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1500000014

第14章 耶和华的诗篇

《旧约》的第二次编纂时期是在公元前5世纪初。“巴比伦之囚”以后,由于历史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犹太人历经长时间国破家亡的痛苦之后,思想感情渐渐平静下来,虽然人们返回故土,恢复家园,但那还是困难重重。由于巴比伦的统治者允许犹太人聚居在一起,并保留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因而对犹太一神教的信仰就成了维持民族感情的纽带。人们在进行宗教崇拜时,特别注重仪式典礼,希望在复杂的宗教仪礼中得到宽慰和赦免。随之便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即由祭司领导的神权政体。在这种神权政体中,祭司充当民众的代言人和管理者,他们不仅负责处理日常宗教事务,而且还热心于修书。祭司派的主导思想承继了申命派思想,但比申命派更彻底、更完善。申命派认为古犹太人之所以屡遭劫难,是因为他们背离了本民族的保护神上帝耶和华,祭司派则认为不仅是背离,而且道德堕落,激怒了上帝。因为,这时祭司、先知们知道耶和华不仅是犹太民族的神,而且是全世界各民族的神,全世界只有耶和华一神。犹太民族之所以沦亡于巴比伦,就在于犹太人屡屡犯罪,而使上帝发怒。

犹太教的祭司们经过巴比伦之囚,重返巴勒斯坦恢复圣殿后,为巩固神权统治,强化一神的犹太教信仰,着手编订其经典《旧约》。他们把自公元前12世纪流传下来的有关法律、历史、宗教、传说、神话等资料,按照一神论的犹太教的观点进行加工、编纂、增删,陆续纳入了《旧约》,编订工作自公元前5世纪始至公元1世纪止,历时500余年,始最后定型。其内容非仅宗教的经典,还涉及到巴勒斯坦地区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对于人们今天研究犹太史,西亚地区的宗教史、法律史、文学史和基督教的产生都具有相当的价值。《旧约》随犹太人的流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流传于世界各地,版本众多,迄今,已译为1685种文字。

《圣经》是在流亡后方始最后完成,尤其是《旧约》的第三部分——诗文集(前两部分是律法或称五经,和先知书),全都是流亡后产生的作品,是《旧约》文学中艺术的冠冕,在世界文学中占重要的地位。这部分作品,在抒情诗方面有《诗篇》、《雅歌》,也是在俘囚后最后编订的;在哲理诗方面有《传道书》、《约伯记》和在俘囚后编订的《箴言》;在史书方面有《历代志》、《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在启示文学方面有《但以理书》、《第二撒迦利亚书》;在小说方面则有《路得记》。《雅歌》和《约伯记》又是古犹太喜剧的滥觞,虽是初期的尝试,却被公认为世界文学中的杰作。

在《旧约》搜罗宏富的作品中,最后一卷尤为奇特,人们称它为《雅歌》。这并不是说它是一部真正的歌曲集。之所以称为《雅歌》(字面意思是“歌中之歌”),是暗示它在文学上的卓越完美,就是说,“它是所有的歌中最美的一首”,就像人们赞美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为“黄金时代”一样。

《雅歌》实际上是一首非常古老的爱情诗。所罗门王由于他显赫的声誉,几乎不可避免地被说成是这些诗歌的作者。不过,无论如何,他是这首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抒情诗的男主角。女主角是一位牧羊女。国王遇上了她,就将她从书念村的家中带回王宫。他赐给她显贵的地位,希望获得她的青睐。

但是她,这位淳朴的书拉密女,却仍然深爱着她牧羊的情人。她身在深宫重帏,心中却只思念着与情郎一道在山间放牧的幸福时光。

她喃喃自语,说着他们昔日的绵绵情话。夜幕降临,她梦见自己依偎在情人强壮而温柔的臂弯里。最后像所有类似的故事一样,自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雅歌》不是一部宗教书,但它第一次表明,一种清新美好的男女关系终于来到了人间。在远古时代,女人只是一头负重的牲口,她属于猎获她的那个男人。她为他劳作,为他放牧,为他生儿育女,为他做饭,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而得到的回报不过是饭桌上掉下来的一星半点的面包渣。但这一切开始起了变化,女人开始走向自立,人们开始承认她们与男人是平等的。

她是他的伴侣,她激发并接受他的爱,在这个互敬互爱的坚实基础上,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快诞生了。

