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9800000026

第26章 梦里明月是他乡(8)

有天上午,我们离开下榻的宾馆来到首都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之——华盛顿纪念碑。我站在它面前,顿时肃然起敬。华盛顿纪念碑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方尖形石碑。从外形看,酷似行将升入太空的火箭,顶端又像埃及金字塔。这座碑座落在波托马克河畔,在国会大厦和林肯纪念堂之间,四周是一片碧草如茵的草坪,也是美国人常常集会的地方。我们走近华盛顿纪念碑,首先看到的是围绕着碑基有50面星条旗在迎风招展,它象征美国50个州团结在华盛顿的周围。据介绍,这座碑高169米,金字塔部分高约17米,尖端用铸铝盖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石构建筑。其内墙镶嵌有188块私人、团体和各州、各城市及其他国家捐赠的刻有各种图案和历史故事的纪念石。参观的人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块是中国清朝政府赠送刻有中文的纪念石。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空的,参观者可以由内部拾级而上,共898级,亦可乘电梯直登碑顶,居高远眺,一览全市风光。据翻译介绍,这座纪念碑是在华盛顿总统辞世后,由华盛顿纪念碑协会于1847年筹得捐款8。7万美元而动工兴建的。1848年开工,1884年才完工,历时36年。实际耗资187万美元。1888年对公众开放并被列为国家纪念碑。100多年来,不管其意识形态如何分歧,但人们来这里,不由得对这位历史伟人产生肃然起敬的感情。

离开华盛顿纪念碑,就应该去看看杰斐逊纪念馆了。这座设施,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杰斐逊纪念馆是为纪念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兴建的。杰斐逊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在美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主张人权平等,言论宗教信仰和人身自由。杰斐逊对美国的强盛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位时期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一大片土地,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他还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思想家。他多才多艺,天资很高,兴趣广泛。他对几十门学科都有建树。他一生著作很多,有《文集》二十卷。在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林肯齐名。但是杰斐逊纪念馆却是在他死后一百多年才由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主持兴建的。1938年开工,1943年落成。杰斐逊纪念馆座落在波托马克河附近的潮汐湖南岸。翻译介绍说,纪念馆采用了杰斐逊本人生前特别喜欢的罗马万神殿式的圆顶建筑,穹顶是环状廊柱结构的高堂形式。全馆为清一色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高约96英尺。入口处上方刻有杰斐逊和其他美国开国元勋如富兰克林、亚当斯(第二任总统)等正在起草《独立宣言》的群雕。圆形穹顶大厅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塑有杰斐逊的立像。像高16英尺,以墨黑色花岗石为基座。塑像体态自然,凝神沉思,表现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的风采。四周墙上,衬以四块刻着杰斐逊传世论著的巨大镶板,白大理石像和青铜镶板交相辉映,使它获得一种色彩鲜明而又和谐适度的效果。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值得一看的。我们参观时是二月底,还略有寒意。导游说,到四月樱花盛开时再来,在潮汐湖畔便能领略更加迷人的景色。

在华盛顿的游览参观中,林肯纪念堂留给了我特殊的印象。因为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同它有许多相似之处。林肯纪念堂比毛主席纪念堂早建五十年。很可能,或者可以认为,毛主席纪念堂是参照林肯纪念堂建造的。两者外观非常相似,所以初次见到,便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据历史资料记载,他出身于社会底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他在任职期间,顺应历史潮流,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矛盾,领导联邦政府同南方农奴主作战,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美国人正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平民总统”才修建了这座著名的纪念堂。林肯是解放黑奴的历史伟人,但也遭到白人农奴主的反对和攻击,1865年4月林肯在福特剧院看戏时被剌逝世。两年后,国会通过法案决定为纪念这位伟人而建林肯纪念堂。不过并没有立即付诸实践,直到47年以后的1914年才动工,1922年完工。林肯纪念堂造型古朴,是一座仿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古典建筑。纪念堂南北宽188英尺、东西长118英尺、高38英尺。环绕纪念堂四周有36根古朴的希腊大理石圆形廊柱,代表林肯逝世时的美国36个州。走进林肯纪念堂你可以看到,迎面正中是一座高19英尺的林肯坐像,它是由28块大理石组合雕塑而成的。雕像表现了林肯在任总统时面带愁容,颌首沉思,神情肃穆的形象。座像的左面墙壁上镌刻着林肯就任总统时的演说辞。周围还镶着有关解放黑奴、南北统一以及象征正义和不朽、博爱与慈善的壁画。这些都表现了美国人不忘历史的思路和品格。人们从这位平民出身的总统风采中,似乎领略了一种人格的启迪。

