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3400000010

第10章 三代女人的文学情结

尤今

住在纽顿圈的一座公寓里,夜半无人私语时,总有一扇窗口孤独地亮着,窗里的人,正精神奕奕而又快活无边的在稿纸上制造一出又一出人间的悲喜剧。

一、外祖母

我的外祖母,是一个很特殊的女人。

看照片,觉察不出她好看,可是,在我眼中,她一直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来自她的气质,而这,又是由浓浓的书香熏陶出来的。

她不喜欢烫发,老是让直直的头发自自然然地垂着,脸上稀稀地涂着淡淡的水粉。她身子纤瘦,喜欢选用素净的布料裁剪高领短袖的唐式衣衫。走起路来,腰身挺直,精神抖擞的样子。平常说话,用词典雅,韵味绝佳。

外祖父曾是怡保的殷商,在他的事业如中天之日时,外祖母也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在那衣食无忧的日子里,她的最爱,不是打牌、不是逛街,而是看书,家里有个书橱,齐齐地放着各种名贵的线装书,还有,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值得一提的是:在那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外祖母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每一个方块字,都是她奋力自学的。

后来,外祖父事业失败,家道中落。外祖母变卖名贵首饰,和外祖父共度人生萧瑟的冬季。

这时,我诞生了。

我见到的,不是群婢环绕、呼风唤雨的外祖母;而是那个忙完了琐碎家务后,又靠缝纫来补贴家用的外祖母。然而,在辉煌过尽而度着黯淡日子的外祖母,并没有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反之,她珍惜着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总是在万籁俱寂时,以冷水洗去一日的疲劳,独自进入她热爱的书城里,心甘情愿的成为悲喜不能自主的“文字傀儡”。

坦白地说,在那万事不懂的童稚时代里,我和外祖母,并不是很亲近的。总觉得她和左邻右舍的外祖母大不相同。别人的外祖母,会做各种各样美味的糕点,搂着孙女,一口一口的喂,我的外祖母,从不;别家的外祖母,会有月光底下搬张藤椅,给绕膝的孙儿讲各种各样趣味盎然的故事,我的外祖母,也不——她总是忙,忙完了家务,戴上老花眼镜,往桌前一坐,便变成了一尊凝固不动的石像。在那“之无未识”的年龄里,对于外祖母那种“老之将至而分秒必争”的凄凉心态,我又如何能够了解!

8岁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来,想起外祖母,脑中总会浮起一个以淡笔素描的形象:庄重、文雅、澹泊,然而,这个形象,恒远地坐在“画框”里,而我,仰着头看画,无可避免的有着疏离感。

渐渐的,长大了。

上了中学以后,外祖母在写信给母亲时,总不忘多夹一张信笺给我。

读外祖母信的那种感觉,十分新鲜、十分新奇。外祖母的字,笔划纤细,秀里秀气的,十足的“字如其人”。她从不老生常谈地劝我用功读书,也不老气横秋地嘱我孝顺父母;从第一封信开始,便兴致勃勃地和我说起她最近读了些什么好书,并条分缕析的向我陈述该书的优缺点,等等。我读信的欲望、回信的兴趣,就这样毫无防范的被她挑起了。我们这两个岁数相差了半个世纪的老与幼,就这样开始了长达10年的鱼雁往还。外祖母的经济能力不是很好,我的零用钱也不是很多,可是,在那捉襟见肘的日子,我们却常常把好书邮寄给对方。

有一回,在外祖母寄给我的信里,附着一张摺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摊开来一看,哟,外祖母写的一篇小说“黑白两兄弟”,居然变成了铅字,快快乐乐地躺在南洋商报的文艺报上!