《诗篇》150篇是犹太教和后来的基督教公认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这里搜集的150篇大多数是和神对话的宗教抒情诗,是希伯来人历代宗教经验的记录,犹太文化的顶峰。《诗篇》的希伯来原意是“赞美诗”,其实除赞美之外,还有泣诉、感谢、祈祷、教训,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表达。在先知书中,还偶有提到地下黄泉的话,在《诗篇》里却没有,全是诗人内心思想感情的表述。他们称它为“赞美诗”,因为它是在圣殿中对上帝礼赞时用的诗歌,借用历代宗教诗人的心象,使会众集中心思意念,这是希伯来宗教文学的新高度。西方人多数诵读《诗篇》,他们自我估计有两种心情,或两种水平,一种是以之为汲取《旧约》中严格思想的泉源,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另一种是用来陶冶个人情操的催化剂,并从而提高个人思想的高度,把宗教情思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诗篇》处理主题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由大自然所启发的灵感,二是由正义人的进取与喜悦的经验作为材料,表达宗教的情绪,为他们诗歌情趣和哲学与宗教的深邃打下了基础。

《诗篇》作者常描述大自然以表现耶和华的大能,仰之弥高,从而产生赞叹之情,如:

诸天揭帝荣,穹苍布化工。

朝朝宣宏旨,夜夜传微衷。

默默无一语,教在不言中。

周行遍大地,妙音送长风。

晨曦发帝乡,丰采似新郎。

洋洋溢喜气,逍遥出洞房。

天行一何健,六合任翱翔。

普照无私曲,万物被其光。

他们有时用大自然中的可怖景象如雷电的轰鸣,用以表示上帝的伟力,从而加以赞叹,如:

耶和华怒兮乾坤震,大地颤兮众岳崩。

鼻腾烟兮口喷火,沙石烁兮草木焚。

天幕下兮耶和华降,足踏阴寝兮云茫茫。

驾神驹而驰骋,鼓风翼而翱翔。

披重昏以为慢兮,假而为宫。

阴阳相搏而成雹兮,绎烟起于云中。

显至尊之赫赫兮,震天怒之隆隆。

于是嘘气叱咤,冰炭俱落。

火箭四射,敌人倾覆。

地基暴露,江海成陆。

有时用诗人呼吁天和地同来欢喜喝彩耶和华的来临,大陆沧海同声欢呼赞美他,如:

欢跃吧,大地和天空!

呼喊吧,海洋和其中的生物!

欢乐吧,田园和其中的果物!

那时候林中树木要欢呼,

因为耶和华要来治理普天之下,

他要以公义统治世界,

他要以信实对待万民!

《诗篇》中诗人不仅从大自然得见耶和华的伟力,更多地在大自然的可怖中保护人类,觉得安心,如:

上帝是我的避难所和力量,

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因此,纵使大地震动,

高山崩坍,坠入大洋,纵使怒涛澎湃,群山震撼,

我们也不惊惶。

为祖国的安泰强大祈祷是经常的主题,这是当时最进步的宗教思想。耶和华本是犹太民族的神明,《诗篇》诗人虽然有人类的观点,但在和异族发生矛盾和敌对时,也会有民族情绪,如:

求你把忿怒转向不敬畏你的国家,

倾倒在不求告你的人民身上!

因为他们杀戮你的子民,

蹂躏了你的国家。

颂扬耶和华的公义、正义、慈爱也是《诗篇》主题之一,如:

慈爱和忠信,彼此相迎;

正义跟和平,互相拥抱。

人的忠信从地上发出;

上帝的公义从天上显现。

著名的《诗篇》第23篇,把耶和华写成好牧人,爱护他的羊群无微不至;表示虔诚的信心,依靠耶和华,坦然无惧: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我什么都不缺乏。

他让我想憩息在青草地上,

领我到幽静的溪水旁边。

他常常赐给我新的力量,

他引导我走正直的路。

纵使我走过死亡的幽谷。

我也不害怕,因为你和我同在。

你用牧杖引导我,用牧竿保护我。

当着我的敌人,你为我摆设盛筵;

你待我如上宾,斟满我的杯。

我一生好享受你的恩宠和不变的爱;

我将永远住在你的殿宇中。

《诗篇》又是个人精神生活的指导手册,在信仰危机时或精神萎靡不振时,它会把他鼓励振作起来。在受到外来的冲击时,以上帝为盾牌、山寨、避难所,躲藏在上帝的翅膀下,不受邪恶人的攻击。人生是短暂的,神是永生的,如:

