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梦里之后,程暄睁开眼睛看到那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城墙,心里默默地骂了句“卧槽!”
背景:古代,具体看不出来是哪朝。
她出现在城门外面,抬头就看见通向城门的那长长的队伍,他们身上穿的都是粗布麻衣,一个个排在那儿等着接受检查,进而入城。
程暄立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扮,还好,是古装。程暄微微松了一口气。
伸手摸了一下衣襟,发现料子倒是明显比眼前的那些人好了一些,结合周知易事件,既然衣服换了,自己的发型应该也是梳成了发髻。她肩膀上还背了个小小的包裹,程暄走到一边,蹲下来解开包裹,发现里面有个荷包,里面装着几块碎银子,十几个铜板,她连忙把这个收好,还留了几枚铜板在袖袋里。她可太知道了,没钱绝对是寸步难行的。
程暄又看了看其他东西,发现了一张官府发的度牒,还有两件简单衣服。
她把度牒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两遍,上面的字虽是繁体,但很工整。因为会简体字的天朝人自动点亮繁体字辨识技能树,所以她倒是能看懂个大概,知道这是证明自己身份乃至于入城的重要文件,也将它放到妥帖的地方,这才把包裹原样包起来,背在肩膀上,站起来整理完衣襟之后,朝着那长长的队伍走去。
程暄排在了队伍的最后,身前是一个头发上包着藏蓝色粗布的农妇,佝偻着腰,岁数不小的样子,便搭讪问道:“大娘,您也进城啊!”
那农妇恍若未觉,没有任何反应。
程暄不躁,又稍微挪下位置,到了农妇的侧面,这下看到那农妇的脸,她才知道自己冒失了,这农妇虽然身形看起来年纪不小,面相上也粗粝沧桑,但一看就是辛劳而致,年龄绝对没到大娘的程度。
程暄心下讪讪,暗想没穿越真是太好了,嘴上却改了口,笑问道:“大姐,请问一下,您知道这附近有一位姓金讳迎的人么?”这是沿用了金木的称呼。
这回,农妇反应过来了,转过头来一下子目光就放在了程暄的发簪上,之后才看到程暄那张笑意融融的脸,“姓金讳迎?俺倒是不知那里有这样一位金大人,不过,俺也是在村里呆闭塞了,消息不灵通也是有的,姑娘不如到城里再问问?”
程暄有些失望地点头谢过,但看农妇殷切地目光一直在自己的脸上还有脑袋上转,时不时还要往她的衣料上瞄一眼,便伸手从袖子里掏出来三枚铜板递到了农妇手里,同时笑道:“谢谢这位大姐,我这里是小小的谢意,就当这么热的天大姐喝完茶水吧。”
农妇先是愣了一下,由着程暄拉着自己的手,可铜板塞到手心里她就瞬间反应过来,连忙反手按住了程暄的手,要把铜板塞了回去,焦急道:“姑娘,俺就是回答一个问题,也没帮上什么,这样太折煞俺了!”
要论手劲还有那个女人能比的上程暄,不管农妇怎么使劲,这就是掰不转程暄的手,加上渐渐热起来的天气,她竟然额头见汗了。
争执在城门口不少见,但是为了不收钱而争执的还真是稀奇。前面那些人纷纷回头,看着两人,农妇的脸更加红了,动作也急了,程暄看这影响也不好,干脆收了劲,顺着农妇的意思,把钱收在手心里。看农妇释然的样子,程暄更是歉意道:“大姐,真是不好意思。不如等一会儿进城了我请您喝杯茶避避暑气吧?也算是全了我的谢意。”
农妇大功告成,后退半步,道:“姑娘心意俺真领了,俺还有事。”说着一只手伸到背后拍了拍她背着的几匹布。
程暄也不能真去耽误她谋生计赚钱,就再次道谢作罢了。前面的人看两个人都偃旗息鼓、气氛和谐的样儿,顿觉没趣,又纷纷转回去了。
过了一个时辰,程暄和农妇聊着进了城,刚要分道扬镳程暄问了一句大姐去哪儿,一听是集市之后,就立即提出要一起去,农妇当然欣然同意。
集市也不远,到了之后,这下两人才真正的分开了。程暄再三道谢,又走之前硬买了一些口粮给农妇,这才离开。
自古,消息最流通的地方无非茶馆客栈酒肆,加上闹市区的这些地方,人更多,得到金迎消息的可能性就越大。程暄要来集市原因就在此。
她走在街上。街上人声鼎沸,两边的小摊贩都摆了出来,路中间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程暄在找客栈酒肆的时候少不得要捂住自己的东西,免得被人顺走。
大概走了百余米,一个看起来相对来说气派不少的客栈出现在面前,但从建筑上,四层结构就比其他的高出一节。
程暄毫不犹豫地拐了进去。
进门之后,一楼跟一杯梦的大堂倒是别无二致,二楼也是吃饭的地方。门口也有肩上搭着白抹布的小二哥热情喊着:“客官您来了!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程暄听着这句话还特意转头去看看那小二哥,没看到与金木一般清秀的脸倒是有些遗憾。
“我就吃点东西。”程暄答完,任由小二哥将她引到一边,刚要坐,程暄忽然指了楼上,问道:“这楼上可以去么?可有靠窗的位子?”
小二哥问言为难地摸了摸后脑勺,又堆出笑来道:“客官您见谅,咱们这楼上的包厢早半个月就被订出去了,今个是孔家郎君到咱们虞城的日子,这全城的姑娘家冯管哪家的都翘首盼着呢!怎么姑娘您不知道?”
程暄脸也不红一下,笑道:“我还真不知道。这孔家郎君是?”
“哎呦!您还真不知道啊!”小二哥惊奇地大叫一声,还拍了下大腿,倒是把周围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程暄就听着周围哄笑议论着,“这世上还有哪家姑娘不心仪孔家郎君的么?”、“一听那孔郎君要来,我家那婆娘都快坐不住炕头了!”、“就是她不知道孔郎君!”……
程暄终于红了下脸,在一片关于那孔郎君的谈论声中,问小二哥道:“这孔家的郎君到底什么来历,你跟我说说。”说着在桌面上把袖子里的掏出来七八个,放在桌面上。刚刚她去买过东西已经知道这里的物价水平了,七八个铜板也能吃上一顿饭了,但程暄完全没有必要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