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4400000026

第26章 冷血的杀手,温情的母亲

远行(十一月十五日)

记得多年前,也是初雪。我看到一只蝉,正从蝉蜕里出来,颤悠悠地伸展它的翅膀。

今天下了第一场雪。

起初,飘小小的雪花,渐渐变大、变厚,成为一团团的雪絮。

这叫“湿雪”。因为气温刚好在冰点,雪冻得不很结实,像是湿湿的刨冰,随时会融解。但是这种雪也特别黏,一团团地挂在窗玻璃、树梢和朽叶之间。

霜叶还没落尽,原本高高的树梢,挂上雪花,因为沉重,而一一垂向地面。有红、有黄、有白,加上湿雪使叶片亮亮的、树干黑黑的,真是美极了!

我特别把派蒂的罐子带到外面,放在厚厚的雪地上。对她说:“你是第一只能见到雪的螳螂。”想想,又改口说,“你是第一只能遇到风雪,还活得好好的螳螂。”说完,为她拍了张照片,赶紧抱进屋内。

不知外面有多少虫子,原本还撑着最后一口气,这一下雪,就全死了。

记得多年前,也是初雪。我看到一只蝉,正从蝉蜕里出来,颤悠悠地伸展它的翅膀。

雪一片片下,落在它身上。没多久,它就掉下来,死了。

我园中的无花果也一样,地面上的枝子,年年冬天被冻死,春天又重新由地下发出新芽,长成近两米高的长枝,伸出三十厘米宽的大叶子,并在每个叶间长出果实。只怪春天发得晚,没成熟几个,就又进入了冬天。

人有“生不逢时”,其他生物也有;人有“壮志未酬身先死”,其他生物也一样。天地间没什么遗憾,生在北极,可能就待在冰天雪地一辈子;种子掉在贫瘠的土壤上,就注定在那里生根。除非像派蒂这样,被带入另一个世界,不再跟着世代祖先的“生命时间表”过日子。

你看,派蒂站在罐子里,举着双钳,看着外面的雪花,多么勇猛!她说不定还以为天上飞下许多白色的蝴蝶呢!

昨天台北来了电话,催我赶快上路。我已经比预定出发的日子迟了一个星期,也为此改动了几个原来的约会。

但是过去的这一个礼拜可没白过。我不但找到买蟋蟀的地方,而且抓到公螳螂,让派蒂成了婚。就一个负责的家长而言,这也真是可以“放手”的时候了。

人要远行,如同人将死。亲人变得特别亲,家也变得特别美。那“亲”与“美”,是因为你“即将失去”,是因为你“舍不得”。

今年的秋天,我过得很满足,从来不曾这样丰富,也难得和小女儿有这么多“共事”的机会。

派蒂使我们有了共同的焦点。过去我教她写字、画画,都是规律平淡的。但是照顾派蒂不一样,那是一种情感、责任和负担。

我对走后的事情,也都有了安排。

太太同意按时为派蒂买虫,女儿愿意帮我观察派蒂的生活。

从抓到派蒂的那天,我就开始做记录,并且前前后后拍了几百张照片。这是我的兴趣,拿着望远镜看鸟,用放大镜看虫,切开花看组织,到树林里捡鸟毛,到海边捞小鱼。

做这些事,使我能由小见大,悟出许多自然界的“理”,也使我能用这种时间冥想,增加自己的灵感。女儿显然继承了我的个性,每天用她仅有的几个英文单词,写下她对派蒂的感觉。

“爹地不能看她生蛋了。”我对女儿说,“由你代替爹地看,要写下来哪一天,生下什么样的蛋哟!”