长期的通信,让我得以能行无阻的进入外祖母内心深处的殿堂,我清清楚楚地看到浮在那儿的一个梦,一个很璀璨、但同时又很疲累的梦。这个梦,从外祖母的少女时代起,便已经幽幽地浮着了。可是,社会的束缚、家道的中落,实在都影响了她积极实现美梦的机会。现在,她第一篇作品以显著的版位见报了,只要日后勤于笔耕,成为作家,也许不再是一个虚浮无边的梦了。然而,遗憾的是:年届花甲的外祖母,这时身体的健康已坐在人生的“滑滑板”上,快速地往下溜、往下溜了。

终于,在我大学毕业前的一个月,她带着那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愿望,溘然长逝了。

二、母亲

母亲出世以后,便继承了源源流动在外祖母血液里那种读书的瘾。

她自小爱书,长大、长老了,依然还是爱书。

诞生于经济富裕的书香之家,秀外慧中的母亲,曾被视为“天之骄女”。

生命里最令她沮丧的是:日军蹂躏马来亚的铁蹄彻底粉碎了她升学的希望。才念到了中二,便在日军统治的阴影下仓惶辍学了。

之后,母亲开始了漫长一生无止无尽的自学历程。

对于她来说,书籍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的重要。有一段时期,父亲失业,经济拮据,米缸粒米全无,可是,书架上的成排书籍依然自得自炫地闪着智慧的亮光。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坐在油渍斑斑的木桌旁,专注地执卷而读,神情肃穆一如庄严的塑像。如豆的灯光把母亲纤纤长长的身影裁剪得高高瘦瘦的,任意地贴在墙壁上;我呢,好像一只温驯的小猫,安心地靠在墙壁那个黑影上,快快乐乐地读我的安徒生童话。

母亲开始让笔杆结出美丽的“文字之花”,是父亲在怡保创办“迅报”时。每天晚上,在厨房里脱下了湿漉漉的围裙后,母亲便以文字为酵母,醉心地酿造一坛一坛文学的美酒。跃动在她眸子里那两朵快乐的小火花,把整所简陋的屋子都照亮了。

这个时期,是母亲在创作上的“丰收期”。

她写散文、也写小说——还是长篇连载的哪!此外,她也凭着深厚的语文基础,将许多优美的作品由英文翻译成中文。

那时,我尚未入学,正是属于凡事好奇,却又混混沌沌的年龄。母亲每天以笔“沙沙沙”地在纸上写些什么,我不懂。然而,她脸上那种近乎狂热的快乐,我却是懂得的。这样的一种被恬适笑意渗透五官的表情,好似铁打铜铸般,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等我开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时,我的脸上,也出现了类似的表情。不讳言,写作所能带来的快乐是人世间任何活动都取代不了的。

爸爸那间曲高和寡的报社,只维持了短短两三年,便闭门大吉了。他赤手空拳地带着我们迁居新加坡,开始了人生另一段全然不同的生涯。

这时,母亲已有了四个稚龄孩子。最大的姐姐10岁,我8岁,两个弟弟,一个7岁,另一个才诞生3个月而已。那些琐琐碎碎永远看不见却又永远做不完的家务,终于使母亲放下了笔杆。每每忙至晚上,疲倦、疲劳、疲累、疲乏、齐齐上脸,手中拿着的书,往往只看了几页,便沉沉睡去,摊开着的书,不是狼狈地盖地脸上,便是尴尬地跌在地上。阅读,不再是浪漫而写意的事了;写作,更是成了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数十年春秋岁月转瞬即逝,细心抚养的雏鸟一只一只健康的长大了,先后飞离了旧巢。母亲在晚年的安逸和闲暇里,每每想起了那个被湮远岁月埋葬了的梦,她的脸,便不由自主的流现出一丝恍惚、一丝遗憾、一丝惆怅……

