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3000000014

第14章 Withboy的中国式新森田疗法

Withboy曾是一位强迫症患者,在痛苦多年之后,通过自学森田疗法,成功地走出强迫。俗话说,久病成医。Withboy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体会撰写成网络书,并创办公益性强迫症治疗网站——中国强迫症援助站,无私地帮助广大强迫症患者。他的精神感人至深,他的文章更是震撼人心,他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对强迫症发病的机制做了入木三分的深入探讨,可以说对森田疗法是一个极大的推进。看了他的文章,那些将森田疗法当救命稻草,在强迫陷阱挣扎的朋友犹如被当头棒喝。遵照他的意见,将他的全文转载如下。

(一)前言:我有一个梦想

关于这个世界上的不幸,你相信吗?不多也不少。我们心理走到一个极端,感受着内心地狱,并不全是自己的错,也许这叫命运。不管症状叫什么名字,事实是:我们的思想生病了。

很想倾诉心中的痛苦吗?我明白。三年前的初夏,连续一个星期的暴雨天气,长期的问题终于爆发,我陷入了挣扎。喘息中,我想了很多:人生、快乐、痛苦、存在的意义、死亡的不可思议……这个星期最后一天,我走在路上,雨后的太阳露了出来。一切仿佛都很美好、清新,我开始知道了些什么。

一开始我并没有方向,不知道我得到解脱后应该做些什么。只是很兴奋地把体会发成帖子,让大家看到。我依稀记得我最痛苦的时候和自己打赌,等我好了一定要好好做人。关于这个“好好做人”并没有固定的解释。什么叫“好好做人”,什么叫“好人”,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人每天基本的温饱都没有,也有人潇洒舒畅,有人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有人放心地完全投入生活中。没有温饱的人因为偷窃会被叫做“坏人”;潇洒舒畅的人因为小小举手之劳被叫做“好人”。

我能做到什么?很多事情无法抗拒。每个人的命运不同,走的路也会不同。我只能管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无法帮助所有人,但是我可以帮助所有曾经和我一样的人。那么我轻松地告诉自己,“就简单地做这一件事好了”,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诺言。我必须面对真实,我不是什么无私无我的圣人,我自由的灵魂只忠于自己,所以忠于自己的诺言。

我有一个梦想,愿世上所有被心理疾病折磨的人,得到平静和自然的心灵。

我有一个梦想,愿世上所有被心理疾病折磨的人,可以带着笑容面对未来的漫漫长路。

我有一个梦想,愿世上所有被心理疾病折磨的人,每天安心地睡觉,不用害怕任何梦魇。

我有一个梦想,愿世上所有被心理疾病折磨的人,不需富贵,但能平安地度过一生。

我有一个梦想,愿世上所有被心理疾病折磨的人,学会爱别人和得到别人的爱。

我有一个梦想,愿世上所有被心理疾病折磨的人,能互助自助。

“就简单地做这一件事好了”,这是个轻松的决定。我只有这一个梦想,当很多年轻人在编织着只有自己看得见的未来之梦时,我会为我的梦想而满足、安心。

(二)重新学会笑——中国式新森田教程(上卷)

强迫症是一种特殊的病,我时常想,强迫症者到底有多痛苦?如果你得了癌症,别人可以鼓励你努力战胜病魔,理解你的痛苦,帮助你,安慰你。但是得了强迫症,你身边的人几乎不会理解你,你什么都没有,只有那深深的、唯一的痛。

正因为强迫症是一种特殊的病,所以治疗它的森田疗法也是一种特殊的疗法。好好运用它,加上更多人的创新和发展,强迫症患者的悲哀会少很多。

好了,教程开始,先来明白几个和强迫症密切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仅是在神经症中的概念。

1.概念

(1)执著

执著就是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某一目的、某一理想的强烈追求之心。简单地说,执著就是强烈的追求之心。

执著是内在的心理,是一种似乎不顾一切的追求欲。正常人也有执著,但强迫症所说的执著,是指异常强烈的执著,这也就是强迫症的根源。执著于事物必然要求此事物完美。比如:你很执著人际的完美,那么,任何一件违反了人际完美的事,像是你的同学说了一句对你不好的话,你都会思考、说服自己老半天,这种现象被称为疑病素质。求而不得是执著最大的痛苦。

(2)执著最外层

刚才说了执著是内在的一种“追求欲”。执著最外层就是指以执著为内在原因产生的心理最外层(前意识)的行为、活动。简单说就是执著欲造成的执著行为。比如:一个很执著干净的人,一旦手上沾了很脏的东西,他就会反复地洗手。“他要自己去洗手”,这就是因为执著而产生的行为。这个自己完全控制、做主的行为,就是执著最外层。换言之,执著最外层很大程度上是指因为执著而内在产生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又是自己可以完全做主的。森田所说的放弃,就是放弃这一层,放弃之后本身就是自然。

(3)自然

自然包括很多方面,人的心理本能调节就是自然的,比如遇到坏事情不高兴,这是自然的。人的自然心理本能是很和谐的,一个人遇到一件伤心事,慢慢地他会忘记;一个人感到心烦、暴躁,慢慢地他会冷静,这是和谐的自然本能在调节他的心。

一潭静水,丢一个石子下去,激起一道水波,水波自然会慢慢扩散,消失。如果你异常强烈地追求水波消失,不顾自然的规律,想继续用石子去砸水波,强行让水波消失,那么,水波会越来越多,适得其反。这就叫违反自然,也就是强行去做本来做不到的事,反而失去更多。人的心,岂不是如这潭静水?

(4)自然永恒在 自然从来没有消失过,它永远存在,你在强迫的时候它也在,只是被你的执著所掩饰了。

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消灭的,自然的、和谐的心理调节一直存在,只是强迫症者他的执著蒙蔽了它。你自然的心是存在的,它也从没有消失过,只是你执著的出现,使它没有了应该的作用。

(5)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就是达到自然的方法,它有很多种表达方法,以前传统森田疗法中它叫“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我叫它“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其实这是一个东西。

自然之道就是点醒你永恒存在的自然,并且加强它,使自然反过来淡化本来蒙蔽自然的执著。

自然之道是点醒、加强你的本身存在的自然,而不是去追求什么自然,自然本身就存在。自然之道就是森田的核心。

自然之道就是达到自然的方法,是自然而然地回去而不是追求自然。

(6)要求即逆反

这是一个心理现象,强行地对心理去要求,心理就会强烈地逆反。比如你产生了一个坏念头,你说:“不,我绝对不能这么想!我要努力压制它!”但是这个坏念头反而因你的努力压制而激化、增强。很多时候,症状只不过是因为执著激化的自然心理现象。

(7)死循环 正因为要求即逆反,一个患者遇到问题,他强行要求→适得其反→他就更加强行要求→更适得其反→循环……这就是强迫思维死循环。

(8)没有对错,只有事实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理论评价——把事实表达成语言,成为理论评价。但是,任何语言评价和事实一定有出入,只是出入多少的区别。

一个人看问题,不应该看语言评价,而应该用心之意会看事实。很多事情,意会最准确,不需要言传。但是强迫症者一般都很执著于方法、语言,什么都想用语言表述清楚。其实,意会事实更能破除一切迷雾而看到真实事物本质。

另一个方面,强迫症者经常问:“这样做对吗?那样做错了吗?”即使在森田实践中也一样。比如,“我这么用森田疗法对吗?”其实,没有对错,只有事实。看着事实,怎样自然就怎样,怎样不强迫痛苦就怎样。

2.强迫症的原理 对患者来说,了解自己问题的本质,对自己的体悟很有帮助。

先来说个故事,一对师徒走在路上,徒弟发现前方有一块大石头,他就皱着眉头停在石头前面。师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徒弟苦着脸说:“这块石头挡着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么办?”师父说:“路这么宽,你怎么不会绕过去呢?”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绕,我就想要从这个石头前穿过去!”师父:“可能做到吗?”徒弟说:“我知道很难,但是我就要穿过去,我就要打倒这个大石头,我要战胜它!”徒弟很痛苦:“连这个石头我都不能战胜,我怎么能完成我伟大的理想!”师父说:“这两者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你太执著了。”

这个徒弟和患者朋友你是不是有点相似的地方?

