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1300000012

第12章 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邢贲思

内容提要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革命。两次革命虽性质有别、结局迥异,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命运。

辛亥革命虽是旧民主革命,但它推翻封建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历史贡献决不能否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侵我国土,戕我人民,掠我财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曾出现过三种社会运动形式,其中,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最为重要。在资产阶级

革命派中,孙中山是杰出的代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他也曾对清朝政府抱有幻想,甚至上书李鸿章,把革新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封建上层官僚身上。后来他从西方列强侵略日甚和清朝政府丧权辱国的事实中,“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得出了“现在的中国政府绝对没有能力进行任何的改造,任何的改革,所以只有消灭他们,而不能改进他们”的结论,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他组织过8次起义,均告失败,但他没有动摇。一旦选择革命就义无反顾,虽屡经挫折却始终站在革命潮头,这是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之处。

为了指导革命,孙中山提出了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革命意志虽坚定,革命纲领也较明确,但他的革命抱负最终没有完全实现。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注定了它无法战胜有西方列强做靠山的反动封建势力,革命果实被一批封建余孽、军阀政客所篡夺。在孙中山最困难的时候,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手,促使他下决心扭转革命困局,他改组了国民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三民主义”注入了新的革命元素。但由于反革命势力过于强大,孙中山的一切努力都没有能挽救旧民主革命失败的命运。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只有弃旧图新,另辟蹊径,中国革命才有光明前景。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终于迎来了这样的前景。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它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也没有消除封建压迫,解决人民解放的问题,没有改变工农劳苦大众的悲惨处境。尽管如此,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能抹煞,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使中华民族从此摆脱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羁绊。民主共和的政治虽没有实现,但民主共和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历史参照,这就是在近代中国,不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不扳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革命不可能真正成功。

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的历史性跨越,从客观上说是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

的需要,从主观上说是因为出现了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和能够指导这一变革的先进理论。先进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组织,政治上更加自觉,行动上更加坚定,已经能够担负起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革命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先进的革命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毛泽东。

毛泽东从中国社会的性质分析起,得出了关于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革命领导阶级和同盟军、革命道路等一系列新的重要结论。毛泽东指出,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中国的民主革命不能由它来领导,只能由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来领导,领导力量发生的改变使这个革命虽仍属于民主革命,但已不同于辛亥革命那样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面对的是十分强大的反动势力,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联合一切革命阶级、革命力量组成革命同盟军,才能战胜敌人。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得出了同十月革命不同的结论。中国革命必须避开反革命锋镝,绕开城市,深入农村,在那里建立革命政权,壮大革命武装,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

新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是一个必须回答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毛泽东指出,由于新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胜利后必然会通向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鸿沟,那种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仍需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举行第二次革命的观点是错误的。但由于中国经济落后,革命胜利后又不可能立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所以他说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共和国既非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又非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过渡形式,但又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确立,使得中国的民主革命既有了先进社会力量做领导,又有了先进理论做指导,这是新民主革命成功的两大保证,是胜

利实现从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历史性跨越的关键。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历史功绩当永远铭记。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虽都已成为历史,但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这两次革命仍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革命免不了使用暴力,免不了造成社会一定的破坏和震荡,这是毋庸讳言的客观事实。有人据此否定革命,认为革命的代价太大,不如采取和平渐进的改良方式为好,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不妥。脱离具体情况抽象地议论改良和革命孰优孰劣,毫无意义,只有把问题放到中国近代史的具体条件下,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改良虽也能对社会起到一些改进作用,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进步性,但改良不触动社会的根本制度,不破坏反动阶级的统治根基,就中国近代史的具体情况说,它既解决不了救亡图存问题,也解决不了强国富民问题,因此,改良作为一时权宜之计则可,作为变革社会的根本大计则不可。改良在近代中国是完全行不通的。

马克思主义并不一概否定改良。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赞不赞成改良,而在于有条件赞成,还是无条件赞成。有的改良主义者不管条件是否允许,一味顽固坚持,即使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康有为就是改良主义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典型,从“公车上书”的领头人到戊戌六君子到辛亥革命的反对者,最后堕落成为坚决的保皇派。康有为的这一蜕变过程,折射了改良主义从进步走向反动的历史轨迹。

