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4000000050

第50章 为治之道,宽猛适中——在新岗位上提出创见

靖难之役的成功,将朱棣从一个地方藩王推向了新的岗位——皇帝。岗位不同,自然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朱棣即位后很快就适应了角色上的转变,并把这个皇帝做的有模有样。

朱棣本就是地方藩王,所以国家政事也处理过不少,有一定的管理基础,但是毕竟一个国家和一个小小的藩国还是有所差别的。况且朱棣封地位于大明朝的北部边防重地,平时所负责之事,也多为军务上的事,对于文治朱棣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登上皇位后,朱棣很快就意识到,军务只是政务极小的一部分,其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国家内部的治理。 回想父亲朱元璋的治国之策,他以武力打败了大元朝,所以洪武年间武臣十分受推崇,然而文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朱元璋嗜杀,而且比较残暴,对于文人的打压更是残酷,这就导致很多为官的文人惶惶以度日,因为当时的朝廷“无几时无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在政治上为官就犹如“作虎穴之游”,而且动辄有错,便会牵连亲友一同受刑。于是,到了洪武末年,大部分知识分子便采取了拒绝效力于朝廷的策略。 朱棣深知治理国家最缺不得的就是人才,尤其是文才。武将固然骁勇善战,但是也只能在镇守边疆和上阵杀敌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其卓越的才能,如果任用武将来治理国家,必定是严刑峻法。百姓不同于军队,如此治理只会失掉民心,最后威胁政治统治的稳定。不得不说,朱棣虽然出身武将,但是在政治上也是颇有政治远见的。 再看自己的侄儿建文帝,他从小接受的就是纯正的儒学教育,而且上台之后大肆改革,其改革的只要方面就是重用文臣,而且此时朝中的能征善战者在朱元璋的诛杀后已经所剩无几。建文朝廷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治班子,虽然获得了天下百姓和知识分子的拥戴,然而结局却是连皇权也旁落他人。由此也不难看出过分的宽容必然会难以树立纲纪,一个纲纪不严的政权必定是短命的。 在综合考虑了朱元璋和朱允文的治国之策后,朱棣结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政策,提出了全新的治国方略——宽猛适中为治。 历史有时候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洪武时期重武,知识分子受到忽略,建文上台便大搞文治,并力图削弱武臣的权力,于是惹得武臣不满,反而丢了皇位。朱棣身为地方藩王也是靠着武力夺得了天下,但是他却比朱元璋更为明智的认识到:重视知识分子的必要性。于是早在朱棣还为坐上皇位之时,便顺应了这种变化,接受了道衍保留读书种子的建议。 上台后的朱棣开始大兴文治,这种偃武修文的政策可以说是朱棣适应皇帝角色后,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新创见。为了很好的贯彻自己偃武修文的新政见,朱棣还特地对群臣说道: 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礼乐刑政有其序。。。朕皇考。。拨乱反正,不得已而用刑,特权一时之宜。及立为典常,既有定律颁之天下,复为祖训垂宪子孙,而墨劓剕宫并禁不用。朕以菲德继承大统,仰思圣谟,夙夜祗服,惟欲举贤材,兴礼乐,施仁政,以忠厚为治。。以上不负皇考创业之艰,而朕于守成之道,亦庶几焉。 朱棣身为皇帝,身边自然不乏讨好自己的臣子。由于朱棣是个不折不扣的将军,对于战备之事非常有兴趣,所以便有通政使赵彝引奏一事。 当天,通政使赵彝前来向朱棣汇报工作,工作汇报完以后,便向朱棣引奏一名山东男子,并言之凿凿的说该名男子在布阵方面十分精通,而且还准备将阵图献出来。朱棣一听,自然清楚这不过是献媚取宠之计,也不是什么大过错,但是这正是一个宣扬自己新政见的好机会,他又怎么会错过呢?