强迫症原理公式:执著与自然事物间发生矛盾→产生恐惧、焦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即逆反)→死循环。

举个例子:一个强迫症者和别人的眼光接触,他忽然感到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看别人的眼睛,觉得很不自在。这现象是自然的事物。但是他心里马上又觉得:“不!我怎么能这样呢?我的眼光应该完美而没有问题的呀!”同时,他感到恐惧不安。这就是执著与自然事物的矛盾,同时因为违反心里的执著而产生恐惧、不安。他马上又觉得:“不行,以后万一老是这样怎么办?”这是提出问题。“我得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呢?”他思考,解释……这就是解决问题,也是强迫行为。而他发现想不出方法,他越注意自己的眼光就越不知道怎么接触别人的目光。或者,他想出了方法,又想到万一怎么又怎么办。又去思考解决,从而陷入死循环。

如果是在已有的强迫问题上叠加解决问题,也就是反强迫。其实反强迫本身也是强迫,一样是以执著为根源。

事实上,一切都是连续而迅速的过程,不是像我这样分解开,一步步说明,事实其实没有理论那么清楚,但事实却最准确。我们要通过理论意会到事实。

3.森田疗法的原理——症状反复原理

森田疗法的核心就是达到自然的方法,就是自然的方法。通过自然之道,停止解决问题,停止死循环,同时忍受恐惧、不安,从而一步步淡化执著。

自然永恒在,执著最外层。自然之道点亮、点醒被执著蒙蔽的自然,淡化执著,融入自然。

(1)森田原理公式 接触、理解森田疗法→实践→淡化执著,体悟→实践→淡化执著,体悟……

每一次实践放弃执著、忍受不安,执著都会得到淡化。

这里注意:不要把体悟作为理论来指导自己,体悟使你明白看清楚自己的问题,但是体悟只是“明白了”自己,不要用来指导自己的作为,森田疗法是用来回到自然,而不是去追求自然。

(2)症状反复原理

执著需要在实践中淡化,一次一次地放弃执著最外层,忍受不安,执著一点点淡化。而未淡化执著之根源的患者又经常不时地去解决问题,又去完成执著最外层,从而陷入死循环,深入泥潭,陷入迷中,看不清。

但是,随着执著淡化,体悟的增多,反复的强度会越来越小。反复的强度是指陷入症状的时间长度、深度以及反复的频率。就是说,陷入症状的时间越来越短,痛苦、死循环深度越来越浅,反复的频率越来越低。

4.当你面对症状时——实践自然之道

实践自然之道就是说:明白自然之道,在面对症状时自然地产生作用。其实这很简单。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是自然之道的文字表达,而自然之道不是文字,不是口诀,它是你心中意会的自然,通过文字,希望你意会到。

(1)放弃 放弃是针对执著最外层说的,是你能容易做到的放弃,你能自主地放弃。

比如:你心中的一个想法忽然产生,你执著于它而去解决、解释它,说服自己,这个“解决、解释”的行为你是完全自主的,你可以放弃它。放弃执著最外层是容易做到的,如果很痛苦地做,就不对了。能放就放,不能放还要放,这本身又是应该放弃的。

当强行做而又做不到的时候,你可以放弃执著最外层,尽管执著还是在,但是它只是冲动了。放弃,主要是说放弃治疗,放弃痛苦的追求。放弃,太痛了就放,实践中相对于症状以不痛为标准是可以的。

(2)接受

比如,一个患者看见桌子上有一点烟灰,他对这点烟灰起了强迫,他想擦干净,但是擦了很久,发现热烟灰在桌子上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他就觉得不可以,不接受这个痕迹。然后又试着说服自己,从而陷入死循环。

强迫症者就是不肯、不敢接受事实,不接受“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好吧,症状就症状吧”、“做不到就做不到吧”这样的概念。苦苦地去排斥它,证明自己的理想。其实与其悬着,不如接受它,心里才会更好。

接受其实也是一种放弃。接受可以这么说: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而不是一定要这样或那样,或自己一定要怎样。

(3)顺应

自然本身就存在,不是要你去追求自然,只是要你去顺应。比如:思考得很痛苦了,自然就会放弃,反复的强迫行为做烦了,自然就会停下来。顺应自然,不是说追求,而是顺应本来就有的本能。

自然永恒在,放弃执著后,就是自然。不要摆着对付症状的架势,要放松自己,顺应自然。

什么是真的顺应?就是融入自然中。注意:顺应不是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自然可遇不可求,“遇”,明白了吧。

(4)为所当为

为所当为就是把自己当正常人,去做正常该做的。不要理会症状、问题,不要因为症状放下手中的事,不要专门去对付症状。任何解决问题的相关行为都不要去做,而是去做当做之事。

比如:一个患者要看英语书,但是心中有一个心结没想清楚,他是去学英语,还是去想个清楚再学呢?这时,为所当为就是只管去看英语书,不要管问题、症状。那症状怎么办?不要管!不要管的意思不是说该怎么样决定“是”还是“否”,而是随便。

面对症状,为所当为其实就是不要管问题,做当做之事,做!

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表达出自然之道,其实,这四个口诀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侧重不同。

接受是一种放弃排斥的行为,顺应是一种放弃不顺应的行为,为所当为是一种放弃去管、理会症状的行为。

但是记住,自然之道是作用于执著最外层的。所以,自然之道是做得到就做,做不到就放。要知道“自主”这两个字,执著最外层是完全“自主”的一层,自然之道也是作用于这一层。

5.森田疗法层层问题解析 经常有很多人这样问我:什么才是真的自然?怎么去顺应自然?

问这句话的人就和当年初学森田疗法的我一样,认为顺应自然是一种“努力一下的行为”,好像“就这么努力一下”,就达到自然了。就像手握着箱子一使劲,箱子就提起来了一样。其实顺应自然不是要你去努力、去做。相反,你本来就在自然中,只有当执著来临的时候,你去顺着自然,执著痛了、累了就放手。如果违反自然,坚持解决问题就不自然了。去追求自然,本身就不自然了。

无为为什么能无所不为?因为无为并不是没有了,无为的底蕴是复杂多变而又和谐的自然。

无为——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后就是自然了。

(1)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 当一句理论去指导你放弃、无为的时候,这句理论本身就会成为你的执著对象。

很多人,初学森田,得到很好的效果,觉得快要好了,用森田疗法得到了很多“成果”。但是,内在执著还是没有淡化很多,可能反复。患者在反复的时候,总是想:“以前我用森田疗法都做得很好啊!现在一样做得好。”把森田疗法本身当做一种理想化的执著追求,这就是执著作用于森田理论本身。

想要达到理论化、理想化的森田状态即是追求。对森田的执著只不过是你原本的执著转移了对象,但是却会使你深深地陷入森田理论的沼泽。其实,自然之道是很和谐的,比如说放弃,如果你执著于“放弃”这个理想化状态本身,你是不是也可以、也该放弃这个理想化的本身呢?自然之道反过来可以作用于对其本身的执著。

森田理论应该是接受时刻不确定的现在,而不是追求理想化过去的自然状态。

真自然是什么?如果自然本身的理论成了执著,那么这也不自然了啊。这其实也是一种症状反复而已。

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这十个字,不是要你努力做到什么,而是点亮你的自然,让你达到相对于违反自然的执著最外层来说的“无为”。