认为改良比革命好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革命使用暴力,而改良可以避免暴力。改良是可以避免暴力,却达不到根本变革的目的,何况最终也不为反动统治者所容,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可能做到温良恭俭让,革命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总会引起社会的一定破坏和震荡,但这是必要的,不这样又怎么能荡涤污泥浊水,清扫历史垃圾,换来一片新的天地?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反对一切暴力,要看是反革命暴力,还是革命暴力。反革命暴力是残害人民、镇压革命、屠杀革命者的罪恶工具,必须坚决反对。而革命暴力则是摧毁旧制度、破坏

旧势力、催生新事物的战斗武器,应当予以肯定。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把暴力一概视为“坏事”的观点时指出:“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死的垂死形式的工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革命暴力所作的科学结论。

正 文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革命。两次革命虽性质有别、结局迥异,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命运,它们的历史功绩,将彪炳史册。

辛亥革命虽是旧民主革命,但它推翻封建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历史贡献决不能否定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序幕,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侵我国土,戕我人民,掠我财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曾出现过三种社会运动形式,这就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概括的: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其中,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最为重要。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孙中山是杰出的代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他也曾对清朝政府抱有幻想,甚至上书李鸿章,把革新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封建上层官僚身上。后来他从西方列强侵略日甚和清朝政府丧权辱国的事实中,“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得出了“现在的中国政府绝对没有能力进行任何的改造,任何的改革,所以只有消灭他们,而不能改进他们”的结论,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他组织过8次起义,均告失败,但他没有动摇。一旦选择革命就义无反顾,虽屡经挫折却始终站在革命潮头,这是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之处。为了指导革命,孙中山提出了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颠覆”满人统治,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发展实业等。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代表了这个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孙中山的革命意志虽坚定,

革命纲领也较明确,但他的革命抱负最终没有完全实现。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注定了它无法战胜有西方列强做靠山的反动封建势力,革命果实被一批封建余孽、军阀政客所篡夺。革命后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原本已混乱不堪的局势变本加厉,由北洋军阀组成的政府,是实质上的封建专制和形式上的议会民主结成的怪胎,民主共和至此已名存实亡,连民主共和的开创者孙中山也几乎被逼到了绝境。在孙中山最困难的时候,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手,促使他下决心扭转革命困局,他改组了国民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三民主义”注入了新的革命元素。但由于反革命势力过于强大,孙中山的一切努力都没有能挽救旧民主革命失败的命运,他本人也怀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无限惆怅,告别了这个世界。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只有弃旧图新,另辟蹊径,中国革命才有光明前景。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终于迎来了这样的前景。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说它不彻底,因为它名为民主革命,既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也没有消除封建压迫,解决人民解放的问题,工农劳苦大众的悲惨处境,没有因为革命而有任何改变,这种不彻底的革命必然会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能抹煞,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使中华民族从此摆脱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羁绊。那些封建余孽复辟帝制的白日梦不止一次地被粉碎,就因为历史已经不可逆转,中国再也不会退回到封建帝制时代,民主共和的政治虽没有彻底实现,但民主共和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历史参照,这就是在近代中国,不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不扳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革命不可能真正成功。中国需要一次荡涤半殖民地半封建污泥浊水的更加彻底的革命,而这样的革命果真到来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历史功绩当永远铭记

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的历史性跨越,从客观上说是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是因为出现了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和能够指导这一变革的先进理论。先进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辛亥革命发生之际,中国无

