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桐现任职于一家初创型企业,公司的老板们够豪气!男同事够帅气,女同事够霸气!
公司是2014年8月份成立的,正是雨桐生日的那个月份。雨桐作为公司的第二位正式员工,享受着公司元老级的待遇:做着市场、销售、采购、财务、策划、协调等除了人事、产品和研发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工作。
工作性质描述:工作压力大、强度大、可控性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相上下,每天的时间不够用。
雨桐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也很喜欢,但,她怕哪一天脑子短路了,得了什么阶段性失忆或者是间歇式癫狂,以致于忘记了年少时的记忆。所以,雨桐决定来写一本书记录一下她曾经的人生轨迹,以便在她失忆或者脑子短路的时候有一个提示能够让她记起过去,这样,到了她老掉牙齿和家里的某主在树下乘凉时,也有唠叨的素材。
所以雨桐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想好了书名,就叫《雨桐》,以自己为名(雨桐曾经很喜欢周董的“以父为名”),来讲述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更多80后朋友的故事。
雨桐做事向来速战速决。于是在2015年4月14日,雨桐迅速在腾讯文学上挖了个坑,来纪念正在逝去的青春。
可能也正是因为雨桐做出了这个决定,在4月14日的晚上,雨桐做了整整一晚上的梦,梦见了雨桐的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有的小学同学后来成为了初中同学,有的初中同学后来成为了高中同班同学或校友,有一位高中同班同学后来竟然成了雨桐的大学校友,那个大学校友还差点成为了雨桐的男朋友。
生活真的远比小说精彩!
这也是雨桐看了这么多年的小说,也生活了这么多年,发现了一个规律。因为小说里记录不了所有的现实生活,只能是现实生活一个缩影或是在一个意向的空间里发生的一些事,主线明确,一般不会有偏离。
虽然小说也比生活有更多的可控空间,作者可以操控任何一个她小说里出现的人物,但最终也还是会因为作品的题材、角色的性格,而不能真的操控所有、为所欲为,因为他要对他的小说负责、对他小说中的人物负责、对他的责编负责、对他的读者负责、对他的生活来源负责。
所以总体看来,还是生活来的更精彩,因为在未来的时间里会没有任何约束地发生任何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人类个体无法预测的事情。
比如现在,在苏州某公司总部办公室大厅,正在进行着这样一个对话:
“你不是说需要想办法让公司的人更加团结吗?我觉得,我们下次活动,大家每个人来讲一个自己觉得最糗或者最得意的事情,来加深大家的了解,增进感情。”雨桐属于那种需要时不时冒出几个点子来的人,所以脑子一直处于飞速运转状态。偶尔脑子也会进水短路,但短路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你了你要讲的了?到时候你要第一个讲哦!”雨桐的闺蜜酱酱是公司的人事行政经理。
“没有啦!不过第一个讲还是没问题的!”雨桐的心态一般都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