔、鼎新、玉门、安西、敦煌10个县的统计,共有常年民校809处,学员31628人。由于坚持常年学习,农民群众学习风气日盛,群众读书看报已蔚然成风。据酒泉县银达乡统计,全乡订阅各种报纸共79份,杂志12份。

1955年冬开始的扫盲工作,到1956年春已形成一个新的高潮,规模壮阔,声势浩大,形式多样,情绪高涨。“到处找老师,遍地是课堂,土地变黑板,学习更经常,人人都识字,再不当文盲”,是当时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歌。农村呈现出一片全家入学,亲邻包教,夫妻挑战,婆媳比赛,轰轰烈烈地学习文化的动人景象。由于农业合作社对生产和学习时间统一安排,使广大学员坚持做到了常年学习,即是在农忙季节入学人数也能达到80%以上。据河西地区18个县1956年下半年统计,共有扫盲班7946个,学员447811人,其中女学员171039人,高小班263个,学员6409人,其中女学员2502人,个别县还发展了初中班,仅扫盲班和高小班合计全区共有8209个,学员454220人,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这一时期的高峰。与恢复时期的最高数字比较,入学人数增长102%,其中武威县人学总人数达160286人,占全县文盲半文盲总数的79.3%。

1957年,扫盲工作猛烈下降,据1958年4月教育会议统计,参加学习的人仅达11万人,较之1956年减少33万。

这时期,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各地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了各种办学形式,主要有①班级教学形式:一般农历10月、11月、12月和正月农闲季节采用。②院子、地头识字小组:适用农历3月、4月、5月、9月等小忙季节。为在小忙季节做到生产学习两不误,永昌县水源乡和金塔县四头乡的合作社,结合生产小组做了小黑板,生产小组长兼任学习小组长,生产时带黑板下地,利用休息时间识字,干啥活学啥字,不耽误生产,学习效果也好。③送字上门,领字学习。动员小学生利用放学在家时间,将字写在小黑板和卡片上,供冬学、民校学员晚上在炕头,白天在地头学习。酒泉县有些乡采用卡片轮流识字法,即教师把生字写在卡片上,先教给部分学员,然后由这些学员轮流传授,卡片按期交换,换卡片相互教认生字。④包教保学,互教互学。如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亲邻等相互之间,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人,先包自家,后包邻居,保证每人、每天给不识字的人教会5个生字。民校教师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公布一次成绩。这种方法适于家务忙,孩子多的妇女。⑤见物识字。如植树时,在树苗上贴“树苗”二字,在面箱上贴“面箱”二字,这种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成年人学习效果良好。

扫盲工作由于继续贯彻了“以民教民”的方针,农民业余教师不断增加。据1956年统计,全区涌现出的8728名扫盲教师中,农民业余教师有8384人,占总数95%。随着数量增加,质量也在提高,每年要用10天左右的时间举办一次扫盲教师学习会,传达上级精神,互相交流经验,组织示范教学,提高农民业余教师的思想和文化业余水平。

(二)干部文化教育

为了使文化较低的干部提高文化水平,进而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河西地区在中央“加强干部文化教育”的方针指导下,开展了干部文化教育工作。

干部文化教育采用在职业余学习和离职学习两种形式。1953年原武威专署和酒泉专署分别设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各一处。之后,各县陆续开办。到1956年,全区各县都已建立起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957年,各县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共设扫盲班56个,学员1861人,高小班148个,学员4721人,初中班79个,学员3027人,合计283个班,学员达9609人,共有专职教师94人,兼职教师229人。

干部离职文化学习由地委干校和部分县设立的扫盲班、文化班进行。1954年武威地委干校和酒泉地委干校同时开办离职干部文化学习班,两校共接受各县选送在职干部136人进行扫盲和初小课程的补习。1956年两专区合并后,干部学校同时合并。

干部文化教育采取“速成的、联系实际的但又是正规化的”教学方针。由于干部文化教育属于普通学校的性质,基本都是补习普通学校的课程。据1956年省教育厅关于干部业余学校学制和课程设置的暂行规定,扫盲班(即初小班)学制为l一2年,设识字、政治(时事政策)两科,高小班学制为2年,设语文、算术、政治(时事政策)三科,初中班学制为3年,设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5科。离职干部扫盲班学制为半年,设识字1科,文化班学制为1年,也主要设识字1科。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一年分为两学期,每学期授课考试时间为22周,每周学习文化课8小时,学习政治1小时。离职扫盲班、文化班每周学习27至30小时。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河西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职工队伍日益壮大,职工教育工作也有相当的发展,在恢复时期已开办的职工业余学校的基础上还有新的发展。1953年以后山丹煤矿、玉门旱峡煤矿、酒泉运输公司、玉门油矿运输处、中国石油公司酒泉供销站、张掖农具厂、张掖电面厂、张掖马拉机农场等厂矿单位,又陆续设立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文化班。此外,张掖、酒泉、武威、敦煌、高台等县也有县工会主办的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文化班,吸收搬运工人、手工业工人、店员参加文化学习。到1957年,全区已有职工业余学校33所,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职工达18570人,其中扫盲班学员10749人,高小班学员5544人,初中班学员2138人,共有专职教师240人,兼职教师280人。