产阶级力量还较薄弱,到了五四运动时,它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并在“六三运动”中登台亮相。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组织,政治上更加自觉,行动上更加坚定,已经能够担负起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革命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先进的革命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正是由于有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革命运动才得以蓬勃地开展起来。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和不少先进分子一样,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后,他认识到,三民主义救不了中国,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样板,不少先进人士得出一个共同结论:走俄国人的路。但俄国社会和中国社会毕竟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不可能相同,因此,既要走俄国人的路,又不能照抄照搬他们的经验,这是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此都进行过探索,但真正从理论上系统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从中国社会的性质分析起,得出了关于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革命领导阶级和同盟军、革命道路等一系列新的重要结论。他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这一社会性质,革命的敌人依旧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倒这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这一革命不同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按其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中国的民主革命不能由它来领导,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教训,因此,这个革命只能由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来领导,领导力量发生的改变使这个革命虽仍属于民主革命,但已不同于辛亥革命那样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面对的是十分强大的反动势力,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联合一切革命阶级、革命力量组成革命同盟军,才能战胜敌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这不仅因为农民在中国人数众多,而且因为农民在旧社会受压迫最

深,辛亥革命没有改善他们的处境,他们具有参加革命的迫切愿望。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曾举行过多次起义,但因为农民自身的小生产者局限性,农民起义的结局不是惨遭失败,就是腐化变质,个别农民起义领袖自己变成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封建统治者,而广大农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才能真正走上革命道路并改变自己的命运。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既壮大了无产阶级,又改变了农民。在革命同盟军中,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特殊复杂性,由于受三座大山压迫,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一定的革命愿望和要求,但中国民族资本的不发达和力量的薄弱,使得它又具有明显的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既要团结它一道参加革命,又要防止它在革命中的动摇性,更要警惕它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点很重要,成了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毛泽东也得出了同十月革命不同的结论。十月革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一样,革命烈火都是在中心城市首先点燃,然后再扩大到其他地区,但这样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为在中国的中心城市盘踞着强大的掌握武装的反革命势力,在那里举行起义,会使革命力量遭到灭顶之灾,“左”倾路线下发动的几次城市暴动遭到失败,就是证明。中国革命必须避开反革命锋镝,绕开城市,深入农村,在那里建立革命政权,壮大革命武装,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新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是一个必须回答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毛泽东指出,由于新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胜利后必然会通向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鸿沟,那种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仍需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举行第二次革命的观点是错误的。但由于中国经济落后,革命胜利后又不可能立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所以他说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共和国既非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又非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过渡形式,但又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

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它的主要部分是关于革命,但同时也涉及到了如何建国,是革命和建国相统一的理论。这一理论既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完全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它

的系统阐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确立,使得中国的民主革命既有了先进社会力量做领导,又有了先进理论做指导,这是新民主革命成功的两大保证,是胜利实现从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历史性跨越的关键。

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当代仍是一个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虽都已成为历史,但对这两次革命的研究和讨论仍在继续,持有不同立场、观点的人对它们的评价截然相反。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这两次革命仍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革命免不了使用暴力,免不了造成社会一定的破坏和震荡,这是毋庸讳言的客观事实。有人据此否定革命,认为革命的代价太大,不如采取和平渐进的改良方式为好,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不妥。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把问题提到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脱离具体情况抽象地议论改良和革命孰优孰劣,毫无意义,只有把问题放到中国近代史的具体条件下,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首先,改良虽也能对社会起到一些改进作用,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进步性,但改良不触动社会的根本制度,不破坏反动阶级的统治根基,就中国近代史的具体情况说,它既解决不了救亡图存问题,也解决不了强国富民问题,因此,改良作为一时权宜之计则可,作为变革社会的根本大计则不可。其次,改良再好,在近代中国也是完全行不通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想通过改良道路改变中国现状的人,鸦片战争以来可以说不绝如缕。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和改良主义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不必说,连后来成为辛亥革命领袖的孙中山,也曾对“以和平手段,渐进方法,请愿于朝廷”的活动深表同情。另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章太炎,早年受康有为影响,曾提出“客帝”主张,所谓“客帝”就是以起复光绪帝、实行君主立宪即所谓“虚君立宪”为条件,维持清王朝的存在。五四运动时期,胡适也试图走改良的道路,他和李大钊之间的“问题和主义”之争,实质上即是“改良和革命”之争,胡适也是主张反封建的,他和李大钊之间的争论不是要不要反封建,而是怎样反封建。胡适虽也认为北洋政府是坏政府,主张要改革政治,“同恶势力作战”,但他提出的“好政府主义”,根本动摇不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在蒋介石的反革命狰狞面目暴露之前,一些善良人

