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
——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科学的方法是创新成功的捷径。
——林木
观察、试验、分析是科学工作常用的方法。
——李四光
在科学事业中,真正的天才是那些发明新的研究方法的人。
——(英)罗素
人的正确观点,如同阿基米德的杠杆,找个支点,就能扳动整个世界。
——(美)杰弗逊
面对变化,唯有创新,谁继续以往的做事方式,注定带来灾难乃至灭亡。
——德鲁克
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巴甫洛夫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王鸿祯
学问越钻越深,脑子越用越活;技术越练越精,能力越做越强。
创新路上荆棘多,没有方法通不过;方法科学路径短,笨拙方法成蹉跎。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促进、增长这种才华。
——贝尔纳(法国科学家)
创新时代实际上是信息时代的天然的伴随物。尽管我们掌握了新的信息,但仍然有薄弱环节,它不是出现在信息的创造上,也不是出现在信息的贮存上,甚至也不在信息的获取上,而是出现在利用新的信息去做新的事情上。
——斯威尼(美国管理学家),致未来的总裁们
组合创新法,也称选择组合创新法。它是创新者按照一定的原理,经过选择把两种以上的事物(技术、物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事物。
组合,通常被认为是创造性动力的源泉。
——奥斯本(美国创造学创始人)
所谓创新就是在创新者个人的能力范围内把现有的素材进行新的组合。
——冯·范格
集成创新能力:集成首先是一种方法,它是把现有的技术或成果集中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或成果。熟能生巧,把这种方法转换成人的能力,就是集成创新能力。
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首先引进,再进行消化,然后吸收其对我有用的东西,再对其改造、补充、完善,形成新的技术或成果。熟能生巧,再把这种方法转换成人的能力,就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
美国的登月工程,动员了42万人,使用了1万多个零件,没有一个是专为登月工程发明的,全部是对现有技术的利用组合。
——韦伯(美国阿波罗工程的总指挥)
任何单位都是一种组合。家庭是男人与女人、房屋、家具的组合;单位是领导与群众、物资的组合,学校是领导与教师、学生、设施、物资器材的组合。完成任何一项任务是完成任务的主体——人,与一定的经费、物资和使用方法的组合,组合的好,可以实现1+1大于2的功能,组合的不好就会出现1+1小于2的结果。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一直在研究组合,组合是人类创新研究的永恒主题。
——林木
(一)主体附加
主体附加,是以一种事物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形成另一种新事物,或增加主体事物功能的一种方法。
主体附加还可以分为从主附加和主从附加。从主附加是指让次要事物为主要的事物服务,主从附加是让主要事物为次要事物服务。
主体附加在装备技术创新中运用得较为普遍,收效也最为明显。机械装备大部分都是主体附加创新的结果。主要做法是以某一种装备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另一种装备或技术,形成另一种新的装备或技术。如把加工餐饮的装备安装在汽车上,创造出了餐饮系列保障车:如炊事车、快餐车、冷藏车、保温车;把卫生医疗器材安装在汽车上创造出了卫生医疗系列车:如X线诊断车、救护车、野战手术车等;把加油装置安装在汽车上创造出了加油车,把净水设备安装在汽车上,稍加改造就创造出了净水车,喷洒车;把卫生装备安装在汽车上,创造出了公路清洁车、扫雪车,等等,都是以汽车为主体进行附加的结果。
技术人员还以飞机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创造出了空中加油飞机、卫生手术飞机、伤病员后送飞机、气象飞机;以舰船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创造出了卫生保障船、伤员后送船、物资补给船、综合保障船;以卫星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创造出了侦察卫星、新闻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测量卫星,等等。
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照样也可以通过主题附加进行创新。一辆自行车前面加一个小筐,用起来就很方便;在普通自行车上加一个发动机,就可以提高行进速度;再在旁边加上一个车轮,就可以成为三轮车;再在上面加一块平板,又成了平板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代步工具、人力运输车辆,都是以自行车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或稍加改造形成的。
