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南京地区现有的城门和城堡,是一种美的享受,令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汉中门了。
汉中门地处南京城西干道,临北又建成了汉中路的十字干道,加上顶端的南北高架桥,这地区如今又成为南京西城通往全国各地的要津了。
据笔者观察,南京地区目前尚存保管较好的城门、城堡有聚宝、集庆、汉西、清凉、挹江、兴中、和平、玄武、解放、中山、江宁共11座;如果加上东水关和北水关两座水城门总共13座。以上这十三座城门,除了清凉门目前尚关闭外,能够展现的城门、年龄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就是汉中门了。
汉中门历经苍桑,纵观十朝。既有令人鼓舞的荣誉,又有催人泪下的屈辱。她的存在,对于研究南京石头城的历史和建城史,都是极为珍贵的。然而,在”文革”中,她却遭到了破坏,她的西、北、两面主体墙和中间隔墙被拆除继而一些店铺、工厂又将整座古城堡团团围困,恨不得再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幸亏人民政府发现得及时,强行清除了障碍,并拨资对古城堡大修抢建。如今的汉中门,占地面积14883.64平方米。她坐东朝西,东西深121.4米,南北宽122.6米,由两道瓮城三通城门组成,城门顶端曾建有城垛654座和二层烽火楼一幢,红柱黑瓦,想当年一定是气势雄伟巍然壮观的。今楼、垛虽无存,但柱石础仍在。现修葺好的东西两面墙体和东西两券瓮城以及城门南边的藏兵洞阶梯瓮城8.05米,东西下长8.20米,上长7.25米,南北下宽18.65米,上宽17.65米;门洞宽4.67米,高4.15米。
为了衬托城堡的古朴雄恣,市政府还特意新辟绿地广场2.2万平方米,供市民和游人休闲娱乐的同时,觅幽探古,使人们更加了解南京的历史,开扩眼界。
南京,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楚、吴、越对雄居南京,虎视眈眈。为此而曾经逐鹿东南。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高灭越之后,便抢先最早在今清凉山(又名石头山)一带筑城。取名”金陵邑”。南京的古名”金陵”由此而来。正当时光岁月步履到”三国鼎立”的时期,吴主孙权已基本奠定了长江中下游。《吴主传》载:孙权曾对其臣邓芝说:”孤土地边外,间隙万端,而长江巨海,皆当防守”。公元211年,孙权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于公元212年,孙权便下令在楚金陵邑的基础上加建石头城。筑城长7里100步,南开一门,北开一门,最南端之门名曰:”石城门”(今汉中门所在)。
石城门,右近石头山屏障,面对长江自上而泻的滚滚骇涛猛烈地撞击着石头山涯,溅起冲天惊浪,形势十分险要,”无风三尺浪”,则源于此。石城门上的烽火台,倘若遇敌情烽火燃起,半天内可传遍长江沿线各烽火台。直达东吴西都边界的”“(今湖北宜昌)。若在傍晚从西陵点燃烽火,也可在次日天明之前传遍吴境直到吴郡(今苏州)。因此,孙权说过:”长江天险,已与吾共矣”。
秦及西汉时期,江南的经济很落后,司马迁也认为:”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很明显,南方落后于北方。但自东汉以来,长江流域所以得到发展,是因为有长江阻隔,有石城门及其沿江诸多堡垒严阵以待。在这期间,东吴不但国富民强,孙权还是大规模航海的最早倡导者。公元230年,孙权就派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带领万人船队自石城门出发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开创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往来的正式记录。从此,台湾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公元242年,孙权又派遣将军聂友、校卫陆凯率兵3万渡海到珠崖、儋耳(海南岛)等地,不仅使海南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日臻紧密,而且促进海南诸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孙权还先后派外使从石城门出航,使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高句丽(今朝鲜)、交趾(今越南河内)以及南洋群岛、东罗马、辽东等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往来。许多邻国使者商贸皆从石城门入境建邺。孙权还引进西域康居国人康僧来建邺传播佛教,吴大帝下令在今花露岗附近建”太初寺”和”阿育王”塔。这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座佛寺和江南最早的一座宝塔。
孙权自公元222年称王,至公元280年灭亡,凡59年,为三国时期时间最长,最稳定的政权。