三、我

在我身体里流窜的血液,有来自外祖母的,也有来自母亲的。

先天的遗传因子,加上后天的环境熏陶,对于阅读和写作,我已狂爱近痴。

如果说,文字是禾谷,我就是蝗虫;如果说文字是桑叶,我就是蚕;如果说文字是米,我就是蛀虫。

吃吃吃、吞吞吞、蛀蛀蛀。

不分昼夜、不论阴晴、不管场所,有书便看,一看便迷。上课时,偷偷摸摸地看;下课后,明目张胆地看。白天看得心神俱醉,晚上看得废寝忘食。

我简直就是一只靠书本来活命的蠹虫。

我吃我吞我蛀我的书,慢慢在我脑子里化成了丰实厚重的养分;当一笔在手时,我仿佛感觉有千军万马要从笔尖冲出来,啊,多时囚锢在我血管里的方块字,已不能安守本分了,它们要跳出来,在稿纸上砌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就在小学五年级那一年,我砌出了平生第一幅“文字之画”,题名为“我要做个小小童话家”,自此之后,创作的热诚,愈烧愈炽,由我砌成的文字之画,也越积越多。

成为作家,到了我这一代,不再是一个幽幽地浮在半空中的梦了。

回顾我留在“岁月的沙滩”上那一长串脚印,我的心,涌满了感谢。

我的外祖母诞生于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我的母亲成长于一个烽火连天的战乱时代中,她们所走的那条自修的学习道路,是漫长的、迂回的、艰苦的,处处布满荆棘,处处沾着眼泪。我呢,情况全然不同: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双亲全力的支持,使我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进入我最为心爱的学系,在美丽的青春岁月里,汲取古今中外各家思想的精华。我所走的学习道路,可说是一条阳光普照的康庄大道。思想的领域被开拓了,文学的基础打稳了,提笔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对文学的爱恋,使我坚持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写作习惯。

在当记者期间,东奔西跑,忙得头顶袅袅地冒着烟气,我依然利用时间的缝隙来从事文艺创作。比如说,坐公共汽车由甲地到乙地去,耗时1分钟,我便以双腿垫着稿纸,在颠颠簸簸的情况下,写小说。晚上回家,洗过澡,便又继续钻入文艺创作的天地里。那时候,住在纽顿圈的一座公寓里,夜半无人私语时,总有一扇窗口孤独地亮着,窗里的人,正精神奕奕而又快活无边的在稿纸上制造一出又一出人间的悲喜剧。

在报馆工作期间,我曾有一年多的时间申请无薪假期,带着2岁的孩子随同夫婿到沙特阿拉伯去生活。这是我人生一段充满了挣扎与眼泪的日子。在那人烟稀少的荒荒大漠中,我曾患上扰人的胃痛症;在那寂寞得回想时连背脊也会发凉的年月里,我曾患上可怕的失眠症。惨惨地吞着这种那种药丸时,我觉得我生命之页所呈现的,是令人颤抖的苍白。然而,就算在咬着牙关把许许多多苦涩吞下去的当儿,我都不曾放下我的笔。失眠时,我睁着酸涩的双眼,写;胃痛时,我捂着起皱的胃囊,写。写作,实在已经成了我身体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回国后,继续在报馆里工作了一个短时期,我改行执教鞭。

孩子相继出世。

我原已不敷应用的时间,至此更是“捉襟见肘”了。

“穷则变,变则通”,我学会了从睡眠里偷时间。往往一家子梦会周公时,便是我蹑手蹑脚地“盗取时间”时。不是一小段小一段的偷的,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偷。偷呀偷的,偷得每天睡眠时间只剩下寥寥的4个小时。

知道实况的知己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而远近亲戚也都劝我多多保重。

然而,没有人知道,当我在那一大片偷来的时间里静静地埋首创作时,翻腾在心里那欢乐的浪花,比“保健丸”更管用哪!