女儿不断点头。老婆则说她会把女儿的日记传真到台北。

过去我在台北,打电话回家,总要问问家里的花草长得如何,现在又多了一件关心的事。

人很妙,在这里会挂念着那里;真到了那里,又会想着这里。人活着会操心死了之后去何处;不知死了之后,是操心今生的亲人,还是操心自己下一世将会怎样。

不知派蒂会不会担心她的孩子,大概没有一只螳螂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孵化,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如同一个冷冻的“受精卵”,在双亲死去多年,被“代母”生下来。

记得到佛罗里达州迪斯尼的未来世界(EPCOTCenter),曾经在“土地馆”看过一棵巨大无比的番茄树。据说在特别的照顾下,能不断结果,而且已经结了好几年。

我当时就想,我园子里的番茄一入秋,就黄了叶子,原以为那是它的生命到头了;现在才知道,好的照顾、好的营养,能延长几倍的生命。

自从养了派蒂,我也有个想法——

我们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何不以螳螂做实验,如果我给她特别的照顾,甚至特别的训练,由我再造一个自然的环境给她生活,她会不会活得长许多?

这两个半月来,我也曾和女儿一起,带派蒂到海边看海鸟、看海上的落日。有一次还带她去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MuseumofNaturalHistory),看橱窗里的各种昆虫标本。今天,她则看到生平第一场雪,相信未来还能看到更多。

她的未来有多久,我不知道。只知她产完卵,就会死了。

以前上小学的时候,我养“蚕宝宝”,每天放学,不做功课,先四处找桑叶,洗一洗,再擦干了喂蚕。当蚕宝宝蜕皮前,它不吃,我会守在旁边操心,以为它生了病。在它长得最大最胖、最令我高兴的时候,却又开始泛黄、变得透明。

然后,它吐了丝、结了茧。

当我耐心地等它破茧而出,变成蛾子,却又得面对它的死亡。

养“一年生”的小昆虫,比养其他小动物,更能领悟生命更替的道理。

我想这次我走,恐怕没几天,就会接到消息——“派蒂生了蛋。”接着是——“派蒂死掉了。”

我想当我回来,面对的将是她的罐子,和里面的卵。

我想我的女儿也会像我小时候一样,从派蒂的身上学到许多道理。

生命是圆的,但从不圆满!

天杀(十二月十五日)

我发现这宇宙间最大的杀戮者,竟然是“生我、育我、覆我、载我”的“天”!

一转眼,回到台北已经一个月了。每隔几天,老婆就会传来女儿的日记。以前在纽约看她的日记没什么意思,一方面因为才小学一年级,写不出几个字,一方面由于事情都在眼前发生,她写的当然不如见到的真实。

但是现在,身处地球的另一边,小丫头的片纸只字,突然变得多彩多姿。有时候只是一句话,还带几个拼错的单词,半读半猜,反而像看诗,有许多想象的空间。

也有时不太看得懂,或看懂了却不敢相信,于是打电话问女儿,更能发现许多过去没注意的事。

譬如十二月七日,她写她喂派蒂喝水。我吓一跳,没想到她那么大胆。当我在纽约时,小丫头虽然号称派蒂是她的宠物,却不太敢碰,有一次派蒂爬出来,她还吓得哇哇大叫。

不知从何时起,她居然敢拉开罐子上的纱布,再用鸭嘴笔蘸水,伸到派蒂的嘴边,耐心地看着派蒂喝。

她不再怕派蒂了。不怕的原因,是由于我走了,她必须承担照顾的责任,于是由硬着头皮干,到与派蒂熟稔。她不再嫌派蒂脏,如同有些人能跟自己的狗亲吻,在外人看来恶心又肮脏的事,对宠物的主人而言,却是理所当然。

只有去接触,才会同情;只有去奉献,才会爱恋。而当你付出爱之后,与对方的距离就会愈缩愈短,甚至使对方成为你的一部分。

宠物跟人也是一种“缘”。我有一个朋友,向来讨厌猫,也天生对猫敏感,甚至有猫的人家她都不去。可是有一天,不知怎么回事,一只没睁眼的小乳猫趴在她家的台阶上喵喵叫。天冷,她的同情心使她不得不把小猫抱进家,放在车房一角的纸盒里,又丢点食物给小猫吃。

