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3300000034

第34章 群众汪洋

“法西斯”这个词,是我从幼年开始就时常听到的,它多半出现在面孔威严的报刊社论或层层下发的学习资料中,还有行列整饬的群众集会上或游行队伍里。没有人告诉我这个词的原初意思,更没有人培养我追问起源的习惯,我只是凭这个词的唇齿间的摩擦,感觉到齿冷,感觉到一种血腥气味。也正因为这种感觉的恐吓,我以为它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无论从空间到时间,都距离我们极其遥远。

直到几十年后,我才在个人的阅读中得知,法西斯(FASIO)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IS,原指捆在一起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柄斧头,是古罗马高官的权力标志,象征着万众团结一致,服从一个意志,一个权力。这样一个标志,似乎与我们理解中的公共秩序并不相左,甚至符合我们早已习惯的某种社会理想。它最终会沦为杀人如麻的恶魔,几乎毁灭了世界,对此,仅仅用一个反逻辑的现代神话来解释,是很令人怀疑的。即便就说神活,那柄斧头固然是罪魁,然而那群棍棒呢?毕竟,仅凭一柄斧头,无论它如何锋利,还是不能把四散的棍棒们捆绑在一起的。

捆绑在一起,这究竟是斧头的理想,还是棍棒们的理想?清理这个问题,不需要怎样超凡的智慧,需要的只是诚实和勇气。我同意“什么样的群众就配有什么样的领袖”的说法,然而,问题的困难之处在于:群众——它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时候,是可以不负责任的,因为无论怎样的法庭对它都无从追究。即使它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海潮一样地冲决过什么,吞没过什么,其威力真实得足以让你刻骨铭心。但时过境迁,潮水一夜之间退去,那个实体顷刻就不存在了,你无法寻找它,它似乎从来不曾存在过,面对空空如也的广场,你甚至怀疑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

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是在合法的选举中掌握政权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尽管那些喜欢细节,喜欢情节曲折的历史学家可以举出许多偶然的因素,这个基本的事实仍是事实,议会民主制被理葬,各个政党被消灭,通过法律规定:“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是德国的惟一政党”(不要依据某种道德标准,给法律一词打上引号,法律就是法律,无论内容的善恶,其效力都是一样的),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个人和公民的自由条款;解散工会;取缔罢工;建立恐怖的秘密警察和恐怖的集中营……既然这一切都没有遭到什么反抗,接下来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群众,雅斯贝斯写道:“群众是无实存的生命,是无信仰的迷信。它可以踏平一切。它不愿意容忍独立与卓越,而是倾向于迫使人们成为像蚂蚁一样的自动机器。”

雅斯贝斯,这位在纳粹的极权统治下侥幸活下来的哲人,对此命题的思考,绝不是在窗明几净的书斋中进行的,他的哲思必然地凝有个人的,乃至人类的血泪的成分。

历史中有一些场景,是很可以让人类难堪的,这绝不仅仅指奥斯威辛死亡灭绝营一类。它们很小,可能算不上一个“事件”,但与我们生存的性质是更贴近的。

时至今日,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描述极权统治下的人民群众呢?

事实是,绝大多数德国人并不在乎他们的个人自由遭到剥夺,他们似乎并不感到专制制度残忍,相反,却怀着真正的热情支持这个政权。因为这个政权给予这个民族新的秩序,而秩序对于他们,从来是比自由和权利更重要的,歌德老头——这座德意志精神的山峰——不就曾说过吗?没有秩序比不公正更令他厌恶;还因为这个政权消除了失业,使经济出现了奇迹,被剥夺去工会权利的工人们捧着午餐饭盒,轻松愉快地取笑共和时期的辞藻,说:至少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已不再有挨饿的自由。

为了德国重新强大起来,他们甘愿做出独裁者所要求他们的牺牲。个人的渺小,卑贱,无能为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于是,人们渴望加入一个集团(尽管可能是一个碾碎个人的集团),加入一个事业(也许是一个非正义的事业),人们渴望依靠在一个庞然大物之上,这是漫长的奴役制度压铸出来的习性。而在庞然大物的面前,一个深怀感激的人,一个不能确定个人为何物的人,除了服从和牺牲,还能有别的选择吗?“先公后私”,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纳粹时期一个流行的口号,忠实、虔信、无条件服从和无条件牺牲,自然成了至高的道德标准。你甚至可以从那里感觉到时代的伟大与崇高。

于是有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火炬之夜,人们手持火炬像洪水一样席卷而来,从大街小巷,成千上万的人们,举旗列队,唱着,叫着,向高台上的大独裁者欢呼着,如醉如狂。夜复一夜的火炬游行,整个民族以为沿着这火光的洪流就能进入伊甸园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德国作家路德维希描述道:“整个时代没有幻想了,现在至少出现了一长串旗帜在德国人头上飘扬,人们可以听到铿锵的命令声,嘹亮的喇叭声,一座由上千块石级和上百个头衔组成的伟大的仿古金字塔由纳粹建立起来了,人们从这座金字塔上带下来抽徽,新帽子,特别是一双马靴,虽然实际上已无马可言。”

