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6700000007

第7章 读书与写作(4)

你说,当你一路读来,是不是有个画面,由那渔人往前划船,看到一大片桃花林,见到鲜绿的草地、缤纷的落花。渔人继续往前划,一直到桃花林没了,水也到头了,见到一座山,山脚有个小洞,里头隐隐约约透着光,就下船,从那小洞走了进去。

如果你带了摄像机,甚至能一路拍,都不必停,也不必回去剪辑,就成了。

而且因为它描写得那么自然、流利、平顺,使读的人像看电影,“一路”被吸引进去。

看了这许多,你下次写游记和参观报告,不是也能照样从容落笔、循序渐进,一路娓娓道来了吗?

你家的馒头

既然我们想一个东西时,可能连带地想起上上下下的,或是利用上下文,帮助记起中间的,我们何不在记忆时故意拉大范围?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文章写一半,有个字硬是记不起来,于是你想那个字的上下文。举个例子,你忘记“浩”怎么写,于是在旁边的纸上写“‘’然正气”“‘’‘’荡荡”,或是“声势‘’大”,利用过去已经习惯的词句,来想中间忘掉的那个字的样子。往往这么做,就真想起来了。

相信你也有这种经验——

人家问你某英文怎么拼,你说出来了,但是不确定,于是说:“让我写下来看看。”当你把那英文文字写出来,看看“很像”,才确认自己拼得没问题。

中文字明明是每个字都独立的,为什么忘掉一个字,写“上下文”会帮助记忆呢?英文字明明是拼音,照音拼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写出来,看“像不像”才能确定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了。

我们常说中文文字是“图画式”的,所以一个字,譬如“我”,如果你少写一笔,看来就像“找”。如果你忘记写后面那一“点”,连小学生都能马上看出来:“少了一个点”。

于是有人说,这是中文与英文不同的地方。碰上美国人,譬如“international”(国际)这个词,他一定要把五个音节都拼完,才知道对与错。

这么说好像有道理。但你试试看,刻意把international中间少写一个字母,给老美看。他可能根本没花时间拼,只瞄一眼,就说不对。妙的是,他不一定能立刻说出少了哪个字母,反正觉得不对就是了。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不像他看惯了的international。

再举个例子,你今天写英文,想要写“bigger”这个词,但你忘了是“biger”还是“bigger”,又忘了母音后面的规则。是不是不如把它写出来,左看看右看看,像不像?

像不像什么?

跟那“老美”一样,看看像不像你平常读书时见到的那个“bigger”。

由此可知,无论中英文,在我们记忆中都可以是“图像”。

那个图像可能是由好几个中文字组合起来的,像是“浩浩荡荡”。也可能是一大段,像是《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有时候我们为了在脑海里搜寻记忆,会用一整页去想,想:我记得在课本上的左边那页……靠上面……想到这儿,甚至会闭起眼睛去揣摩记忆中的影像。

加强记忆,就要利用这一点。如果你只读参考书,只会背单字和条文,恐怕反不如看整篇课文,先了解意思,贯穿整个故事之后能记得牢。

因为那使你有更多可以“揣摩”与“追索”的途径,使你心里能有更完整的画面。其后再用参考书帮助“整理”和“加强”,才有用处。这也好比正餐与补品,哪有不吃正餐,只服补药的呢?

好!现在进入更实用的——

既然我们想一个东西时,可能连带地想起上上下下的,或是利用上下文,帮助记起中间的,我们何不在记忆时故意拉大范围?

举几个例子,如果我说“阿尔”,你可能怔住,不知“阿尔”是什么。

但是当我说“阿尔及”。

你就可能跟着讲“阿尔及利亚”。

当我改说“阿尔巴”的时候。

你又很自然地跟着讲“阿尔巴尼亚”。

如果我再换一个,说“布宜”。

你可能问:“不宜怎么样?不宜做,还是不宜说?”

但是当我加长,成为“布宜诺斯”。

你自然跟上“布宜诺斯艾利斯”。

为什么你能说出整个名字?

很简单,因为你是那么记的、那么背的。

可不是嘛!有时候我们背的名字,可以多达十个字,背的证件号码可以长达十五位数以上。但是只要背习惯了,就变得很自然。甚至可以说,有些东西我们根本没背,只是听惯了,像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只要人家提到“巴布亚”,你自然会想起“新几内亚”。

好!现在到我讨论的重点了——

我问你,刚才说的阿尔巴尼亚的首都是哪里?

你能立刻想到“地拉那”吗?

糟了!你可能想不起来了。

奇怪不奇怪?你可以把十个字的名字说得很溜,却想不起阿尔巴尼亚的首都是“地拉那”,也可能说不出“阿根廷的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为什么?