小猫不会吃,一动也不动。她实在看不过去,只好弄了些牛奶,用勺子喂,由每天下班喂,到出门前也喂。小猫愈长愈大,渐渐走出盒子,走出车房,走进客厅,走进她的卧室。

这个讨厌猫的女人,后来天天红着鼻子上班,每周去打过敏针,因为——她的猫天天跟她睡一个被窝。

缘,真是太妙了。只因为“见面”,就有了“三分情”;只因为一个弃婴放在门口,就可能在生命中多了一个孩子;只因为我碰上你,照顾你,就爱你,爱一辈子。

我相信女儿已经一点都不怕派蒂,派蒂已真正成为她的宠物。

果然,十二月十三日,小丫头写道:

“我的螳螂起初不认识我,但是现在我想她已经认识我了。”

她也不再怕蟋蟀,而开始自己去瓶里抓来喂派蒂。十二月十一日,她在日记里写:

“上个星期六,我喂宠物派蒂吃那些蟋蟀。当我弹琴的时候,那些蟋蟀很高兴地唱歌。”

她的这段日记让我十分疑惑。她是先把蟋蟀丢下去,派蒂没立刻吃,于是蟋蟀听她弹琴,高兴地唱歌?还是那些爱听她弹琴唱歌的蟋蟀,被她拿去喂了派蒂?

在小孩的心中,是不是也有“爱的排行榜”?

当他们的宠物猫咪,吃掉了宠物小白鼠,他们会不会伤心?抑或因为比较爱猫,也就能在“权衡”之后,比较释怀?

大人何尝不如此?每个人就算不承认,心里也都有那么一个天平。母亲在一个儿子杀死另一个儿子之后,会护着凶手,因为那样才免得失去两个儿子。父母在逃难的紧要关头,一群孩子只能带一个时,可能选那最小的,因为最小的孩子最没有谋生的能力,又最容易抱着跑。他们也可能选儿子,因为在古老的观念里,儿子是传宗接代的香火。

从小到大,我们由选食物,挑大的、甜的,到选玩具,挑好的、贵的,到选伴侣,挑合得来的、有才貌的,到选房子、选孩子……

本来天生一百零六比一百的男女比例,在这选择下,可能翻了过来。

为什么绒毛膜取样、羊水穿刺那么普遍?为什么做“天使”接生的人,也要做“魔鬼”杀生?同样一张妇产科的手术台,可能是报喜,也可能是报丧的地方。

因为选!因为未婚妈妈要选自己的前途,已婚妈妈要选自己的自由,或让其他孩子活得更好。

“选”的反面是“不选”;不选的同义词是“放弃”。所幸那些被前一位顾客放弃的水果,常被下一位顾客选去。那被我女儿选择放弃,而丢下去的蟋蟀,总被派蒂选择,抓起来吃掉。甚至那些被堕胎的胚胎,都会被人买去,用来治帕金森症,或制成美容的面霜。

每一个“不道德”,都可以穿上“道德”的外衣。每个“杀”,都可以有神圣的借口。

只是我想,这世上是不是有两全其美的事?最起码,应该想办法,将悲剧降到最低。最少的悲剧,就是最大的喜剧。

女儿在十二月五日的日记里写:“我的虫(螳螂)很凶。我给她五只虫,她吃了两只,她同时咬掉(另外)三只的头。”

这段日记也使我很惊讶。我过去只认为螳螂是因为体内有某种荷尔蒙,使它不知饱,而不断地吃。当派蒂杀死外来的母螳螂,而没吃下去的时候,我则想“那杀,是因为战斗的结果”。

而今由这篇日记却发现,派蒂不一定是为吃而杀。蟋蟀不会飞,从来不像马蜂那样干扰派蒂,它们躲在罐底的尸堆里,一点都不造成威胁,派蒂为什么要杀它们呢?

为吃而杀的杀,还情有可原;不为吃,也不为保护物种,或平衡生态而杀,则是一种罪恶。

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为了救丈夫的帕金森症,而设法怀胎,再堕胎,用胎儿的脑组织为丈夫治病,在我认为,更与“预谋杀人”没什么差异!

当然,你骂她是“为杀而生”的同时,她也可以辩说“这是为生而杀”——为了她丈夫的生而杀!

每个战争和每次屠宰,都是“为生而杀”。

每个繁殖的牧场,都是“为杀而生”。

甚至可以说,每个生物都在为生而杀,为杀而生。他们要活下去,所以杀;他们要与“总有一天会杀他们的上天”对抗,既然打不过,必须死,只好不断地生。

想到后来,我发现这宇宙间最大的杀戮者,竟然是“生我、育我、覆我、载我”的“天”!

