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在受过4年小学教育后,由于父母相继去世,9岁时他就辍学当学徒工,开始做自行车的生意糊口度日,15岁进入大阪电灯公司当内线见习生。1918年他开始创业,建立了松下电器器具制作所,只生产双插座接合器等一两种产品。1932年以后,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松下幸之助连续10多年蝉联日本最高纳税人。松下认为,人才可遇不可求。人才的鉴别,不能单凭外表。人才效应不能急功近利,领导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因为某人的某一缺陷而不录用他,或者某人的某一长处而忽略了他最致命的缺点。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一周的考试和面试之后,通过电子计算机计分,选出10位佼佼者。当松下幸之助将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未在10人之列。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当即叫人复查考试情况。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二,只因电子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导致神田三郎落选。松下幸之助立即吩咐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出了录用通知书。第二天公司派人给松下先生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没有被录取而跳楼自杀了。录用通知书送到时,他已死了。听到这一消息,松下沉默了好长时间,一位助手在旁自言自语:“多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干的青年,我们没有录取他。”“不,”松下摇摇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取他。如此不堪一击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指挥一切,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因此,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学会“借脑生财”。他在与菲利浦公司的合作中,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松下幸之助正在做一笔不划算的交易。但是,松下幸之助却运用了“借脑生财”这个办法使自己获取了更大的利益——菲利浦公司世界称雄的技术实力,使松下公司最终发展成了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公司。以纯正之心经营企业。松下在一则日记中说:我认为成功的经营者和失败的经营者之间最大的分别在于,究竟能做到几分大公无私,以无私之心观察事物。以私心,也就是以私人欲望经营的人,必定失败。能战胜私欲的经营者,才能促使事业兴盛繁荣。松下幸之助曾说:“顾客的意见是上天之声,用户是皇帝。”这种经营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被视为一种经营的异端,可是在今天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充分显示了它的价值。松下幸之助之是一个非常懂得联络感情的人。他曾说过:“最失败的领导,就是那种员工一看见你,就像鱼一样没命地逃开的领导。”他每次看见辛勤工作的员工,都要亲自上前为其沏上一杯茶,并充满感激地说:“太感谢了,你辛苦了,请喝杯茶吧?”松下公司的成功不是因为垄断经营、技术领先或政府眷顾,而是因为松下幸之助那种融合了东、西方双重智慧的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