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初,国家明确了必须加快发展市场直接融资的指导思想,证券委也对证券市场发出了“稳步发展、适当加快”的指示。对此,市场管理层和中央银行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二季度市场状况明显好转,在加快上市节奏的同时,保持了市场的基本稳定,市场交易也增加了理性选择,个股价格的变动开始追寻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已有的成绩还仅仅是初步的,市场发展要充分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要求,任务还很艰巨。
中共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当前的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两个转变的跨世纪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很多具体的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生产企业的身上。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要对国有企业的加快改革提出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求生产企业面向市场,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但是中国的企业,因为受到长期的体制束缚,不仅面向市场有着沉重的社会历史包袱,而且面对大量外资流入的竞争,还有加倍的调整负担。最近几年的经验表明,把所有的负担全都压在企业身上,结果只能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所以,当前的证券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都要紧紧围绕生产企业的要求,在促进加快改革的同时,积极为之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围绕生产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几项基本的任务:
1.为效益好的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提供筹资服务,填补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退出企业投资留下的空缺。
2.积极利用证券市场的规范指引和融资前景,引导企业加快改革。
3.积极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运用经济管理的手段,通过产权交易推动产业改组向着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的方向转变,培育出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市场份额大、竞争力强的国家一流大型企业。
4.帮助国家银行加快改造,解决银行资产质量日益下降的严重问题。
目前证券市场刚刚结束试点阶段,开始发挥为企业筹资和引导企业加快改革的作用,要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改制和筹资的服务,就必须努力保持市场的稳定,强化对上市后公司的规范和监督,以此充分降低市场交易和证券投资的风险,吸引更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证券市场下一阶段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意味着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和银行存在的问题,虽然现在进行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我们在思想上必须充分明确,这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由之路。
面对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的任务,当前的宏观经济管理也必须做出积极的改革。自1993年末开始,外汇改革,由于缺乏配套的措施,导致外汇大量流入,冲击货币发行,迫使财政开支和央行信贷严厉紧缩,国家银行和外汇储备经营出现巨额亏损,常规的国家财政收入直线下降。企业改革因此不仅得不到必要的财政信贷支持,而且还要增加税赋,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落后造成的全部负担。我们曾经批判传统体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片面重视生产,不顾市场。但是最近几年,既不讲生产,又把市场完全留给企业去面对,致使企业改革不堪重负,进展困难。目前的状况若不做根本的改变,任凭不利的倾向继续发展,企业无力负担,最终的后果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不论从哪方面看,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都必须根据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做出积极的改革,在当前特别是要继续降低利率和同时降低准备金比率,控制外资流入以增加财政信贷对企业的投入,缩减外汇储备以减少亏损。下一步还要改革货币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财力下降的问题;改革中央银行的内部管理,使之不仅操作货币政策能够适应企业改革和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且其内部管理也能充分提高效率,满足其履行职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