华盛顿市除了纪念历史名人的纪念馆之外,对于那些具有历史贡献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也建馆纪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国家宇宙航空博物馆。人们来到宇航馆广场,立刻就感到一股浓烈的科学气息扑面而来。说来也巧。每天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光顾这里,我们进馆之后正遇上了一个中国代表团在那里参观。他们都穿着灰色工作服,是以一个工程考察团的身份访美的。我们中有一位团员突然看见一位熟人。他是这个考察团的领队,于是我们就交谈起来。他乡遇国人,初识也亲切。我们初来乍到,觉得很新鲜。其实,这座宇航博物馆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我们进去拿到了一份介绍材料。资料说:这座博物馆是美国国会1946年决定修建的,原名为国家航空博物馆,1966年改为现在的名字,1976年开馆。展览馆规模很大,包括露天展场。我们看到,这里展出了美国历史上各种类型的飞机、引擎、火箭、登月车等与原物成一定比例的模型。此外还有著名航空员用过的器物,有孟特戈尔菲兄弟1783年乘坐飞越巴黎上空的汽球复制品;有1976年“维京一号”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特写镜头的巨幅照片。最令人感动的是飞机实体展览。这里展出有各种类型的飞机实体165架。还有“水星号”宇宙飞船,以及其他航天设施。参观实品展览之后,我们被领到馆内的立体声电影厅。展厅很壮观,其银幕相当于5层楼高,33米宽。这里流水线似的放映一部叫《飞行》的科学故事片。我们看到,影片故事惊险动人,画面瑰丽壮观,观者犹如亲历一次宇宙飞行,令人大开眼界。

如果时间允许,还有“三馆”是必看的。一是国家图书馆。翻译介绍说:“著名的国会图书馆藏书2000多万册,还有3000多万件图片、手稿、期刊、报纸等。摆放的书架长度达547公里,其中有许多宝贵文献。吸引中国观众的原因,是藏书中还包括有42万册中文图书。全馆由3座大厦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另一个是国家艺术馆。翻译说:“这是全国最著名的收藏和展览西欧和美国艺术品的艺术馆。其中收藏油画、雕刻、版画等艺术品4万余件,包括有达芬奇、拉斐尔、乔托、伦勃朗、高更、凡高、毕加索等大师的名画。圆形大厅周围有125个展厅,每年参观人数达200万以上。”

还有一个是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翻译说:“这个馆也很著名,保存了美国1774年以来200多年的联邦文件,大约80万立方英尺的档案材料,包括50年州的文献。”

主人满怀盛意,但由于在华盛顿的时间匆匆,以上三个馆都未能去参观游览,不能不说是华盛顿之游的一大遗憾。

我这里想附带提一下“越战纪念馆”。这也是美国人推荐而我们不敢光顾的一个景观。这是华盛顿的一种另类展馆。在两个阵营对立的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提这个馆的。美国人有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是非标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对越作战,我们说这是美国对越南的侵略,美国人则说是为越南民主而战。他们在华盛顿建立的“越战纪念馆”。就是为纪念在越战中阵亡将士们的亡灵的。美国人怀念故人,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在情理之中。我们似乎不必要作过多的指责。到了美国,你可以不去参观它,表示你不赞同。我们这个代表团“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没有去看越战纪念馆,也拒绝去参观“培养美帝国主义军人”的西点军校。这就表现了代表团的观点和立场,回国之后也好对上级有个交代。

