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7月中国证监会的三大政策提出要引进境外基金于中国 A股市场以来,证券业人士对此一直十分关切。每当股市受挫,总有传媒重提此事,希望通过引进,扩充股市的资金供给,以图摆脱股市低迷,却不了解在目前的条件下,引进境外基金面临众多难题。
认真追究一下,引进境外基金可有下列几种含义:(1)安排境外基金投资于中国 A股市场;(2)批准境外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注册并向中国居民发售基金受益证券;(3)批准国外基金在中国的证券交易所挂牌;(4)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基金或者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我国理论界谈论的主要是第一和第四种。但是,对于中外合作基金的很多问题并不明确。例如,合作基金要在境内注册还是境外注册?中国机构操作还是外国机构操作?基金受益证券是境内发行还是境外发行?境外和境内发行的比例如何定?发行基金证券筹得资金投资于国内还是国外?投资于债券、股票、期货还是企业产权?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是运作国外的基金还是国内的基金?其实,对于在境外注册中外合作基金或者合作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并没有任何政策限制,之所以没有兴起,完全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业自身缺乏这方面的条件,包括必要的专业管理人才、国际融资的经验,以及在中外合作金融中获利的能力。
引入境外基金还涉及中央银行和证监会的金融监管责任,最为困难的还要数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控制和对外汇储备及国际收支的管理。引入境外基金,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有一个基金的筹资和投资问题。如果筹资和投资都在境内,这个中国的基金业已经正在做了,再要引进,结果只能是打击这个刚刚新生尚还幼稚的行业。如果筹资和投资都在境外,这个目前没有做,但也没有限制。其余的方式只能是境内筹资和境外投资相配合,或者境外筹资和境内投资相配合,前一种方式将导致外汇资金的外流,压迫中央银行收缩货币发行;后一种方式导致外汇资金的内流,压迫中央银行扩大货币发行。
我们知道,1994年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所面对的一个最为剧烈的变化就是货币发行主渠道由对内转向对外。外汇净收入导致的货币发行超过了全年的货币发行总量,成为通胀的重要原因。为此,央行只得加大收缩对国内银行信贷的力度,结果加剧了国内企业,包括很多大中型国有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目前这一趋势还在发展。事实表明,目前中国的货币制度,包括货币发行、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的管理,以及中央银行相应的内部组织结构等,全都无法承受巨额国际游资大进大出的冲击。
1994年我国外汇净流入超过200 亿美元,央行的政策操作已经深感困难,国民经济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调整压力。基金的宗旨是要为投资者保值获利,为此,基金在各大国际金融中心频繁调动巨额资金无可非议,但是巨大的基金盘子,一进一出,央行的货币发行就要为之急剧扩张或收缩,对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徒然造成不必要的货币冲击。
当前面对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中国的金融有一道重要的防线,即规定外国金融机构不得经营人民币业务。但是引入境外基金于中国 A股市场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就是把外汇兑成人民币进行市场操作,一旦允许境外基金这样做,就再没有理由拒绝其他外国金融机构提出同等的要求,其中特别是中国境内的上百家外国银行。
面对引入境外基金的种种困难,我认为理论界、证券业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应该进行冷静的分析,特别是在涉外金融的领域,必须认认真真地再研究一下国外金融市场的基本状况,以及我国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只有困难克服了,障碍排除了,知己知彼,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才有可能大踏步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