六、新型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建立

(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河西地区除天祝、肃北两个自治县以外,1954年又新设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在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下,一方面各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日益昌盛和繁荣,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积极扶持、拨发教育事业补助款、放宽录取标准、优先吸取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优惠政策和当地群众积极支持,踊跃送子女入学,各级学校和学生都有显著的增长,民族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1957年,河西地区已有少数民族专设中等学校3所,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6人,连同一般中等学校兼收的少数民族学生101人在内,少数民族中学生达到227人,与1952年比较,增长81%。共有专设的少数民族小学126所,其中完小16所,初小儿O所,少数民族学生达3898人,连同一般小学兼收的少数民族学生737人在内,少数民族小学生总数达4635人,与1952年比较,增长了13.1%,全区共有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89人,与1952年比较,增长了90%。

阿克塞自治县的哈萨克族群众,解放前长期被国民党政府视为匪徒,采用武装消灭的反动暴政,致使哈萨克人民东奔西跑,到处流浪漂泊,经济生活十分贫困,没有安居的机会,文化教育极其落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全县没有1所学校,除反动头人和封建毛拉能粗读几句可兰经,广大劳动人民没有一个识字的。1953年党和政府根据哈族人民的实际情况,先后以部落为单位建立起7所帐篷小学,学生118人,1954年自治县成立后为便于领导,将7所小学以乡为单位合并为4所,学生增至169人。1955年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增设小学1所。1957年入学儿童共达152人。其余3个自治县的学校教育,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已进行了重点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农牧业合作组织的逐年发展,农牧民生活逐步改善,学校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又取得迅速的发展。其中天祝藏族自治县发展最快,其发展速度是河西教育史空前未有的。据1957年统计,天祝共有小学98所,较1952年的47所增长1倍多,学生达8182人,较1952年的4506人也增长了近1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1954年建县后,学校、学生都不断增加。当年就创办完全小学1所,学生28人。1955年又新建完小1所,初小2所。1957年新建完小3所。3年间,该县小学发展15所,其中完小2所,初小13所,学生发展到1077人,较自治县创建时,学校增加6所,增长66%,学生增加638人,增长近2倍。其他各县的专设民族小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也有增加,酒泉祁明区增设藏族小学1所,武威华尖乡设藏族小学1所,张掖平山湖也增设蒙族小学1所。

随着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民族中等教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也有突出的发展。1955年在天祝初师附设初中班,1957年新建天祝初级中学,将天祝师范附设的初中班学生并人天祝初级中学。这时天祝藏族自治县已有2所民族中等学校,学生达485人,其中初师197人,初中288人。同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也建立初级师范l所,招收新生50人。

自治县牧区教育不同于一般地区,有许多特点。由于牧区居住分散,流动性大,交通不便,因此,各自治县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办学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阿克塞是纯牧区,概括牧区生产的特点,出现帐篷学校,这里的4所学校全是流动性的帐篷学校。肃北3所小学中有2所是帐篷学校,肃南也有1所帐篷学校。这些学校随牧而迁,牧民放牧到哪里,学校就迁到哪里,给牧业子女上学读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生上学时间也因牧区的特点和牧民的风俗习惯而与一般地区不同。阿克塞自治县初建学校时,每年放假6个月,学生从农历8月入学到次年2月放假。从产羔、接羔工作开始,由于需要大批劳动力,学校也随之放假,使学生投入到畜牧业生产中去。肃北自治县根据气候和产羔季节,每学期学习100天左右。在教学内容上,也适当注意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政治思想教育除一般学校教学内容外,特别注重民族政策的教育,培养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和睦的感情,形成平等互助的兄弟关系,借以促进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照顾的新风尚。文体活动方面,根据民族的特点,提倡多种多样的民族形式的活动,如民族舞蹈、摔跤、爬山、抛石子等。在民族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方面,天祝自治县的小学,.加授了藏文课程。阿克塞自治县各小学完全用哈文进行教学,肃北党城湾小学以蒙文为主,加授汉语进行教学。还特别注重培养民族语文师资,五年内培养出民族语言师资10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继续拨出大量经费,支援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五年内省教育厅共拨付给河西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24万元。这些补助款除扩建原有专设民族学校外,还修建了新的学校,购置了课桌、图书、仪器、风琴、留声机、火炉、黑板及体育用具等,同时还给流动性帐篷学校购置了帐篷、蒙古包、地毯等。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助学金的比例也有提高,中学生为50%,小学生为10%。政府继续给民族学生统一配发课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寒农牧民子弟入学难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也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除按地区标准发工资外,还给生活补助费。在牧区的教师还拨发装备费,购置皮大衣、毡筒、皮靴、皮褥、行军锅、行军床、行军水壶、风镜等。

