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2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3)

教师的思想改造,是对旧教育实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说:“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的思想改造是长期的、历史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解放初,我国绝大多数教师是爱国的,很多人是倾向或同情革命的,只是因为许多教师受过国民党和帝国主义长期欺骗宣传,或受封建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对于一些重大政治问题认识不够清楚。加上解放前夕,一批反动军官和地皮流氓混入教师队伍,形成教师队伍的严重不纯。因此整顿教师队伍,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就成为这一时期刻不容缓的任务。

这一时期教师的思想改造工作,本着毛泽东的指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文化事业的改造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拖延时间,不敢进行改革的思想是不对的,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对的”。为此,河西地区改造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1.加强日常的时事政治和理论学习。解放后不久,专区和各县先后成立学习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领导干部、教师的日常学习。各学校也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农村以完全小学为中心成立学习辅导区,每天学习两小时,每单元进行一至数次讨论;城市以听报告、阅读文件、配合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逐步建立了汇报、检查、总结、考试等制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共同纲领》、《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新教育文选》、《小学教育典型经验介绍》、《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参考资料》等。

2.组织教师参加假期学习会。这是教师思想改造的重要形式。三年中,河西各地除1950年寒假师生参加土改和忙于大办冬学未组织学习外,其余五个假期各县一般都组织4至5次学习会,每次学习15天到20天。假期学习会是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水平的好形式,会上由领导干部做专题报告,并有充足的学习文件时间,会议由县长或专员亲自主持,并深入教师,掌握思想、启发诱导、解决疑难、勉励进步。教师之间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反映“学习会太好啦,既紧张又愉快,进步快,胜读十年书”。

3.通过参加政治运动教育知识分子。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河西地区广大师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发表的联合宣言,踊跃捐钱捐物,以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军,教师通过参加抗美援朝运动,消除部分教师中存在的崇美、恐美、亲美思想,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951年秋,河西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冬至1952年春,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组织教师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张掖、武威、酒泉、民勤、永昌等县的中学教师,还组织了宣传队,以文艺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地主阶级的罪恶。参加土改的教师和工作组其他同志一起,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教师们参加了农民诉苦会、斗争会,深深地受到了一次阶级教育,认清了地主阶级的狰狞面目,从思想上划清了界限,树立了群众观点,增加了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

另外还参加“三反”、“五反”的斗争。通过斗争,消除了贪污浪费现象,揪出了一小撮贪污分子,批评了自私自利,不关心公共事务的思想行为。从此在学校出现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积极认真、全面负责、勤俭办学的革命风尚。

通过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多次学习会,教师思想有了显著的提高。据酒泉县1952年7月统计,全县268名教师中,思想进步的65名,占教师总数24%,表现一般的129名,占48%,思想落后的63名,占23%,思想反动的11名,占5%。与初解放时相比,教师中思想落后的大为减少,进步的显著提高,中间状态者也在积极争取进步。

这次思想改造运动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民主气氛不够,大家不敢说话;二是有的地方批判的火候很高,错批了一些人;三是立场问题与认识问题界限不清,学术问题与世界观问题界限不清;四是对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估计不足,对厌恶旧社会,对新社会满怀热忱的心情估计偏低,对思想改造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因此运动不免要求过高过急,流于简单化,在知识分子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第二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河西教育

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之后,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地培养为国家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有计划地调整、扩大和开办各级各类学校,并充分利用企业和机关的有利条件训练培养各类建设人才。

一、各类学校稳步快速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创建和发展

河西地区在解放前没有幼儿教育机构。解放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在玉门油矿子弟小学附设幼儿班2个。同时,武威师范附小附设幼儿班1个。

1953年,国家进入有计划的建设时期,两个专区所在地——武威县、酒泉县在城内各设幼儿园1所。同时,将武威师范附小幼儿班并人武威县幼儿园。这样,这一年河西地区有幼儿园2所,内设中班1个,小班5个,在园幼儿181名,教养员10人,连同玉门油矿子弟小学附设幼儿班,共有大班2个,中班3个,小班7个,在园幼儿达423名,教养员23人。这是河西幼儿教育事业的新开端。

随着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河西地区出现了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职工人数日益增多。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逐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幼儿园迅速发展起来了。1955年,玉门油矿新建幼儿园1所,同时将原子弟小学附设幼儿班并入该园,共有8个班,幼儿252人,教养员13人。1956年在张掖、天祝、永昌、高台、金塔、玉门等县市增设幼儿园各1所。这一年河西地区幼儿园由1953年的3所发展到9所,增长200%,在园儿童由423人增加到686人,较1953年增长59%,教养员有23名增加到52名,增长了125%,呈现出一个粗具规模的发展局势。

1957年,武威、酒泉两县各增设幼儿园1所,厂矿企业、机关团体办的幼儿园4所,连同原来的9所,这时,河西地区共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达758名。

