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懿王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王室内部生活的日益腐化,社会矛盾逐趋尖锐,周王逐渐丧失了对四方各少数民族方国的控制能力。这一时期王室衰微,戎狄交侵,周王朝在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战争中开始屡遭败绩,西周百姓受尽蹂躏。懿王时,有诗人做讽刺诗说:“靡室靡家,猃允之故。岂不日戒,猃允孔棘。”厉王征淮夷不克,讨伐犬戎更遭惨败。宣王企图中兴,而在其统治晚期,周人在与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的的战争中也都受到了重创。到了周幽王晚期,犬戎攻破镐京,外敌入侵成为了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
当然任何王朝的灭亡都要先从他的内部寻找原因。西周自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世开始,由于犬戎等少数民族的入侵,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日渐消耗,周王室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在沉重的负担下,甚至连一些都只能贵族破产。周王室内,乱政丧德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如前文曾提到共王因康公私藏“三美”而灭密就是一例。懿王统治时曾将都城从镐京迁移到了犬丘,但不久就又重新迁回到了镐京。懿王死后,周王朝嫡长子继位的宗法制度被打破,共王的弟弟辟方即位,是为孝王。孝王逝世后,在诸侯的干涉下,懿王的长子燮登上了王位,被尊为夷王。夷王统治时期,齐国自姜太公吕尚立国后,已传到了第五代哀公。哀公不忠于周王室,他生活颓废,荒淫田游,被夷王用大鼎烹死了。夷王处决哀公后,立哀公的弟弟静继承了公位,就是胡公。齐胡公执掌齐政没多久,哀公同母所生的另一个弟弟山就和他的党羽率领营丘百姓推翻了胡公,将胡公杀死在了贝水畔。山杀胡公后自立,成为了齐国的统治者,被称为献公。诸侯可以干涉天子的继位,又可以自立,这些现象都反映出西周王室的力量已非昔日,周政将败的迹象也同时显现了出来。
穆王的穷兵黩武点燃了周人与犬戎之间的战火。自穆王以后,西周的西非边陲就时常遭到犬戎的侵扰,战火接连不断。懿王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逃,夷王七年,虢公在太原再次击败犬戎,获马千匹。从表面上的胜利看,西周似乎仍有能力大举伐戎,其实却并非如此。周人在这一时期只记胜利而不记败绩,所以后人回眸历史才会产生错觉。按照周制,礼乐征伐都应出自天子,而这两次胜利都是诸侯的战绩,从侧面也说明了西周中后期王室对诸侯的依赖在加强,已经不能很好的掌控各诸侯方国的势力了。因国力不充,周王室为保证京畿地区的安全,开始培植强藩在边境地区防卫。周王畿北边的克氏就是西周为防御犬戎而培植起的强族之一。在大克鼎上克氏受赐大批土地人民的记载,和小克鼎上“王亲令克,遹泾原,至于京师”的文字,都说明了周人扶植克人的事实。为防御边患,周人扶植强族,而强族越多,周王室的权威也就越小了,最后终久演变为本末倒置的形势。
西周王朝是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的国家。长期以来,周人一直都是采取在西北地区进行防御,向南部地区不断扩张的策略。但国力的衰微,使得周人在战争上不断受挫,周王室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弱。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已有的土地又在不断地被分封,到了周朝末年,王室终于到了无土可封的程度。在西周初期本来具有进步性的分封制度,到了中后其竟然成为了制约西周发展的阻力,这实在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