于是,朱棣便摆出一副儒雅君主的派头,开始对这名官员的谆谆教诲:“自古帝王用兵,皆出于不得已。夫驱人以冒白刃,鲜有不残伤毁折。其得不死,亦幸也。朕居军旅数年,每亲当矢石,见死于锋镝之下者,未尝不痛心,但出不得已耳。今天下无事,惟当休养斯民,修礼乐,兴教化,岂复当言用兵。此辈狂妄,必谓朕有好武之意,故上此图,以冀进用。好武岂盛德事?其斥去之。” 为政宽猛适中,可不仅仅是朱棣的一个口号,就是在这样意见小事情中,朱棣也无不遵循着这一规则。 他先是宽大为怀,坦言自己用兵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然后动情的讲述每当看到将士们阵亡,总是痛心不已,悲痛万分,在后自然的过度到自己”修礼乐,兴教化”政见之中。虽言语不多,却充分彰显出朱棣仁君的立体形象。 紧接着朱棣话锋一转,厉声斥责到:想必这一定是个狂妄之徒,以为我崇尚武治,便想献上阵图获得朝廷重用。好武之人怎么能够担当仁德的差事,立即把他赶走。通政使赵彝听闻朱棣前边的谆谆教诲,只当朱棣有拒绝之意,所以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然而后边严厉的训斥便让赵彝诚惶诚恐起来,他便神色惶恐的按照朱棣的要求立即把进献阵图之人打发走了,并且再也不敢动举荐精于治军之士的念头了。 朱棣这一宽一猛,两者结合,既能收到建文帝仁政得人心的效果,又能得到朱元璋严刑峻法的威震效果,在处理各种事物之时,虽然宽仁却不失威严和纲纪,虽呵责严厉却又不至于让官员们因担心受罚而无所作为,实在是高明之举。 实际上,朱棣宽猛适中的为政之道最鲜明的体现在对待建文遗臣方面。一方面,对于那些拒绝投降效忠的诸如方孝孺等人,朱棣采取残酷屠杀的政策,而且残忍的无所不用其极,对当朝士人起到了杀鸡儆猴的威慑作用。而另一方面,朱棣大兴文治,对愿意效忠的建文旧臣极尽拉拢之能事,建立自己尊儒的光辉形象。 朱棣对朝中的一位丁学士十分器重,而且非常欣赏他的才学,于是便无意的问道:“少从谁师?”丁学士便回答道:曾经从学于元末翰林学士李征臣。李征臣是一个十分倔强耿直的人,明朝建立之初,不愿意为大明效力,即使家属被杀光也毫不动摇,后来便被谪戍到宁夏。 听闻此事后,朱棣为了体现出自己偃武修文,大兴文治的治国之策,便立即派人将李征臣子接回京师,并劝说其为朝廷效力。李征臣依然不改倔强的本性,所以回答道:“臣于洪武中既不受官,则今日义不得复受。” 对于李征臣的回答,朱棣没有丝毫的愠怒,而是十分平和的问道:“欲何为?”“愿还行伍。”朱棣此时便表现出自己的宽大胸怀,“朕既已召卿,何可复从戍?”于是便免去了他的戍籍,准许他回乡。由于亲人都已经不在,李征臣子甚感凄凉,于是朱棣便按照他的意思让他到故人吴景华家馆执教去了。 朱棣登上皇位后,对洪武和建文两朝所实行的政策以及效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在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了“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在此后的执政过程中,朱棣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从而实现了“永乐虽多刑杀却兴”的局面。 角色的转化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朱棣在刚刚登上皇位的那一刻,也曾有过不适应,但是在自己这个新岗位上,朱棣尽心尽力的探索治国之道,很快便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治国新方略。为政之道,在于宽猛适中,朱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着这一原则,并将自己的大明王朝治理的井然有序。

““谋国”术”张弛有度,宽猛适中的领导艺术

朱棣作为大明王朝的最高领导,有着十分高超的领导艺术。他时而向建文帝一样宽容仁慈,博得了朝臣和百姓的拥戴;时而像朱元璋一样凶残嗜杀,将那些与自己做对之人碎尸万段,并借此建立其生杀予夺的皇帝威严。一张一松,一宽 一猛,朱棣既宽容的坦然真诚,又暴戾的令人畏惧,就在这宽猛转换之中,天下臣服于他脚下。 做人很难,太过于仁慈,则会给人懦弱的印象,生活工作中就免不了要受委屈;如果太过于苛责严厉,大家则会对你敬而远之,免不了受人孤立。所以,不妨学习一下朱棣宽猛始终的处事之道,这样既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还能在不经意之中成就自己高潮的领导艺术。