(二)小学教育在整顿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的发展

1953年至1955年,小学教育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完成了小学核实基数和整顿改进工作,并保证重点县和地区求得适当发展。

1953年5月,河西各县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核实基数工作。核实工作本着“多则多、少则少、不夸大、不缩小”的原则进行,采取“重点试办,以点带面,分批分期,逐校核实”的工作方法。核实工作主要是对学校的班级、学生、教职员工人数进行一次摸底排队,为进一步整顿小学机构做好准备工作。经过核实,河西各县小学由1952年的1618所减为1581所,学生由160980人增加到161491人,较1952年学生数增长2.3%。由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学生入学多数与家庭经济收入有关。收成好,孩子上学就多,收成不好,休学就多,农忙季节去生产,农闲季节才去上学。因此,这一时期学生的流失率较大,一般在20%左右,平均也在23%。

1954年春,小学整顿工作开始,整顿工作的要求主要是:调整班级,控制学额,减少学生流动,整顿教师队伍,确定编制,将小学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从而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整顿工作采取“重点试办、总结经验、宣传政策、统一思想、普遍开展”的方法,本着“先城市,后乡村;先完小,后初小”的步骤,逐步展开,分期分批,认真推行。

1955年上半年,除民族地区小学和私立小学外,河西地区小学整顿工作胜利结束。在整顿和改造小学工作中,对布局不合理的学校,学生人数过少的班级,从实际出发,经过群众同意,适当地进行了合校并班。合校并班后多余的教师,充实了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加强了辅导区教学研究力量。整顿之后,初小减少73所,完小增加16所,公办小学总量减少57所。

1955年,河西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空前发展,下半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即初级社),于是,民办小学(即社办小学)大量增加。同年秋,民办小学由1953年的79所增加到154所,增长94.9%,学生由3920人增加到9367人,增长239%。全河西地区小学学生数由1953年的161491人增加到169858人,增长5%。

整顿小学过程中对那些混人教师队伍的流氓分子、坏分子以及其他违法乱纪分子,分别轻重给予适当处分。1954年底统计(不包括玉门、天祝两县):转业38人,回家生产117人,退职退休34人,编外6人,清除47人,法办18人,作其他处理的18人,共计处理278人,占当时教师总数的8.45%。对那些年老体弱不能坚持工作的老教师,经本人同意提前退休;对一些文化不及初中毕业水平的年轻教师,分别送到师范学校进修;另有部分教师分别送到西北师范学院专修科学习深造,为初级中学培养了教师。与此同时,并加强组织小学教师在职文化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1956年是河西地区实现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也是教育空前大发展的一年。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空前解放,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合作社连年丰收,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使人们认识到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农民纷纷送子女入学,积极培养下一代成为有文化、有觉悟的新型的劳动者。普及和发展小学教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迫切需要,成为客观形势的必然趋势。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决策,号召各地大办民办小学(即社办),促使小学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这一年河西地区民办小学发展到393所,较1955年154所增长155%,较1953年学校增长4倍。学生达到了34933人,较1955年学生总数增长372.9%,较1953年增长近8倍。民办小学教师,采取就地取材,由1955年的270人增加到719人,也增长了1倍半。学生流失率大大降低,由1953年的23%,下降到9%。同年,有重点地发展公办小学,全河西新建完全小学4所,由初级小学改为完全小学66所,共增加完全小学70所。公办初级小学增加34所。

1956年底,全河西小学发展到1869所,其中完全小学221所,较1955年增加67所,初小增加209所,班级发展到5416个,较1955年增加1053个,学生发展到233948人,较1955年增加64090人,增长37%,同年入学新生104679人(其中高小22065人,初小82614人),无论是初小还是完小入学新生,均超过1955年的1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河西教育史上空前未有的繁荣盛况。

1957年,民办小学由1956年的393所,跃增到554所,实增161所,增收学生12336名,但这一年新生入学人数仍然低于1956年的21565人,在校小学生总数较1956年仅增6%,其增长率较1956年降低31%。

五年间小学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小学发展到2043所,较1952年增长26%,班数达到6041个,学生数近260769人,较1952年实增99789人,增长61%,平均年增长率达12%,其中武威县增长149%,张掖县增长163%,酒泉县增长102%,保证了重点县的发展。

据1954年武威、酒泉两专区统计,高小毕业生参加工作和投入工农生产的有1481人,占该年小学毕业生人数的38.1%,为祖国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生力军。他们一出校门,就在农业合作社担任了记工员、会计员、社干部;在工厂担任调度员、工长;在卫生部门担任卫生员、护理员、保健员;在商业部门担任营业员、采购员等光荣职务,有力的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普通中学稳步发展、快速前进

1953年以前,中等学校经过恢复时期的整顿,一直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1953年也只是适当地增加班级,增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学校数量没有发展变化。

