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0500000057

第57章

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握住王明的手:“欢迎你带着中国的同志来这里,请给我介绍一下吧?”

王明指着王稼祥:“他叫王稼祥,也是从苏联学习后回国的。他参加过长征,身上留有敌人的弹片,从陕北来莫斯科治病的。”

斯大林握住王稼祥的手:“欢迎你的到来,请告诉我,现在红军有多少人?”

王稼祥:“报告斯大林同志:有三万多人!”

王明用俄语答说:“有三十万。”

王稼祥愕然地看着王明。

斯大林:“不在人有多少,重要的是红军每个战士都是合格的战斗员,而不是吃粮的。”他示意王稼祥落座。

斯大林指着季米特洛夫、康生、邓发笑着说:“我们都是熟人了,都请坐下谈吧!”

斯大林、季米特洛夫、王明、康生、邓发等相继落座。

王明:“斯大林同志,我就要回国工作了,您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何重要的指示?”

斯大林:“不要害怕共产党会淹没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共产党人应该积极地参加到民族解放斗争中去!当然,要注意自己不要叫人家统走,要有决心到大海中游泳,但又不要把自己淹死。”

王明:“中国现阶段主要的革命任务是什么呢?”

斯大林:“现在主要的是打日本,过去的这些东西现在不要谈。你们没有军事工业,打日本没有大炮是很困难的。怎么办呢?我们帮助你们嘛。”

王明:“谢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你走后由谁继任你的工作?”

王明:“王稼祥同志!”

斯大林:“很好!季米特洛夫同志,你代表共产国际向王明同志交代回国的任务了吧?”

季米特洛夫:“交代了!”

斯大林:“很好!王明同志,你回国以后,就贯彻执行季米特洛夫同志的指示精神。”

渐渐隐回延安张闻天的窑洞

一桌丰盛的宴席已经化做残羹剩饭了。

王明高傲地:“一句话,我与康生同志是奉斯大林同志和季米特洛夫同志之命回国的,是为了坚定地落实共产国际交给我们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指导精神的。”

康生客气地:“我郑重声明,我此番回国是协助王明同志工作的。因此,我是以王明同志的意见为意见。”

张闻天:“为了使全党尽快了解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中央应尽快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周恩来:“我赞成!为了把这次会议开得成功,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同志可否分一下工?”

张闻天:“我已经和老毛商量过了:王明同志和康生、陈云、曾山等同志主要是熟悉国内一一尤其是自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的情况;我和凯丰、富春等同志具体负责筹备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老毛和恩来同志继续关注与国民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敌后我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王明以命令的口气说:“南京保卫战为中外观瞻所系,也是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一战,因此,我们在中央工作的全体同志,都必须关注即将开始的南京保卫战。”

毛泽东目光严厉地注视着得意的王明。

南京国防部作战厅

何应钦严肃地:“方才,作战厅刘斐厅长全面介绍了南京保卫战敌我双方的态势。下边,我奉委座的指令,宣读南京卫戍军的组成名单!

全体与会将领肃然起立。

蒋介石身着戎装稳坐在委员长的座位上。

何应钦:“为保卫首都南京,军委会特组成南京卫戍军,由唐生智任司令长官,由罗卓英、刘兴任副司令长官!辖第二军团以及第六十六、第七十一、第七十二、第七十四、第七十八、第八十三各军及教导总队、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炮后等部队。作战地点为南京东南正面阵地和南京腹部阵地。诸位都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

何应钦:“下边,请唐生智司令长官训话。”

唐生智:“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最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下边,请委座给我们这些与南京共存亡的将士训话!”

与会者热烈鼓掌。

蒋介石:“孟潇的讲话令我感动!我们的国民革命只要都有孟潇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宏志,以及尽忠报国的决心,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全体与会者热烈鼓掌。

蒋介石:“抗战五个月以来,虽然军事上是暂时的失败了,丧失了许多地方,但也给了日军以相当大的打击,使日军不能达到它速战速决的目的。为什么要守卫南京呢?我再重复地讲一遍,因为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总理陵墓所在,对国内人心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必须固守!”

唐生智:“全体同仁们!南京保卫战就要开始了,可我们的委座还留在南京!我提议:为全国抗战大计,请委座于今夜离开南京好不好?”

“好!”