(2)关于体悟 体悟不是努力痛苦地思考出来的,而是在实践自然之中一下子感到的,是意会到的。

体悟让你知道“哦!原来是这样”,以前的“迷”,忽然看得很清楚。这里说一下“迷”,“迷”是没有实质存在的,要用心去意会事实,而“迷”只是表层的、你感觉到的东西。

不要用体悟作为支柱,作为理论指导。自然本身存在,去追求自然就是不对,去追求自然和以前没接触森田疗法时的强迫行为是一样的。体悟只是明白了一些概念而已。

(3)关于刚接触森田疗法

刚接触森田疗法,你放弃时,会觉得很不安,冒出很多像“万一……怎么办?”“如果……”“但是……”之类的念头,这些都是可以放下的。是执著造成你这么想的。

但是你面对这些荒诞不经的想法的时候应该“不安常在,无所住心”。不安经常存在,心里虽然必然有难以释怀的问题,但不要留着难以释怀的问题去解决。

(4)关于忍受痛苦 很多患者其实在症状中陷入了很深的死循环了,他却在想:“森田要我们忍受痛苦,再痛苦我也要忍!去做!去做!”

你在做什么呢?你其实还是在要求,在执著,你在做强迫行为,你不放弃执著最外层,你在加剧它!但是,你不只执著在作用于森田本身,还以为这样会好!很痛吧?但是,错了。森田最大意义的忍受是“忍受不安”,而不是痛苦。不安比痛苦好,不安并不痛。不安就像那种把你从十五层楼推下去,你却发现自己醒来,一切都是梦。暂时的紧张、不安、焦虑是会有的,但是请你放松、自然地面对。

到底怎么做呢?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只是不能一定要怎样!一些人看了森田理论,他就要求自己一定要放弃,这样,适得其反。

(5)症状到底是什么东西

症状只是被执著激化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你不要管它。不管的意思,不是说你应该怎么办而控制自己面对或反抗。不管就是根本就没有行为,把自己当做正常人,为所当为。

(6)注意力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症状其实也是个注意力问题,注意力也是最容易“要求即逆反”的心理,你越不想注意症状,就越注意。

对于自己的注意力,放弃要求、治疗、解决问题;接受无可奈何的东西,这样也行,那样也行,一定注意什么或不注意什么就不对了;为所当为,不要因为症状而妨碍应该做的事。

放弃执著最外层后自然的注意力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一切没什么大不了。

(7)为所当为与懒惰

强迫症者大都存在这样一种“勤”:对待违反自己执著的事物和由此造成的症状很勤快。但是对待生活却有一种“懒惰”:经常犹豫不决,拖拖拉拉;不愿意努力,却想有好的收获。不愿意吃苦,到头来苦却吃得最多。

其实,“为”是很重要的。患者经常不为所当为,喜欢安逸,宁肯寂寞思考,也不肯做事,这样,使得症状反复的空间很大。一个人这样,本来就不是自然的了。要为所当为,不要懒惰,要做事,应该做就去做,积极些。不要执著于安逸,不要害怕违反执著的阻碍。

而症状,也会因为心瘾的消失而消失。因为心瘾存在,患者的任何“有所为”心瘾都会切入,也必然切入。所以即使学习森田疗法,若心瘾存在,症状就在,森田疗法本身也会被心瘾利用来继续强迫、强求。这是学习森田疗法几乎必走的弯路。

长时间的强迫行为已经造成了强大的强迫惯性,即使患者理智上想放弃心瘾也会被惯性牵着走,走入强迫症状之中。患者本来只是被“惯性”扯入强迫,但是因为对症状的恐惧、排斥,对“曾经好的状态”的留恋,所以又忘记了顺应自然,继续抵抗症状,继续强迫。所以说,惯性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惯性会激发心瘾。

我把所有的强迫惯性和伴随症状的产生存在的种种异常叫做“自然异样”。顾名思义,自然异样说的是表面上很异常,让你感觉恐惧、排斥的事物,实际上它却是必然、自然的。

刚接触时的顿悟、好状态很容易得到。可惜的是症状的反复更加容易得到。症状的反复是因为“好的状态”和“自然异样”形成反差,继而激发心瘾造成的。一个人一无所有,再失去也无所谓。如果他后来拥有了很多,再让他接受一无所有就很难了。

强迫惯性引发心瘾也是一种症状反复。

(8)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不安常在、无所住心 这16个字已经包含了森田疗法的全部,理论知识是让人看、让人研究的,那没什么用。关键是你该怎么做。

任何“有所为”都会被心瘾切入,这16个字也不例外。但是你真的做到,心瘾就能被顺应自然切入、放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对的,按照它去做,而不是去执著于为什么做、有什么用。

顺应自然而不应拘泥于文字,这16个字是文字而已。你要是对这些文字执著,这就是被心瘾切入。真正的顺应自然是“事实”,而不是文字、理论。顺应自然是变化无穷的,任何为了追求完美而刻意、固定地想掌握什么方法,想公式化操作都是“有所为”,都必然不能长久,必然被心瘾切入。

所以说,最好的理论就是没有理论,最好的“道”是无形的。只有无形才不固定于一形,只有不固定于一形才能变化万千,才能和谐。

在治疗中,不要为了完美而强行固守在一个状态,好像这样才能保险地治疗症状,其实这就是心瘾的发作。接受事实,不去干涉,无论症状怎么变化,不要追求理想化状态。

接受自然异样就不强行坚持好的状态,那么就能接受“让症状伴随一生”这样的想法。接受自然异样就不排斥症状、不恐惧,就能学会平静,真正地接受让症状伴随一生,只希望治疗好,而不求治疗好,只求能尽量缓解,不影响生活。不执迷于理论,会少走弯路。不强求任何,不固守一个治疗状态,忘记掉任何可操作的治疗形式(本篇文章只是让你明白意义,如果执著操作也会变成一个治疗形式),就会在事实中放弃心瘾,放弃完美欲望。和症状尽量和平相处,学会坦诚地面对一切。事实为最高,不要因为自己的欲求而在心里扭曲什么。学会善待一切,包括自己的症状。

(三)路,弯路,真自然——中国式新森田教程(中卷)

1.路

(1)敏脆心理素质

先把目光放到模糊的童年,想想家人所说的那时的自己,是不是从某一个时候开始,就发现自己隐约地与其他人不太相同了。自己往往很恐惧未知的东西;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做事情犹豫不决;想得多,想得复杂;往往从负面怀疑,比如,常担心“做不到怎么办”;容易感动,看到动情的电视、文学等,就会被感动地流泪;心情好的时候很自负,受了伤害就会变得可怜和自卑;容易走极端,容易受伤害。把上面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敏感、脆弱、犹豫、易受到刺激、活跃、激烈、不稳定,给一个定义把它叫做“敏脆心理素质”。

自己的这种素质和别人的正常心理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呢?正常的心理不那么活跃,稳定不脆弱,而自己的心理敏感活跃,不稳定而脆弱。这种敏脆心理素质的形成给强迫症埋下易于发生的可能性。

这个敏脆心理素质未必是天生就有的,但是可能有的人生下来就容易形成这样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直接的形成原因是在心理不成熟的时候,受到对应的刺激而改变了心理的稳定性,使之变得脆弱、敏感、活跃。

一个人的这种敏脆素质又在一定情况下保留、定型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比一般的人容易有心理问题。

