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元始天尊执掌的阐教、通天教主执掌的截教,以及太上老君执掌的人道教三教,奉了师尊鸿钧道人的敕命,共立封神榜。当时正值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的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导致了杀罚临身,故而元始天尊于此闭宫止讲。恰逢蓬莱岛碧游宫的掌教通天教主也观察教内的教徒的根行深浅,以及仙根的多寡,仙根多者,或能成仙,仙根不足之人,或能成神,这些人都能各有所成,不过,其中三教之中,没有一丝仙根之人,就只能同于常人,饱受六道轮回之苦。再加上当时周朝只因国运将兴,而商数气数当尽,神仙又逢此杀运,所以虽然截教教徒有诸多抵挡,申公豹阐教之人,在姜子牙脑后的一句呼唤,更是增添了三十六路征伐,不过最后姜子牙还是与柏鉴顺利共压封神榜。
再说封神榜之中,一共编成了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其中又分了八部:上四部为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姜子牙奉师尊元始天尊的敕命,上了昆仑山之后,由命南极仙翁,取出封神榜交给了姜子牙,并且让姜子牙前往岐山,造了一处封神台。而封神榜则是张挂在了台上,而除了封神榜,元始天尊还赐予了姜子牙打神鞭,以及坐骑四不像。不过姜子牙封神之时,都是把封神榜之中的众神的灵魂在封神台之中册封了,所以封神榜倒是显得无关紧要了。
姜子牙的武器打神鞭,自然是随身携带的,而坐骑四不像,也都是跟随姜子牙前往西岐了。再说封神榜之中册封的众神,都是在身亡之时,一缕魂魄就自动前往了封神台之中,由柏鉴接引了,待到最后封神的时候,再一并册封。封神之后,三教统一,而周文王取得天下之后,也在册封下属百官,所以封神榜此时倒算是无关紧要了,反倒是被大家遗忘了。
而此时,被挂在了封神台之上的封神榜,历经了风雨的洗礼,经历了三六之数,也就是一千八百年的岁月,居然采集天地之灵气,受尽日月之精华,居然修成了人形。封神榜修得的精怪,虽然已经得道数千年,但是机缘不足,是以尚未修成正果。现在封神榜修成的精怪,就一直在蓬莱岛碧游宫之中一直听得通天教主讲道。
截教是以通天教主为主的派系,本是道家三教中势力最大的派别,那可是享有“诸佛参拜,万仙来朝”之美誉。在未开始封神之战之前,截教和阐教应都属于仙班之中,而封神之战开始之后,道家三清则是向门徒之中挑出了仙道不全者,并且任命为神。截教的教义可是讲究道法自然,有教无类,当年石矶娘娘只不过是个顽石成精,都能入得截教门下,封神榜的福缘更大,更是没有阻碍的。
不过,通天教主在被鸿钧道人耳提面命地训斥了一番之后,虽然当时也都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不过通天教主也是被门内弟子蒙蔽,所以通天教主对此仍是有些愤然,当年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之时,通天教主门下多宝道人谎称广成子污蔑通天教主是“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由此可见截教广渡世人的主张,也能反映出当时通天教主被门下弟子蒙蔽之事。
一日,通天教主在截教的教场,蓬莱岛碧游宫讲解教义的时候,突然在无意之间发现了封神榜正在听解教义,于是,通天教主顿时就想起了当年封神之战的一些事情,此时,通天教主居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居然发现此时,道教已然出现了式微之象,而释家则会大兴。如若道家式微的话,则会减少香火,到了通天教主的级别,自然不在乎凡间的这些香火,不过通天教主的门下弟子可不一样,想当年,哪吒由母亲建设了一处寺庙,虽然很快就被父亲李靖给砸了,不过如此短短的时间之内,当时只剩下魂魄的哪吒,在香火的熏染之下,居然就隐隐有了些许实体了,所以,香火对于道家之人,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资质稍差,仙根不全,只能修行神道之人,则更是尤为重要了。
通天教主想到这里到也还罢了,而后,通天教主又想起了自己曾经摆下了四剑之阵,一曰诛仙剑,二曰戮仙剑,三曰陷仙剑,四曰绝仙剑。其后,通天教主紧接着又摆下了万仙阵,不过都是由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再加上西方极乐的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联手破了,是以通天教主对于西方极乐之人早已是深恶痛绝了。而通天教主门下最为得意的弟子,多宝道人居然也被西方极乐之人给招安了,再加上香火之事,通天教主也算是新仇旧恨算在一起了。想到这里之后,通天教主也知道如今西方极乐的释家如此势力已是远超从前,自己孤身一人,肯定难以抗衡,于是,通天教主也就离开了自己的蓬莱仙岛,准备去找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求援了。通天教主想着,由于太上老君行无为大道,讲究无欲无求,所以太上老君没有招纳门人,不过元始天尊可是掌管着阐教,现在阐教和境遇也和截教大致差不多,所以通天教主就前往昆仑山寻找元始天尊去了。
三清同住于三清天,只不过道场在不同的地方而已,一般来说,三清都很难去道场说道,不多时,通天教主就来到了元始天尊所居住的清微天玉清境。通天教主刚到清微天玉清境门口之时,元始天尊就已经知道了通天教主的到来,于是,元始天尊就向通天教主说道:“师弟前来,所谓何事啊?”当年天地初开,混沌之际,初始之气,一气化鸿钧,也就是鸿钧道人,而鸿钧道人也是一道传三友,也就是三清,其中太上老君为大师兄,元始天尊次之,而通天教主居于最末,所以元始天尊才会称呼通天教主为师弟。
“想当年师尊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你我封神之战之时,虽然稍有些许误会间隙,不过最终还是成功共压封神榜,不过封神之战却是都是道家之事,方才我见封神榜居然修成人形,我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居然释家大兴,阻我道家香火。”通天教主就向元始天尊说道,“大师兄修的是无为大道,就连人教的一切事宜,都是你二师兄代为执掌的,可是你我二人却得为门下的弟子考虑,师兄以为如何?”
