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5500000032

第32章 德意志民族的重新统一

只要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存在,只要“柏林墙”还依然存在,德国统一不可能成为现实。尽管如此,联邦德国也一直没有放弃统一的旗帜,并千方百计寻求统一的时机。东欧剧变导致雅尔塔格局的动摇,为德国统一提供了机遇。

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思想影响下,以及西方政治势力对东欧进行煽动,从波兰开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1988年初先后出现政治剧变,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纷纷蜕变为民主社会主义党,或者将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改革导入歧途,或者没有及时改革就被反对派推翻。在波兰、匈牙利局势影响下,民主德国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政局也急剧动荡,大批民德居民通过匈牙利、越过匈、奥边界出逃到联邦德国,其规模之大,是自1961年建筑“柏林墙”以来前所未有。民德公民潮水般涌向西方,极大地冲击着国内的政治局势。此时,10月6日,戈尔巴乔夫利用应邀前来参加民主德国国庆庆典之机,大谈其“新思维”思想,宣传苏联的“公开性”、“多元化”和民主、自由,告诫民德领导人要改革,不要误了“革新的最后一节火车”。戈氏的到来,无异于给民主德国的局势火上加油。诚然,民主德国的经济水平在东欧国家中是比较高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人民群众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不够、高级官员中享有特权、出国旅游受限制和领导人不改革有不少意见。因此,民主德国也确实面临着改革的问题。民德在国庆之后政治局势又急剧恶化,从莱比锡开始全国又爆发了一股游行示威浪潮。游行群众要求政府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和按劳分配,要求“新闻自由”、“旅游自由”、“选举自由”。游行示威给民德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剧烈的社会动荡,导致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层内分歧激化,昂纳克以健康原因辞去了统一社会党总书记职务。埃贡·克伦茨出任统一社会党总书记。虽然克伦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取消了一些高级官员的特权,宣布赦免所有非法外逃和非法游行的人。但反对派势力仍然不满,继续组织人民群众上街游行,东柏林和莱比锡于11月4日和6日又有几十万人举行大游行,在游行中要求“旅游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民德局势继续动荡不宁。由于民德政府于11月1日重新开放了自10月3日以来关闭的通往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再次出现了民德公民又经捷克斯洛伐克出走到联邦德国的浪潮。在此情况下,民德统一社会党于11月9日晚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开放“柏林墙”。这一决定公布之后,人们潮水般涌向东德各边境站大门。这一决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民主德国自40年来第一次开放了两个德国和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打开了两国之间长期封闭的闸门。

“柏林墙的开放,铁幕不存在了”,被束之高阁的德国统一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中断了对波兰的访问,于11月10日上午回国。科尔意识到“柏林墙”的开放,为德国重新统一提供了机遇。科尔从波兰回国后立即召开内阁会议,讨论采取紧急措施以适应两德边界开放后给联邦德国带来的新形势,并采取一些措施,迎接民德公民的到来。至1990年初,去西德和西柏林的民德公民逾1000多万人次,通过各种途径在联邦德国定居的约有20万人。对此,西方人士认为,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和边界,是两德“事实上重新统一的预兆”。

新上任的民德总理莫德罗认为,现在没有理由讨论两德的统一问题,两个德国的存在是欧洲稳定的基础。然而,为了稳定民德的局势,他也想利用联邦德国的经济力量来改善民德的状况,因而急于用条约的形式把两德的经济合作固定下来,于11月17日提出了建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构想。科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于11月28日向联邦议院提出了《消除德国和欧洲分裂的10点计划》,正式提出了德国统一问题。科尔认为,实现统一的前提条件是民德必须有一个“民主合法性的政府”,政治上“取消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垄断统治”,经济上“必须取消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条件”,德国的统一应同欧洲联合和东、西方关系“联系”起来。在“10点计划”抛出后不久,科尔于12月19日至20日访问民主德国,与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举行了会谈,双方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等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建立两德混合委员会和两德共同经济委员会的协议。