(2)执著心瘾与强迫 有了敏脆素质的人未必一定患上强迫症,但是事实上,我们都中了彩。

一个敏脆素质的人容易受伤,受了伤又会因为敏脆本身的影响而激烈地压抑自己。在人生途中,遇到伤害自己的事越来越多,心理越来越压抑,最后在心里积累相当规模的压抑下自然地去寻找释放压抑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不是像“大声叫喊”之类正常的释放压抑方法。受伤的敏脆素质的人往往会找这样一种“压抑”的方法来释放压抑:在一些正常人看起来没有意义的细节上去追求,来获得满足,同时减低自己的压抑焦虑感觉。

比如:一个有敏脆素质和压抑的人认为6是个吉利的数字,他就什么都喜欢6,都向6靠拢,以此求得满足。一杯水,他要分6口喝完,用纸巾擦嘴擦6下。一开始,他觉得这么做是吉利的,每做完一下都减低了焦虑,得到一种满足的感觉。而后,一次次的行为使得他对这种减低焦虑的满足感觉成瘾,对这种向6靠拢的行为成瘾。并且,心瘾越来越重,如果不去满足的话,焦虑和不安会变得很大。最后,发展到拿起杯子都会觉得很不安和焦虑,必须反复地拿起、放下去6次才能觉得舒服。然后,心瘾越来越大越重,满足的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刚开始,满足一次心瘾的追求行为后可以平静一个小时。后来,一次满足只能维持5分钟,5分钟后又马上觉得焦虑和不安,又要你强迫行为来满足心瘾。

上面那个例子说的是强迫动作,再说说强迫思维。其实强迫动作和强迫思维都是强迫行为,只是行为的载体不同而已。

同样条件的一个人一开始觉得在头脑中把遇到的事情去想个明明白白、完美、清楚,会觉得很舒适和满足,同时心中的焦虑不安也减少了。

然而,一次次反复的满足使他成瘾,心瘾越来越大,使他对脑中什么念头都要想个清楚、固定、完美的状态,就像一个爱整洁的人反复整理自己的房间却总觉得不如意一样。没有想的了,自己找都要找个无中生有的念头来思考,来满足心瘾,消除焦虑和不安。如果问题念头想不通,达不到满足心瘾的要求,就拼命地、反复地思考。随着心瘾越来越强,反复的强迫思考行为也越来越频繁,做不到、满足不了,心瘾也就越焦虑不安,越焦虑不安就越强行去满足。

看完以上两个例子,你会明白我要说的心瘾是怎么回事。心瘾对一个敏脆素质的人就像吸毒的毒瘾一样,毒越中越深,越深越难自拔,直到激化到发现自己完全不是正常人,不能过正常人生活了,才去求医问诊。

在上卷我反复提到执著这个词,执著就是一种强烈追求并使人沉迷其中。强迫症患者强烈的执著就是心瘾,执著心瘾、心瘾执著,害苦了多少人啊!

强迫症就是通过行为得到满足和摆脱焦虑和不安,从而形成成瘾的心瘾,进而陷入强烈的心瘾,反复地强行执行强迫行为,进入一个由行为引起心瘾、再由心瘾促进行为来满足心瘾本身的死循环。

上面的话太复杂,简单地说,强迫症就是由心瘾牵制着患者,让患者为了满足心瘾反复地去做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的行为。

这就是第一章,我要说的“路”。尽管回忆起过去的种种,会感到揪心的伤感,但是,至少现在是拥有着清晰和光明往回看的,你已不再是过去那个陷入泥潭而不知所在的你了。

2.强迫思维和强迫思维的引发问题

强迫动作和简单的强迫思维看上去就是反复地做毫无意义的强迫行为这么简单,而强迫思维的问题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强迫思维可以引发很多问题。

强迫心瘾一旦对于一个特定的强迫对象产生强迫作用,这个强迫对象即会被牵扯入强迫思维中。根据强迫对象的不同,强迫思维的引发问题也不同。比如,这个强迫对象是生理方面的,那这个强迫思维就会引起生理方面的问题,已不是单纯的反复思考那么简单了。有时问题与问题之间互相交错,弄得症状很复杂和不典型,乍一看上去,好像不是强迫症,其实是内在的强迫思维而引发成表面的问题。

强迫思维的引发问题根本还是强迫思维,是强迫症,只是变形了很多,问题也严重和复杂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从根本解决强迫思维就可以了。

强迫思维的特点是“强迫地”追求思维的完美、确定、清晰、有规则而不乱,这些追求可统称为执著心瘾要求。因为有那么执著的追求,所以执著必然的结果就是追求“完美”这样的执著心瘾要求。强迫思维者强迫的对象各式各样,而本质就是要把自己遇到的强迫对象思考成符合执著心瘾要求的成果,一个完美、确定、清晰、有规则而不乱的“成果”,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满足心瘾。

强迫对象内涵念头:在强迫思维中,强迫对象可以是一些外界具体的事物。而外界的事物是不能直接和强迫思维发生作用的,患者面对强迫对象时,由强迫对象会产生一个让你强迫的念头,这个念头才是强迫对象在患者心中的内涵,患者最终所直接强迫的对象就是心中的“强迫对象内涵念头”。患者面对强迫对象内涵念头的时候,因为这个念头的存在会违反完美、确定、清晰、符合心瘾理想化状态的执著心瘾要求,所以就因为这个念头的存在而不安和焦虑,从心瘾上极度地想去让这个念头消失,来符合、满足心瘾。

那么患者会怎么让这个念头消失呢?因为对于自己的念头越强行压制越会存在,要求即逆反,这本来只是个心理现象而已,没什么问题的。而患者让强迫对象内涵念头消失最本能的手段就是强行压制它,压制它就会造成逆反,逆反就更想压制它,从而陷入了痛苦的死循环,不能自拔。患者往往会担心“要求即逆反”的现象存在会影响念头的消失,由这个现象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对象,提出“万一……怎么办”这样的念头。然后会压制“要求即逆反”这个现象,从而这个现象成为了强迫对象。

再者,患者抛开最本能方法,用思考去改变这个念头,想尽力地说服它、解决它,让它消失,来满足心瘾。对于这个念头提起的有违强迫心瘾的问题,去反复地证明问题不存在。总之,以思考为强迫行为的载体,去让强迫对象内涵念头消失,而这样沉迷在思考中,也同时强行压制着。其实,强行压制的思考就是一个目的——让强迫对象内涵念头消失。

求而不得的要求痛苦,就算求得但需要反复再求的强迫痛苦,都是心瘾造成的。

强迫思维的对象千差万别,有时同一个对象还可以具体往下分很多“大同小异”的对象,但本质都是一样。举一个例子,“要求即逆反”是个心理现象,患者要是以这个心理现象为内涵对象再结合“小异”的具体事物对象为强迫对象,就形成了一个典型强迫思维问题。虽然“以这个心理现象为内涵对象再结合‘小异’的具体事物对象为强迫对象”这句话很长,但是事实上它就是用逻辑表达一个单纯的强迫对象结构。逻辑理论很复杂,而你去感受事实,它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强迫对象,事实都是很清晰很明朗的。一个患者冒出这样一个强迫对象内涵念头:万一我去做一件事而心理偏偏要陷入要求即逆反的现象怎么办?这就是以“要求即逆反”现象为内涵念头,再加以具体的“想做一件事”的“小异”而成为一体的强迫对象。

3.弯路

当一个患者陷入了症状的深处,发现自己不能够正常地生活了,就会心急如焚地去寻找解决之道,寻访心理咨询,查找各种心理疗法,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当一个神经症的患者找了森田疗法,往往第一眼就有种顿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一开始,由于自己在症状极度的痛苦折磨中,什么都抱着试试看、不执著的态度——“试试森田的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吧”。患者一开始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心也舒然放开:“终于找到解决的方法了。”但是,问题就这么简单完了吗?遇到森田疗法,把森田理论作为自己心中的理论指导,症状就会永远消失了吗?如果就这么简单地完了,强迫症就不是强迫症了。