历史上,石城门又是争夺南京的关卡,如公元280年,晋代大将王睿攻进石城门后。东吴后主孙皓平日淫凶残暴,乱杀无辜。见敌人打进却束手无策,仅叫人指着棺材连同自己到石城门受降。祖宗创出的江山,便由此断送掉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首《西塞山怀古》以记其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公元322年,丞相王导的从兄大将军王敦叛乱占领石城门及石头城后,晋元帝司马睿因此忧愤而死。后来,历阳(今皖和县)镇将苏峻叛乱,王敦败死,苏峻也依石城门及石头城为据地。
公元381年,东晋宰相谢安,练水军于石城门外,为肥水之战取胜作好充分的准备。谢安破符坚后,凯旋归建康,曾在此举行盛大庆功会,犒劳部属。
公元410年,农民义军孙恩、卢循,带兵攻打石城门,试图占领健,却被东晋大将刘裕击败公元570年,陈宣帝派人修筑石城门及石头城。在此贮藏军粮。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渡江伐陈,先后占领钟山与石头城并活捉陈后主及二妃于胭脂井之后,下令将建康城邑宫阙荡平耕垦,但却利用了部分石头城垣建置蒋州小城。
公元684年,徐敬业与著名文学家骆宾王等起兵反抗武则天,派三百人渡江并占领和加固了石头城。
公元783年,中原地区藩镇又叛,镇海军节度使韩晃于金陵石头城的石城门附近筑小城五座,开水井上百个,准备迎接其主皇唐德宗。
公元1475年,明都城皇城建好后。据传,朱元璋领着皇儿们登高赏景时问:”父皇造的城墙如何?”皇儿们当然纷纷赞不绝口,唯独七岁的四子朱棣语出惊人:”城造得不好”。朱元璋听后脸便沉下问:”怎么不好?”朱棣答:”若在紫金山上架大炮,炮打你后宰门”。朱元璋一听倒吸口凉气,但不露声色”奖励”小朱棣一个剥去皮抽了筋的柚子。回宫后,朱棣便将此经过告诉妈妈,皇后顿时声色俱变:”儿呀,”抽筋扒皮”的”柚子”就指的你父皇是要赐你死呀!听妈妈话快到燕京舅舅家逃命去吧。”于是假伴成市民混出石城门逃命去了。后来朱棣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朱棣兴”靖难之师”,果然第一个破了朱元璋苦心经营了二十一年的城垣。至今南京还流传最怕的是”后湖的水,紫金山上的炮。”
清朝的康熙、乾隆曾多次来南京巡访北返时均从石城门出门登舟入长江。
1842年,英帝国侵略军头目璞鼎查从石城门入城到上江考棚强行议约。直至清末,孙中山领导的江浙联军发起的光复南京之役,狡猾的”辫帅”张勋带着败军,亦是由石城门逃出乘船北窜的。
由于江水逐渐北移,石城门外在南宋时期,已基本不宜水战了。《三十国春秋》载有童谣:”官家界芦花作获,芦获泛泛逐水流,东风吹耳起,哪能入石头。”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石城门外的地理发生了变化,”一遍汪洋”都不见了,外秦淮经长干,赛虹桥北转与内秦淮水汇合石城流入三汊河进长江。因此,石城门外筑了一座桥,取名叫石城桥。《同治上江两县》载:梁武帝曾在桥外的沙洲畔放养鸡、鸭、鹅、豚。雍正年间桥圯并重修。南京解放后,石城桥已是七孔石墩台木面桥。石城桥为时是秦淮河下游第一座桥吴白它名胜志》载,梁武帝曾在石城门外西开辟大道。因此,石城门仍为建康防守上处于重要地位。
星移斗转,古老的石城门多次更名,如江山几度易主,朝代历经更迭一样。东吴时的石城门,待到东晋时期改为”西州门”了。《秦淮夜谈》第六辑载:”西州城即石头城,西州门即石城门也。”晋武帝平吴,徙扬州治建邺,在东吴石头城境内筑城,取名为”西州城”。同时利用东吴石城门为其西门,改名曰西州门。
公元589年,随文帝开皇九年平陈,将建康城邑宫殿,并荡耕恳,然乃利用石头城置蒋州城;相传晋时的西州门即改为蒋州的城门了。公元932年,徐温义子徐知皓(后为李升)在杨吴时金陵府城的基础上又扩建金陵府城,周长25里44步,开东门、南门、龙光西门(今水西门)、西门(今石城门)为四座旱门,又开上水门,下水门和玄武桥三座水门。原东吴时营造的石城门,就是南唐江宁府的”西门”所在。之后,宋建康城和元集庆路时仍然称其为西门。
在公元1366至1386年的21年时间里,一座举世文明的应天府大城,在南京建成了。城周长33.676公里,开门13座,原东吴时的石城门,被利用并扩建成瓮城城堡,令人最满意的是,此门又沿袭东吴时的故名,仍称之为”石城门”。但在民间,积习相沿,将其门西边的三山门、下水门习改为”水西门”,而石城门唐时曾称谓西门,故遂统称作”旱西门”了。因”旱”与”汉”同音,入清以后,便演译成”汉西门”。1929年,国民党实施所谓”总都规划”时,以新街口为市中心,辟汉中路出城,故于1931年置汉中门。因为汉中门南近20米左右是汉西门,所以民间常常将汉西门也呼其为汉中门了。1981年,南京建城西干道时,汉中门又被拆掉,其城内尚余大片土地,于1996年市政府拨资抢修古城堡时将此地合并建成2.2万平米的大广场,以衬托古朴雄伟的城堡发掘悠久历史的深层含蕴,提供了游玩的场所,这场所改作汉中门广场汉西门从此被正式命名为汉中门了。
汉中门广场,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草坪园卉,布局有序,花香引蝶,游人络绎不绝。凡到汉中门去的游客,总爱登城堡之巅一览为快。昔日的长江故道,已变成鳞次栉毗的”广厦”数都数不清的。西移远去的长江,有如镶嵌在银河的翡翠,似飘带,如烟波浩渺,在阳光照射下,银丝缕缕与翻滚的白浪交织,欲显得晶莹。滔滔江水不停地奔腾着,穿行于平涛原野之间,永不停息,滋润着大地,无私地奉献着。触景生情,就让古人留下的诗句做为本文的结尾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稼轩)。”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粉如雪。一江南北,消靡多少豪杰”(萨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