我与写作,将终生结缘。

两代人的梦,外祖母的、母亲的,都等着我去圆。

我不能辜负她们。

不能。

不。

同类推荐
  • 未焚诗

    未焚诗

    本书收录的诗篇有:路不拾遗、跳舞好吗、俯瞰、对面、外景、无情诗、飞机、田园诗、寓言、笔记簿、练习曲、新旧句、家居诗等。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天地萌生万物,对生命总是赋予惊人的力量。随缘而喜,随遇而安,是最好的态度。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的独特恋爱方式

    王俊凯的独特恋爱方式

    张小可被检查出不能生育,什么。刚领了医院检查报告就被自己的男神王俊凯求婚了?可是自己不能生育,他爸爸妈妈不会同意的。那一夜,不知怎么睡到了一起,缠绵悱恻,逃到国外以后,原本以为是最后的告别,可是没想到在哪一次以后,她居然可以生育,怀了他的宝宝…………她回来了,她又该何去何从?…………………
  • 帝阁娇

    帝阁娇

    风云起,红颜误!离歌悲,情错付!青颦云黛的容颜,明眸流转的绝色,离奇错过大好姻缘一见倾心的男子,身在帝都最高处,情陷纠葛,与男主经历一场旷世虐恋,不想因此卷入纷争,偏偏要在腥风血雨的后宫周旋!风云变幻,历经劫难,帝心竟难测!不想他稳坐江山时,却是她情殇离别时!这就是她的结局吗?
  • 逆袭之电竞高中生

    逆袭之电竞高中生

    豪门之子罗浩因为父亲的破产跳楼一夕之间成了破产大王。他的宿敌如愿以偿地踩着他上位,曾是拥有过辉煌的明星选手,但如今却只能出售俱乐部,失去神级账号卡。但是谁也想不到第二天一觉醒来的罗浩居然重回高中时代,成了电竞学校的高中生!这一次他重回起点,扬帆起航。让我们亲眼来目睹一个电竞传奇的诞生,罗浩将重新夺回属于他的一切荣耀,制霸英雄大陆。《英雄大陆》是一款包含大量LOL元素的平行世界虚拟实境网游,想领略不一样的LOL,一切尽在英雄大陆。
  • 邪眸至尊

    邪眸至尊

    90后宅男莫凡,原本应该过着平静的平凡生活,却因为一次奇妙的意外之旅,穿越到以武为尊的天玄大陆,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双夺人心魄的邪眸,一把妖异嗜血的弯刀,更有上古凶兽穷奇作伴,在风云际会的天玄大陆,莫凡又将如何血染苍穹,登临武道巅峰?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玩宝金瞳

    玩宝金瞳

    三百六十行,古董是为王。古玩领域,纷繁庞杂,风险巨大……小职员陈凡,因父亲的一次打眼,在山穷水尽之际,意外获得一双可以发现和吸收,名家才气的双瞳,自此,波澜不惊的生活开始激荡起伏,狂蜂浪蝶,纷至沓来……双瞳辩真去伪,双手雕龙刻凤。翻手财富无边,覆手美女如云。陈凡誓要在这滚滚红尘当中,活个痛快淋漓!
  • 最后之世界

    最后之世界

    另一个异界大陆,战斗,冒险,恐惧接踵而来。
  • 斩武道神

    斩武道神

    悟绝世武学,住玉宇琼楼,尝仙馐美酒,斩敌恨寇仇。少年收回长剑,道“滚罢,吾不杀尔等废物”
  • 脉痕

    脉痕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胖子,每一个胖子都代表着一本小说。这,是必不可少的。胖子说:欧闲,你知道为什么我会一直跟着你么?因为你够瘦,这是我毕生的目标!欧闲说:胖子,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愿意带着你么?因为你够胖,而胖子一般都是很猥琐的,所以躲在你身后看美女是最安全的。。。。。。。。。
  • 柔弱娇夫神探妃

    柔弱娇夫神探妃

    作为七皇子的侍卫,武功高强,反应迅速是必要的设定,然而孟慈两样都不沾,她唯一有的,就是超乎常人的淡然和智慧。一叶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清风县衙有个孟神捕,却无人知晓孟神捕这名头全部是靠他女儿孟慈得到的。七岁看完一百本书,九岁时写的文章被县里面举子连连称赞,口口相传,十一岁帮父亲破获了县里面一桩陈年旧案……十八岁,父亲被人陷害坐牢,青梅竹马惨死县衙门外,那个本应等着媒人来家中说嫁的女子不得不走上了为父亲洗冤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