民主德国领导人和戈尔巴乔夫对科尔的“10点计划”开始反映十分冷淡。民德政府认为,科尔计划无视“两个德国的主权和独立性”,重新统一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戈尔巴乔夫认为,战后存在两个德国,这是欧洲现实不可改变的事实,人为地催促解决德国统一问题没有法律依据。然而,一方面民主德国政治形势进一步变化,12月3日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在11届12中全会上集体辞职,格雷戈尔·居西在随后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统一社会党新主席,并先后将昂纳克、克伦茨开除出党,并于1990年2月将统一社会党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另一方面大多数德国人都希望德国统一,1990年初,联邦德国有关机构就德国统一问题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85%的联邦德国公民赞成德国的统一,其中27%的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积蓄的钱奉献给祖国的统一大业,90%左右的民主德国公民希望两德重新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民主德国对德国统一的态度在1990年初发生了变化。在戈尔巴乔夫的示意下,1990年2月1日,莫德罗提出了一项关于《通往德国统一道路的方案》,同意德国统一。西德政界认为莫德罗的方案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科尔在表示欢迎莫德罗方案的同时,只是反对民德提出的统一后的德国保持“军事中立”的主张,认为统一后的德国应留在北约。

德国统一的形势发展之迅速,这是科尔等联邦德国政要们所始料不及的。面对统一形势的迅猛发展,科尔决心在1990年底完成德国统一的任务。1990年2月7日,联邦德国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德国统一”内阁委员会,专门研究与统一相关的货币联盟、经济改革、平衡社会福利制度以及法律、外交和安全政策等问题,为统一做好准备工作。2月10日,科尔又亲临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就两德统一问题举行会谈,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会谈公报指出,德国统一问题应由德意志人民自己解决,由他们选择以任何国家形式、在何时以何种速度和条件实现统一。由于苏联的让步,使科尔从莫斯科取回了两德统一的钥匙。至此,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都赞成德国的统一。德国统一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两个德国的出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分裂为两大对立联盟的产物,一个强大统一的德国势必要改变美、苏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格局”,打破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这不仅影响到欧洲的格局,而且也影响到世界的格局,影响到欧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美、英、法、苏四大国极为重视和关注两德统一问题,在统一后的地位归属问题上,美、英、法与苏联及两个德国之间存在根本的分歧。

美国对德国的统一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支持德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美国的意图是要使统一后的德国牢牢地扎根于北约这一组织之中,担心统一后的德国保持中立,势必要脱离北约,这样北约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西欧盟国就会面临苏联的威胁。英国对德国的统一开始持消极的态度,在戈尔巴乔夫表示同意德国统一之后,撒切尔夫人对德国统一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认为德国的统一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反对德国匆忙统一,主张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继续在德国驻军。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虑的,在开始时也是持不积极支持的态度。法、德两国在历史上积怨较深,担心德国统一之后强大起来了会对二战后的“屈辱”进行报复,在德国统一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法国也转而赞成,认为德国人再统一的要求是合理的和合法的,密特朗提出应把德国统一和欧洲的统一结合起来,加强欧共体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要求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北约,反对德国中立化。如前所述,苏联开始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态度是反对,继而赞同,主张有条件地实现统一。苏联反对德国统一,主要是担心德国统一之后会打破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平衡。苏联在民主德国驻有38万人的军队,民主德342第五章再度崛起的德国:从占领、分裂到统一国是华约的重要支柱。苏联反对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北约,反对联邦德国吞并民主德国。随后,苏联虽然在统一后的德国地位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提出统一后的德国应有北约和华约成员的“双重身份”的建议,但也遭到联邦德国和美国的反对。

为协调德国统一后的归属、波兰西部边界等外部问题上的分歧,1990年2月13日,在美、苏、英、法和两德6国外长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北约和华约23国“‘开放天空’会议”上,经过磋商确定了“‘2+4’方案”这一解决德国统一外部问题的国际协商机构。所谓“‘2+4’方案”,即先由两个德国的代表讨论德国统一的内部问题,再由美、苏、英、法4国代表参加讨论有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两德和美、苏、英、法“2+4外长会议”从5月5日开始前后召开了4次,分别就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和德、波边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统一后的德国归属问题上,在西方国家的坚持下,同时新当选的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洛塔·德梅齐埃修改了原政府的立场,在统一后的德国归属问题上站在西方一边,因而给苏联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苏联最终做出了让步,同意统一后的德国“可以自主决定”其归属问题。