蒋介石格外激动地:“我万分地感谢我亲爱的将士们的关心!我是三军司令,也是先总理最信赖的学生,我……怎么忍心离开南京呢。”他真的有点哽咽了。

请委座离开南京”的喊声回荡在作战厅中。

中山陵园蒋介石的官邸

宋美龄焦急地在室内踱着步子。

蒋介石大步走进:“夫人,你为什么还不休息?”

宋美龄:“你也不看看到了什么时候,还让我休息?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撤离南京?”

蒋介石:“我……”

宋美龄:“你抛舍不开和我姐夫的情感,你不忍心看着自己的首都让给日本人……”

蒋介石震怒地:“不要再说下去了。”

宋美龄大惊。

蒋介石:“我何尝不想快一点离开南京?可是陶德曼大使只有今天才能到达南京。”

宋美龄:“那也可以请他去武汉嘛!”

蒋介石:“武汉哪有南京安全。”

宋美龄:“为什么?”

蒋介石:“你想想看,陶德曼大使是日本人的代言人,他来南京和我讲条件,难道日本还会派飞机把他炸死吗?”

宋美龄恍然醒悟,笑着问:“我们什么时候从南京撤退?”

蒋介石:“明晨五时,乘专机飞往武汉广宋美龄:“好!我再清点一下东西去。”

蒋介石:“慢!”他指着身上的戎装,“请帮着我换件漂亮的西服,我该会见陶德曼大使了!”

蒋介石官邸客室

陶德曼操着不通的华语讲道:“我讲完了日方讲和的条件,聪明的委员长会发现,与一个月前的条件相较又苛刻了许多。如果委员长再次拒绝,我就很难充当中日之间的调停人了!”

蒋介石:“我郑重声明:中国愿意接受德国的调停,对陶德曼大使的奔走表示感谢。”

陶德曼:“请问委员长,你能同意日方提出的条件吗?”

蒋介石:“我只能这样说,中国可以接受这些条件作为谈判的基矗说到具体的条件,中方坚持华北的主权和完整及行政独立不得侵犯,但中方可以派一个不反日的人担任最高首长。”

陶德曼:“其他条件呢?”

蒋介石:“如果日方同意上述的原则,其他条件均可再议。”陶德曼:“我懂了!委员长阁下,中方还有什么要求吗?”

蒋介石:“一、在和平谈判中,自始即由德国任中介人;二、在和平谈判中,不得涉及中国与第三国之间的协约;三、蒙古问题可以由中国和日本谈判,中方要求日本政府要保守秘密。”

陶德曼:“好!我一定向日方转达委员长的意见。不过,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委员长,日本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蒋介石严厉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陶德曼:“据我所知,日本的华中方面军就要发起攻击南京的战斗了。”他看了看手表,“现在,松井石根大将正在召开攻击南京的作战会议。”

蒋介石愤怒地:“谢谢!”

陶德曼:“委员长阁下一定注意安全,再见。”

蒋介石:“不送!”

陶德曼在那位外交人员的陪同下走出去。

蒋介石自语地:“松井石根大将正在召开攻击南京的作战会议?……”

上海华中方面军司令部

还是那位日本少将照本宣科:“我大本营大陆令第七号: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由上海派遗军、第十军组成,由松井石根大将出任华中方面军司令长官!”

与会的日本将佐热烈鼓攀。

松井石根大将起身示意。

还是那位日本少将照本宣科:“我大本营大陆令第八号‘敕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中国首都南京。”

与会的日本将佐再次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还是那位日本少将:“下边,请松井石根大将下达攻占南京的作战令。”

松井石根:“一、上海派遗军主力于十二月五号开始行动,重点保持在丹阳、句容公路方面,击败当面之敌进人磨盘山山脉,以一部从扬子江左岸攻击敌之背后,同时切断津浦铁路及江北大运河;二、第十军主力于十二月三日开始行动,以一部从芜湖方面进人南京背后,以主力击败当面之敌,进人溧水附近,特别须对杭州方面迸行警戒!记住了吗?”

“记住了。”

松井石根:“为了践行中国所倡导的先礼后兵,我决定给唐生智将军发去最后通牒:限十二月五日主动退出南京!如果他胆敢抗拒我的命令,你们攻下南京之后,我决定放假三天,给全体参战将士以绝对的自由!”

