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9100000004

第4章 没有寄出的槐花

曹书玮

渐渐的叶子由新绿变成翠绿,槐香淡了。他也因我的淡然冷静而把热情的眼神收敛在远视槐花的距离内,我也因他生出的距离感彻底剔除了兴奋与不安。

当我想起关于槐花的许诺时,城市早已度过槐花盛开的季节。城市被烈日烤成一座大火炉,哪里还有槐花。

曾经走过槐花盛开的街道,竟粗心得熟视无睹,忘记槐花也有凋零时节。

毕业时他说:希望年年收到槐花。

望着这位来自海南的同学我轻而易举答应了。他喜爱槐花。他因喜爱槐花而特别关注来自槐乡的我。

校园的春天是读书的好季节。花园里月季丛旁的两排长椅上,时常坐着边吸吮花香边读书的同学。有时或讨论课堂内容,或论古说今做出一副大展宏图样儿。有时也将吉他弹出思乡的情愫,有时也用二胡拉出地老天荒的味道。

那天他停下和同学们的争论,忽然小声问我:“闻闻什么味?”

校园经常施工修下水道什么的,一股股怪味经久不衰。于是根据经验我仔细搜索,努力嗅着鼻子,没有异味。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脸,我疑心他在开其他同学的玩笑。揶揄大话太多的酸味之类。

正不知所措,他又说:“什么香味?”他板着一张极其认真的脸,率先扭转脖子四下察看。

于是我便在他缩成香味的圈子里再次搜索气味的蛛丝马迹。

周围一片静谧。月季的香味始终缠绕着我们。月季已盛开两星期了,对月季的香味我们都习以为常。不远处,有两棵大槐树在夕照中纹丝不动。星星点点的槐花像白色珍珠串在枝叶间。果真有一缕清清的香气冉冉升腾起来。

“这是槐香。”我不以为然地说。槐树在我的家乡遍地栽种。

“槐香?”他惊讶地重复一句。

我说:“槐树。难道你没有见过槐树?”于是我告诉他槐树一年四季的风采,槐花可做药,槐米也可做染料。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广袤的沙漠没有槐树外,有绿色的地方都会有它的足迹。

他执着地摇摇头。那张被充足阳光晒得肤色极深的脸终于使我相信他没有见过槐树。他极其信服地听我讲槐树的一切。天知道我讲得对不对。

静寂的花园槐香一天浓似一天。好闻的槐香预示着一个季节的开始,也预示着一个季节的结束。

一天他写了两首关于槐树的诗。对槐树的爱尽诉其中。把槐树赞美得深邃清雅独具魅力。同学之间争相传阅。再在校园遇上他时,他的眼中凝重而富有深情地射来,胜过第一次闻槐香时的喜悦。后来他悄悄而又若无其事地问我逛不逛书市看不看画展。

我兴奋而不安。这个女同学频频追逐的白马王子却是那样认真而多情地善待我。我有些激动。激动之余却又被深深的不安笼罩着。我和他之间生长着一株株散发幽幽淡香的槐树。他是用欣赏槐树一样的目光来论证我的存在。而我只不过来自槐树很多的地方。他爱屋及乌。因此对于他的厚爱与热情我始终不敢迎视。

渐渐的叶子由新绿变成翠绿,槐香淡了。他也因我的淡然冷静而把热情的眼神收敛在远视槐花的距离内,我也因他生出的距离感彻底剔除了兴奋与不安。

毕业时他说:难忘槐香。希望年年收到它。

“好办。”我脱口而出。为了他的一腔热爱。

可我失言了。此时不知道他在心里是怎样鄙视我这个胆怯多疑而又不守诺言的槐乡人。因为太熟悉了街道两旁的槐花味道,却忘了最容易办到的事。

沿着楼前的树一棵棵找去,哪里有清纯丰润的槐花。树上即使遗留了一串两串也全像干了的标本。忽然看到洁净的草坪上飘落了一层干的槐花。如获至宝终于收集了一小袋。像了却心愿似的拿在手里。捧回家却冷置在一边,久久没有寄出。在这槐树的故乡,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槐花浪漫的特质。正如我怀疑他爱屋及乌的情感一样,我怀疑这包干干的槐花已不是他所期望的。