分娩(十二月二十日)

似乎用这恶心的螳螂卵,磨粉煎汤,喝下去,能够“补阴虚、通小便、治梦遗”,也治“咽喉肿痛”和“小儿夜尿”。

派蒂生产了!没生在我为她摆设的树枝上,却生在罐口的纱布上。

早晨老婆打电话来,说派蒂这阵子一直扭动她的屁股,大概因为找不到好的“产房”,而没生。昨天实在憋不住了,终于爬到纱布上,生了一大团褐色的东西。

她也传真了女儿的日记,上面写着:

“我的螳螂昨天下了一个蛋,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死。那蛋看来好恶心。”

她的老师搜勃太太(ShellySobel)则加了一行评语,说:

“她如果下了一个蛋,那蛋说不定会孵化。”

女儿和她的老师都错了。我虽然没看到蛋,但由各种书里,早知道螳螂的蛋不是“一个”,而是一大团的“卵囊”。干了之后,像是一块橡胶,即使经历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也不会死。

那卵囊里可以容纳多达两百颗蛋,外面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块密封的东西,里面其实有一条条的空隙,以备将来小螳螂孵化的时候,能够顺着“通道”往外爬。

对于螳螂卵的观察,我不能不佩服前人,古书上说:“(螳螂)深秋乳子,做房粘着枝上,即‘螵蛸’也。房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

他所说的“有隔房”,就是讲那“通道”。至于“螵蛸”,则是指“螳螂的卵块”。我相信古人有那么细的观察,是因为他们总能接触。至于接触的原因,则是因为螵蛸是一种中药。

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螳螂卵说得真玄,甚至称为“肝肾命门药也”。各种其他的中国医药书籍,也十分推崇,似乎用这恶心的螳螂卵,磨粉煎汤,喝下去,能够“补阴虚、通小便、治梦遗”,也治“咽喉肿痛”和“小儿夜尿”。说得更玄一点,则是“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补心气”,看起来简直像是肾亏专科的广告词。

于是我想,会不会平常我们去看中医,喝下的汤药里,常有这螳螂蛋呢?幸亏古人聪明,不称它“螳螂蛋”,而说是“螵蛸”。买药的人,只以为那是一味药材,不去想原来是什么东西,也就心安理得地吃下去。否则,只怕还没吃,已经造成“心神不安”了。

其实这世间许多东西,如果问出处,都能吓人一跳。甚至女人的化妆品,也可能是用昆虫制成。

红色的颜料,常是用产自阿拉伯的一种胭脂虫磨成的。

那些闪闪发亮的眼影,常是用蝴蝶翅膀上的粉末制成。

愈是从自然生物取材的东西,愈恶心,也愈不伤人。如同用牛粪浇灌的蔬菜,而今成了“宝贝”;在山野里跑来跑去,吃蚯蚓、蜈蚣的“放山鸡”,更是桌上的珍馐;河沟里可怕的血吸虫,成为医疗上最佳的“去瘀、通血愈合器”。

宇宙非常奇妙。人参上火,人参头降火;莲子上火、莲心降火;椰子肉上火,椰子水去火。一种植物的本身,就能造成平衡。

此外,生在热带的椰子,应该“性热”,它的水反而最寒;生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应该“性燥”,它的花反而清凉。植物又因为要与环境平衡,而有了不同的属性。

于是我想,古人是不是用这个道理,认为螳螂“嗜杀”,所以它的蛋能“安神、定心”?螳螂有钳子,可以钩、可以斩,于是它的蛋能“化瘀、消肿”?

