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9700000014

第14章 被传说丑化的刘太后

历史反光镜

这位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被传说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恶毒女人。可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真的发生过“打龙袍”的事件吗?刘太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真实的刘太后,其实是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她跟宋真宗赵恒之间的感情也很真挚深厚。

刘太后名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的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然而刘娥出生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谁料牺牲于战场上,因刘通无子,家道中落,庞氏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

幼年失怙的刘娥,显然不能过千金小姐的幸福生活,除了读书识字,还学会了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把她嫁给一名年轻银匠龚美。刘娥嫁夫随夫,跟着龚美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

龚美手艺出众,又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因此,宋真宗赵恒认识刘娥时,她已是有夫之妇。而据宋史上说,刘娥15岁与赵恒初会进襄王府。

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娥的出身,认为刘娥勾引赵恒上邪路,劝赵恒赶跑刘娥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宋太宗大怒,一道圣旨下来,将刘娥逐出京城,并为17岁的赵恒赐婚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

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王府,却不愿离开刘娥,而是把她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地过了十五年。

宋太宗死后,这对苦命鸳鸯终于得见天日。而此时的刘娥,则已是青春不再,但宋真宗却依然钟爱刘娥,召室宫内封为四品美人,仅次于当时的郭皇后(当年赵恒奉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后六年便死了,无子。潘氏去世两年后,宋太宗又赐婚于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赵恒即位后册立郭氏为皇后)。刘娥以36岁“高龄”一直得宋真宗专宠,可见两人感情之深。

这夫妻俩还干了件特“大方”的事。刘娥的前夫龚美,被刘娥认为兄长,改姓刘,以继承刘家香火。看来宋真宗倒也是大度之人,换了别人早就送他回归故乡了。

景德初年,郭皇后的儿子赵佑夭折,年仅9岁;半月后,另一名两月大的皇子也夭折了。宋真宗的五名皇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10岁,此时宋真宗已年近四旬。而郭皇后前后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赵佑能活到9岁,不想也不幸夭折,伤心过度,身子垮了下来。

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郭皇后病薨,享年31岁,谥号为庄穆皇后(后改章穆皇后)。宋真宗心里虽然很想立刘娥为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反而要求册立14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虽然是大中祥符元年才入宫的,然而她出身高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宋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刘娥身边有一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宋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了“借腹生子”的法子来,遂临幸李氏。李氏倒也不负众望,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以刘娥为母。

刘娥既已“生子”,宋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高级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宋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一月,宋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并给百官加官晋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丁亥,44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宋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她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她。

天禧四年(1020年)二月,宋真宗患病,难以理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宋真宗病情更重,遂下诏曰:“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认可了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娥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祯这时只有11岁,实际上也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然而丁谓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以为刘太后是女子无见识,多有不轨。刘太后虽然当初因为后位不稳而不动他,如今根基已稳,又查知其多年来的不法举动,因此决心除掉丁谓。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太后开始和宋仁宗赵祯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刘太后自知出身卑微,宋朝以士大夫为尊,因此大力抬高母家,一直追尊加封祖宗: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

刘太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道宗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难得的是,刘娥以太后之尊,还能听取臣下的谏言。刘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如同皇帝一样,要说她完全没有“想法”,也不实际。一次,她问参知政事鲁道宗:“武则天是什么样的帝王呢?”鲁道宗是正派人,当然听出刘太后的弦外之意,直言道:“武后,乃唐朝罪人,差点毁了社稷国家!”(此话有失偏颇,如今不信也罢)刘太后默然。上朝时,又有小官趁机巴结,要刘太后立刘氏七庙以显尊崇,鲁道宗反驳:“若立刘氏七庙,皇帝家该立几庙?”还有一次,刘太后、宋仁宗一同去拜佛,刘太后想安排自己的凤辇在小皇帝的仪仗之前,鲁道宗上谏:“夫在从夫,夫死从子,妇人不能在前。”刘太后顿了顿,想了想,还是依礼在宋仁宗后面礼佛。

刘太后也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太后,刘太后不为所动,说:“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宋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宋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太后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宋仁宗称刘太后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而宋仁宗生母李氏,刘太后也升封她为顺容,迁往宋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宋真宗去世后,她依然沿用李氏,未下杀手。

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李氏患了重病,刘太后连忙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然而李氏薄命,封妃当天便病薨,享年46岁。起初,刘太后只想以普通宫嫔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宰相吕夷简的劝说,以保全刘氏家族计,刘太后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晋升。

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宋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道:“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刘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宋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太后自觉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二月乙巳这天,刘太后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为了将这场典礼搞得功德圆满,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宋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太后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彻底还政于儿子宋仁宗。

三月,刘太后病重,宋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然而却无法挽留她的生命,几天后,刘太后病逝于宝慈殿,享年65岁。

第二日,宋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宋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太后换上皇后冠服。

宋仁宗正自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太后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宋太后毒死的。宋仁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宋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来到刘太后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谥号之时,刘太后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宋朝旧制皇后皆两字谥,四字谥自刘太后始。宋仁宗生母李宸妃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

现代启示录

给别人留条路

刘太后对宋仁宗生母的礼遇,不仅保全了名声,也保全了刘氏家族。多给别人留条路,其实是在给自己拓宽生路。即便是面对“敌人”,也应秉承这个原则。

“修墙”的故事流传了好多个版本,有人说是郑板桥,有人说是刘墉,还有人说是纪晓岚,这已无从考证。故事的情节大体如下:

某大官的乡下亲戚在修墙时跟邻居起了冲突,双方各不相让,非得争那三尺地皮。乡下亲戚气不过,一怒之下,连夜修书一封发向京城,向大官亲戚告状。这位大官是个明理的好官,没有徇私枉法,而是回书一封,表达这样的观点:你辛辛苦苦地千里修书,只为了一道墙,值得吗?大家乡里乡亲,何必争个你死我活?你让他三尺又能怎样?

