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2600000013

第13章 担当省委常委、副省长重任

一 分管常务和文教体育口

在副省长的岗位上,刘邦显与刚接收渭南时的专员谢怀德、延安马列学院的同学付子和等熟人又一起共事了。第一次分工,他分管文教体育口,同时,兼任秘书长,主管日常事务。

文教是刘邦显比较陌生的行业,刘邦显紧紧地抓住省文教办公室的负责人魏明中等人,一个厅一个厅的过,了解工作重点,摸清现实情况。他深深知道,自己从小就不喜欢体育活动,但是,现在分管这项工作,不懂行,难以进入角色,不了解情况,就不可能实行正确指导。省体委的一个负责人韩增友曾在渭南地委任过宣传部长,两人熟悉,他就叫韩增友带着他今日看足球,明日看篮球,了解我省三大球的现状。当他知道省体委拟在10至15年时间要把陕西的三大球水平提高到全国先进行列时,他赞同省体委提出的“要从娃娃们抓起”的战略,并和韩增友等体委领导专门参观了青少年业余体校。

在省人委抓常务工作方面,他检查、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看到省人委新城大院的综合环境脏、乱、差、臭,驻在新城大院内的各厅局各自为政、不顾大局时,他叫办公厅出面,把有关厅、局的负责人请来协商,拿出共同通过的办法,清理,检查,执行。又叫管理局把省委、省人委所有领导的孩子们组织起来,上到省长、副省长的子女,下到各厅、局领导的娃娃,凡是初中以上的学生,一律利用假期时间搞义务劳动,清理新城大院所有死角。为此,他还专门把自己两个适龄儿子叫到面前交代,让他们起模范带头作用。

清理出整洁、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健康的工作秩序,规范必要的规章制度,是他抓日常事务的三个主要环节。

二 主管农业

1964年夏,林茵如从汉中调入省人委,任秘书长。谢怀德调北京任外贸部副部长,刘邦显改口分管他所熟悉的农林口。他立即走出新城大院,到他过去去得较少的陕南、陕北,逐地区地了解农林生产的实际情况,实地查看庄稼的长势,亲自询问、掌握当地气候、降水、土壤等有关资料。同时接触认识各地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和掌握基层管理机构的状况。几个月的基层调查,他基本做到全省农林状况胸中有数了。

1964年秋,一个全国性的农业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作为分管农业的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邦显出席了这个会议。组织这个会议的当地负责人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又主管农业的常务副省长霍士廉。霍士廉虽在浙江工作,但老家在山西。主管农业的共同话题,又是相邻的秦晋之交,两个人的交谈多了起来,特别是对半干旱地区农业如何发展,特别有兴趣,他不时询问刘邦显陕北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打算,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当刘邦显把他在渭南半干旱的塬上采取过的做法介绍时,霍士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两个人共同的一个认识是,水是农业的命脉,尤其是陕西、山西这样半干旱地区。

回陕西后,刘邦显便把水利建设当作农业发展的大事。他和水利厅有关单位研究后,布置了全面检查现有水库的情况,整理出拟维修疏整水利设施的方案,制定完善在各地区新建、再建一些水库的规划。同时提出,如何在陕北这样贫瘠缺水、土壤又薄的地区发展农林业的初步设想。

这一年的秋冬,陕北榆林地区受到严重灾害,粮食基本无收成。榆林地委书记杨沛琛心急火燎,向省委作了紧急汇报,要求救灾。在请示西北局同意后,由西北局和陕西省委共同组成救灾工作团,由西北局委员、财办主任戎子和任团长,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邦显任副团长,前往榆林救灾。救灾工作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要设法组织调拨大批粮食和老百姓急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要帮助榆林地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快拿出生产自救和来年农业生产规划或办法。刘邦显和戎子和、杨沛琛想方设法,从西安、渭南等地调入了当时最急缺的粮食,又从西安、宝鸡、铜川等地设法调入了所急需的生产、生活资料,戎子和利用是山西人的优势,和山西联系了过冬所需的煤炭。在生产自救方面,广听民意,当场实验,采用在半山坡开挖成片的鱼鳞坑,以达到蓄水的目的,进而种粮、植树,并将此办法汇报给省委、西北局,请求西北农科院和西北农学院派人来现场指导,以确定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这一年的冬天,榆林地区特别寒冷,连续多天,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多度。救灾工作团成员冻得实在受不了,连戎子和也病倒了。在西安冬天零下五六度的御寒服怎能阻挡榆林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刘邦显当机立断:给每个救灾工作人员买一件皮大衣,回西安后交公,先斩后奏的做法他承担责任。一连许多天,刘邦显一头扎在救灾第一线。他和司机、秘书一起住在灾情最严重的镇川堡公社葛家圪崂大队的一孔窑洞中,每日和当地群众一样,一日两餐稀菜糊糊。白天或参加劳动,或实地调研,晚上几乎夜夜与当地的群众、干部研究办法。当地不但缺粮,还缺水,有时,两三天都洗不成脸。戎子和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动情地对刘邦显说:你真不容易呀!回西北局后,我一定把你在这儿的救灾情况给澜涛同志详细汇报!