(1)强迫惯性 强迫惯性可以分为“强迫习惯”和“强迫状态记忆效应”两方面。

一个患者因为以前几乎无数次的反复强迫行为,必然会形成强迫行为的习惯,我们就叫它强迫习惯。当患者遇上自己的强迫对象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针对它实行强迫行为。比如一个患有很深“数圆圈”强迫症的患者,本来看见圆圈就会习惯性地去数数量,是习惯性的而不是因为心瘾。强迫习惯只是一种习惯,它只是症状的并发问题,通过行为就可以改变习惯。患者常身在强迫习惯当中做着强迫行为,却还以为自己是正常的追求行为。

一个在强迫痛苦中沉迷的患者每当面对强迫对象时,和正常人面对这个对象是不同的。患者面对强迫对象,过去对强迫对象进行强迫行为的感觉、强行做强迫行为而做不到的焦虑感、对症状的恐惧感,都会马上显现在患者脑中,让患者“身临其境”,这就是“强迫状态记忆效应”。正常人是在强迫泥潭外面的,也没有进去过,所以面对强迫对象时什么都没有,不存在问题。而患者不同,他面对时,在强迫泥潭中的状态感觉全部反映出来,给患者一种紧张的状态感,为事实上的强迫行为埋下条件。

强迫惯性是必然的,但它不是什么严重的症状问题,而是执著必然引发的“正常”的问题。强迫惯性可以诱发症状。通过放弃强迫行为和时间的推移,强迫惯性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2)余留心瘾

心瘾不可能刚经过森田的顺应自然就可以完全消失,正如毒瘾不可能抵抗一次发作就可以完全消失一样。余留的心瘾是经过很长期、几乎无数遍的强迫行为加深加固了的,余留的心瘾执著只能通过长期的自然的行为来淡化,直至消失。症状反复的根源也就在于余留心瘾。

(3)弯路

患者其实在不停地去探索强迫理论和实践强迫行为来满足心瘾执著。当患者接触森田疗法后,又会因为强迫惯性和余留心瘾而把森田理论本身当做强迫理论去探索,把森田的实践效果当做强迫行为来反复追求满足。也就是说,利用森田作为理论指导来满足心瘾。这时,就是所说的弯路,也是症状的一种最严重的反复。可以说,弯路就是症状的延续,只不过多了森田疗法这一个名号的症状。

4.新森田,真自然

(1)中国式新森田疗法

学习森田疗法的患者朋友心中都有自己所领悟的森田口诀,像“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无为”、“放弃执著”、“接受事实”、“不治而治”等等。其实这些口诀要去表明的都是一个东西,就是面对心中执著心瘾的自然行为之道。当这些口诀被你因为心瘾而反复地探索完美理论、反复实践完美效果的时候,就走上了弯路。

强迫症是一种特殊的症状,而传统森田理论又有些模糊的地方,也可以说传统的森田疗法的理论指导不完善,一些强迫症患者便会在这些模糊、不完善的地方陷入弯路。中国式新森田疗法的特点就是:用清晰的、完善的、避免走弯路的理论指导进入患者的内心,让患者用自然的行为来代替、放弃满足心瘾的行为,再通过此行为来淡化心瘾,直至痊愈。任何一种理论指导一旦因为满足心瘾而去反复探索理论,反复地实践、证明治疗效果,就走上了弯路。而新森田、真自然则是避免患者走弯路,顺应自然一条直路走到尽头。新森田先点清了弯路,再用清晰的真自然之道来作为理论指导。新森田的理论指导是指宏观的理论指导,不是说要患者具体地对某一个症状去用什么特殊的方法。新森田的理论指导如同种子,种入患者心中,扎下根,让患者做到真的顺应自然。

患者在实践中所领悟的自然,永远也不会忘记。

(2)真自然 森田的书有多少多少本,理论就有多么复杂,但可以这么说:森田的核心就是真正地顺应自然,除了真正地顺应自然,森田没有什么重要的了。

(3)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可以说就是让你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放松、舒适,不强求痛苦,并同时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人本来自然就是这样的,痛了就放弃,追求舒适。舒适的感觉是自然和谐的象征。自己找痛苦吃,劳累得很难受,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有理想,有抱负,有自己的理论原则,为了这些理论原则的追求,会去甘心自己受苦,自己找苦吃。

可以把强迫思维的根源执著心瘾也当做一种理论原则,患者往往习惯了为了执著心瘾,而去自找苦吃。表面看是种理性的行为,实则是被执著心瘾牵着鼻子走。

当患者发现自己的思维或是碰到什么强迫对象,觉得心中的思维不明不白、含含糊糊、乱了,不符合强迫思维的执著心瘾的完美要求了,就想去弄个清楚(强迫行为),宁愿吃苦,去强迫行为。这时顺应自然就是要去放弃把它弄清楚的心瘾,去选择自然,去追求放松、舒适,不强求痛苦。

但是,选择了自然,思维就是乱,就是不清不楚、乱七八糟,一开始会很不习惯。不过,你要不乱,你要摆脱这种不安,你就是去做强迫行为了。所以,顺应自然就是患者的一个选择——是选择自然,还是满足心瘾?选择了自然,虽然不安,脑中思想就是不清不楚,就是乱,很不习惯,有去用强迫行为摆脱的冲动,但就和毒瘾一样,慢慢就平和了。选择了满足心瘾,反复去做强迫行为,痛苦是没有尽头的。

仔细地看前面“顺应自然”的解释,如果你有所体悟,就会知道,“为所当为”也是顺应自然中的具体。像为所当为、放弃、接受、无为之类都是顺应自然的具体。宏观地说森田就是顺应自然,具体地说可以说很多方面。

(4)为所当为 “顺应自然”,那么必然“为所当为”。为所当为是相对于强迫行为来说的,你顺应自然就自然不做强迫行为,就是在为所当为了。

沉迷于弯路中探索理论的患者总是问,怎么区分为所当为和强迫行为呢?其实,自然本身就是个区分的“度”,去顺应自然,自然本身就存在,那么就自然而然在自然中了。患者遇到的具体的事物虽然复杂,但是顺应自然,以一顺应而随自然万变,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妙处了。“为所当为”就是说行为在做什么——是当为还是强迫?是以生活为中心,还是以强迫对象为中心?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有很多症状的人,一旦一个主要困惑你的症状成为你现在的主要症状,那么其他的症状好像都被忽略了、不存在了一样。其实,对于人来说,千万个矛盾中,也可以分出一个最主要的矛盾。患者一次只能以一个症状问题为主要矛盾,那么全心全意投入、陷入在这个矛盾中,就必然忽略其他的症状,也就是说其他的症状在一个顺应自然的状态中了。以一个问题为主要矛盾,其他的问题、矛盾就会以你的主要矛盾为中心而顺应自然,一切为了你的主要矛盾的解决而改变、适应、顺应。

那么,为所当为以“当为之生活”为主要矛盾,不以症状为主要矛盾,那么一切执著矛盾也会为了“当为生活”这个主要矛盾而顺应、改变,所谓的“症状”为了附和主要矛盾——“当为之生活”,也就不存在了。就和患者以一个症状为主要矛盾时就会觉得其他的症状被忽略了是一个道理。

(5)放弃与接受

顺应自然之中,放弃就是说放弃满足心瘾的、造成痛苦的强迫行为。患者对于强迫对象可能会用尽百般方法,想让它改变成符合执著要求的样子,强行的压制,而又越压越强,强求而不得是很痛苦的。放弃强迫行为不去强行压制、要求,就必须接受强迫对象,放弃和接受可以说是同一个动作。放弃强迫行为,接受强迫对象,就达到一种“和平相处”的状态,放弃、接受、顺应,会找到和谐的一种自然,而不是先前为了追求理想化状态的痛苦。

