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给后人留诗1400余首,编为《杜工部集》。
杜甫作诗,要求非常严格。每作一篇,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篇中,每一个字都能经得住推敲,许多字词之妙用,易之不得,换之不能,令人叹服,可以说达到了绝妙的佳境。
一次,北宋大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四人相约游览观光。走到一座深山古寺时,见墙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喜雨》。因为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的末字已模糊不清。苏轼提议由四人填上缺字,三人表示赞成。苏轼先填,填个“润”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庭坚次填,填个“老”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观三填,填个“嫩”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嫩”;佛印四填,填个“落”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落”。
回来后,他们都惦念着所填的字是否恰当,是否与杜甫的原诗相符。他们匆忙找来《杜工部集》。杜甫的原句是:“林花著雨胭脂湿”。四人仔细品味,异口同声地说:“‘湿’字真乃绝妙!”
妙在何处?苏轼说:“‘湿’字照应前面的‘著雨’。”黄庭坚说:“‘湿’字没有做作之感。”秦观说:“‘湿’字有‘润’的感觉。”佛印说:“‘湿’了的胭脂可得‘润’、‘老’、‘嫩’、‘落’的不同色彩和情态,将我们四人用字之特点尽收其中。”
爱,是世上最大的动力。我们从杜甫诗歌用词造句所进入的境界上,不难看出他对诗歌、对诗歌创作的爱,该是多么执着!
杜甫之所以能得到“诗圣”选誉,他的诗能得到“诗史”的美称,都是他努力追求更高境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