纽伦堡的纳粹党大会盛况空前。巍峨庄严的主席台,顶部雕塑着巨大的德意志雄鹰;将夜空照射通明的探照灯光柱;广场,广场上站成方阵的数量达二十万之巨的人群。鼓声,口号声,军乐和瓦格纳的音乐,元首的振奋人心的演说,置身于如此壮观的场景,有谁不感到自己强大有力,不产生一种忘我的激情呢?仅凭个人自由个人自决的时候,我们何曾如此强大?何曾如此睥睨世界?难怪那位青年首领有那样挚诚的声音:“这样一个时刻令我们深感骄傲和幸福。”于是,当元首讲演说:“你们只是千百万人的代表。你们要自己教育自己,为的是学会服从。”海洋一般的群众就报之以振臂高呼:“党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就是德国!”这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群众的海洋是一个恐怖的磁场,一旦涌动起来,周遭的一切都无法辨别自己的方位,几乎逃不脱被吸附的命运。德国的艺术家把这史无前例的场面拍摄成大型新闻纪录片,不就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和赞叹么?这部名为“意志的胜利”的法西斯影片,一连获得数项大奖:纳粹国家奖(这是当然的,威尼斯电影节金奖,甚至还有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文艺复兴的伟大传统在哪里?法国的自由精神在哪里?

现在,群众的海洋处在汹涌潮涨的时分,用“被迫”或“被蒙骗”这样的理由来解释这种疯狂的潮涨,是很有几分可笑的。路德维希愤而指出:“这一次将没有一个德国人能说,他是被统治阶级胁迫的,因为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朋友在党内。几乎整个国家都参与或拥护了这场浩劫。”

在一群个情振奋的时代,歌曲总是少不了的,歌曲能有效地使群众的情感获得统一。重温一下那时的歌曲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是党徽的军队。

高举红旗,为了德国的工人。

我们铺设通向自由的道路。

你在哪里,那里的人心跳得更有力。

你在哪里,那里的德国工人工作更顺手。

你在哪里,那里的德国儿童露出幸福笑容。

你是领袖!你是救星!你是希望!

你是信仰!你是爱的化身!

我们全心全意献给你!

我们愿意每时每刻服务你!

于是,“希特勒万岁!”就不仅只在群众大会上高呼,它成了人们之间相互打招呼的形式,成了同僚之间通电话时的问候语。于是,《我的奋斗》就不仅仅只是党员必读,而是成了新的《圣经》,人人必备,成了亲朋戚友向每一对新郎新娘赠送的结婚礼物。于是,那些善良的儿子,那些和蔼的父亲,自觉自愿扛起枪开往别国的领土,自觉自愿充当灭绝营的刽子手,而幸没有道德上的顾忌。于是,那些天真烂漫的金发儿童嘟起小嘴,两手不停地上下舞动,冲着他们昔日的玩伴高喊:“滚蛋!犹太猪!”……这种群众的意志,渗入一切的生活细节,奴役灵魂本身,从而成为多数人的专制和暴虐,将整个民族拖入罪恶的深渊。如果人们还记得,就在不久以前,在希特勒即将获得命运攸关的任命的前夜,还曾有十万工人拥进柏林市中心的公园举行示威,反对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我们便会对“群众”这个实体感到惊愕。逃亡之中的茨威格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中绝望地写道:“我学过的历史和自己写过的历史太难了,我不会不知道大批群众总是突然倒向势力大的一边的。”这样恣肆汪洋不会留下任何一角生存空间给苟活者,不能把它关在窗外,而在你的小屋顶下过你超然物外的日子。你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岸,更不知道在哪里。无边无际的汪洋,它是地平线本身,是生存现实本身,逃亡者还能依凭什么呢?绝望的茨威格便在异国他乡,以符合一个自由人的尊严的方式,选择了死亡。

个人自由的信念和理想,只是人类历史很晚才出现的,它是以个人的行为能力,自己的能力,对个人命运和公共事务承担责任的能力为先决条件的。然而,奴役的制度却由来已久,服从听命,崇仰权威的性格也由来已久。尽管自由这个词通体都闪耀着星星的光芒,但责任一词的负荷必定沉重。畏惧责任,因之逃避自由,宁愿依附一个庞然大物,又乐于被看做是自由的,这样一种沿袭久远的心理惯性,构成了坚固的群众秩序,它的衍变,比起朝代的更替缓慢得多。有了如此稳固的秩序,极权统治就有了赖以立命的基石。

所谓集体的罪责,事实上是无从追究的。卑怯的从众和强横的凶恶都深知这一点。

在纽伦堡审判法庭上,面对足以装满六辆卡车的罪证文件,面对数不胜数的令人发指的暴行,那二十一名被告——仅仅是二十一名,其中包括德国空军元帅、统帅部参谋长、盖世太保头子、纳粹党元老、煽动反犹运动的主要理论家……就是这样一些被告,竟无一例外地申明自己无罪!他们互相推诿、责备,以服从命令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无一例外地强调自己受蒙蔽或无力反抗!无一例外地申说自己不负有个人的罪责!