但是,走上弯路的患者统统都去刻意追求“和平相处”,刻意地去接受、放弃。这种刻意,本身就是强迫行为,刻意地接受其实就是执著于接受强迫对象后让自然把强迫对象弄得消失,这还是不接受,还是压制。如果没有达到自然消失的目的,又会转为强行压制。

不走弯路,放弃、接受、和平相处是很自然,可以说顺应自然就会这么做。而刻意地说放弃、接受这些词,就是注重于具体的理论指导了。自然不需要具体的理论指导,自然本身就是和谐的,用具体的理论指导去代替自然,必然没有自然那么和谐,必然会出问题。顺应自然是去宏观地顺应,而不是用理论指导去代替自然。

不去压制,不刻意地带着,也就是“无为”。真正的放弃、接受是很平和自然的状态,平和的状态其实就是顺应自然的状态。不要去强求森田的理想化状态,强求森田的理想化状态就是弯路。

患者总是问该怎么做,有没有想过,根本就不需要做!“无为”而真自然。

我来细细地说一下“顺应自然”中的放弃、接受、无为的精华吧!

放弃压制强迫对象的行为,接受“被压制”的强迫对象,再去追求、做自己所做的。

和自己追求、要做的和平相处。有些本来就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而患者总是在压制强迫对象,去追求一个“理想化状态”,不允许强迫对象存在。

顺应自然是取自然永恒在的,去被动地因“自然需求”而去做,你会发现“去做就可以达到的”!

你的本能都未曾消失过,去做就可以做到,你还是正常的你,什么都没改变。只是,是达到目的就可以了,还是追求理想化状态的达到目的?追求理想化状态的达到目的,以理想化状态为“前提”去达到目的,那么没有达到理想化状态,也就永远达不到目的。可见,消失的本能其实都存在,只是被“以理想化状态为前提”这个前提阻碍了,永远达不到。追求理想化状态就是心瘾了,不去追求才是自然的。

不要贪多,不要执著,不要进入一去不复返的欲求旋涡当中。

说一个故事:两个人,一个人是强迫症患者,一个是修道的自然之人。他们同时得了重病,这时上帝出现了,要他们两个各自说一句话,上帝将帮助他们实现这句话。修道之人想都没想就自然地说:“让我的病好。”于是他的病好了。而强迫症患者却想了半天权衡之后说:“让我的病好并且让我很有钱。”这也是一句话,但是比修道之人多了些贪多的小聪明。上帝一听愤怒了,于是让强迫症者身体的重病好了,也给了他很多钱,却加了条诅咒:贪婪执著的强迫症永远不会好!于是,患者尽管有很多钱却一生在痛苦之中。

这只是我编的一个故事,目的是让你知道患者就是这样。其实自然的要求达到了就可以了,而患者却总想以理想化的状态去达到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想更好,非常过分地、病态地不甘于现状,执著,贪婪。这种执著、贪婪就是患者的心瘾特性,与其痛苦地追求理想化状态的达到,不如自然地只要达到就好。放弃满足心瘾,放弃追求理想化状态,自己自然地追求,所做的目的只要达到了就可以了,让自己的追求和强迫对象和平相处,就不再有痛苦,回归于自然。

放弃接受说到这里,下面继续说真自然。

放弃、接受、无为、为所当为等口诀只是顺应自然的一部分,患者用这些口诀后,一样还要顺应自然,否则就不是完全的顺应自然。口诀只是一部分,任何口诀不能代替整个“顺应自然”,否则就是弯路。比如遇到强迫问题,放弃解决问题是顺应自然,但放弃后呢?面对放弃后的问题一样要顺应自然,不只是放弃就够了。放弃解决问题,也可以放弃问题本身。如果一味地只是放弃、接受、无为等等,那就是死守着理论的弯路了。顺应自然是活的,大家要理解这个“活”字。去顺应自然,不走弯路,虽然强迫弯路会对自然之道本身去执著,去强迫,但是自然之道本身也可以顺应自然“针对其本身的强迫行为”。

新森田把弯路点明,把真自然说清,就是用完善的没有漏洞的宏观理论指导去治疗强迫症。真正的顺应自然,自然不受任何束缚,哪怕是你心中认为最不可侵犯的理论原则,也不要去束缚顺应自然。没有任何阻碍的顺应自然,才是真的顺应自然。而顺应自然对于患者来说就够了。

体悟了真自然,即使症状会因为余留心瘾反复也无所畏惧。反复一出来,马上又会顺应自然,症状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伤害你,心瘾会慢慢淡化。患者往往是怀着用森田疗法治疗症状的心,这是必然的。但是不可强求于治疗,森田不是说治疗,而是说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和治疗不是一回事,只要你顺应自然,不治而治,没有要你去治。所以说,森田不是治疗,而是顺应自然,只是告诉你,顺应自然比症状好,比满足心瘾好。强行治疗、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强迫症,和弯路一样就是症状的延续。

一个患者面对执著对象的时候总是想先用具体的理论指导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代替了自然,造成了问题。比如一个强迫余光患者看东西前总要去理论指导一下,用个方法对待一下余光再看,这本身就是在强迫了,然后一步步纠缠上了。一般人看东西就是看,自然永恒在,自然不会消失,不会改变,自然而然,没有用方法。患者面对强迫对象,为所当为,取自然永恒在。不要用什么具体的理论指导顺应自然,无为于对执著对象的纠缠。做就做,不要先有理论指导,不要先想怎么做。

取自然永恒在,放弃执著最外层(这两句口诀概念请参看教程上卷)

但是,当为去做,也会临时地感到不对,那么自然之道会用顺应自然的行为来改变不对,调整这一切。总之顺应自然就够了。顺应自然是和谐的,以前我刚学习森田的时候,也很怀疑这一点,如今敢确定,顺应自然真的是和谐的。对森田提出“万一什么”的理论问题,都是不会存在的。想想也是,自然本身必然是和谐,要不那么多“万一”都成立,天下的人恐怕死得差不多了。

再来说一说死循环。强迫行为总是一开始时相对轻微,先有了强迫心瘾的发作,再有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做第一次做不到,就越想去做,越想去做,就越做不到,就更想做。即使做到了,下次心瘾会更深。这就是个死循环。患者不想进死循环,就得一开始做好。就如同戒烟一样,一个人很大的烟瘾,第一次能忍住不吸,想戒就好办了。如果第一次忍不住吸了,第二次忍不住吸了,总说先满足一点没事,下一根再戒,一直到八、九次的时候,再想戒就远比戒第一根难了。

强迫死循环是一个道理,很多事情也是一个道理,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停下,如果为了一时之快,让其发展,就会造成灾害。在死循环深处,患者无为的行为往往也会觉得临时的错误和不对。自然之道选择了无为,那么自然之道自然本身会和谐地调节无为后的问题,自然之道会用行为来改变错的行为,调整一切。无为后自然行为会调节的。无为而不纠缠,自然之道会调节一切,顺应自然是和谐的。患者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纠缠”。

不纠缠症状的治疗,只要顺应自然无为去做就够了,森田不是说治疗,是说顺应自然、不治而治。患者要明白这一点,面对强迫对象不“纠缠”,无为而取自然永恒。即使觉得有不对的感觉,自然也会调节的。顺应自然一气贯通,顺应自然是和谐的。

