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4000000038

第38章 思想操控,权位利诱——选择官吏坚持因才而用

获得了最高权力,朱棣心中的蓝图变得更宏大。但是,越是宏大实现起来就越不容易,尤其他取得帝位的方式为天下很多人斥责。 为此,他一上任就遇到了一系列苦恼的事儿——国家治理需要人才,建文帝时储备了好些,然而这些人宁可冒着被残酷的刑罚致死,甚至“株连十族”或者人人闻之丧胆的“瓜蔓抄”都不能让他们屈服于自己。前文所说的方孝孺、铁铉、陈迪、卓敬,等等都让朱棣认识到,要想用好这些人才,光有权位利诱还不够,还要加强思想操控,只有两者结合,因才而用,才能让人才发挥出自己的最大光和热。 为了选择优秀衷心的官员帮助自己治理国家政事,朱棣可没少发愁。一方面对于那些极端顽固分子采取屠戮政策,另一方面则用高官厚禄来及时封赏那些迷途知返的文士。方孝孺、铁铉以及陈迪等宁愿全族被诛杀,也要效忠于不知死活的建文帝,这样朱棣大受刺激,同时也启迪了他对于这些顽固的儒家子弟,思想操控远远要比权位利诱和大批屠杀更有作用。 所以,朱棣一即位,便开始大肆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其主要手段便是利用科举制以及编修书籍。这样一来,儒家思想似的明初嗜佛之风有所减弱,给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在选择官吏方面,朱棣也十分注重其才能。 为了吸纳广大人才来效忠自己,朱棣便开始塑造自己儒家政治继承者的形象。因为朱棣深知治国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天下人才又以尊崇儒家为基本道德规范,所以为了博得广大儒家文士的好感,并争取其主动为大明朝效力,朱棣不得不亲自做出尊崇儒家政治思想的表率。为此,他还专门编纂了《圣学心法》。

《圣学心法》是朱棣对朝臣们和百姓们进行思想操控的重要手段。在该书中,朱棣极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标准的儒家君王。所以,该书定稿后,朱棣特地在自己动身巡视北京前,将书稿给广大的翰林学士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就是连对朝臣们的一番话语,朱棣也不忘思想操控的初衷,“古人治天下,皆有其道。虽生知之圣,亦资学问。由唐汉至宋,其间圣贤明训,具著经传。秦汉以下,教太子者多以申韩刑名术数,皆非正道。朕间因闲暇,采圣贤之言,若执中建极之类,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今已成书。卿等试观之,有未善,更为朕言。”

朱棣言语之间言辞恳切,情感真挚,所以,诸臣百官无不动容,还有官员主动提议道:“帝王道德之要,备载此书,宜与典谟训诰并传万世。请刊印以赐。”朱棣欣然答应,并将此书命名为“圣学心法”,并命司礼监刊印。 《圣学心法》是反映朱棣选用官吏的重要史料,在该书中朱棣曾说:“人君日理万机,事难独断,必纳言以广其聪明,从善以增其不及。虚心而听,不恶切直之言。宽大有容,以尽謇谔之谏。苟不谦己和颜,以接群言,则臣下虽有直言,不敢进矣。故听言者国之大福也。众言日闻则下无蔽匿之情,中无隐伏之祸,而朝廷清明,天下平治矣。 纳言之要,在于虚心约己,倘有自用,必不得言。另外,人君居高临下,若不和颜下士,则人亦有言而不敢进。但君主之纳言,目的仍在消除祸患,长治久安。” 朱棣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不足以治理整个大明朝,所以招募一批有能力的帮手是当务之急。新官上任三把火,朱棣登上皇位后就立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思想操控是诸项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为此,朱棣专门选拔了一批颇有文采的读书人,并命令他们重修《太祖实录》,编纂《永乐大典》等等。这是朱棣进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政策,该政策对于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暴力的威慑下,文化的牢笼中,知识分子按照朱棣所希冀的成为维护大明朝统治的忠实臣民。 朱棣历来就是一个高明的权位利诱者,而内阁就是最鲜明的证据。名义上内阁大臣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和政策的制定,而实际上这些阁臣的官位并不高,而且下不能对任何一个部门发号任何的政令,上也不能获得各部门的要事通报,所以内阁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实际权力,朱棣这招掩人耳目的权位利诱实在是高明! 对于这些内阁大臣,即便是平时的赏赐,朱棣也很喜欢玩玩权位利诱的手段,以便使其对于自己更加的尽心尽力。话说有一年,朱棣赐二品大员六部尚书金织文缔衣各一袭,饶有趣味的是对于身为五品官的翰林学士所得到的赏赐与六部尚书完全相同。而且朱棣还不失时机的赞扬道:“你们的功劳不亚于六部尚书,而且赏赐是论功行赏跟官位等级是没有关系的!”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朱棣对一些才能卓越的人,诸如杨士奇、杨荣等进行破格录用,只有才能出众,即使官位品级很低,朱棣也会将其提拔到十分显赫的位置。 当然除了权位利诱以外,朱棣并不是不加挑拣的一味吸纳“人才”,其用人之道一直是坚持以才为本。朱棣说的“人”有两层意思,其一指大明朝的统治者,也就是皇帝;其二指统治者所统治之下的臣民。所谓民为贵,君为轻,臣民是否归心于统治者是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好的根本。常言道:“人心违之,天命去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棣深知人心向背对于君主来说的重要性,为了让自己深得人心,获得天命的庇佑,朱棣开始在科举上下功夫。

