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4000000029

第29章 重视监察,鼓励相讦——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

“既由藩国起,以师胁僭大位,内不能毋自疑人人异心,有所寄耳目”。朱棣是从一藩之王起家,靠兵权夺得天下的,所以总是时时怀疑他人有不臣之心。为了防止自己的担心变为现实,朱棣制定了一系列的监察制度,以防止有人图谋不轨。 朱棣登基后,为了防止有心之人觊觎皇位,所以,恢复了监察机构都察院,并命陈瑛为左都御史,主管监察事宜。陈瑛本是建文帝的旧臣,但是因曾经收过朱棣的贿赂而名声不佳,朱棣之所以任用陈瑛,也许主要是看陈瑛对自己忠心耿耿,值得信赖。 永乐元年二月乙卯,“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朱棣一上台便十分的重视对官员的监察,这既是处于巩固自己皇位的需要,也是出于强化中央集权、惩治贪官污吏的需要。所以他下令,凡是地方府、州、县官到人半年以后,按察司、巡按监察御史就必须前去考察。朱棣实际上是把御史当做了自己的耳目。 他令御史到各个地区去巡查,无非有两个目的:其一,查看各地的官员是否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其二,考察官员在执行政令的过程中是否清廉,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或者横行乡里等不法行为。这两个目的当然都是冠冕堂皇的,还有一个目的,朱棣是不愿意公开出来的,那就是探查各地官员是否有不臣之心,是否对于皇位很强烈的企图之心。 在这一点上,陈瑛可谓是看到了朱棣多疑的心思,所以,他极力迎合朱棣的这种心理,借助朱棣赐予他的监察大权,开启了监察弹劾之风。 陈瑛绝对算不上一个正人君子,在朱棣的授权之下,他不仅把追治的范围尽量的扩大,而且还十分的热衷于告讦。 明史中曾有记载:都御史陈瑛灭建文朝忠臣数十族,亲属被戮者数万人。陈瑛之所以如此的胆大妄为,是因为有朱棣在背后的强有力的支持。 朱棣上台后,为了加强监察制度,还专门下达了命令:吾为天下君,则天下之民皆吾赤子,岂有害之之心?且帝王刑法岂当滥及无罪?尔兵部亟出榜晓谕,令各安心乐业、勿怀疑惧,敢复有妄言惑众,许诸人首告,犯人处死,家产给赏告人。知而不告,与犯人同罪。 从朱棣下达的命令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监察制度是很严格的,只要对于朱棣有所非议,就要被处死。而且还鼓励大家相互揭发,只要是揭发有功,就能够获得犯人所有的家产,但是如果明明知晓却不告发,就要和犯人一样要被处死。

在这种告讦的鼓励下,陈瑛可谓是如鱼得水。朱棣的经历和赵匡胤有几分相似,通过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凡是那些通过自己努力而登上皇位的人,或多