因为它们都是“非陈述性”的东西。你可能知道“地拉那”,也知道“阿尔巴尼亚”,只是没办法把它们拉在一块儿,甚至考试时把别国的首都“拉”到阿尔巴尼亚去了。

我在学生时代跟你一样,也背不下来。但是我用了个方法——

既然我可以一次记住“巴布亚新几内亚”七个字,我何不把各国的“国名和首都名”串成一个词,说不定还能加上些“陈述性”的想象,不是自然就会“溜”了吗?

譬如“阿尔巴尼亚”,首都是“地拉那”,我干脆把它们合成一个词——“阿尔巴尼亚地拉那”。

我只当那是一个国家的长长的名字,以后提到阿尔巴尼亚,我还会想不起“地拉那”吗?

还有,遇到长的国名,我还可以简化——

像是保加利亚的首都是“索非亚”。我干脆背“保索非亚”,再用“保证你得到的非你所要的”成为“保所非要”。

又像是罗马尼亚的首都是“布加勒斯特”。我总背不下来。现在我换个方法,背“罗布加勒斯特”,再想成“罗不加勒死他”。

至于匈牙利的首都是“布达佩斯”,尼泊尔的首都是“加德满都”,我老背不下来,干脆改成“匈不打会死”和“你家的馒头”。

没错!我的记忆力是不如人。

但我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而且用这方法,牢记“保所非要”“罗不加勒死他”“匈不打会死”“你家的馒头”。到今天,都不忘。

读书可以像看戏

有时候怎么“死背”都记不住的东西,只要在诗句旁边勾几个简简单单的小图画,就记住了。

最近给女儿上中文课的时候,我问她记不记得古时候有个人很会耍斧头,常到国王面前表演,但是突然间,他不再表演的故事。

她歪着头想了一下,说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人的斧头很准,绝对不会砍偏。

于是我在她课本旁边画了个耍斧头的人,简简单单地勾了一个人的侧面轮廓,又在那人的鼻子上涂了几笔。还没画完呢,我女儿就叫,说她想起来了,是有个人常带朋友一起表演,先在那朋友的鼻子上抹一点灰,再舞动斧头,从朋友面前砍过去。朋友一点没受伤,大家以为斧头舞空了,但是细细看,才发现他鼻子上的灰已经不见。后来,那人突然不再表演,国王问为什么,是不是不准了?他说他一点也没退步,只是那一起表演的朋友死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直接提示我女儿,却要画个漫画吗?因为通过“图像”是最好的记忆方法。我相信今后她再也不会忘记这个故事,漫画会留在她的脑海,更加强她的记忆。

又记得不久前,有一天我要女儿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她只想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就背不下去了。

于是我两手指着窗外的树,再把手合起来。

她马上就笑说:“想起来了!是‘绿树村边合’。”

接着我指向远方,做出山的手势。

她说:“青山郭外斜。”

我又做成开门的样子。

她想起来“开轩面场圃”。

我再比出“举杯”的样子。

她接“把酒话桑麻”。

我又伸出九根手指,而且比了两次;指指眼睛,用双手做成花朵的样子。

她便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种以手势增加想象的方法,也是“图像化”。

我们可以说,世上大多数的东西都能图像化,就算“绿”或“重阳节”这些不容易图像化的东西,也可以靠前后的东西衬托出来。又好比孟浩然的诗,只用几个简单的手势提醒,我女儿就想起了全部。

我过去读书,常用这方法。有时候怎么“死背”都记不住的东西,只要在诗句旁边勾几个简简单单的小图画,就记住了。

别说你不会画,那不是画很细致的作品,只是勾个样子,产生提醒的作用啊!

你也可以不画。用演的,使自己进入读的内容。尤其文学作品,因为作家常常先有画面,再写出来,文中充满“意象”。甚至一整段,你都能像剧本般轻轻松松地演出来。

举个很古老的作品为例——《诗经》里的《硕人》篇。相信你一定看过这首形容女孩的诗,就算不记得整首,也对其中一些句子有印象。

它描写的美女叫庄姜,从今天的角度看,庄姜一定像模特儿,高高的个儿,穿着锦衣,外头还罩个袍子。

那诗是这样形容庄姜的: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翻成白话是:

手像小草芽般柔嫩,

皮肤像油脂般滑腻,

脖子像木虫般白皙,

牙齿像瓠瓜子般整齐,

宽宽像蝉似的额头,弯弯眉毛如蛾子的触须,

笑起来两个酒窝多漂亮,

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左右顾盼真美丽!

如果你觉得不好背,只要这么想:

写诗的男孩,先低着头,不敢盯着女生,只敢看她的手。

然后,他的眼睛偷偷往上移动,看到手臂的皮肤。再往上,看到女生的脖子。

再往上,看到整齐的牙齿。

终于壮起胆,看女孩的额头和眉眼。

这首诗写得多精彩啊!精彩在它描写的次序,由手往上,渐渐到重点,再用生动的一颦一笑、左右顾盼,在最后面压轴。

只要你也变成那羞怯的男生,也这么想象一遍,不是就能把整段诗背下来了吗?