科举制的改革是选才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永乐朝第一次科举就录取了500多名进士,可以说创了历史新高。此外,朱棣可以说对这第一批人才是重视有佳,因此历史上这科进士的佳话迭出。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等等很多人都受到了永乐皇帝的优渥待遇,永乐二年就命令解缙选一些人才进入文渊阁工作,于是这批进士就有了用武之地。二十八星宿的典故就来源于此,当时朱棣命解缙选拔人才,但是对人才的数量是有要求的,就是选28人以对应二十八星宿的数目。当时周忱并没有在这“二十八星宿”里面,但是他主动向朱棣请愿,朱棣看他颇有志向,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周忱也确实是有才之辈,后来官至

苏州巡抚,被称为“挨宿”,是当时有名的大清官。 科举是朱棣选才的渠道,也是挑拣人才进行思想操控的主要方式。据史料记载,永乐初年朱棣大举改革科举制,他统一全国学校教育的教材《四书五经》及其注释,而这样做的实质就是给科举考试限定了“标准答案”,并且还限定了考试范围。 在永乐朝,君主区别非常明确,朱棣是政治生活中的主角,但绝大多数政务却是由臣子、官僚们去完成的。如此以来君臣之间就会形成不可避免的矛盾,无论是在权力分享,还是在治国观念的异同上,君臣之间都会发生冲突。要想将整个国家治理好,消减这些矛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朱棣对此也是十分重视,“麻痹这些人才的思想”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朱棣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 于是,他不断运用神明的力量将人君的帝位神话:“人君一动一静,无非天也。心在则天在矣。”历史上,很多封建君主都喜欢用天命来麻痹世人的思想,进而完成自己的思想专制。朱棣也不例外,只是在思想专制方面,他更聪明,深知这种天命思想在实践当中是站不住脚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思想的知识分子来说。所以,除了用天命思想蒙蔽那些无知的百姓外,朱棣还加紧了对于科举的思想控制。 皇权是不可亵渎的,皇帝的地位也是不容动摇的,所以在科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皇权的绝对稳固。因为科举所选拔的人才都是要参与国家政治治理的,如果一旦在思想上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朱棣对任何偏离君主思想的言行都进行严厉的打击,以便使自己的皇位更加的稳固。 对于朱棣来说,在官吏的任用之上,光有才智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誓死效忠的心。权位利诱,思想操控,这两招的同时运用实在是天衣无缝,这保证了朱棣所用之人都是忠才并备的。

““谋人”术”多管齐下,确保忠诚 明智的统治都者明白,人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也是巩固自己政权的支柱,但是一定要确保他们的忠诚度,否则功高盖主就会对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造成威胁。朱棣在治人方面可谓是深谙此道,所以他一手以高权厚位诱之,一手以思想操控来管束,在加以暴力的恐吓,多管齐下,使得臣民对于朱棣的忠诚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此一来,朱棣的皇位自然会坐的稳稳的。 管理之道最关键的在于忠诚,即使是再有能力的人才,缺乏了忠诚度,我们也会难以驾驭,甚至会被其力所反噬。所以,与人相处,凡事都要先确保其忠诚度,以免为自己的前进道路上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到时候恐怕就会追悔莫及了。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孙子传

