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三句话集中说明了:要大声疾呼激发炎黄子孙的成才之欲,大张旗鼓刮起中华民族的成才之风,大刀阔斧开辟神州大地的成才之路!
古往今来,对“人才”二字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各有千秋。
我国上古传说中,传诵的都是那些创造发明家,如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百草尝药、有巢氏筑穴营居、伏羲氏耕种兴农、仓颉首创象形文字等。可见那时人们心目中的人才就是能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并为公众所用的东西的人。而“人才”一词两千多年前已出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在《诗经·小雅》中就有诗句“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人材”即“人才”。
孔子在《论语》中把“圣人”、“仁人”、“贤者”、“杰士”作为不同层次的道德型人才。孔子用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来衡量和区分人才,是持“重德主义”的人才观。它强调道德,甚至夸大了道德的作用,而在某种意义上忽视了人才的才能。
墨子在《墨子·尚贤上》认为:“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是人才。墨子衡量人才的标准是道德、才智、方术三者兼优。
汉高祖刘邦说过这么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里刘邦所谓人杰即人才,他认为有特长、能赛过自己的就是人才。
三国枭雄曹操明确指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提出要注意选拔那些“负侮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肖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可见曹操的人才观是:只要有才能,能为政权所用,就是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讲:“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人之行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他衡量人才的标准原则是品行与能力并重,但认为只有品行优秀而无专长的也是人才,因为可以因此影响别人而和谐社会。
我国人才学专家王通讯教授强调以创造性劳动和贡献来衡量人才:“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在西方,当20世纪20年代的智力测验出现后,人们往往以智商来判断人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忒尔门根据智力水平的分类认为高智商是人才的主要标志。
20世纪4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认为仅以IQ来衡量人才有局限性,主张把某一领域中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列入人才范畴。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那(Howard Gardner)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杰出,要看三个因素:自身、领域、环境。这就强调了人才不仅反映了主观因素,客观环境也影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杂说四》中所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实际上也是讲环境对发现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的人才观点除了强调人才的创造性、道德品质和智力外,还包括了体力因素。姚明、刘翔等涌现出来的当代中华民族的体育精英恰恰就是由他们超凡脱俗的生理、心理等素养炼就的。
一个划时代的定义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它明确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个定义强调了德才兼备,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毋庸讳言,只有这样的人才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献身祖国的积极性,也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各类人才齐心发扬蹈厉而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