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创新法,是指创新者对其他领域里有关事物进行模仿,在本领域创造类似新事物的方法。模仿的本质是要创造。
任何模仿都不是单纯的依样画葫芦,其中必然有新的思索和新的创造。
——鲁迅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新技术。
——高尔基
所谓独创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模仿。
——(法)伏尔泰
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而在于根据它的功能,按我需要,吸取其精华,补充其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模仿的过程。
——林木
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
——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
模仿加改良等于创新。
——佚名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会模仿,又加以创造,再创新。
创造困难,而模仿容易。
——(法)纪德
学习也是模仿,但不是简单的模仿,不论学多少知识,重点是在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迁移。所以,学习要用思想学,重点是学习其中的思想,通过学习并创造出自己的思想来。
——林木
模仿将要比模仿的原型还可贵;模仿需要花费更多的苦心和更大的劳动。
——法朗士
即使日本人现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进口和采用他人技术的阶段,学会由自己来进行真正的技术创新……
——彼得·德鲁克(美国管理学权威)
模仿创新有三个要素:
一是供体,就是被模仿的对象;二是受体,就是即将创造的新事物;三是模仿,即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模仿创新法的两种途径:
第一,确定发明创造的对象,并围绕发明创造的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难点,然后带着难点到社会去寻找启发物,并进行模仿,创造新事物。如飞机是人类模仿老鹰的结果。人类要上天,但人没有翅膀,飞不起来,所以就模仿老鹰,创造了飞机,从此人类可以乘坐飞机遨游太空。飞机的机翼就相当于老鹰的翅膀,机翼中的翻转翼根据飞机飞行的需要来回翻转,形成了老鹰翅膀的功能。第二是先发现启发物,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弄清基本原理,再将其原理移植到即将创造的新事物中,实现发明创新。如办公自动化就是人通过电脑受到启发,进而把电脑功能引进到办公系统创造出来的。
(一)同类模仿
同类模仿创新是创新者把其他领域里已有的,本领域里没有的同类事物模仿过来,去粗取精,再加上自己的设想,创造出新事物。
(二)异类模仿
异类模仿,是把有关事物的原理、功能,模仿迁移到即将创造的另一类新事物中,创造新事物。
人类通过模仿老鹰飞翔的本领,创造出了飞机;通过模仿海豚畅游大海的本领,创造出了潜艇;通过模仿人脑研究出电脑;通过模仿人的功能,创造出机器人;通过模仿人寻找目标的智慧,创造出智能炮弹;通过模仿青蛙跳动原理,模仿出了蛙跳战术;通过模仿中国武术中的点穴功夫,创造出了精确制导导弹远程精确打击的点穴战术。异类模仿创造的潜力最大,要大力开展异类模仿。
锥之行阵,卑子若剑,未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利,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未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孙膑
意思是说,在进攻战斗中,像锥子一样的兵力部署,好比是一把利剑,前锋部队不像锥尖一样锐利突破就插不进去;两翼部队不像锥刃一样薄,就不能灵活机动;后续部队不像锥柄后座一样雄厚有力就不可以作战。所以,前锋部队要像锥尖一样锐利,两翼部队要向锥刃一样灵活,后续部队(预备队)要像锥柄后座一样雄浑有力,锥形之阵就无往而不胜。这是孙膑把锥子的功能模仿到军队作战的兵力部署中,是异类模仿的结果。
儿童玩具——积木与军队编制体制
据史料记载,军队编制体制是模仿积木灵活组合原理的结果。积木本是一种儿童玩具,军事家们把积木灵活组合的原理运用到军队的编制体制、战斗队形的编成当中,创造出了军队的编制体制和灵活多变的兵力部署。因为,军队作战的敌情、地形千变万化,军队兵力部署、战斗队形都要随着敌情、地形的变化灵活变化,为了争取时间,夺取胜利,军队编组要快。所以世界很多国家军队都采用了“三三制”式的积木式编制体制,一个军三个师、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兵力部署多是前三角或后三角,经过像积木一样的灵活组合,很快就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战斗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