德国统一后会不会改变战后欧洲的边界,波兰对此问题的反映最为突出,对德国要求统一深感不安。因为波兰西部的奥得—尼斯河边界一直未被联邦德国确认。民主德国和波兰于1950年7月6日签订条约,承认这条边界为德国东部永久性边界线;但联邦德国认为这条边界只是临时性的行政边界,不承认这一边界的最终性质。7月17日讨论德、波边界的第三次“2+4外长会议”,波兰外长应邀出席会议。7国外长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统一后的德国以目前的奥得—尼斯河边界为德、波永久性边界。会议就解决德、波边界的原则、方式和时间表达成了全面的协议,从而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波边界不稳定的历史。

以什么方式实现德国统一,是统一还是兼并,这是两德领导人存在的原则性分歧。科尔主张,两德统一要以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为依据进行,即第23条规定的“随着管辖范围的增加”,还将延伸到德国其他部分为基础,由民主德国各地宣布加入联邦德国,这样就算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民德领导人居西和莫德罗认为,两个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是统一为一个崭新的德国,应该进行全民公决,由人民来决定崭新的德国新体制,“坚决反对根据宪法第23条吞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然而,3月18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中,由科尔支持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和民主觉醒组成的德国联盟取得了胜利,基民盟主席洛塔·德梅齐埃在4月12日新组成的人民议院会议上被选为部长会议主席。德梅齐埃上台,两德在统一方式问题上的分歧随之消失。

民主德国新政府成立不久,两德就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问题开始进行谈判。从4月25日开始,经过4个星期的紧张而艰难的谈判,5月12日,两德就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一揽子条款达成了协议。5月18日,两个德国财政部长在波恩签署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条约》。条约内容主要是三个联盟。货币联盟条款规定:联邦马克作为民主德国的货币于1990年7月1日开始发行。经济联盟条款规定:民主德国保证其经济和财政政策将与社会市场经济一致。社会联盟条款规定:民主德国将实行符合联邦德国法律的劳动法规原则,实行联邦德国的养老金保险、疾病保险、事故保险和失业保险,建立社会救济制度。两德总理科尔和德梅齐埃出席了国家条约签字仪式。《国家条约》的签订,为两德经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是两德实现统一的一个重要步骤。

虽然两德各政党对《国家条约》反映不一,如民主德国以基民盟为首的执政党认为这是“具有历史影响的事件”,而反对党则批评民主德国政府“放弃了所有主权,屈服于联邦德国方面的苛刻条件”,但两德议院还是于6月21日分别以压倒多数正式批准了《国家条约》。7月1日,《国家条约》正式生效,两德经济统一进入实施阶段。从这一天的凌晨零点起,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一样一律使用联邦马克。至此,两德经济在事实上实现了统一。

为在政治上实现德国的统一,从7月6日开始,两德在柏林就第二个国家条约——《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关于实现德国统一条约》(简称《统一条约》)进行谈判,研究解决民主德国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的有关问题。在8月22日晚至23日凌晨3时召开的民德人民议院特别会议上,经过激烈的争论,以2/3的多数票通过了“民主德国于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的妥协提案。8月31日,两德《统一条约》的签字仪式在柏林举行,联邦德国内政部长朔伊布勒和民主德国国务秘书克劳泽分别代表两德政府在条约上签字。条约分前言和45项条款。前言写道:两个德国意识到,欧洲所有国家的边界的不可侵犯性、领土完整和主权是和平的根本条件;两个德国努力通过德国的统一为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做出贡献。条约规定:统一后的“德国首都设在柏林,全德议会和政府所在地由未来的全德议会做出决定”,但统一后“5到10年”期间,政府和议会仍在波恩。9月20日晚,联邦议院和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分别通过了《统一条约》。两德《统一条约》的签订,为两个德国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最后一轮“2+4外长会议”于9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在这次会议上,联邦德国外长根舍、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德梅齐埃、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美国国务卿贝克、英国外交大臣赫德和法国外长迪马共同签署了德国统一条约——《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条约批准了两个德国的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拥有完全的主权。根舍在签字仪式上保证说,从德国的土地上将产生的只有和平,“我们将以这种精神为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做出我们的贡献。”谢瓦尔德纳泽称签字仪式是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认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这一卷书已经合上,新的时代开始了”。6国签署的德国《统一条约》,实际上具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德国和约的性质。它的签订,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动摇了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雅尔塔格局,宣告了欧洲新时代、新格局的到来。