乡下亲戚收到回信,顿时明白了。于是主动退让,而邻居也感于他的大度,亦有所退让。你敬我让,就留下了“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

不要以为“给别人留条路”是句大而空的“官话”,其实不然。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给别人留路的“场合”:

1.善待别人的错误,留成长的路

对方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对手、家人、爱人等,他们在不经意间犯了一个不怎么小的错误,而且造成了相当的困扰。你该怎么处理呢?大发雷霆?横加抱怨?无怨无悔地收拾烂摊子?都不合适。要帮他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跟他一起解决问题。既让他清楚地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也照顾到他的情绪,不要给他形成心理阴影,影响到今后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

2.原谅别人的伤害,留未来的路

被别人伤害确实是件很痛苦的事,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恋人。而这种伤害又对你影响非常大,以至于不敢回忆。这说明它已经困住了你,因此只会继续伤害你。其实你应该淡化并慢慢去原谅,因为这样是对你自己的救赎。走出心理的困境,才能轻松地面对未来。

3.笑对别人的攻击,留和平的路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敌人”或者对手。如果你采取“针尖对麦芒”的方法,就会把关系搞得更僵。相反,如果你用一颗宽容的心,笑对别人的攻击或讥讽,就会海阔天空,不仅能消除矛盾,还会体现你的大度,一举两得!

4.不逼得太紧,留转圜的路

有些事情处理起来非常微妙。你既希望占到上风,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又得防着对方孤注一掷、拼个鱼死网破,特别是在感情上,很容易遇上这样的问题。很多人抱着“我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的心态,宁愿一起“毁灭”,也不愿意给他人留点机会。可现实是,逼得太紧,可能就“消灭”了回旋的余地。所以,退让一步,不要跟得太紧,你们都需要喘息的空间。

同类推荐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热门推荐
  •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是一本由编者们经过筛选评选出的代表着21世纪中篇小说创作中最高水平的多篇优秀作品的文集,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秀中篇小说的选本,使之一册在手,便能通览多篇给人以精神启迪和审美享受的精彩华章。
  • 戏神忌

    戏神忌

    光绪24年,慈禧太后召集8位民间异士组成“八仙爷”,八门世代相传,时过境迁,更是手法与恩怨的明争暗斗,那京西府地又掩埋着一段怎样的过往……
  • 九世仙王

    九世仙王

    万载光阴,终究等不来。九世至尊,还是看不穿。一世轮回,葬身过去,寄生未来。脚踏天地,因果不入体,万法不沾身。如今我为仙王,定要找到那一线生机。
  • 妾舞凤华:邪帝霸宠冷妃

    妾舞凤华:邪帝霸宠冷妃

    前世她被同父异母的妹妹陷害,容颜尽毁,葬身火海。今生穿越为相府之庶出大小姐,凤凰湮灭,浴火重生。她,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她,玩阴的,要毒的,尽管放马过来。妖娆倾世,美人谋略,舞出一世风华。“陛下,你已经出局了。”叶青宁望着那个昔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男人,冷冷地道。“一生一世,你终是朕的女人,朕绝不放手!”他以为谋倾江山,拥有天下最大的权力,一切尽在算计中,却被这个女人算走了心。“帝王也懂爱?你有那么多女人,不少我一个。”“朕愿为你,后宫无妃。”
  • 老光棍

    老光棍

    一个内向自私,胆小懦弱的少年,却坚信自己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发现很多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场景都在他大脑里曾经出现过。他很确定,很久以前就在大脑里出现过。他甚至做了笔记,把那场景记录下来。然而有一个场景一直没有出现,但他坚信,那个场景一定在未来会出现。他推着一个长发女孩,在一条宽阔的道路上行走,那条路很宽,周围是宏伟的玻璃窗,像机场,却又不似。那个长发女孩是谁,他一直不得而知。
  • 如果人类有尾巴

    如果人类有尾巴

    如果人类有尾巴,只要和你在一起,一定会止不住的摇起来。
  • 十二号天台

    十二号天台

    这部小说总体来看可以将它看做一个旅行的故事,它讲述了在两百年后的世界,主人公张野和他的两个朋友开着飞行器无目的地环球旅行的事,他们有着不同的信仰和追求,在旅途中和故友重逢,又和不同的人相遇,然后再道别。他们满怀希望,渴望自由,最后现实又将一切破灭。当旅行结束,张野回到十二号天台,却发现了隐藏在十二号天台上的秘密。于是,他又一次的出发,带着一个新生的小生命和一条狗,开着车渐渐消融在太平洋蔚蓝色的画布里。
  • 武皇之霸神

    武皇之霸神

    庚武大陆,浩瀚无边,强者如云,群雄并起,在这里,庚武乃是一个没有魔法斗气的大陆,一直以来都是能力者的时代,然而在这个大陆上第七纪元,末世流、乱世中,神秘少年苏屠钰为了突破极限完成崩玉决,如同妖孽般出现在世人眼中,与众强者对决,誓要成为最强的能力者,从而开启热血沸腾的强者之路
  • 无限万力之源

    无限万力之源

    千辛万苦的来到这个世界,我到底想做什么?只是为了她的一句话,激起了我的自尊心吗?我的力量,不仅是自己拥有的,这世间的所有力量都是我所拥有的,就让你看看吧,在这绝望的世界中:我,仍是主角......
  • 仙途种植

    仙途种植

    一个小山村的小女孩意外得到了可以种植灵药的随身空间从而走上了漫漫仙途,看她如何为亲人延寿,为朋友增加修为,看她如何漠然相对仇人,一心修仙,以绝对实力震慑宇内,改变女修修为不高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