这就好比传说毒蛇可以去火,犀牛角可以退烧,雪莲可以壮阳,癞蛤蟆可以治癌。所谓用“大毒”对“大解”,以“大燥”对“大寒”,用“大阴”对“大阳”,以“肃杀”对“肿胀”,用“大恐惧”对“大安心”。

这宇宙就是个天平。虚而后盈,死而后生。乐极生悲,悲极生喜。

我在电话里叮嘱老婆:

“把派蒂的蛋收好,这特别狠毒的螳螂,生出的螵蛸,必有神效。”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 时代幻象

    时代幻象

    当代著名诗人南野从事诗歌写作与理论研究三十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以及诗理论,他以“后工业时代的诗与诗学”界定自己的写作,这是他内心的镜像,也是书写的命名。《时代幻象》辑入的主要是南野2000年之后和1992年之前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实在界的言说》、《时代幻象》、《无记忆的体会》、《犀牛走动》、《鱼鹰的复杂性》、《描写一个冬晨》、《蓝色桌布》、《白窗》、《酒神的花》、《雪夜》、《城市雨后》等。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热门推荐
  • 跨界邪修

    跨界邪修

    他是个金融大亨,还是金融大亨里最好的作家。他是个顶尖作家,还是作家之中最好的歌手。他是个国际歌星,还是歌星之中最好的编剧。他是个著名编剧,还是编剧之中最好的演员。他是个著名演员,还是演员之中最好的导演。他是个著名导演,还是导演之中最好的运动员。他是黎振轩,一个跨界邪修。
  • 忘醨坊

    忘醨坊

    忘醨坊只有两种酒——忘川遗失,无相回忆。你是否有痛苦地无力忘却的往事?你是否有穷极三世也无法重温的记忆?想要遗忘吗?想要回忆吗?那就来找我吧!我叫无相,住在忘川的尽头,只买两种酒——忘川与无相。————————————————————————“吱——”檀木门被悄然打开。无相轻勾起唇角,呵,生意来了。
  • 神魔一梦

    神魔一梦

    人族,由卑微走向高贵,由羸弱变得强大。有大能开辟天地,创造生命;有大能舍身融道,掌握世界;有大能将高高在上的神魔踩在脚底,俯视世间万族......当人族势不可挡,神族昔日的荣耀也已不再辉煌。一少年、一长枪、一身白衣,让这天地震动“少侠,此去何为?”“展我神族昔日荣光”“倘若有人阻你...”“那便人挡杀人,魔挡杀魔”
  • 韩娱之大势

    韩娱之大势

    他是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演员,他也是大奖青睐的电影演员,他还是各大综艺的编外人员。其实我只是个歌手。——大势柳贤宇
  • 我的女友是警察之TFBOYS

    我的女友是警察之TFBOYS

    当警察遇上明星,效果会怎样?要我们保护几个破明星?办案子,OK,那几个破明星有什么好保护的?女生保护我们,别开玩笑了,那几个女的,最大的也就18,是我们保护她们,还是她们保护我们?还是让她们回家好好念书吧!到底是谁保护谁呢?最后是在一起了吗?请看文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仇天歌

    仇天歌

    我身上有书香气?嗯…这点我赞同,不过你说我这书香中还夹杂着铜臭是几个意思?读书人就不能爱财了?贪财恋宝,人之常情嘛!哼,告诉你,我还追求过那天道!啥?我成功了吗?嗯…也不算成功吧…反正我看着不顺眼,就给他戳穿桶破了!不信?哈哈,那你看我头顶后面那抹亮!那就是小爷我披荆斩棘,跨过山海,从天道手里抢来的宝贝!
  • 总裁老公不讲理

    总裁老公不讲理

    老爸公司破产,老妈去世,继母也不喜欢,一夕之间,叶依冉从万人拥簇的大小姐,变成没人要的孩子,还要养一个上学的妹妹,被逼无奈,她把自己卖给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秦氏总裁,然后乔月影的"幸福生活"就开始了……
  • 霸主召唤系统

    霸主召唤系统

    龙轩重生来到了异世勇者大陆,脑海中多了一个霸主召唤系统,不管是斗士还是斗圣,统统召唤出来…………
  • 殇梦千年

    殇梦千年

    冬日的一声叹息,缘分再次开启,是悲是喜?明知道逃不开的结局,依然如飞蛾般扑火。梦中的痴情男女,一幕幕身临其境,是幻是真?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千年梦的一梦而已……故事是才刚刚开始开始早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