当我们看到我们早已习惯的群众迷信或说群众游戏规则被推演到如此地步,我们能不为自己置身其中的群体,能不为这个群体的生存方式哀泣吗?

同类推荐
  • 山野现代舞

    山野现代舞

    本书收录了山野雕塑、京中美食、音乐之伴、写作的女人、怎一个“谢”字能了等多篇当代名人随笔。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3辑:无关春天、宁夏书、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成魔志

    成魔志

    热血,杀戮,一个普通的高中生,陷入异界,他将何去何从,无种马,无后宫,最真实
  • 校草宠上天:别沫,不殇心

    校草宠上天:别沫,不殇心

    他是Z国第一军队的南宫二少,从小就冷漠无情,自从遇到她以后什么都变了。卖萌耍宝加强吻,最主要的是在未来丈母娘面前各种卖乖献殷勤。但这个世上知道他是南宫二少的人少之又少。“之前有个坏女人说我交不起房租还欠交水电费天天吃泡面。你说我该不该让那女人看看我床多大?”某男坏坏地说。
  • 重生之逆命传奇

    重生之逆命传奇

    生,即为命运无法摆脱之苦难枷锁。死,乃是人生恩惠所享最后的安宁。神界至尊修罗神主不惜历经百世轮回,来寻找三途川尽头的彼岸之地,只为找到那能够扭转生死的往生之果来拯救自己最爱的那个女人。百世轮回犹如南柯一梦,一朝醒来,修罗神主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一个凡俗界少年的身上。这一世,我要重塑修罗躯,重凝修罗血,待到重回巅峰之日,便是踏破生死界限之时!重活一世,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挣脱这天地规则,打破那生死轮回!书写属于我自己的——逆命传奇!
  • 丁克俱乐部

    丁克俱乐部

    写丁克一族的生活状态,《丁克俱乐部》的作者伍旭升写得不一定是最多的,但写得那样入木三分还不多见。《丁克俱乐部》的作者伍旭升像是拿着手术刀和显微镜似的家伙什儿,把这些知性、光鲜、讲情调的人的种种破绽给亮了出来,让他们光天化日之下来不及遮掩。他们的尴尬与困窘肯定会令我们发笑,但笑完之后,我们没有心虚的感觉是不可能的。
  • 危城之恋

    危城之恋

    恋爱总要有人先耍流氓,姐豁出去了!她就是来践行女追男到底是隔层纱?还是隔着一座山?可,他是喜马拉雅山中的珠穆朗玛峰,高不可攀。某日艾卿:“老师,有女朋友吗?”赵宇城侧目:“你是来破案的吗?”艾卿低声开撩:“我想先破你。”赵宇城闻言,倾身霸吻!艾卿懵了:“手放哪?”赵宇城:“有些事应该男人主动!”她以为是自己的死缠烂打感动了冰山男,却不知是他一直欲擒故纵以美色诱之。
  • 孤江一叶舟

    孤江一叶舟

    这是一个活泼可爱、学习差的14岁女孩遇上17岁良家美男的故事,作为学渣的我幻想连连,可幻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做那个是残酷的。呜呜呜~~~
  • 武巅之极

    武巅之极

    风尘往事随风去,一道孤鸿散长风。武道巅峰,是否就是极致?武道之极,又是何故?且看风尘是如何创造奇迹,在生死之际化险为夷!又是如何攀登巅峰,在茫茫宇宙与天同斗!登仙路,成封神。众神膜拜,众魔颤栗。战蛮荒,扫世古。戮战万恶无涯境,掀翻幽冥血海域。......命运由我主宰,世界皆再在我的脚下颤抖!
  • 等待雨后彩虹

    等待雨后彩虹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文中的女角,丈夫为了有着千万家产的富家女,抛妻弃子,跪在女主面前,求女主离婚,女主说离婚可以,儿子留给我,你们今天给我的耻辱,我来日加倍奉还。对着前夫说,总有一天,我让你悔的肠子都青了。一个单纯家庭主妇,为了养活儿子,下海经商,围绕在她身边的男人,那个才是她的良人,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雨,她是否能够撑到彩虹的一天,她还能寻找到真爱吗。她还有勇气去爱吗......
  • 追想五断章

    追想五断章

    北里可南子在父亲北里参吾的遗物里发现了五张稿纸,每张上面都只写了一行文字。她委托在旧书店打工的菅生芳光帮忙寻找这五篇没有结局的小说。没想到在补全作品的过程中,芳光发现了二十二年前“安特卫普的枪声”事件中惊人的事实——北里参吾写这五篇小说的原因居然是……事情的真相就隐藏在那五篇小说之中……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茶茶小姐

    茶茶小姐

    如果可以,请珍惜我到白头,拉着我的手去游万水千山,世上男人千千万,愿有人能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