或少的都会有疑虑之心。朱棣就是一个疑虑心颇重的人,他不相信任何人,在他看来人人都有异心,人人都在背地里诽谤他篡权夺位。 而这些是他所不愿意听到的,因为这会动摇他的皇帝威严,所以他要堵住天下人的嘴,更要阻止天下人谋反。陈瑛作为朱棣重视的奴才,很清楚的意识到了朱棣的想法,所以也深得朱棣的信任和重用。 身负监察大任的陈瑛把自己的第一把矛头对准了历城侯盛庸。在朱棣南下的过程中,盛庸和铁铉让朱棣在山东可谓吃紧了苦头,后来朱棣称皇帝后,盛庸很识时务,归降了朱棣,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爱才之心,朱棣并没有处决盛庸而是委以重任。在陈瑛的控告下,盛庸胆战心惊,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当初朱棣并没降罪,但是他还是时时小心谨慎,以防杀身之祸,谁料终究躲不过,于是盛庸很知趣的自杀而亡。 这仅仅是陈瑛检举告发官员的一个开始。盛庸死后,紧接着他开始弹劾曹国公李景隆、指责胡观,后胡观入狱后自杀。面对着一个个自杀的高官,陈瑛似乎有了一种小人得志式的猖狂,所以很快又把目标锁定在了长兴侯耿炳文身上,耿炳文自杀后,他又开始弹劾驸马都督梅殷,梅殷后来遭到暗杀身亡。 实际上,陈瑛的告发并不都是属实无误的,其中很多人都属于诬告。但是,他所诬告的这些人有很多是当初靖难之役与朱棣做过对的人,所以,朱棣也并没有横加干涉,他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能够有效的消除那些风言风语的不利影响。 除了以陈瑛为首的严格的监察制度以外,朱棣还鼓励官吏家庭内部的的相互诘发。 王友作为永乐年间的清远侯,有个小妾并不是什么值得希奇的事。但是稀奇的是,他的妾室徐氏竟然向朝廷告密说:王友和妻子诽谤中伤朱棣。向这样违背传统道德的情况,其实很容易成为诬告。这件事情,最终以王友伏法认罪、被削爵位而告终。 在永乐年间,告讦、弹劾在政治生活中可谓是风行一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朱棣不断的向地方派遣监察官员,了解民生状况,考察各地官员的政绩。朱棣的本意并不坏,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大问题。 一些监察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监察的成果,往往不分青红皂白的随意检举揭发地方官员,甚至故意引诱其触犯国家的相关律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诬告,一时间大明朝竟然不分百姓官员,人人陷入自危的泥潭。从本质上来讲,人还是恨怕死的,很多被监察官员诬告的人,从百姓到官员再到朝廷重臣,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于难,“一月之间,瘐死九百三十余人”,由此也能看出执法的严酷。 在这种重压的政治大环境下,上到官员,下到百姓,做事无不小心翼翼,唯恐被监察官员诬告而获罪入狱。 由于朱棣鼓励大家相互揭发,凡告密有功者还可以获得犯人的所有财产作为奖励,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告密者越来越多,朝廷内外为报私仇诬告的人也越来越多,到后来朱棣自己也觉着诬告之风太盛,有违法律的严肃精神,所以,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张贴告示,严格禁止挟私诬告。 朱棣严禁诬告的决心还是很强的,为了坚决的杀住诬告之风,朱棣专门制定了用于惩处诬告者的法令:“凡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乡里;所诬重者,从重论,诬告十人以上者,凌迟处死,枭首其乡,家属迁化外。”

有了法律条文的规定,那些热衷于诬告的人总算是收敛了些,诬告之风也渐

渐的衰弱了。朱棣并不是一个糊涂的君主,他宠信陈瑛等好告讦的酷吏,但是并没有放任他们胡作非为,为了防止这些监察人员以权谋私或者恣意妄为,朱棣一直很警醒的注意监察队伍的净化和管理。 后来陈瑛仗着朱棣的宠信,渐渐的胆子越来越大,到最后竟连太子朱高炽也不看在眼里了。永乐七年,朱棣北巡,朱高炽奉旨在南京监国。陈瑛便趁此机会,诬告太子旧臣,并使其蒙冤而死。朱高炽对此很不满,但是陈瑛却并无收敛之势,于是朱高炽如实禀告朱棣。 朱棣经查实后,最终将陈瑛论罪入狱处死。陈瑛的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臣们的不安情绪,刹住了诬告的不正之风,对于皇帝的集权统治是十分有利的。陈瑛死后,朱棣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监察制度,而是把监察制度推向了一个更合理、更公正的新高度。

““谋治”术”不正之风不可长 朱棣实行监察制度的初衷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利用监察体系监督官员行政是否清廉,以此来保证吏治的清明。朱棣的初衷本不坏,但是那些受命的前去监察的官员却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而诬告他人,甚至诱民犯罪。面对此等不正之风,朱棣立即下令严惩诬告之人,从而刹住了不正之风,此举推动着朱棣的监察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职场也是一个小集体,不同的集体便会不同的风气,无论是普通的职工还是集体的领导者都要明白,不正之风不可长,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因此,凡事凭一人之力去改变一种风气很难,只要自己坚守底线,就容易带来团队的进步。

