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张振勋出生在广东大埔县一个乡村私塾先生的家中。虽然父亲在教书之余,还行医治病,但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
吃苦学艺 南洋谋生
小时候,张振勋在私塾中跟着父亲读了几年书。13岁时,他就不得不辍学到姐夫家去放牛。可是他太爱读书了,一次因为看书而忘了管牛,牛吃了人家田里的秧苗,主人告到姐夫家里,要求赔偿。姐夫气得狠狠地打了小振勋一个耳光,还骂他说:“死人还能守住四块棺材板,你连一头牛都看不住,真是连死人都不如!”
小振勋赌气说:“你不要太看不起人,将来我发了财……”姐夫不等他说完,就冷笑起来,说:“你也想发财?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小振勋气得脸色发青,转身就跑回家去了。
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为难地说:“孩子呀,以后你打算干什么呢?”小振勋想到他读司马迁的《史记》,其中《货殖列传》这一篇有许多因经商而致富的例子,就对父亲说:“我想学做生意!”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机会,父亲就把他送到一家竹器作坊去做学徒。小振勋不怕吃苦,手艺学得很好。可是在他16岁那年,家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饿孚遍野,没有人再需要竹器,更没有人到私垫读书,小振勋和父亲都失了业。小振勋只得每天和哥哥、弟弟一起上山挖草根,剥树皮,供一家人充饥。正在这时,村里有个姓黄的南洋华侨回乡探亲,见灾荒严重,就慷慨地拿出钱来,送给同村每户人家一斗白米。乡亲们都非常感激他。张振勋很羡慕,就找到这位华侨打听,他能不能到南洋去做工挣钱。姓黄的华侨见他身强力壮,手脚勤快,便表示愿意带他到南洋去谋生。张振勋兴冲冲地回家,说服了父母,就随着姓黄的华侨,登上了去印度尼西亚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帆船。经过十几天的海上航行,张振勋满怀希望踏上了异国的土地。清澈湛蓝的海水,高耸入云的椰子树,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芬芳扑鼻的槟榔花,散发着肉香的沙茶……浓郁的异国风情使小振勋感到新奇而有趣。但是他更关心的,还是在什么地方能够挣到白花花的银两。他一刻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父母亲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正盼着他能多挣点钱养家糊口!然而,当时的巴城,正处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它美丽的风光,只是富人的天堂,穷苦人在这里还是难以谋生。举目无亲的张振勋只得去做非常艰苦而且危险的矿工。直到3年以后,张振勋才在一个福建华侨开设的纸行当上了佣工。他深知这工作的来之不易,便认真踏实地去干好工作。有的时候,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也从无怨言。晚上得了空闲,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当地语言和业务知识。纸行的陈老板因此很看重他,先让他当推销员,后来又提拔他当账房先生,把全店银钱进出和账务管理都托付给他。张振勋也没辜负老板的信任,努力搞好经营,当年纸行就获得了5万荷兰盾的利润。这时,有人暗中鼓动他找机会挟带店里的款项逃回家乡,去过快活日子。张振勋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也是没出息人的做法,所以坚定地拒绝了。陈老板知道后,更加器重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是个靠得住的人,所以把自己的独生女儿陈兰香许配给了张振勋。这年年底,陈老板因病去世,临终之时,他把身后的事情,都托付给了张振勋。
富可敌国 名扬“张裕”
安葬了老人以后,张振勋和妻子商量把纸行关闭了,改开酒行。酒行开业后,果然生意兴隆。张振勋是个有心人,在接待顾客时很注意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结交各方面的朋友。连当地的最高长官、荷兰人亨利都成了他的朋友。后来,在进行巴城酒税和典当捐务承办权的投标竞争时,张振勋得到亨利的帮助,承办酒税和典当捐务,利润很大,张振勋的财富也就成倍地增长。短短几年中,张振勋成了当地引人注目的大富翁。1866年,当地政府为了开发附近的岛屿,号召华侨投资进行垦殖。他先后创办了4家垦殖公司,先后办起了橡胶园、茶园、鱼池和银行等,成为资财累累的“苏岛富翁”。同时,他办有两家轮船公司、矿务公司、拥有大量房地产。经过30多年的创业奋斗,张氏企业的经营范围已包括农、矿、商、运输各业,分支机构遍布南洋各地。据估计,张振勋在企业最鼎盛期间,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如此。真可谓“富可敌国”了!1890年,是张振勋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这年,清政府委任张振勋为中国驻槟榔屿总领事,后又升任驻新加坡总领事。张振勋的名声也开始传到了国内。1894年9月,张振勋筹办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得到了清政府的正式批准,并获得了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省的15年专利和免税3年的政策优待。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也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一家新式酿酒公司。张振勋亲自书写了金光闪闪的招牌,高高地挂在了大门上。经过前后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公司拥有两片占地近千亩、具有124个品种的葡萄园,作为原料生产基地;有三层楼的厂房、地下酒窖和一座玻璃盖成的制造厂。他生产的张裕白兰地、味美思、玫瑰香与茅台、绍酒、西凤酒、汾酒、泸州大曲一起,并列为中国“八大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