于是“背死书”变成“活读书”,你因此更能深入欣赏那文学作品,使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变成真的,跳进你的生活。

读书要这样,才记得牢,也才能成为一种享受哇!

同类推荐
  • 生命之网

    生命之网

    《生命之网》,作者郑军,是一篇架构严谨,思想开放的中篇儿童科幻小说。
  • 死也不换娘

    死也不换娘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报刊杂志发表的故事作品44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故事结尾出人意料,故事人物鲜活明朗。该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让人掩卷沉思的哲思之作,也有让人扼腕感叹的悲情之笔,既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感恩之赋,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之篇。作品体现了责任、奋斗、信仰、博爱、拼搏、诚信、善良等积极的阳光主题,是青少年励志的首选读物。
  • 不可不读的最伟大的发明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伟大的发明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超人学校

    超人学校

    为了躲避黑水晶星球影子巫师的入侵,李大奇和他的爸爸妈妈从梦星回到了地球。在童话镇他们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童话镇小学马校长制作了很多玩具兵;黑水晶星球的人入侵地球时,桔子骑士莫名现身……具有超能力的李大奇和马校长决定训练并率领童话镇小学的学生们前往黑水晶星球,他们最终成功打败了影子巫师,并且拯救了被影子巫师囚禁在黑水晶星球的人们。
  • 蛋糕鼠,咳、咳、咳

    蛋糕鼠,咳、咳、咳

    一群蛋糕鼠按照家族传统制作花生蜜饯,好吃的蜜饯是大家都爱吃的,但不是每个小孩子都有耐心坚持做完一件事情,不和谐的音符总会在这样的场合出现,淘气、调皮、追逐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危险也总会在此时出现。卡在喉咙里的花生让大家都不知所措,幸亏有蛋糕爸爸及时用正确的方法救助,才帮助那只叫蓝裤子的倒霉又幸运的蛋糕鼠逃过一劫。
热门推荐
  • The Little Dream

    The Little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阳光飘渺你的素颜

    阳光飘渺你的素颜

    佛祖步步生莲,莲下隐藏的,是慈悲。
  • 萌妃不乖快快入怀

    萌妃不乖快快入怀

    “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到底哪里做错了?”“呵呵,错就错在你不该抢走了他,亲爱的姐姐,你对我真是好啊!”看着昔日里自己百般照顾的妹妹,竟然在最后关头捅了自己一刀,只因为一个男人,她笑了……如果我还活着,我定会让你们痛不欲生!
  • 天龙亭

    天龙亭

    这是一部少年奇缘志——在这里有亲情、爱情有兄弟情、师徒情......在这里还有少年的不屈与奋斗...他,出生牛犊不怕虎;他,为了人间真情不惜牺牲自己;他,...耿直的少年,千古的奇缘,不朽的佳话,他...可以“挺”立不倒!且看神驹《天龙亭》!感谢点击,感谢收藏,感谢推荐,感谢...,感谢书友。(本书现已恢复更新,请各位书友查收)
  • 补天殇

    补天殇

    主角光环加身,谁与争锋。凭什么啊?,顶个主角光环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对别人多不公平啊!为什么一定要有主角?主角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书写视角,既然如此那么小说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供这个视角。所以在这里没有唯一的主角,谁都不是主角,又谁都可以是主角。想要成为主角吗?想就快来补天殇吧!只要参与就有机会,那谁与争锋、叱咤风云、天下无敌、左拥右抱的主角说不定就是你呢?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复仇公主假王子

    复仇公主假王子

    她原来是惜家的小姐,可是就在她六岁生日的那一天,发生了一件改变她命运的事情,她的心从此冰封,女扮男装的她发誓一定要让杀了她父母的一干人等血债血偿
  • 玄冲凌霄

    玄冲凌霄

    这是个玄力横空的世界,强者建立了帝国家,宗派等为他们提供修炼资源,统治大陆。他们发动着种族战争,漠视着同族相残,一切都是为了资源。主角被一片寒冰包裹着,随波逐流的来到了东炎大陆的放逐之地,且看失去修炼资质的主角如何叱咤风云,名震一界!修行境界分为入玄境,开玄境,玄战境,玄灵境,玄魂境,玄天境,还有飘渺的玄帝境。
  • 王牌宠宠妻

    王牌宠宠妻

    原本阳光开朗的金宸宇,因为码子突然莫名的悄然离开,他开始变得冷漠。后来,令他完完没想到的是,在高中居然会遇到一个和码子一模一样的女生,并且成为了同桌,如此相似的外貌和声音,性格却差异如此之大……两个人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都市将魂录

    都市将魂录

    从小就能看到灵魂的白子枫,在一个个偶然之下,接触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社会。然后他惊讶的发现,和自己有关系的,都不是普通人。自己,更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