10月1日,美、英、法、苏和两德外长在纽约欧安会外长会议上签署一项宣言,宣布从10月3日起停止美、英、法、苏四大国在柏林和德国行使权力,两德在10月3日统一后,德国将拥有完全的主权。10月2日上午,美、英、法在柏林的驻军司令部降下了各自的国旗,结束了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占领期限。10月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决议,宣布从即日起废除1975年苏联和民主德国签订的《友好、合作和互助条约》。

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之后,就成为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联邦德国《基本法》的有效范围也就扩大到原民主德国的领土之上。10月3日零时,在柏林国会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柏林市政厅钟楼上的钟声敲响了,联邦德国的黑红黄国旗飘扬在国会大厦上,从而标志着两个德国的统一。统一后的国名仍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从1990年10月3日起,民主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消失了,从而结束了德意志民族被分裂40多年的历史。

统一后的德国第一次议会选举于12月2日如期举行。12月3日,选举结果揭晓:联盟党得票占43.8%,在联邦议院获319席;社会民主党得票占33.5%,获239席;自由民主党得票占11%,获79席;原联邦德国的绿党得票仅占3.9%,没有超过规定的5%的界限,未能进入联邦议院;原民主德国的“联盟90”和绿党得票占1.2%,但在东德选区约占7%,获8席;民主社会主义党得票占2.4%,但在东德选区占10%,获17席。联合执政的联盟党和自民党得票合计超过半数,科尔取得继续执政的资格。1991年1月17日,统一后的德国举行首届议会,会议以378票赞成、257票反对、9票弃权的绝对多数,选举科尔为统一后的德国第一任总理。

对于德国的统一,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责难,认为“重新统一进行得太快了,操之过急了”。对此,科尔反驳道:速度不是由他,而是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决定的。他认为,历史起码是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再次给予德国人像1989—1990年这样的机会,所以眼下必须采取行动。科尔正是抓住了机遇,利用民主德国人民急于统一的激情,才快速实现了德国的统一。科尔的话道出德国奇迹般地迅速实现统一的原因。乍看起来,似乎两德统一是东欧剧变导致的结果。然而,东欧剧变以及当时的苏联和美、英、法等西方大国为适应这一变化对德国统一的支持,都只是促成德国统一的外部因素。诚然,这一外部因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促成德国的统一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实现德国的统一,是早就存在于两个德国的德意志人民心中的夙愿和强烈要求,也是两个德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德国的重新统一,是两个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的重新融合。民族情感才是实现两个德国统一的重要内部因素,是推动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强大动力。

同类推荐
  • 飘动的白幡

    飘动的白幡

    在徐淮市工作的侯大川和妻子李素梅回乡探望年迈的父母,谁曾想次日吃早饭的时候,父亲侯继续突发脑益血病故,侯大川夫妇让儿子侯思源先拿出十万块钱垫付丧事费用。在整个治丧期间,侯家弟兄之间、姊妹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舅甥之间矛盾迭出,演绎出现代人不同的品德,复杂的秉性,尽显人生百态……侯大川决定退休后回家乡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把剩余的六万元钱全部捐献给了家乡。
  •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必须强调,本书绝非试图为纳粹行为和党卫军暴行进行辩解,其本质仍是对既成事实的谴责与批判。多诺霍先生将几种典型的观点与心理状态,浓缩在少数几个人物身上,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立场不同的小人物,身处历史洪流当中,身不由己的无奈感。至于国际象棋,与其说是全文线索,倒不如认为是类似解脱和超越的符号:它本身保有逻辑思考的纯粹性。
  • 死神让你别出声

    死神让你别出声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当人们试图揭示死亡的奥秘时,引来的却是无尽的报复和伤害……他再次出现在校园里,但眼神已经和过去那个放着光彩的少年不一样了。他竟然把一个追求多年无果的女同学趁夜绑到了学校后面的花园里,并侮辱了她。接下来的几天,他相继用一条粗绳子,把几位曾经刻薄的对待他的老师,勒死在学校的图书馆里。
  • 水姻缘

    水姻缘

    《水姻缘》中,朱文颖笔触灵透,以全知视角俯瞰世道人心。在古时的往事和现代人的真实生活中穿梭,以旧时候的美食家朱自治不羁的生活状态与现代沈小红、康远明等人的精于算计作比较,《水姻缘》揭示了时代的痛感,现代工业使人们变得机械、冰冷、有着明确目的性。小说渗透着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尖锐,也有丰盈的质感。
  • 败者的地平线