士也曾对他抱有幻想,蒋介石上台,中间派中的多数是支持的,原因就是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但他上台后,既不反帝,也不反封建,连中间派要求的有限民主,他也不接受,反而对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大肆屠杀,革命的国民党变成了反革命的国民党,孙中山一手缔造的中华民国实质上变成了一党专政、个人独裁的国家。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有哪一个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反动政府,能够真心实意地或主动改良,或接受别人的改良主张,又有哪一个主张改良的人士不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事实证明,和反动政府讲和平、谋改良无异与虎谋皮。

马克思主义并不一概否定改良。马克思主义认为,改良和革命是推动社会演变的两种不同形式,前者是渐进的,后者是急进的。当社会处于相对平稳,阶级斗争并不显露,统治阶级出于自信对被统治阶级还有一定程度的宽容时,改良这种和平渐进的方式是可行的,也能收到一定效果。而当社会处于剧烈动荡,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反动阶级已感到自己的统治岌岌可危时,它们不但容不得革命,也容不得改良,戊戌变法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赞不赞成改良,而在于有条件赞成,还是无条件赞成。有的改良主义者不管条件是否允许,一味顽固坚持,即使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康有为就是改良主义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典型,从“公车上书”的领头人到戊戌六君子到辛亥革命的反对者,最后堕落成为坚决的保皇派,康有为的这一蜕变过程,折射了改良主义从进步走向反动的历史轨迹。

认为改良比革命好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革命使用暴力,而改良可以避免暴力。改良是可以避免暴力,却达不到根本变革的目的,何况最终也不为反动统治者所容,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可能做到温良恭俭让,革命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总会引起社会的一定破坏和震荡,但这是必要的,不这样又怎么能荡涤污泥浊水,清扫历史垃圾,换来一片新的天地?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反对一切暴力,要看是反革命暴力,还是革命暴力。反革命暴力是残害人民、镇压革命、屠杀革命者的罪恶工具,必须坚决反对。而革命暴力则是摧毁旧制度、破坏旧势力、催生新事物的战斗武器,应当予以肯定。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把暴力一概视为“坏事”的观点时指出:“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死的垂死形

式的工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革命暴力所作的科学结论。

回顾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就会缅怀在两次革命中牺牲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他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他们的革命选择不容质疑,他们的牺牲精神不容亵渎。我们一定要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继承他们的革命传统,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绝世召唤

    三国之绝世召唤

    重新醒来的刘琦,发现自己已经身临三国,成为了天下诸侯之一刘表的长子,但是却并不轻松惬意!在内,以蔡氏为首的荆襄世家不断咄咄逼人,在外,天下群雄虎视眈眈的盯着这块沃土,使刘琦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幸亏绝世召唤系统的及时出现,让刘琦看见一丝曙光,各朝历代的文臣猛将任我召唤,且看最后谁能主宰天下!
  • 历史年鉴之1922

    历史年鉴之1922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我国的年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本套年鉴丛书根据1900至1946年间每年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活动情况等编纂而成,并逐年成册,共二十四五册,是广大读者了解、认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全面、真实、系统的资料,史料价值极高。
  • 国殇——旧时堂前燕

    国殇——旧时堂前燕

    本部小说讲述的是东晋末年,刘裕乱政推翻晋室,建立南朝宋后,琅琊王氏传人王尚儒临危受命,携太子司马敬出逃北渡,短暂复国的一段传奇故事。通过南朝宋、北魏及后晋三大政权的争斗,来展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对忠、孝、任、义、信五字的诠释。小说中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爱情、侠义、传奇等元素,内容丰富,情节波澜壮阔。
  • 三国县令