与会者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长江沿岸防线

长江两岸、长江水中均是惶惶逃难的难民。

长江防线的官兵严阵以待,望着逃难的人群窃声私语。

“立正。”

全体长江防线的官兵下意识肃然立正,循声望去:

唐生智全身戎装大步走来,他的身后是随侍和马弁。

唐生智敬礼,示意大家各回其位,他大声地:“全体守卫南京的将士们,你们怕不怕日本兵?”

“不怕。”

唐生智:“好!我已经年过半百了,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十分激动,怎么样?我们有没有决心与南京共存亡?”

“有。”

这时,一位机要参谋快步跑到跟前:“报告!敌人给您送来了最后通牒,限您十二月五号让出南京!”

同类推荐
  • 争春园

    争春园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说它流行,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是书在坊间大量刊行。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
  • 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

    师范生余悦君毕业后分配到草甸小学任教,当上了“孩子王”。他厌倦枯燥的学校生活,却又牵挂着班级的学生;他向往着更充实的未来,却又对前途有着迷茫;他愤恨学校里领导间的尔虞我诈,却又陷入对仕途的膜拜。一次省城之行,终于让他认清自己应该选择的生活,他的青春年华,终于在缓缓流淌多年后,迸发出激越的浪花。他的经历,也折射出中国当代年轻人对于人生和青春的探索,更反应出中国当前教育体制的深层裂变。
  • 寒土

    寒土

    这是一个叫杨树林的火车站,车站广场上很脏,大包小裹、或坐或蹲着许多带着行李卷的人,三五成群、表情漠然,多数都穿着老式的制服……武警、野战、铁路、税务、工商……,不仔细看,像是一支集会大军。
  • 五色水

    五色水

    本文为作者樟叶的散文集,樟叶,本名张伟 ,1948年6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士。1965年赴陕西大荔县插队。1969年后历任解放军战士,西安市第八中学教师,陕西省商业厅、省财贸办公室、省计委、商洛地区行署、商洛地委副厅长、副主任、专员、书记,1998年至今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双规

    双规

    贾臻文的长篇小说《双规》通过一个“山寨纪委”的昙花一现别开生面地揭开了当下官场的腐败现象,为已经非常热闹的“官场小说热”增添了新的看点。——樊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作者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当今形形色色的官场生活有丰富的体验,所以小说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与很强的纪实性。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卑劣,也如一把锋利的玻璃片剖开那一颗颗贪腐的灵魂。眼界开阔、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美学价值。
热门推荐
  • 女配翻身:炮灰有命

    女配翻身:炮灰有命

    一晃眼她穿到了一本爽文里,好啊,她正想爽一爽!可惜,她的存在是让别人爽...我呸,就算结局再怎么凄凉,我满满的求生欲也告诉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争霸玄界

    争霸玄界

    一个世界一个主宰,一个世界一个辉煌!在乱世,在天天都在斗争的玄界!李乾能否成为他最想成为的世界主宰?
  • The Tempest

    The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言吾不语

    言吾不语

    古有智者,感无极,究太极,创二爻,演八卦,驭万道而成神。这一世。。。是终是始?
  • 逐月策

    逐月策

    世人皆碌碌,何为我所求?上天本是不公平的吧,却又故弄怜悯来施舍人的卑微。与其摇尾乞怜,那不如让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双眼,让这大地再也承载不了我的身躯,哪怕骨断筋折,血染泪干,我也要怒指苍穹。一条血骨铺就的问天之路,一幅满面悲沧的溯魂画卷。新人,拜求推荐票!谢谢!
  • 带着孩子去相亲

    带着孩子去相亲

    背叛、欺骗、陷害。一次又一次的袭击着与世无争的她,她会选择绝地反击吗?五年的学生生涯,五年的出国进修,当一向默默无闻的她以高调的身份再度出现到众人的面前时,又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孰悲,孰欢?这样的十年,究竟是谁错过了谁,谁伤害了谁?
  • 史潮与学风

    史潮与学风

    本书作者是我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中生代历史学家,见多识广,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除了专门的研究之外,写了一些关于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后被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甚多。现在学术环境不良,许多学者闭门造车,不注意潮流,同时学术风气不佳,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结集,对有志于做学问的学生来说,帮助极大。分为两编,史潮(史学潮流)编13篇,学风编10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长者一万多字,短者一两千字,可能性较强,期待这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的见解能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解毒剂,为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提供借镜。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文章精义

    文章精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