十六、应邀到白宫游一回

我们在华盛顿访问期间,进了一回白宫,印象深刻。白宫(WHITEHOUSE)是美国的总统府。从美国第二届总统亚当斯开始,40多任总统都住在这里。白宫自然是个很神圣,很重要,甚至是个很神秘的禁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宫也有条件地向一部分游人开放,使得更多的外国人能瞻仰到它的风采。我这次到美国访问,有幸被邀请进了一回白宫,也算天赐良机,颇为难得。

进白宫那天,天高气爽,是个出游的好天气。我们吃过早饭,国务院便派了一辆车子来接我们,直接驶往市中心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到了大街口,车辆就不能前行了,那里有森严警卫。陪同前往的翻译安娜让我们下车在草坪边上等候。她独自一人步行进了西门,大概是联系入宫手续。过了一会儿她出来了,说这道门是通往总统的私宅,不能进白宫,一般人要从东门进去。于是我们又走到街口上车,绕道驶往东门。在东门外下车以后,安娜又独自一人进东门去了。这时,我们看到门前一群外国客人都在那里等候,有白人也有黑人,都衣冠楚楚,大概同我们一样,是等候进白宫参观的外国代表团。我们在白宫东侧的街头逛来逛去。过了大约半小时,安娜出来,说手续已经办好。她领我们在东大门的入口处查验证件,依次进入白宫的东草坪。

白宫环境优美。正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一样,四周都是大草坪,绿草如茵,花木繁茂。草坪中心那幢白色楼房,就是总统府“白宫”。这时,我虽然记起了伟大领袖要蔑视“美帝国主义”的教导,但心情还是有点激动。走近白宫,进入白宫,也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心脏了。以前能想象吗?能做到吗?改革开放毕竟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其实,我们这次进入白宫并无公务,纯粹是参观,因此很轻松。安娜领我们进入白宫东门后,便有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前来招呼。他是白宫专事礼宾的官员。他像一个职业导游的角色,开始向我们讲解白宫的历史。他告诉我们:白宫,既是总统办公之地,又是总统居住的地方。因它的面墙是白色砂岩石结构,呈白色,故名白宫。白宫的历史同美国的历史一样,既不古老也不年轻。白宫的基址是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选定的,由爱尔兰后裔建筑师詹姆士·霍本设计,1792年奠基。但华盛顿总统本人没有住上这座总统府。1800年,美国第二届总统约翰·亚当斯才正式住进白宫。1814年英美战争,英军占领华盛顿市时,白宫被烧毁。1815年起重新修复,其后又不断扩建。作为一个宫殿,白宫的名字取得较晚,直到1901年才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它为“白宫”。

白宫其实是个建筑群,由主楼和东西两翼组成。东翼和主楼现在有条件地开放,有时可以供游人参观;西翼属总统办公和居住区,仍然是禁区。难怪安娜领我们去西门时,被拒绝而要我们进东门。我们进入白宫主楼,由礼宾官带领先到底层的外交接待大厅。这是总统接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大厅并不豪华,但布置得很有特色。大厅内挂有描写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厅内的沙发很豪华,很有气派。这些沙发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元首坐过的,本身就可以成为文物。礼宾官说:“这个大厅只在上午开放,今天下午克林顿总统要在这里接见一位非洲国家元首,十点以后就不开放了。”

我们在接待厅匆匆一过,便跟着礼宾官进二楼的展览厅。展览厅面积很大,南面是一扇玻璃墙,往下看是南草坪,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总统接待外国元首举行仪式的地方。绿草如茵,非常漂亮!展览厅左侧是图书室。室内按十九世纪早期的风格布置,有数千册美国作家的代表作品及美国历届总统的资料。地图室里面还珍藏着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和一幅巨大的十八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据说,地图室曾经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展览厅左侧是金银瓷器陈列室。里面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名贵瓷器。几个柜子放着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的银制餐具,以及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是中国的名瓷。礼宾官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所以特别把中国瓷器指给我们看。不过他没有特别介绍是什么年代产自何地的瓷器,可能他也不懂。