“然。”元始天尊本就护短,这在封神之战之中,尤为突出,所以说,别说是通天教主的怂恿,说不定元始天尊自己心血来潮,掐指算出了道家应该受此劫难的话,也会想办法破解此次劫难的,而后,元始天尊就向通天教主接着说道,“不过此次劫难对于道家来说,实在太大,合你我二人之力,实在是难以破解。”
“不如你我二人前去寻求大师兄的帮助。”通天教主向元始天尊提议。
“也只好如此了。”元始天尊说完之后,就和通天教主一起结伴,向太上老君所居住的大赤天太清境一道赶去了。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才来到大赤天太清境的门口,太上老君似乎早就料到了一般,平时都在清修,难得动弹一次,这次居然来到了大赤天太清境门口迎接二人,所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就已经明白了太上老君已经知晓这一切事情了。元始天尊也就不再啰嗦了,向太上老君打了一个稽首之后,就直奔主旨,向太上老君说道:“大师兄,我也不再多说了,想必你已然知晓了一切,洞察了所有的事情,现在师尊传下的道家正在受此劫难,你说应当如何?”
“你二人都已经下定决心了,还问我作甚?”太上老君笑了笑,看着眼前的二人,而后才缓缓说道,“一切都是天道,你们又何必执念?”
“大师兄你修的是无为大道,讲究的是无欲无求,就连门下都未曾收得半个弟子,自然这次道家的劫难,对你无甚波及,可是我和二师兄却不一样。”听了太上老君的话之后,通天教主立即上前说道,“师尊所传大道,不能毁于我们三人之手啊。”
“三师弟过于偏颇了吧,‘毁’字太过于严重了。”太上老君还是骑着青牛,然后淡淡的说道,“不过,释家大兴,对于道家着实也不是妙事,至于如何化解,你们二人可是想到了什么妙招?”
太上老君说完此话之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立即就知道了有戏,于是元始天尊立即接着太上老君的话头,立即说道:“天道虽然渺茫,却又无时无刻都不无存在,不仅仅是我等三清,就连门下的弟子都不能前去干涉,而且我等也全然不只是为了门下的弟子,亦或是道家,实在是释家欺人太甚,我门下最为得意的弟子,有十二金仙,居然半数都被招纳去了释家,其中释家三世佛之一的燃灯道人,也是我阐教中人。”
“二师兄所言甚是。”通天教主听了元始天尊的话之后,立即接着向太上老君说道,“我截教第一大弟子,贵为四大弟子之首的多宝道人,也被释家招安,化胡为佛后成为释迦牟尼多宝如来,尊西天极乐阿弥陀佛为师,实在是忘本,令人发指,简直就是欺师灭祖。”
“释家确实做得太过了。”听着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话,太上老君略微思量,也是点了点头,而后,太上老君接着说道,“如此说来,释家倒是过分了一些,不过,两位师弟,你们可有何良策,前来为我道家,化此劫难?”
元始天尊听了太上老君的话,知道太上老君不仅仅是默许了自己和通天教主的提议,而且也在着手考虑化解此次道家劫难了,于是,元始天尊就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向一旁的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说道:“大师兄,三师弟,我以为,我们应当选出一位门下弟子,应此劫难。我等门人弟子虽然不能直接下凡,干涉尘事,不过可以托于凡胎,转世下凡,化解此次道家劫难,二位以为如何?”
通天教主听了元始天尊的话之后,极为赞同,正欲开口之时,却是被太上老君抢先一步,只听见太上老君说道:“此法甚为不妥,这般做法,实在是与天道为敌,妄图篡改天意,压下释家的气运,恐怕着实为难,之后再引出了师尊,降罪于你我,那可就实为不妙了。”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贵为三清,执掌道家,自然都是一点即通,于是二人听了太上老君的话之后,立即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而后,元始天尊又向太上老君问道:“大师兄是否有了妙法了?”
“然也。”太上老君听了元始天尊的话之后,立即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们二人发现道家劫难,最初起源,是为如何呢?”
“当年封神之战之时,我等道家三教共压封神榜,不过阐教姜子牙却是在西岐封神台封压众神,大家反倒是遗落了封神榜,不知道何时起,封神榜居然吸收了天地精气,化作了人形,我才心血来潮,掐指算了一算,居然推衍出了道家劫难。”通天教主立即向两位师兄说道,“所以我这才向两位师兄叨扰请教。”
“正是如此。”太上老君立即接着通天教主的话头,而后继续说道,“如今天道大定,今世之人定然是不能更改,可以随后世苍生之中,选出应劫之人,方可保我道家香火昌盛。”
“后世漫漫无期,大师兄因为应在如何年间,选出应劫之人呢?”元始天尊立即向太上老君说道。
“封神榜修成人形,已然经历了三六之数,也就是一千八百年。”太上老君随后说道,“三为数之极,自然无甚大碍,而六字虽然顺畅,不若添作地支之数,也就是从此时而起,再增加一千八百年,往后世寻找化劫之人,自然可以保我道家香火延续。”
此时凡间已是李唐天下,往前一千八百年,自然就是封神之战时期,也就是成汤既灭,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夺得天下之时。而李唐之后,再数一千八百年,正是后世盛世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