同类推荐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霍金的诞生与成长、获取博士学位、怎样与致命疾病顽强地做斗争、探索宇宙的秘密、与两任妻子的婚姻生活以及著书立说等方面阐述了霍金的人生历程及对宇宙做出的巨大贡献;下篇以“霍金到底知道什么”为主旨,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时空的本性、霍金对相对论的推演与深化、量子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运用理论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详尽地向读者对霍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都市至尊神笔

    都市至尊神笔

    我有一笔,能书日月山河。我有一卷,能容天地万物。落魄青年杨浩远本是古玩店里的实习业务员,家境贫寒,屡被刁难,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至尊神笔的垂青。一笔挥毫,让你鸿运当头。一点笔墨,让你霉运缠身,哭爹喊娘。画啥有啥,要啥来啥,飞机大炮,金银珠宝,信手拈来。杨浩远手持神笔,此后咸鱼翻身,逆袭都市,成功走上人生巅峰,打下一片热血豪迈的都市传奇。
  • 我的同桌我的妻

    我的同桌我的妻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沉积,有的疯狂。当爱不在,还能剩下什么?看一个80后的爱恨情仇!
  • 院长大人

    院长大人

    ”院长大人,你看我美吗。“”来人,给老娘把这货拉下去,卖到清馆去,没钱还敢来**老娘。让他每天接客到我的荷包满意为止。“
  • 幸运小子独闯武林

    幸运小子独闯武林

    他看似平庸,却又帅的一塌糊涂,他看似弱小,却是武林高手,他表面老实,却娇妻如云,他叫白云飞,这里是他的江湖,他的武林,让我们一起关注他吧。
  • 等下一个青春

    等下一个青春

    三个女孩一段青春,但终究是三段不同的道路。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同样有三个性格不同的男孩但爱上的都是同一个女孩,多少年后的她们还会像当初一样无所顾忌的在一起欢笑吗?嫉妒会不会成为一道伤口?抱怨会不会毁掉未来的希望?敬请期待
  • 秦汉奇侠传

    秦汉奇侠传

    始皇暴政,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到底是什么使得始皇暴虐无道呢?是性格如此,还是野心作怪?如果是野心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勾起已经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的秦始皇的野心呢?罗华因家族玉佩穿越回到秦始皇时代,从此开始了一段别样恩怨情仇的江湖之路!且看他如何这场诡异的皇者之争中,掀起一番波澜!一场场杀机,一层层迷雾,一个个阴谋接踵而来,罗华又该如何去面对呢?一切尽在《秦汉奇侠传》等着诸位来揭秘!
  • 三生梦南殇

    三生梦南殇

    七年,他看着她从一个懵懂女孩变成一个清绝少女。七年,他让他尝尽了这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曾经她以为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便是他,未曾想伤她最深的便是他,终不过是南柯一梦,梦既醒,人也散。“哥,这杯忘川妹妹敬你,愿你得偿所愿,娶得伊人回家。”她仰头一饮,酒杯随之掉落在地。无情地转身,牵起另一人的手,“至此,你我之间再无半分纠葛!”从此,逍遥江湖也好泛舟湖上也罢,不复思君!
  • 仗剑吻花枝

    仗剑吻花枝

    她说:爱我、吻我、要了我。他说:要了你、吻你、不爱你。她问:要了我、吻我,为啥不爱我?他说:我有佳丽三千,爱让我疲惫。她说:你杀了我吧。他说:还是你杀了我吧。她问:我杀了你,你会爱我吗?他说:不知道。于是……
  • 只想你再爱我一次

    只想你再爱我一次

    一场舍己为人的车祸让她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一年,醒来却觉得恍若十年之久。难道那只是南柯一梦?可是明明感到那样的真实,那样真实的他,那样真实十年,那样真实和他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十年啊!
  • 樱花鬼女

    樱花鬼女

    在一个樱花大院,一次悬疑的经历遇到了她。一次咬牙的守护触动了她。两人的感情过不去,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