(二)农牧民业余文化学习

同类推荐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本文从民间传说与现代生化的角度,对部分字、词、成语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对汉字的来源与本义提出了现代人的一些看法。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热门推荐
  • 殿主小心:前方绝世嫡女

    殿主小心:前方绝世嫡女

    卿兮泺是古武世家卿家的第九代传人,一朝不慎被仇家炸下山崖,再度睁眼,波光流转,暗影浮生。魂穿卿家最落魄的嫡出废材七小姐,恶整绿茶婊白莲花,人前柔弱小绵羊,人后狠辣大灰狼。一朝崛起,举国震惊,面对百人围剿,她勾唇一笑,眉眼间尽是傲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嗡嗡嗡……”勤劳的小黄蜂化为坚硬铠甲衷心护主,变异灵兽霸气变身,双生彼岸花阵出,森森白骨现,顷刻间,煞气四溢。“妖女!”众人又惊又怒。“谁敢动本座的女人?嗯?”淡漠至极的嗓音透着一丝漫不经心,他自远方踏空而来,挥手间,万物灰飞烟灭。——【本文纯属虚构,男强女强,一对一爽文!欢迎跳坑!】
  • 卿本绝味

    卿本绝味

    周王府里步步危机,而林小碗却如同浑然不觉一般,还在厨房给王妃做糯米糍,送周王走最后一程。穿越后的小厨师遇到锦衣卫,接下来,吃下美食的会是谁?
  • 老师当官

    老师当官

    一位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青年教师,因缘巧合进入官场。当官和当老师完全是两码事,他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民造福?最难的是,他要怎样处理几位深情女子的情感?老师当官也疯狂!
  • 侠客风云传之时绊

    侠客风云传之时绊

    根据国产游戏“侠客风云传”进行的的同人小说创作。偏向轻小说风格,世界观沿用,融入了acg作品的一些特色。整合了五条线不过有侧重,关于天意城的势力相关的人物有比较大的调整和创新。在这一周目里,东方未明,重新开始。
  • 沙子?金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案例精选

    沙子?金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案例精选

    全书内容分为六部分,按照项目处置特点划分为“打包处置篇”、“债务重组篇”、“债权转让篇”、“股权转让篇”、“资产管理篇”、“综合处置篇”。
  • 偷心皇妃:娶个呆萌帝王

    偷心皇妃:娶个呆萌帝王

    她父不亲母不爱,受尽排挤,一朝入宫,此世沉浮。他贵为皇子,却时刻遭受暗算,一次遇见,生生念。她全心全意的爱着。他一心的想着复仇。她想着洗却他心中的仇恨,却一次次被他伤的体无完肤。他享受着她的爱,却在失去的时候,蓦然成殇。爱情,怨恨,利用,私念,权利,相互交错,在长安城内,谱写一曲离殇的魂断曲。我爱你,却只能用我爱你的方式去爱你。“要我还是要皇位。”她躺在他的怀中,嘴角流着血。“对不起。”他附身离去,留下一道背影。
  • 梦幻——西游风云

    梦幻——西游风云

    一切都从梦幻开始,正能量爆棚,好友组队打怪,年轻的梦想
  • 邪魅绝宠:霸道王妃

    邪魅绝宠:霸道王妃

    上一世,她为助宣王登上王位,刺杀群臣,勾结奸佞,大好年华奉献给他,独身过着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他封她为后,不料,一年后,他杀她儿子,与她的庶姐勾结。最后,一纸休书,将她从天上重重的摔倒了地上,使她连一个丫鬟都不如。半年时间,她历经风霜,大好的年华早已逝去。他以勾结佞臣的罪名将她三千鱼鳞刀加身。她悔啊,血泪两横,不甘死去。时光倒流,她回到了她在十二岁时的大好年华。“上天既然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轩辕辰,上官彩霞,我必定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趁现在的美好时光享受你们噩梦前的安宁吧!”
  • Letters of Cicero

    Letters of Cicer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