    孙子传

    中国当代第一部华夏谋略大师兵圣孙子的传记文学作品。抵达《孙子兵法》形成背后鲜活的历史,发现大师永恒的魅力。本书以文学语言描绘了兵圣孙武所处的时代和《孙子兵法》十三篇撰写的过程以及孙武为此书亲身实践百胜的战绩,艺术地再现了他与吴王阖闾、名将伍子胥等人以弱吴终胜强楚的历史经验,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深思。本书描写的王公美妃、将军、异人、猛士栩栩如生,风格雄奇而细腻,引人入胜,是我国当代第一部孙子的传记文学作品。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以慈禧外代表的守旧势力面对国家的衰落,不仅不想方设法及时补救,反而盲目自大、阻碍进步。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慈禧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心要效忠慈禧,但是国家的苦难局面让他深知慈禧的治国理念必将误国。在当京官期间,他一身正气,维护国家利益,深受慈禧欣赏;担任封疆大吏后,他转而全力进行现代工业建设,尤其是在武汉期间,他建起了在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基础。他的努力,对于缩小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有着积极意义。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着眼于张之洞的工业建设成就,体现“实业救国”的理念。
热门推荐
  • 灰都少帝

    灰都少帝

    本文以女主角——出身豪门家庭却从小就步入黑道的张天磊为线索人物,描写这个黑白浑浊的灰都市从开始就属于这个组织统领,到地盘一步步的被敌人夺走,最后这群生死之交的伙伴们各显神通又将灰都重新霸占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争夺地盘、组织改建、推断调查、极限挑战、感知本性等多个情节。预计本文总字数控制在50-60万字。本书的绝对主角为:张天磊,虽然其中涉及到短时间内的性格转变,以及职业变更。但主要的讲述还是主人公从一名先锋打手到一个资深老大的黑道故事。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帮派争夺中,本文中的“大灰狼”组织,从盛到衰,最终转为更多元化强大的系统,统治灰都市所有的管理权限。读者可在文中体会到一个不一样的黑道江湖,本文以风趣的对话,奇特的人物特征,以及精彩的逻辑情节诠释一个个传奇故事。
  • 穿越之完美古男

    穿越之完美古男

    没有人像她那样,在穿越之前像去夏令营一样,把一大堆现代化东东都带上……可却在第一天被人当成是妖怪和人贩子,所有的东西都被没收了。这么笨,竟误打误撞被大户人家收留了……唉,算命先生说她命犯桃花,结果……欠下一大笔比高利贷还厉害的情债……先不管这些,开了间酒楼,却因为一句话被抄了……唉,想找个人嫁了,可对象一大罗……唉……都只能叹气了……
  • 剑陵道人

    剑陵道人

    华夏第一福地,鹤鸣山,谓之玄门正宗,青城山承运千年,武当全真伏龙万里,正一茅山驱魔除鬼,谁说道士捉鬼驱邪尽是混吃骗喝?道至简,是道教玄门,那一世我为道士你为妖,那一世,放弃东方极乐世界,不为宿世享受,只为能与你相守!那一世,我闭关千日,不为长生,只为能与你朝夕相伴,偿还情劫三千!那一世,我在道教苦苦修炼,不为白日飞身,只为保你平安!
  • 景景医话

    景景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手心的宝

    手心的宝

    这世上,有没有一种心痛可以让人生不如死?三个月前,她跪倒在父亲的书桌前,只是想嫁给那个生身寒门的恋人;三个月后,她满脸娇羞的等候在婚房,却被陌生的男声吓得失声尖叫。“怎么会是你?”他笑得一脸无害,“倪诗仪,我说过,你会是我纪瑾修的女人!”那时,她才知道自己的新郎被掉了包!“既然嫁了我,就是我的人,你就有义务为我纪家开枝散叶。”纪瑾修,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男人,这个在商界令人闻风丧胆的对手,自以为算准了倪诗仪不敢逃脱的心!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她要逃?那他就助她一臂之力。可没想到,她会那么快回到自己的身边。明明很爱,却控制不了心中的愤恨!
  • 造化神国

    造化神国

    神道、圣道、仙道,三道并存,传承不绝,仙道为主,此乃大争之世。穿越过后的王争,出生在一个神道统治下的大陆,凭借着一个能够不断升级的神国,王争掌造化,握乾坤,三道并修,睥睨天下,谁与争锋。
  • 缘由迷案来

    缘由迷案来

    左宸,谢谢你。解了我多年心结,亦给了我一个家。秋芊,谢谢你。让我学会了如何爱人。遇见你,是我的缘。
  • 抓不住的,是轮回

    抓不住的,是轮回

    一个寄人篱下的小丫头,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不让别人觉得碍眼,就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可有人不愿意她这样。
  • 设定重新载入

    设定重新载入

    一个重生了但是没有前世记忆的重生是残缺的,一个没有女人陪伴的人生也是残缺的,一个前世玩网游的重生后竟然不玩网游那绝对是傻的!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重生过得残缺,李泌决定既要有女人也要玩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