以上的理论是详述顺应自然中具体的问题,其实患者只要做到真正的“顺应自然”四个字就够了。

(6)坦然面对症状的反复

患者常常不自觉地因为强迫惯性牵扯入死循环症状中,当觉醒的时候,其实也只刚刚尝到了一点苦头而已。这时候,应该立即顺应自然,放下习惯性的强迫动作,这是很轻易可以做到的。这时候,不要去内省自己,不要去内省森田理论哪里没做好,不要去探索理论,不要去实验。如果去做了,就是由于强迫惯性牵扯入死循环后又马上被余留心瘾拉进弯路的例子。无时无刻顺应自然就够了。这里是个容易陷进去的地方,把它点出来。

强迫惯性和余留心瘾是必然存在的,面对症状的反复,不要慌乱地陷入弯路,而是坦然地顺应自然。当面对强迫对象时由强迫惯性牵扯入弯路、死循环,这是症状的反复,是必然的。但是,你要记住无时无刻都要顺应自然就可以了。所谓的“无时无刻顺应自然”本身也是自然的,不要在字面上误解,把它看成具体的理论指导,死守着变成弯路。

(7)强迫患者的强迫行为流程

患者遇到了强迫对象→由强迫对象提出强迫问题→产生强迫对象问题内涵念头→解决问题→证明问题不存在→说服自己让强迫对象内涵念头消失(来达到证明问题不存在的问题)→实验一个完美的生活过程,追求一个稳定完美的“理想化状态”→用具体的理论指导执行强迫行为→陷入死循环。这每一步都瞬间发生的,语言上分为一步步,实际上为贯通的一体。

(8)自然的性质

顺应自然就是说顺应本来存在的自然,不是主动地刻意地做什么,而自然也不是静止、软弱的。自然的性质就是“自然需求被动行为”。是因为自然的需求,一种平和的需求才“被动”地去有所“作为”,顺应这种需求而被动地去作为,就是顺应自然的具体。主动、刻意地做就不是自然的需求被动行为了。用行为压抑自然的需求,高于自然需求,都是主动而非被动,也就不是顺应自然了。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主动的理论指导代替自然需求是不行的——因为理论指导的行为没有“自然需求”的行为和谐。

(9)结语

中国式新森田教程疗法有4个重点:第一,症状的本质;第二,自然之道的本质;第三,弯路;第四,自然的本质。自然之道是顺应自然,而自然又有其本质,弯路是症状的延续。这四点是症状、治疗的总和。新森田理论相对于传统森田理论,完善了理论指导,填补了弯路漏洞,是走过无数痛苦的弯路才得到的。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后人再走,这就是我的希望。

(四)自然疗法——中国式新森田教程(下卷)

对于一个人来说,其一生的生命旅程上必然会有各种各样心理上的烦恼、痛苦、折磨。对于一个神经症者来说,这种痛苦和折磨会更加多。和平的年代,会使人在单纯肉体上的痛苦少之又少,而心理的痛苦会变得复杂、深入、普遍。

心理的痛苦来源于何处?而神经症者忍受那残忍的折磨又是为什么?

周名和灵雪子站在房顶,看着秋迁的大雁飞过。灵雪子问周名:“大雁自由自在地飞过天空,它们有烦恼吗?”周名答道:“当然有了,大雁会为了下一餐的食物辛苦寻觅,为了安定的迁移之地仔细选择,为了养育子女劳累。当这些事情出现了差错,大雁便会烦恼。”灵雪子接着问:“那大雁有人的烦恼吗?”周名看着她道:“人有和一般动物不同的地方,因为这个原因,人的烦恼也就更加多而复杂。从表面上看,人的烦恼多得就像绵羊身上的羊毛,怎么数得清楚?大雁是绝对没有人那么复杂的烦恼的。”灵雪子好奇地问:“你可以说说人的烦恼吗?”周名看着大雁飞过后晴朗无云的天空,说道:“你看这纯洁的天空,人的心如果和它一样宽大、自然、无所牵挂,就不会有烦恼了。人有烦恼是因为人有欲求,任何需求、喜好都是欲求。”灵雪子带着反对的口气说:“照你这么说,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也都是欲求?欲求会带来烦恼,难道我们就要抛弃欲求吗?”周名笑着回答道:“听我把话说完,你所说的是自然的欲求,有了自然需求才能生存,这是无需我们理会的。一个人除了自然必需的欲求,还有其他很多的欲求,这些欲求并不是必然的,它们本来是不存在的。但是一旦后天得到了满足,这些欲求就会存在。而且欲求是可大可小的,得到了满足,人会要求再高的满足,如此满足下去,欲求会变得很大。”灵雪子说:“能举个例子吗?”周名说:“你看看你手上带的饰物吧,难道你生下来就知道要求手上带饰物吗?当你第一次带上饰物时感到很欢喜,但是时间久了你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想换更加美丽的饰物,等你有个更好的新饰物,你就会期待更加好的。你会反复品味、挑选着饰物,如此下去,你对饰物的欲求就会很大。当欲求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变成执著。这时就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烦恼。”灵雪子说:“为什么执著会带来烦恼?”周名回答道:“你执著于什么事物,你就会被什么事物所伤害、困惑。这么说吧,执著的内涵就是强烈的欲求。当你在追求的时候,如果事实与你的追求相反,你就必然会被事实所伤害。任何与你追求相反的东西都会伤害你,你就会感到无尽的烦恼。你没看过那些在牌桌前输红了眼的赌徒吗?他所追求的是‘赢’,但是与他追求相反的‘输’来到的时候,他就被深深地伤害了。”灵雪子问:“是不是执著有多大,伤害就有多大?”周名回答到:“是的。你身为女子应该会更加知道,一个女子执著地追求自己的容貌、身材,当她在镜子里看到一个不满意、有缺陷的自己就会感到苦恼。她会为了自己脸上不白净的肌肤感到不安,一遍又一遍地照着镜子。她就是被自己欲求的相反的东西所伤害、困惑了啊!强烈的欲求必然会带来强烈的伤害。”灵雪子:“我现在明白你说的‘你执著于什么,你就会被什么所伤害、困惑’了。”

第二天早上,灵雪子见到周名。

周名饶有兴趣地看着她,说:“你好像有什么困惑,是因为昨天的话吗?”灵雪子回答道:“是,我因为你昨天的话有了新问题。你昨天的话是对一般人说的。而神经症者比如强迫症者也只是欲求过大,很执著而已,为什么他们会受到那么大的折磨?为什么一般人也有执著,而一般人却不会有症状呢?”周名说:“你知道吗?欲求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深度。一般人的方向并没有偏离正常很远,即使深度很大,也不会有神经症的。一个很有烟瘾的烟鬼,别人会说他有心理疾病吗?但是,神经症者欲求的方向偏了,再加上深度,才会变成症状。一个对水有恐惧的恐惧症者,别人会说他有心理障碍了,但是如果一个人以同样的恐惧去怕一只老虎,没有人会说他有心理障碍的。”灵雪子又问道:“神经症者的欲求是什么样子的?”周名说道:“欲求和执著是大多数世人都有的东西,欲求和执著只要不是非常深、非常严重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你看看,强迫症者对一件事物所追求的完美主义,是多么的执著,那就像剧毒一样!人际障碍者又对人际多执著!欲求可大可小,你说欲求是自然的吧,但是欲求被发展成了极大的执著,扭曲了人的心灵的时候还是自然的吗?不能笼统地说欲求的对错,应该看大小而定。”