我们在展览厅里转了几个圈,便到了北门。礼宾官说,这是真正的白宫大门。北大厅宽阔而有气魄。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大厅没有特别的布置,是休息厅,正像我们人大会堂的东大厅一样。但大厅之侧,还配有3个以颜色命名的休息厅——蓝厅、红厅和绿厅。这几个厅平常是作为举行酒会、文艺演出和记者招待会使用的。没有活动时,是可以供游人参观的。看了瓷器展馆,那边就是西楼了。白宫西翼是禁区,是不让外人参观的。礼宾官说:西翼的二楼是总统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包括有总统椭圆形办公室。透过玻璃,隐隐可看到这间椭圆办公室,正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那种布局。不过这个地方只能隔着窗子看,不能进去参观。

白宫不只有建筑物,更多的是绿地,周围是花园和草坪。东侧的庭院被命名为“肯尼迪夫人花园”。我不知道叫这个名字的来历,不知它与肯尼迪总统夫人是否有关。花园很漂亮,林木茂密,繁花耀眼。南面就是接待元首的南草坪。西侧的“玫瑰园”是总统家人专用花园,外人是不能进去的。像莱温斯基这样善于钻营的白〔国工作人国。恐怕也是很难进去的。

我终于进了一回白宫。在没有参观白宫之前,对它一直存在着神秘感。这回在白宫走了一圈,以前存在的神秘感消失了。白宫作为美国的总统府并不那么神秘。白宫也不那么豪华。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相当朴素的。有的地方甚至墙皮都有些剥落。美国总统们也不是随心所欲,想装修多么豪华就装修多豪华。美国有制度保证,不是靠人治,光从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有些好摆排场,奢侈成风的官员们自省。

同类推荐
  • 畅游哈密

    畅游哈密

    这是一片神秘的绿洲。从远古时的翼龙翱翔,到今天的绿洲文明;从汉唐旗帜的猎猎而动,到如今繁华都市的兴起,都是一道道自然与文化的无声轮回。几千年来,每一场风的刮起,都在空气中溢满着浓郁的香甜,这特有的味道,代表了哈密这片绿洲厚重的积淀,也代表着作为一片绿洲应有的祥和与宁静。循着玄奘大师的坚实脚步从这里走过,站在丝绸古道上,心情自是无法平复。有时,穿越并非仅仅意味着用双脚去行进,而是要用心去体味双眼所触及的一切,或是一个在路边卖瓜的小摊,或是一个被甜瓜蜜瓤凝固住微笑的孩子。
  • 雪域莲花

    雪域莲花

    我希望籍沿佛陀的脚步,从尼泊尔向印度,一路追寻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源头,以一名心灵探寻者的所失所得所感,向大家呈现在异域色彩下的生命意义。我更希望,籍我对佛教密宗的深入理解,用自己的脚步重走这段已被湮没的梵路,为以后的朝圣者找出一个最全、最清楚的朝拜路线,籍着行走与思考,燃亮生命的一束光灵性之光。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本书介绍了环球旅行家神威在世界各地游乐人生的故事。在路上,他时而思考感慨,时而放空自己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在路上,他尝试种田收割回归简单生活;乘坐放着重金属音乐的坦克,穿越大奴湖去追寻世界最美的极光;在奥运圣地学滑雪;在柚木大王的百年私宅学泰拳,做不一样的自己,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当然也遇见了形形色色有趣的、奇怪的人,和许许多多捧腹爆笑的事。
  • 沙坡头

    沙坡头

    本书主要介绍了宁夏沙坡头风景区的由来,沙坡鸣钟、桂王园、古代拦河堤坝——白马拉缰,香山与明长城,享誉世界的治沙工程等许多景点的历史由来和景观特色。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霸王圣骑

    网游之霸王圣骑

    项少羽因一次意外,重生到十年之前。为了拟补心中的痛,为了守护她。其又毅然决然的投入到《缔造辉煌》之中。机缘巧合之下,其转职为霸王铁骑。在获得无与伦比的属性之时,其也丧失了所有的主动技能。从此,一个只靠buff和被动技能的骑士,走向历史的舞台。
  • 凌傲玄界