    败者的地平线

    二十五年前,日本最大的电子集团的总裁水名浩司的长子,在一场晚宴上杀死了一个小婴儿。事件被警方以“意外事故”定性结案。十五年后,水名浩司在一起空难中遇害。仅仅相隔一个月,水名浩司的前妻在大阪的一家高级酒店的客房中被杀害。半年过后,水名浩司的私人律师惨死在自家的别墅之内。二零一零年,经营状况良好的水名集团,突然在美国陷入了一场足以使之破产的诉讼纠纷。而最有动机报复水名集团的人,却早在多年之前“自杀身亡”。警方经过了十年的调查,至今无法锁定凶手。而这一连串事件背后的主谋,竟然就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如果迄今为止的人生,只是一场残酷的骗局?如果现存的生活,就是个无法逃脱的牢笼?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遇上甜心丫头

    霸道校草遇上甜心丫头

    第一次见面他便夺走了她的初吻,而她把他的衣服弄得脏兮兮的,一下子便惹毛了这位有洁癖的“恶霸”偏偏两人居然还是同一个班上的。。。。。。。。。。。【宝宝是第一次写小说,有不好的地方还请指正】
  • 幻影星际

    幻影星际

    孤子伴师旁,苦载十八年。见师以离去,莫名欢喜哀。他莫名其妙的走上了修真的道路上,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命中注定。穿越,重生,跳跃,反穿越。为何接二连三出现我身上?
  • 道法苍穹

    道法苍穹

    道法的天地,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人生旅程,道与法的融合,人生与情感的结合。别人的一次阴谋,让我学会了江湖的血腥。修为的丧失让我看清了世人。别人的嘲笑,讽刺,我只当是在耍宝。不断的隐忍,只为身边的人,只为有一天能够冲上苍穹。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轮回万世,道法苍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前世,她误信良人,最后落了惨遭折磨,悔恨至死的下场;重生大学时,她斗恶人虐残渣,却意外多了一对萌宝;落跑回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眼见着日子红红火火,只不过,这缠着跟着的又是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红颜(牡丹篇)

    乱世红颜(牡丹篇)

    红颜薄命, 红颜祸水,绝代佳人,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然而:爱情是什么,是如水,如花还是如梦?容颜是什么,是如月,如华还是如空?国家与美人如何取舍?心灵与容颜如何分清?最终是天涯携手,还是梦魂难同?作品QQ群:65096890
  • 林先生,等一等

    林先生,等一等

    平凡记者田七七遇到商业奇才、天之骄子林以墨,这到底是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故事,还是一场错误爱情的开始。一个是人海中平凡的记者,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商界宠儿,这场爱情到底是对是错?一起看他们的爱情如何发展。
  • 偷心甜妻:老公请深爱

    偷心甜妻:老公请深爱

    为了钱,她与他第一次有了交集。身为小偷的她对他避之不及,可偏偏,他却对她兴趣颇深。一纸契约,她与他共处一室。吃干抹净吞之入腹,丢盔弃甲骨头都不剩!原以为煮熟的鸭子怎么也飞不了,不料,她骗了他的钱欺了他的身拿了他的心,拍拍屁股就是走人!六年后,她华丽回归,毫无预兆的再次闯进了他的世界。杜言俯下身姿势极其暧昧的在她耳边轻轻开口:“你不是只爱钱么?我可以给你啊,只要你表现得好。”一瞬间,她竟是红了眼眶。果然他还是在恨她,只是换了方式……莫羽才明白,这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游戏,一旦开始,注定天涯海角都躲不掉。
  • 情崖

    情崖

    天地初开万物混沌不知因何而生上古大兽肆虐嗜血是为本性杀戮本要果腹多少蛮荒岁月后人族圣人出繁衍循序所以情生智开绵延至今为万物灵长不论冰原荒漠亦是穷山恶水皆有人世居圣人门下有两脉其一脉情崖位于中原之中一世外之处弟子慕情长下山历世故事由此而始
  • 北氏玄戈

    北氏玄戈

    狄安娜,洛舟,特蕾娅,四个女孩,不同身份,不同文明,不同身世卷入国家斗争,活下来的,只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