1954年,为了解决玉门油矿职工子弟升学问题,玉门石油矿务局新建子弟中学1所。招收新生2个班,学生93人,教师7人,职工4人。这一年河西地区其他中学也增班增员,全区共增加24个班,达到105个班,学生达到4821人,较1953年增长19%。

1955年武威县新建武威第一初级中学,招收新生8个班,学生440人,教师13人。1954年武威师范代招初中班2个,学生97人,后也随之并人该校,升入初二年级。

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鼓舞了人们继续向着社会主义挺进的信心,新型工业在河西大力开办,培养有文化、有觉悟的建设人才的任务显得十分突出。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在“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文教方针的指导下,中学教育在这一年阔步向前跨进。河西地区新建初级中学8所,即武威县第二、第三初级中学,民勤县第一初级中学,古浪县第一初级中学,酒泉第一初级中学,张掖县第一、第二初级中学,安西县初级中学(安西初级师范改建而成),连同扩建原有的14所中学,全河西共有普通中学22所,239个班,学生11766人,学生较1955年增长77.6%,同1953年学生总数相比增长331%;在河西中学教育史上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

同类推荐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罗山思踪(第一辑)

    罗山思踪(第一辑)

    本书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热门推荐
  • 一吻成瘾:辰少的美味娇妻

    一吻成瘾:辰少的美味娇妻

    (本文已完结)那一日,她倒在了他的车前。那一日,他的心被她偷走,而她却浑然不知。他发誓,他一定要得到这个女人,甚至逼她签下卖身契约,可是依然一次次吃瘪。直到那一次——“站住!”他嘴角微微勾起,霸道地看着想要逃的女人,“你想去哪?”“我,我回家。”看着男人完美的身材,她艰难的咽了咽口水。“睡了我,不用负责?”男人的声音性感且霸道。她正尴尬的不知说些什么,男人突然出现在她身边,霸道地将她推向暧昧的氛围……Ps:(另有完结书《宠妻入骨:冷先生,求放过》,新书《盛世霸宠:一惹撒旦误终生》,欢迎入坑)
  • 绝世女帝之妖孽快滚开

    绝世女帝之妖孽快滚开

    她,是帝天痴儿,混沌懵懂心智未开的魔瞳少女,挨打是家常便饭,忍耐是最好伙伴,结果,意料之中,死了。pl她,是纵世天才,嚣张跋扈舍我其谁的妖炼玄主,身负无上气运,延续至尊天道,结果,一不走运,也死了。于是,眼睛一闭一睁,我帝非焉又回来啦!少女一朝觉醒,风华竟放。左眼判,右眼乱,魔瞳双色,命途难断!携群兽,统诸能,左手天极药鼎,右手至尊七杀,气运无匹,天道无极!上有青天不足虑,下有黄土任我行!青天若拦我敢翻,黄土若阻我必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乾坤扭转,鸿蒙为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保卫使命

    保卫使命

    一场事故亲人的离去,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个抉择使他身负重任,斗智,斗勇,玩转各种套路,那场事故是阴谋还是意外?解开谜团,完成使命!
  • 武凌天下

    武凌天下

    落魄少年,遭受排挤,出身为奴,受尽欺辱。却偶获神秘图卷,开启大帝传承。得奇遇,命运被逆转;镇强者,威赫天地间美女如花,怎能片叶不沾?燕莺环绕,岂坠青云之志!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风华少年,将要逆上成仙!
  • 幻剑听缘

    幻剑听缘

    上古洪荒,混沌初开,世界分为六大界,正有人、神、仙三界,邪有妖、魔、鬼三界。为救苍生,仙落凡尘。斩妖除魔,蜀山剑仙!
  • 乱游记

    乱游记

    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一段始料未及的虐恋,负了你,毁了一切!我命由天,不由我改变。
  • 很想说句ILOVEYOU

    很想说句ILOVEYOU

    她只想平平淡淡的就这样过完学校生活,无奈,她是校园里有名的才女。一次意外,遇上了学霸,也让她付出来血的代价;一次偶遇,好喽,直接被人叫花痴。从此以后,她总是无条件的“偶遇”这位学霸大人:晨跑遇见他,去食堂吃饭遇见他,就连去个图书馆都还能遇见他!直到她真的喜欢上了他,想要告诉他时,却亲眼见到他在操场上宠溺的抱着另一个人。“毫无预兆的想你,是我不可告人的秘密。”——赵默默“你是我独一无二的风景。”——李安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洛神之千夜雪

    洛神之千夜雪

    千夜雪,雪散尽,长风颂歌吹人醒,天界第一战神为爱守护一生,甘愿放弃神籍,来到人间,找寻一生的挚爱。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酒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酒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酒的起源;酒的酿造;评酒品酒;酒政酒制;酒礼酒俗;酒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