我终于没有寄出。

同类推荐
  • 铁锤锻打的玫瑰

    铁锤锻打的玫瑰

    本书收有:《爱的圣经》、《生命凝固的雕塑》、《男人不浪漫》、《摇滚与诗歌的沉没》、《相爱是一种天意》、《爱情也生病》等散文。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仙路无穷

    仙路无穷

    都市小职员穿越修仙世界,偶遇仙人,看见仙人似乎法力无边,又好像无所不能,早已死心的他再次燃起回家的希望。于是立志修仙,学仙术,炼体魄,悟天道,只为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 魅世天下:萌妃杠上腹黑王

    魅世天下:萌妃杠上腹黑王

    她是人见人怕的暗夜殿的冷面阎王‘刹血魔尊‘,她也是百姓们心中如神一般的鬼才神医‘轻寒公子’,俗话说阎王不留人到五更,她偏偏可以留到六更!她是在江湖中来无影去无踪的武林盟主,武功天下无绝,轻功第一,使毒第一的高手,是江湖中人所尊敬的‘千影盟主’;却也是痴傻呆弱的相府大小姐,有爹疼,有哥宠,是所有人羡慕的傻小姐,某天,当扮猪吃老虎的傻小姐碰到表面纯良内心腹黑的王爷;片段一:”娘子,为夫的下面好痛,帮为夫医医好不好?“某男呆萌道,某女脸微微一红:”流氓!“”娘子,为夫只是脚痛而已,怎么会是流氓?娘子你想到什么地方去了?“某女风中凌乱,某男眼里闪过狡黠。
  • 全职高手之只若初见

    全职高手之只若初见

    “嘿,朋友,你听说过真正的神枪么?”......如果有那么一天:当君莫笑手中的千机伞成为传说;当沐雨孤烟再也没办法勇往直前;当夜雨声烦的冰雨再也无法挥动;当一枪穿云的荒火碎霜不再上膛;当一叶知秋不载如当年意气风发;当岁月冲淡了他们那顶荣耀王冕;当荣耀最终黯淡退出了世界舞台······你、还会高喊出那句荣耀不败么?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下一个十年,你们是否还在!或许你没看过全职高手,所以你还不知道,一群人的信仰叫荣耀,一群人的努力只为冠军。而这一切的开始······只源于两个天才少年的相遇!(部分介绍感谢好友繁花血景【25111*****】的支持)
  • 造化大道

    造化大道

    废材重生,逆天之路,夺天地之造化,登羽化而飞升
  • 酒娘

    酒娘

    “若有来世,你可愿意再见我?”酒酣耳热时,他趁着醉意问了这句话“再见你作何?再毁我容颜?再杀我至亲?再伤我情意?”她冷笑相问“你……!”他几欲拂袖而去。她只是伸出手再给他斟上一盏花酿,“但若只我一人,势必伴君而去,天涯海角,此生不悔。”……终其一生,他们是一个难解难断的死结
  • 又何必再过问

    又何必再过问

    这声音冰冰冷冷却带着自己的温度:“林雪,这里确实是我家没错,但是我却不属于它。我不希望每天回家,家却是冷冰冰的,我父母在市区住,我和他们的关系说不上差,但也绝对不好……我已经二十六了,或许在他们的观念里我是该娶妻生子了,我不喜欢她,其它的事情我可以假装,可感情我敷衍不了,”沈陌望着远处挺立的白色松林,天空飘着小雪:“我只是希望在以后,我每天回到家能看见自己喜欢的人……”雪静静地下,我却依稀在这满眼的雪海中看见了那束阳光透过树荫照射在厨房、客厅,每天回家后,有自己喜欢的人的家——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地方。
  •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的青春不团圆

    谁的青春不团圆

    程淇是个90后小女生,她愿意原谅,温柔,有主见,淡定,聪明。这样聪明宽和的女孩子,幸福都会追着她跑。谁的青春是一场大团圆?谁的青春不会流于错过?她说,她向往相濡以沫平静安宁的日子,所以,她要用她的方式得到幸福。相识于青春,成长于生活,青春里的爱情也可以驶向地老天荒。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