榆林救灾告一段落,省委派飞机接刘邦显回省城开常委会。在飞机上,刘邦显看到下面的山峁全是光秃秃的,连草都没有,他对同行的榆林地委书记杨沛琛动情地说:老杨,你看这光秃秃的山梁,寸草不生,怎么能蓄住水呢?又怎么能不受灾呢?我们得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啊!

榆林救灾后,杨沛琛成了刘邦显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进入21世纪后,两个住院相邻的老人还经常相互探望,谈笑风生。

就在刘邦显等人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在榆林地区救灾时,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因癌症病重住院。1964年11月,中央任命胡耀邦任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中央在调胡耀邦同志主持陕西省委的工作时,西北局负责人也给胡耀邦介绍了陕西情况,说:陕西阶级斗争情况非常复杂,民主革命极不彻底,漏划的地、富分子不少,“彭、高、习反党集团”的余孽不少还在领导岗位,陕西省委第二书记赵守一和省人委常务副省长刘邦显思想极右。

病重的张德生对陕西的未来工作却充满焦虑。对陕西的工作和相当一部分省级干部,他心里很清楚,西北局和陕西省委的看法不同。为了陕西省委与西北局的关系能融洽一些,工作搞得更好一些,他在病危之时,煞费苦心地将陕西籍和长期在陕西工作的省委常委赵守一、李启明、严克伦、付子和、刘邦显、惠世恭、刘子义、宋友田等人召集在自己的病床前,艰难而又诚恳地进行了最后的嘱咐:一定要和外省来的领导同志团结好,搞好关系,这是搞好工作的前提;赵守一同志是个好班长,要团结在赵守一同志的周围,不要闹内部矛盾。在场的这些同志非常感动,也当着弥留之际的这位好班长表了态。

三 支持胡耀邦的主陕工作

胡耀邦同志在来陕西工作前,周恩来总理曾给胡交代了两点:一点是,陕西的工作张德生同志抓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有骨头没肉。意思是骨架起来了,“一五”期间在西安新建的国防工厂、纺织基地都已建成投产,但为它服务的配套设施却明显滞后;另一点是陕西是出干部的省份,老同志比较多,提醒从未在陕西工作过的胡耀邦注意与当地干部搞好团结,共同抓陕西的工作。

胡耀邦来陕西以后,为了准确地掌握陕西的情况,他决定亲自实地看一看,亲自掌握第一手的实情。他牢记着周总理给他讲的,陕西的工业是有骨头没肉。来的时间不长,他就感到整个陕西的工作稳重有余,干劲不足,四平八稳。所以,他到西安交通大学给师生们做的第一个报告中,就强调了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他说:干部干部,就是要干!战士战士,就是要战,干部不干,或是四平八稳地干,战士不战,或是磨磨蹭蹭,能战胜敌人吗!能改变落后面貌吗?这些斩钉截铁的话语,震动了整个省级机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省委和省人委首先响应,大力改变工作作风,抽调大批干部到第一线工作。紧接着,胡耀邦又马不停蹄,在短短的17天跑遍了陕南山区的十几个县。每到一县,亲自了解情况,贴近当地干部、群众,问长问短,鼓励大家拿出实劲,勤奋工作,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胡耀邦既不住宾馆,也不吃宴席,而是扎扎实实搞调研。陕南归来,他又到关中各县和陕北跑了一圈,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基本认识:陕西的工作,根本不是什么民主革命不彻底的问题!是老百姓太苦,需要大力抓生产,把经济搞上去,决不是在群众中斗来斗去!在省委常委会上,他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得到赵守一、李启明、刘邦显等多数常委的赞同。他提出自己工作的思路,更得到这些同志的完全拥护和大力支持。紧接着,胡耀邦又下到基层,开始真抓实干。赵守一在关中,蹲在生产第一线。李启明、刘邦显等到陕北、关中各县,从实际存在问题入手,具体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整个陕西的工作,一下子活跃起来。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王明坤看到这个局面,兴奋地讲:陕西来了个胡耀邦,一下子变了。群众称胡耀邦是“胡青天”。