冬天来了,灵雪子看见地上的水因为一夜的寒风变成了冰。她问周名:“欲求和执著极大的神经症患者怎么才能返回以前的状态呢?水因为慢慢地变冷成了冰,冰在温暖的时候又会化成水,你看一个神经症患者可不可以像冰一样化成水呢?”周名说:“水因为冷所以变成冰,而冰因为热变成水。正常人因为欲求变成患者,患者因为放弃欲求变成正常人。”灵雪子问道:“能具体地说说吗?”周名说:“欲求和执著是像毒瘾一样的心瘾啊!人是因为不停地追求欲求、满足心瘾才变成患者的,那么他就要从顺应自然、放弃满足心瘾开始转换回去。”灵雪子又问:“放弃执著难吗?”周名说:“强迫症患者要放弃所追求的目的,还要承认一个有症状的自己。恐惧症者要放弃对安全感的欲求,正面自己所恐惧的事物。你说难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一样容易,唯一是难在对欲求的舍弃上。你想想,要一个烟鬼不吸烟难吗?要一个色鬼坐怀不乱难吗?对于神经症者这就像要一个最爱打扮的女子去自己选择变成老巫婆一样难。”灵雪子说:“你是说做起来不难,最难在欲求和执著的舍弃是吗?那要怎么舍弃?”周名回答道:“顺应自然,放弃执著,无为,这些话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舍弃的方法。但是执著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小的欲求先是得到满足,然后更大的欲求会吸引着人,人会在得到和得不到的边缘,被更大的欲求吊着胃口,一旦更大的欲求满足,又会被更大的欲求吊着胃口,这就是‘欲求建设效应’,欲求通过这种效应变得极大,然后表现成执著。顺应自然也只能通过放弃满足心瘾,选择自然的行为并且加以时间来一步步淡化欲求、淡化执著。通过顺应自然选择行为一步步地淡化欲求是针对‘欲求建设效应’而来的,双方是平等的。”灵雪子说:“那么执著并不是说放就能放的。”周名说:“是的,在顺应自然、放弃执著的过程中有着各种阻碍、诱惑。”灵雪子说:“但是如果不能归于自然,面临的将是可怕、不可想象的结局吧?”周名说:“自然是和谐、有规矩的,就像恐惧症的人再怕也不会怕得死过去,再坏也不会坏过一定的程度,而且不管坏到什么程度都不是没有希望的。”灵雪子问道:“每个人都有希望吗?”周名笑道:“那就要看患者自己了。”

庄周在梦中,觉得自己是蝴蝶,开心地飞舞着;然后梦见自己成了一棵花草,静静享受着晴朗天空中洒下的阳光,从未感受到如此惬意;接着成为了大地,承载着世上万物,无比厚实;又成为天上的云,不知多少千里,逍遥飘悠。直到醒来,才发现自己是庄周,而在梦中早已忘记庄周是什么。

存在就伴随了规律,我们把规律叫做自然。正是自然才能让一分为二,二分为万千事物,然后产生了元素。我们能够凭借物理学、医学、化学来分辨,是哪些元素构成了我们看到的树木、云彩、大海和无限的星空。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我们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来自这粒尘埃中的尘埃。万事万物因为自然而运转、存在,其中有我们知道的规律,也有我们没发现的道理。不管我们的智慧如何,事实如此。

不论千万事物,看透是“一”。事物分“二”而存在,能看清“二”,自然能看到“一”,不要片面地看到“二”的一个方面,而不知此消彼长的道理。如果能知道这样的话并不是单纯的哲学道理,而是你自己的任何大、小事都蕴涵着它,就能看到自己以前所认为的好,其实无所谓好,以前所认为的得到,其实无所谓得到。

自然对于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一样不偏不倚,万物本来一体。尘埃和恒星并没有区别,你和我也没有区别,大自然和你我亦没有区别。你、我、大自然的万物都是从“一”变化出来,终又合而为一。对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的人,看不到其实是在讽刺自己。万事万物都是你,你也

同类推荐
  • 女性疾病

    女性疾病

    本书就女性常见病、孕产妇期间女性易患疾病、月经期女性疾病、乳腺病症、以及更年期女性常见症状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月经病实效经典

    月经病实效经典

    书中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月经病的经验体会,内容包括中西医治疗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综合征、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本书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本书按人体的九大系统进行编排,各系统独立成章,各章节内含目的要求、教具准备、实习内容、复习思考题和重点掌握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万界至圣

    万界至圣

    圣人弟子白不悔在最后的测试中被自己的未婚妻退婚,一切全部毁于一旦。但却又被一道神奇的光芒带入一个不断做任务,来换取生命的世界。在哪里他遇到新的朋友,他将自己名气留在各个小世界。终有一天,他将成为无数世界的圣人。
  • 情感,苦咖啡

    情感,苦咖啡

    一切都源于一场梦,根据梦来编写成的小说。我个人的一场梦,让我泪如雨下的一场梦。
  • 月夜下的晚茶

    月夜下的晚茶

    月夜之下,一位少女静静的站在那里。"公主殿下,请收下。"一名女子把宝剑高举过头。少女冷笑一声:"虚情假意!"女子嘴角微微上翘,冷哼一声:"把嵌有蓝宝石的宝剑献给我可敬可亲的公主殿下!"
  • 无良神仙混都市

    无良神仙混都市

    小神仙都市护花,温柔的邻家小妹,彪悍的御姐女神,神仙在都市,只羡鸳鸯不羡仙!
  • 至尊封灵系统

    至尊封灵系统

    叶风被妹妹的女师父杀死,重生后的他得到了强大的天道圣典,一步步走向武者的巅峰,脚踩各路强者,更有一位位美女出现在他的身边......“报仇是迟早的,我要先俘虏她的心,再让她......”
  • 予诺一栀

    予诺一栀

    十年前的阮栀过得骄傲惬意,美丽放纵,就像太阳花般面朝太阳,生活得朝气蓬勃令人艳羡,在她四处看过的风景中,从不缺少追求者的魅影。而十年后的阮栀,却过得如同失败者,退却华丽的靓服后,剩下的只有不堪入目的糟糕和可怜兮兮的自尊。在她最难堪最落魄的时候,他又以悍马之姿闯入她的生活,硬生生的揭开她丑陋的伤疤,咬牙切齿的对她说:“阮栀,是你活该。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活该。”在阮栀的记忆里,时白从没对她说过如此狠毒的话,曾经的他永远都是笑吟吟的,那份笑里似乎隐匿着光芒万丈的太阳,温暖耀眼。如今的他生硬又冰冷,将她的感情执手可抛,毫不留情。直到很久之后,阮栀翻开时白的日记,翻到他们分开那天,看到上面清隽的字迹,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原来这么多年,他亦是心心念念,痴痴不忘——“没有阮阮的时白,活得像滩烂泥”【你像一夜潮汐,清晨褪去,了无痕迹】
  • 忘空谱

    忘空谱

    武分九品,一品为尊。少年郎得奇功忘空诀,行走江湖之时,历遍爱恨情仇。
  • 青春不在,你是否还在等待

    青春不在,你是否还在等待

    她她她,因为母亲的死走上了复仇之路,本以为不会再相信爱情,可是一见他们,全都变了在一次次阴谋的背后他们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玩转学院:拽丫头的爱恋

    玩转学院:拽丫头的爱恋

    第一天上学,韩雨菲因为一个座位得罪了传说中的冷血冰魔—欧阳修哲,因为欧阳修哲,导致韩雨菲厄运连连,还连累了闺蜜慕月儿!“哼!欧阳修哲是吧?我韩雨菲跟你势不两立!”某菲激动地大吼道。拽女韩雨菲PK冷酷校草欧阳修哲,谁败谁胜呢?究竟是韩雨菲俘获了欧阳修哲的心,还是欧阳修哲将韩雨菲捕获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呢?一切尽是未知数。某菲内心独白:哼哼!不要以为是帅哥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以为每个人都是你的囊中之物,更不要以为每个人都会怕你!没人敢挑战你是么?那,本姑娘就来当挑战你的第一个人!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求红包,求礼物,求评论,无各种求,所不求,评论红包什么的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