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7700000072

第72章 湘西赶尸的说法1

很多人看小说都听过“湘西赶尸”这四个字,但是究竟什么是“湘西赶尸”,它的起源和地理特殊全很少为人知,在毛道长他们来到湘西的时候,我必须首先要让大家了解下湘西赶尸的一些文化。

苗族是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其中赶尸作为一种民俗事项,是巫术的一部分。赶尸,也与蛊毒、落花洞女一起,并称为“湘西三邪”。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俗,属于巫文化,亦说与祝由科有关。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主要是在沅江流域一带,大多是崇山峻岭,其间道路崎岖,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

“赶尸”的活动范围基本限于在湘西山区。一般北至朗州(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传说,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据说以沅陵,泸溪,辰溪及溆浦这四个地方最为盛行。

在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但这一行业又是何时何人所创呢?据说这跟“奇门遁甲”有密切关系。奇门遁甲是道教中的玄学,分法术和占卜两种,起源于九宫算法。

其实关于赶尸还有个神话来源:民间有书记载,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命令阿普军师把战死的弟兄送回故里。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这便是赶尸的最早版本。

清代中期,赶尸技术出现,是把客死四川的湖南移民的尸体运送回家乡。尸体在最开始的运送过程中,是走的水路,并不需要“赶”的。但三峡这一段,水流湍急,旋涡暗礁密布,船只往往沉没。古人又迷信,绝不愿意搭载死人走在险江之上,“赶尸”这个职业于是就产生了。

传言抗战期间,重庆打铜街一个住家屋檐下,在门框上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代办运尸还湘”。

随着民智渐开,炸药的广泛使用排除了礁石,出现了现代公路和汽车,不信邪的汽船也开始搭载尸体。人们的乡土观念也淡化,入川的移民不再要求把尸体运回老家。就像火车的出现粉碎了保镖和绿林强盗联合制造的神话一样,赶尸人也被历史逐步淘汰了。

清朝有“秋决”的惯例,各州府县衙门每年秋分时节都会奉刑部的批文处决死牢中的死囚。本地的死囚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埋葬,而欲将被处决的客籍死囚则需搬运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花费较大,而请老司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臭,因为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烂。

一般在秋决临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亲属和同乡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会凑一些银子给他们请来的老司(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买好一应物品。行刑当天,老司和助手以及帮忙的人都要在法场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头落地。

一等到监斩官离开法场,红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语,助手帮忙将被斩的客籍死囚身首缝合在一起,再由青衣老司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然后用五色布条绑紧。相传,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辰州符)堵紧。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魂魄留在死者体内。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红衣老司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活人,当地人叫做“赶尸匠”。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手执铜锣,腰包藏着一包符。

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因为他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赶尸途中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

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同类推荐
  • 冤魂宿舍320

    冤魂宿舍320

    那年十八,我住进了背靠乱葬岗的320宿舍。那年大一,我听到了这间宿舍对我发出的诅咒:“进来的,就活着;出去的,都要死。”那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句诅咒竟是我走上驱魔人生的起点……
  • 巫起

    巫起

    李颖天生的阴阳眼,导致她从小就生活在与别人不同的世界里,她性格孤僻,不讨人喜欢,直到她那个神秘的外婆用巫术封印了她的阴阳眼,从此她对巫术感兴趣,可是巫术在21世纪,早已没落。为了能搞清在她身上发生的一切,李颖注定将走上一条,没人相伴的寂寞长路。
  • 尸语薄

    尸语薄

    灵魂,尸体,道术,诡异。一个能沟通灵魂的男人,一个外表柔软,内心强悍的女人,两人联合起来用自己的能力来生活,他们遭遇到了一系列诡异的故事。
  • 鬼影迷踪黄金冢

    鬼影迷踪黄金冢

    一个读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因为专业的冷门没能找到工作,和家里人吵了一架后在岐江河遭遇到了一件怪事,然后奇怪的事情却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他的身上,他没想到,在自己很小的时候,他爷爷就已经将一身本事传到他的身上,经过一个隐世在现代做保安的术士慢慢引导使用自身的本领,从而引发出一个清朝的宝藏秘密和现代术士世家…
  • 墓行

    墓行

    我是秦王,我在墓中行走。一卷天书引发的种种悬疑,好友孟尝的失踪,王教授的疯狂设想,长生不老的终极诱惑,人性纠缠的天罗鬼寺,敦煌的大慈悲菩萨,一切的谜团,都要我来为你们一一解开……
热门推荐
  • 梓夕辞

    梓夕辞

    【2016最美随笔,全网首发】写给你的歌,你的林梓夕。你的笑容,我的歌…在这个世界上,不要太依赖别人,即使是你的影子,也会在黑暗时离开你。所以亲爱的,要好好爱自己…
  • 启示录:月神殿

    启示录:月神殿

    本人新人写手,此文已经有构思大概1年多了,但是无奈比较懒,第一次写文还希望大家能喜欢并且帮忙多提点意见。其次说明一下,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并且本文一开始投稿在百度“原创小说吧”以及“宅向小说吧”。小说是一个架空世界,并不是什么中世纪啊,古代啊,武侠啊这一类的,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就算里面出现UFO也请各位不要见怪~(虽然不会出现),文章大体属于“西玄”类,具体嘛。。魔法、校园、恋爱、后宫、冒险、战争、日常等等。。。内容比较偏日漫宅系风格,因为本人是个漫迷,还希望大家请多指教!
  • 死光计划

    死光计划

    这是一个见证末世来临的时代。“世界遗忘了我,他们离开了我。”“当我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将是一切的终结。”“只有孤独一直伴随着我。”[前期主角还没有获得能力。到了第二卷才获得了能力】
  • 种马肇猴

    种马肇猴

    人生的快乐莫过于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将来会比现在好。
  • 晶石传

    晶石传

    一个带着妹妹的普通男孩,莫名其妙的淘到了一颗神秘的晶石,机缘巧合激发了神奇的功能。在这个神奇的晶石世界之中,他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力克虚空

    力克虚空

    在名为东玄大陆的古老大陆上,主要有着两种两种修炼途径,力修者和驭灵师。而一个处于东线大陆中的最弱的国家中,出现了一个名为方凡的男子.......
  • 戴口罩的鱼

    戴口罩的鱼

    本书分为三寸金莲、县长的字、鸟人三辑,主要收录了戴口罩的鱼、三寸金莲、做了一回劫匪、两个担架工、面试、买蛋、母子碑、马局长家的碗等作品。《戴口罩的鱼》结构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注重理论阐述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艺术创意与表现技法的结合,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
  • 美鱼人恋

    美鱼人恋

    爱,这个字眼可以使一段故事流转千古,没有爱的故事她经不起时间消磨就会烟消云散了,有了爱才可以永恒。而她呢?为了爱跑到了人间,却终不是人类。他是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为了她,他想放弃为人,却无奈成不了人。自古人妖殊途,她是妖吗?只有九天知道。而他是人吗?没有人知道。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郭沐若》
  • 往事若如初见

    往事若如初见

    往事若如初见,你我会不会在一起永不分离。当他被爱人,好友一起背叛,本就不信情的他是否还能再接受他热情如火的爱……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