在实际工作中,胡耀邦逐渐体会到,赵守一、李启明不是右倾,是真抓实干,刘邦显也不是右倾,是实事求是,是实实在在蹲在基层解决问题的好同志。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胡耀邦已对陕西省情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形成改变现有局面的系统意见,2月13日,他亲笔起草了一篇《电话通讯》,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方针政策性的问题,在征得省委书记处各书记的同意后,签发各市、县、区委。不料,三天后,就接到西北局打来的电话:将《电话通讯》中提出的干部政策不妥,可能引起翻案风。

不久,西北局召开了西北局书记处扩大会议,对胡耀邦展开了批判,紧接着,陕西省委贯彻西北局书记处扩大会议精神,也展开了批判活动,省委第二书记赵守一、省长李启明均受到了批判,省委常委刘邦显也遭到集中批判。

他们的主要罪名是:“彭、高、习反党集团”的黑干将,思想极为右倾,反对阶级斗争为纲,反对民主革命补课,胡耀邦错误路线的马前卒等。会后被停止省委常委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改正错误,以观后效。

而被集中在渭北的陈元方、蒋锡白等因实在揭不出胡、赵、李、刘等人的问题,被长时间隔离在那儿,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造反派”冲击了他们的隔离地,才返回西安。

当时中央只有三条意见:胡耀邦不再回陕西工作;揭发出的问题先挂起来;工作按西北局的意见办!

经历了这场运动的刘邦显,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他望着正墙上挂着的“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幅题词,他暗下决心,哪怕这个副省长不当了,回乡去种地,也得和老百姓在一起,为人民谋利益。

四 与霍士廉共事的日子

1965年底,霍士廉由浙江省调入陕西,任省委第一书记。刘邦显与霍士廉又见面了。但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处境,不便多说什么,刘邦显提出,愿意到基层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人民有益的工作。霍士廉在了解了一系列情况后,他提出,让刘邦显到基层蹲点。恰这时,中央提出由中央农业部、中央林业部、西北局、陕西省和西安市五家各抽一名领导干部,组成一个蹲点调查研究小组,调查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林业如何发展,由陕西省抽出的干部为组长。霍士廉认为这项工作特别适合刘邦显,在省委会上提名刘邦显为省上人选。通过后,交西北局审定。就这样,刘邦显把他的办公室大本营扎在了有山、有塬、有川道的长安县。具体办公地点在郭杜镇。这时,时间也进入了1966年的春季。

郭杜镇的蹲点,说是有五个领导成员,实际只有刘邦显一人常驻。面对此情况,刘邦显不断告诫他的蹲点工作人员,中央之所以把地点选在陕西,又放在长安县,正是因为这儿气候典型,地型多样。我们拿出具体的方案,对全国同类地区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大家一定要蹲得住,定下心,情况要摸得准,产生的方案要可行。不准三天两头往回跑,更不准有应付差事的想法。刘邦显还提出由他开始,严格执行蹲点组定的纪律。刘邦显说到做到。虽然郭杜镇离西安只有十多里路,可是他严格带头执行:两周回西安一次,一个月给省委汇报一次。每天大家的任务就是下农村、搞调研、拿方案、起草文件。大家分头住在农家,吃在农户,集中办公讨论。上到副省长,下到工作人员,生活条件一样,标准相同,无一人特殊化。这时的刘邦显,住在郭杜镇五队一户社员家中。白天下地干活,他亲自在五队搞了三亩棉花试验田,从选地、画线、培埂、下种到田间管理,他直接参与。后来,这三亩棉田长势喜人,枝繁叶茂,棉桃又密又大,惹得四周许多人都前来参观学习。每天晚上,他组织社员共同学习“二十三条”,学习毛主席著作,总结研究工作。他还不时给社员讲解毛主席诗词。这段时间,刘邦显接触的是农民,看到的是土地和庄稼,常聊天的话题是如何让粮棉增产,改善群众生活,伴随的是农家的喜、怒、哀、乐。他觉得很踏实,心底很宽阔。1966年8月的“文化大革命”火焰烧到了西北局,烧到了陕西省委,11月,省委、省人委的“造反派”们冲了蹲点组,刘邦显被揪回省人委新城大院。