在你眼中千年如一日,

就像过去的昨天,或长夜的一更。

我们的生命短暂如梦。

我们的生命像一声叹息。

当信徒犯罪时,诚心忏悔,只要心清手洁,不拜偶像,必蒙宽恕。坚信上帝是公正的,依靠他的大能,深信耶和华会支持个人。进退两难时,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必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古犹太的晚期,政治环境的愁云惨雾愈来愈浓,形成黑暗的深渊,他们的神学思想也遭到歧路之悲,他们的人民就抱着这个信念,流散到世界各国,等待光明的来临。

同类推荐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意大利往事

    意大利往事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概况,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
热门推荐
  • 科武我

    科武我

    三百年前,一代天骄周宇被人陷害,困死于银河系外;三百年后,周宇重生于一个偏远的小星球,而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昔日的仇人,还有漫天的异族,危机四伏。此时,他将何去何从?须知,一个蝼蚁不可抬头看星空;人类也不可能凭借此时凡胎肉抗衡远古异族。更不可能借此看穿宇宙终极奥秘。而一切终将回到人类本身。科技也必然为强化人类自身而延续……想象一下吧,当人类变强的那的一刻,用精神力驾驶亿万机甲的时候,所谓异族就是渣渣!
  • 穿越从聊斋开始

    穿越从聊斋开始

    现代学生周青,穿越到聊斋世界中成为了一个普通书生。在这个王朝末世、鬼狐横行的黑暗世界中,他读书、科举、修仙,一步步走向巅峰!
  • 七月:流火之殇

    七月:流火之殇

    “七月”是江湖上响亮而神秘的杀手组织,它由七个互不知来历却武功高强,绝对忠心的人组成。虽然顶着杀手的名号,他们却多半显贵:王爷、圣女、纨绔、国师、富家公子、公主等等。女主在“七月”遇到的故人——贯穿她一生的两个男人,拉开了整个阴谋的帷幕。七人的恩怨纠葛,在这偌大江湖里,又算得了什么?
  • 八十一号修真小区

    八十一号修真小区

    某日,方云终于拿着招聘广告踏入了第八十一号小区。这里的人都以“道友”相称,谈论的都是修炼、炼丹与各种秘境。小区里有着身着黑色T恤的长须道人,也有身穿塑身上衣的精悍僧人和脚踩大号人字拖的彪形大汉,还有提着菜篮的银发大爷,额,等等...那菜篮子里装着的是萝...萝卜?“咦!少年,我看你我有缘,不如就地拜我为师,怎样?”“去去去,你这臭算卦的,要拜也是拜我,学会我这一身本事,天上地下无人能敌!”“少年郎,不要误入歧途啊,现在这社会,一膀子蛮力有什么用,拜在我药师门下,身份地位要什么没有,钱?那纯粹就是个数字。”......“停!你们够了!!!”啊啊啊,方云的世界彻底崩坏!
  • 末日下的万里归途

    末日下的万里归途

    绝对新人,初次提笔,用心之作,献给喜欢此类型小说的人。一个普通人,和伙伴在残酷血腥的末世里苦苦挣扎,只为回到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人身边。遥远的路途、险恶的环境、叵测的人心、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都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为生存而战斗!为亲人而战斗!为爱而战斗不休!无异能、无种马、无后宫、无圣母、也不是龙傲天。书中有许多贴近现实的人文、地理、自然等细节,希望能够让你感同身受。
  • 那曾经的幸福

    那曾经的幸福

    幸福有时候就如昙花,抓不住,就徒留一生遗憾!
  • 谣言里的爱情

    谣言里的爱情

    谣言止于智者,可我偏要做个傻子,谁让命运中遇见了你!韩函,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不知怎地竟然在一个谣言中找到了初恋的感觉。是初恋?还是仅仅只是个感觉?校园里的九零后,“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存在着多少荒唐和疯狂……
  • 六系召唤师,娘子别跑

    六系召唤师,娘子别跑

    双重人格的风落,不小心穿越了!主人格的极品,副人格的无情,使凤落在古代活的风生水起。每个人都会有的过错,谁都躲藏不过。结局绝对想不到.........剧情大调整,你们准备好了吗?
  • 警院之预备役

    警院之预备役

    一群生活在警校的90后,在军事化,警务化的管理模式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每天整理内务,课前列队,军姿,口号,跑操等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警院的同学们还是依然坚持着他们的警官梦。作为预备役警官的他们,身上有着一种我们普通人所不能体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 三洞众戒文

    三洞众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