同类推荐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热门推荐
  • 爱若蚀骨毒心

    爱若蚀骨毒心

    这一辈子,爱上萧寒彧,注定万劫不复!由爱到恨,再由恨到绝望!Z城的人都知道,萧寒彧恨蓝若渟恨得高调。Z城的人也都知道,萧寒彧宠蓝若渟宠得刻骨。只是,这一切都与爱无关!复仇路上,看着她遍体鳞伤残破不堪,看着她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地狱,他以为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可是当她真的死在他面前,他的整个世界突然坍塌!五年后,她归来,改名蓝若潆,红艳的嘴角一抹嘲讽的笑容折射出狠厉决绝,这一次,她要把输掉的,一一夺回!她要让他一步一步走向地狱!一步步蛰伏,一步步杀机!当真相浮出水面,相互复仇、相互厮杀的萧寒彧和蓝若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都只是这场棋局中最残忍的一颗棋子,却只是对彼此残忍!可早已死去的心,该怎么面对?
  • 全系召唤师:战神大小姐

    全系召唤师:战神大小姐

    她是神偷亦是M国暗部精神异能者,一次失手穿越成为天玄大陆慕容府的嫡女,虽有绝世容貌,却是天生废材,毫无元素感知力,更无战魄炼体,母亲不详,父亲失踪,被同族鞭挞而死。他是魔界魔皇,三界都为之惧怕,传言喜怒无常,只要女人靠近三尺结冰。当他遇到她,腹黑遇上狡猾,强强双撞,注定擦出爱情的火花。本文是一对一宠文,腹黑幽默。战斗指数:五星。片段一:"嫁给我,这个戒指就给你。"‘什么东西,报上来。’‘神界龙鳞花,魔界血果,八岐九头蛇神核……’‘亲爱的魔皇大人,你现在就取了我吧’前段二:迅速跳起,越上树干,‘啪啪啪’只见蛇尾抽中的百年老树瞬间二段,运起缥缈步伐踏上蛇头,匕首直叉左眼。’嗷!’树藤蛇终于发狂了。
  • 驱魔小妞:紫瞳妖男霸上瘾

    驱魔小妞:紫瞳妖男霸上瘾

    她从小最特别的地方是能看到飘忽加超自然研究社做做兼职赚点外快原来世界上不禁有飘忽,还有妖怪,妖精……她居然和一个紫瞳妖男定了契约……“我是你老公!”某男霸上。“别胡说八道。”某女觉得同名同姓人很多。他觉得全世界叫这名的就一个:“是你点名道姓要我的,你要对我负责!”
  • 洪蝶

    洪蝶

    至强争霸,天地破碎,沈若风得上古古蝶传承,一梦万古,醒来之后,逆天而上,与万古天骄争锋,与帝争霸。
  • 魔道征伐

    魔道征伐

    魔道世界!靠着强大的魔法,顶级的魔诀一个被人陷害的贵族少年能否重振家族,能否手刃那些曾经践踏自己的家伙,能否在这纷乱的世界登顶巅峰!
  • 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

    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以礼仪小故事、你来评对错、礼仪小常识的形式,讲述小学生应该知道的个人形象,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外出、公共,媒介使用,涉外等方面的礼仪小常识,紧密结合新时代、新风尚以及现代礼仪,同时容纳传统礼仪的精粹。《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是市场上第一本培养礼仪小公民的经典读本,能在轻松的课外阅读中帮助小学生知书识礼、全面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有教养的新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鹿晗爱上你是我的错

    鹿晗爱上你是我的错

    千金大小姐被扫地出门,后来逆袭成为女神,追到男神。
  • 树型世界云流篇

    树型世界云流篇

    最近搬家整理以前封存的箱子,在日记册里发现自己初中时写过一篇名为《树型世界》的长篇小说,内容惨不忍睹家人阅之无不发笑,于是决定写个续篇聊作纪念,祭奠我逝去的中二少年时代。本人理工学渣一枚,语文丢人水平,欢迎给点建议图个乐子,没存稿,我会不定期羞耻的写下去...
  • 一杯苦茶浮生若梦

    一杯苦茶浮生若梦

    一杯苦茶品尽世间沧桑人生苦短浮生若梦妖也好神也罢不过是相生相成故事便由我一个没落的王展开四个人的旅途身上背负的是千年前的羁绊重要的是现在你肯听我讲借你一杯浮生陪我共饮这三百年的世事
  • 修武成圣

    修武成圣

    一场奇异的遭遇,让本来无法聚气的欧阳家三公子,重新可以修武,拜得逆天师傅,一方面面对家族内部的重重矛盾他将如何自处,寻找父亲,带领家族兴旺,超脱小千世界,带领人界与魔界抗衡,看他打怪升级,腹黑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