同类推荐
  •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如果将森林比喻做职场的话,那些优雅的飞行昆虫都会拥有他们栖息的生活圈子,这是自然的规则,就好比在职场中奋战的女人们,她们和森林中优雅的飞行昆虫一样,都有着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女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本书分为逸才毛泽东、神武毛泽东、智者毛泽东三部分,多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主快走开

    快穿之女主快走开

    “欸——?我什么时候同意签订契约了?”某女一脸惊异的看着某系统,“呃。。在你睡觉的时候”“What?”“那个时候你没说话,本系统就当你默认了”“。。。。去死”作者的话:呃呃。。。可能看简介不怎么好玩(我会告诉你本宝宝不会写简介吗,哼,怎么可能),但内容还是不错的(??????)??
  • 完美逆袭女总裁

    完美逆袭女总裁

    苏沫沫本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仅仅几个月之间,父母离世,就连那40%的股权,也被自己的亲叔叔夺走,母亲死前让自己去找的那个阿姨,究竟与母亲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三个好友为自己两肋插刀,又怎能不夺回公司扬眉吐气?一个文静的女孩,一个腹黑的少年,一个将陌生人群装逼症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男孩,外加上苏沫沫,学校中的四人帮,家里的企业也是四大龙头,上一代的世交,他们隐瞒了什么?
  • 朱砂引之绝色妖妃

    朱砂引之绝色妖妃

    身带异能,绝世容颜,天生命硬。是好运?NO,是噩运!本以为解脱,竟穿越成了不受宠的晋王侧妃,厄运依旧如影随形!既然如此,那就让她独自淡泊一生吧!珠宝首饰,锦衣玉食轮番上阵,王爷准备重新宠爱她?王爷,小女子还想多活几年,授受不起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星仆

    星仆

    星占秘典,乃殷周天官星占整理总结上古秘法而成,洋洋十二部,包罗万象,只可惜千百年来,没有一人练成。乱世,江湖!
  • 世纪之殇

    世纪之殇

    时间的终结是2012年12月21日,这便是玛雅的神秘预言。林凡,并无心拯救世界,他想的只是回到过去,此生遗憾太多,但愿从头再来。但是时光不可倒流,遗憾终究还是遗憾,不过他却意外的找到传说中的诺亚方舟———通过《2012》我们看到,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极其弱小,不过不管末日属实与否,我们都有权利期待奇迹降临的时刻2012,是危机还是转机?敬请关注《世纪之殇》
  • 黑暗骑士异闻录

    黑暗骑士异闻录

    不同的人物,相同的命运,或许只是造物弄人一段黑色的历史,一曲别样的离歌,现在听来一如那时般伤怀战争与和平,真相与谎言,他们,该何去何从但在这背后,似乎还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本书为诚之先生中国近代史著述精选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六部分。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诚之先生写这些近代史著作的目的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的精神。全书字里行间涌溢着先生对中华民族命运的乐观和自信,其拳拳赤子之心尤令人感动。
  • 重生之嫡女为庶

    重生之嫡女为庶

    前世,她是名满京都的左相嫡女,精通巫蛊之术,嫁与王室亲王为妃助夫君成就千秋霸业,却被弃之若敝,以巫术害国妖女惑世为由,于烈火中含恨而终。重生,她是右相庶出小女,利用巫术权谋在朝堂和后宫中搅弄风云,精心布局苦心谋划,只为毁掉那人一手打造的倾世王朝。本无心招惹却命犯桃花,那姻缘桥头月老庙前,他将一朵桃花戴进她发钗之间,笑容温柔,绝世无双。她说:“我命中带煞,凡靠近之人必不得善终。”他笑:“你既如此希望,我便为你颠覆那天下又有何妨?”
  • 倾仙途

    倾仙途

    明月复活了,打算好好修个仙。至于那些挡她道的人,对不起,只能请你们死一死了!....PS:复活在两个时代之后,女主凶残,爱斗殴爱打劫,柿子专挑软的捏,鸡蛋只挑脆的碰,三观基本正常,非无敌。————无耻求收藏求推荐。
  • 七种神兵之大夏龙雀

    七种神兵之大夏龙雀

    看过古龙大师和金庸大师的大作的人都一定对传统武侠念念不忘,在他们创造的一个个宏大的武侠世界里我们品味着江湖义气,儿女情长,金钱权势,神兵利刃。小子不才,想把自己心中一个武侠世界给大家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