    凌傲玄界

    修真男来到梦之大陆,看他如何翻手云,覆手雨,叱咤风云,梦之大陆唯我独尊!
  • 请叫我啸哥

    请叫我啸哥

    想当年大圣爷爷做个保镖一不小心成了战斗圣佛,天蓬哥哥和卷帘哥哥也都成了净坛使者与南无八宝金身罗汉,就连白龙弟弟也成了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想到此,哮天犬决定向二郎神申请下基层,二郎神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对于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忠诚手下的想法还是很认同的,抬起一脚就把哮天犬同志踹下届去了,
  • 剑行诸天

    剑行诸天

    为了成神的那一缕契机,四大高手进入坠神峰,历经险阻终于得到了化神石。不幸的是,四人遇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湮神风。在湮神风之下,剑皇姜夜只剩下了一缕残魂。剑皇重生,以手中之剑杀出一条无上之路!以我手中之剑,扫除一切!
  • 空白启示录

    空白启示录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只是空白吧,我改变了世界,我没有了情感如同神一般,不,现在的我应该不是世人能理解的存在了,世人对我的认识应该是不该存在的,依照人类的意思来说,我无情,我不存在感情,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却无人知晓我为何这样做。”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只是被一股神奇的力量阻隔了,鬼真的存在,而驱鬼道士也真的存在,只是真相的背后无人知晓,因一个未知少年从此打开了谜团,阴阳界,从古至今依然存在只因为一个“人”被封印长发数百年,只有力量薄弱的阴阳师才可去往现世,而这个世界的道士皆有阴阳界诞生,而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开始
  • 通天札记

    通天札记

    在星辰寥落的南极冰原上,巍峨的三棱塔擎天而立,塔身三段倾角,通体透明。梦幻般的粉白流光从中轴向外流动,又从塔壁弥漫出来,消弭在虚空之中。其巨大的基座占据了1332.4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的三分之一,高度则达到了1500000米,0曾经站立在雪原之上观察,只觉得庞大的塔身几乎要遮住天幕了,以其的角度来看,这座高塔实在过于庞大。0是此高塔的唯一管理实体,而如今0正盘膝漂浮在位于高塔透明塔尖中的一个巨大的青色球状空间里,双手握着一个透着青光的小球,双目微闭,静坐良久,意识已经飘入了意识世界之中,而塔尖之外无尽的太空静谧而璀璨。
  • 淋浊遗精门

    淋浊遗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亿万继承者独宠落魄千金

    亿万继承者独宠落魄千金

    “我就想过个安稳的校园生活,总裁大人你就别来打扰我了行吗?’某女哀求。“这怎么行?你这坏脾气流放出去只会活该人间!我一向很善良,我就勉勉强强把你给收了吧。”某男臭屁道。“你那个嘴巴耶!欠抽!”“错了!是欠吻!”某男俯身把某女给亲了==b
  • 校花的贴身少年

    校花的贴身少年

    他,连夜逃婚到江北市,意外就下集团千金。修炼,让他成为一方之霸,泡的已经不是妞了,而是境界。他是谁?他是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该看看本书了!
  •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那时的爱情却似乎更加简单纯粹,也格外浓烈。那个时代的爱情,通常是源于手写的情书,一支笔,几张雅致的信纸,再将一股浓浓的深情流经笔端化作墨迹,化作一个个溢满爱意的文字,便造就了一封情意缠绵的情书。而五四时期的情书更是因其肆无忌惮的缱绻缠绵,让第三者读来要掉一地鸡皮疙瘩。其中的痴、傻、肉麻、撒娇是中国人压抑了两千年热情井喷般地爆发。历数中国文坛,这样的代表性人物更是繁若星汉,鲁迅和许广平、巴金与萧珊的,徐志摩和数位红颜,沈从文和张兆和……这些情书或狂热直白、或真挚朴素、或诙谐幽默。它们记录这些爱人间真挚的情感,也一再提醒我们那早已模糊的爱情原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