    三国县令

    穿越东汉末年小小县令,以一县之力为根基,率领并州铁骑,南下逐鹿中原,北征匈奴鲜卑,西攘西域诸国,东灭日韩岛国,成就中华霸业。
  • 超时空漂流记

    超时空漂流记

    用神话还原历史,用历史改写故事!罗脩是一名天才历史讲师,某天他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跑到了酒吧将自己灌醉,以至于酿成了一场车祸,进入了牢狱生活。几年后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等到他读完信中的内容时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里面,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生活!
热门推荐
  • 茅山捉鬼师

    茅山捉鬼师

    茅山弟子秦重道法初成,下山历练,从此踏入都市,遭遇各种妖魔鬼怪,奇诡异事。厉鬼冤魂,野仙邪神,道法密术,传说精怪,一一出世。养小鬼的御姐老师,身负诅咒的美女校花,仙家附体的小萝莉,双重人格的小师妹,纷纷而来。苗疆蛊术,南洋降头,东瀛式神,妖邪巫术……群魔乱舞。名震天下的茅山道术,能否再一展全长?
  • 小欢喜

    小欢喜

    长相平平、学历平平、经历平平的林初欢,意外被肖风所救,从此心系于他。肖风也对其颇有好感,但一次误会令他以为欢已有男友,便确定了与欢妹林素喜的恋爱关系。儿时,欢继母刀彩凤为救火灾中的欢而丧生,欢失去了之前的所有记忆,并因深深的愧疚感,对继母留下的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加倍补偿,故此将自己对肖风的感情永远地埋藏心底,只是默默守着他而已……
  • 魂点无极

    魂点无极

    穿越神通大陆却因为先天不足无法修炼的殷无邪,在得知了陪着一起降生异界的神秘宝石能增加魂点成长和其他逆天的功效之后,他的人生就此转变,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强大起来的脚步,我的魂点无极限。
  • DeadRedmption

    DeadRedmption

    6月的某一天,夏天已经霸道的用炽浪赶走了春天的余温,我和高一九班的同学们在海边度过假期,在海边,我看到远远的有一个女孩子,她脱了鞋,往海里走去,平静的似乎是去迎接一抹属于他的温柔,而她的手,不断地写着什么,直到她被海浪温柔的拉入深底,我却没有惊慌的走到了她所处的地方,那里,有一本黑色的笔记本,静静地躺着,是她在被吞没的前一秒所扔出来的,我将本子捡起,我看到,本子上面有烫金的字,DeadRedmption死亡救赎。她要救赎谁?又或者说,她将要被谁救赎?我看着她沉没的地方,静静地翻开了那本本子。2016年五月二十七,倒计时100天。。。。。。
  • 新时代侦探

    新时代侦探

    15岁少年没有考上高中,父母出巨资送他上了一所民办高中,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的事情也使得他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一次次的改变中他的心灵也在默默的改变,其中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
  • 正源略集

    正源略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运征途之我心无主

    命运征途之我心无主

    命运的无常使我饱受痛苦,实力的卑微使我饱受折磨。没有实力我被命运戏耍,我所爱的也无法挽留。一生的凄苦使我看淡命运,我立誓有生之年踏破命运,即使痛苦但我却笑着。
  • 赤水河在这里转了个弯

    赤水河在这里转了个弯

    赤水河,史称虺河。发源于川滇黔接壤号称鸡鸣三省的地方。她在大娄山与乌蒙山之间时而欢快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时而咆哮地流淌着奔腾着。穾然,鬼使神差就弯了个弯,成v字型倒流四百八十公里汇入长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剑四之山海情缘

    仙剑四之山海情缘

    幻冥界与妖界再次大战,玄霄邪煞登场看他如何血屠天庭,踏破苍穹。夙玉复活,云天青势为孤魂野鬼也要守护挚爱。墨守成规的琼华派弟子慕容紫英居然成了半妖半仙。如何才是韩菱纱生命的最终归属,看她如何将短暂的生命演奏成骇人心悬的最终曲。柳梦璃又是否会回归到恋人身边。这一切的一切,云天河到底能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看他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慨。悬疑,浪漫,纠葛,神秘,探索,尽在《仙剑四之山海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