以人为主体通过对其添加,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尤为明显。医疗系统以医生为主体进行附加,在医生的头部加一个直径71毫米的卫星高清晰度分辨摄像机,微型送话收话器,一个0.7英寸的彩色显示屏。基层的医生在为病人检查伤病时,摄像机可以把伤病员的伤情或病情,传输给中心医院的专家,中心医院的专家利用该系统可以收到伤病员的伤情和病情,并利用该系统把对伤情和病情的处置意见传达给基层医生,基层医生利用显示屏和收话器,收看收听到中心医院专家对伤情或病情的处置意见,再对其进行处置。当遇到特别疑难病情时,还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个专家,中心医院的专家们还可以利用这套系统,进行会诊,形成一个好的处理方案,通过该系统发送给基层医生,基层医生再按专家组的意见对伤病员的伤情和病情进行处理。
主体附加威力大
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主体附加创新在军队作战装备中应用十分普遍,成效也十分明显。就拿小小的头盔属来说,它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德军与法军的一次交战中,德军飞机到法军阵地轰炸,法军一个在炊事班值班的老炊事员急中生智,就把一口为伤号做饭的小锅扣在头上,作为防护器材,飞机轰炸时,他只听见弹片、石块与铁锅碰撞的响声,德军飞机飞走离后,他摸了摸脑袋,竟完好无损。可其他士兵,由于没有小锅的防护,头部受伤的人大部分死亡。他认为是铁锅救了他的命,顿时对铁锅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这名炊事员的建议下,以锅为原型的头盔应运而生,并装备部队。多年来,头盔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头部,减轻杀伤。可是近年来,美军以头盔为主体,对其进行添加,使头盔的性质产生了质的飞跃。美军以头盔为主体,在上面附加了电子显示屏、送话收话器、像增器、激光探测器、防弹防激光护目镜和防生化面具等七八种高科技产品。士兵在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指挥中心发来的各种图像信息,并可与单兵武器上的热瞄准器配合使用,利用热瞄准具对战场进行扫描,就能在头盔显示屏上看到敌方的地形特征、敌人位置,只要把热瞄准具对准目标,在显示屏上看到目标,一扣扳机,百发百中;送话收话器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情况和需求传输出去,也可以收到指挥中心发来的各种语言信息;像增器可以提高士兵对目标的识别捕获能力,提高了士兵的夜视和夜间作战能力;至于防弹防激光护目镜等方面的附加,使头盔的功能倍增。
小小的头盔,通过对其添加使其发生了质的变化。至于B-52飞机和航空母舰这两个庞然大物,通过主体附加,使它们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美军的B-52轰炸机,已经服役50多年,由于设备老化,曾有人几次提出让其退役。但与此同时,也有人通过联想,提出了为其添加有关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置换主要部件的建议,以提高B-52的功能。美军经过论证,采纳了后者的建议,为其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与高精度武器配套的软件和硬件,使它能够挂载发射带有惯性导航装置和雷达装置系统的导弹,加装了风力修正弹药分配器、前视红外探测器、电子对抗系统等等,使B-52轰炸机的动力、“视力”、命中率、攻击力大大提高,它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摇身一变,竟成为美军信息化战场上的杀手锏。美军还计划通过进一步添加和置换,让其服役到2040年。
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一种新技术产生,马上会被作为主体或附加,与其它技术组合创造出多种新技术和装备。美英军队70%的信息化武器装备都是以原机械化武器装备为基础,通过对其添加信息技术改造成功的。
(二)异类组合
异类组合,就是创新者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不同的对象,把它们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事物。
异类组合的方式很多,有不同的人与人的组合,不同部门与部门的组合,不同物与物的组合,不同技术与技术的组合,不同人与物的组合,不同人、物、技术与任务的组合;怎么组合对工作有利就应怎么组合,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组合就应怎么组合。
在异类组合创新中,最常见的是不同的人与人的组合。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把不同专业、掌握不同知识、不同观念的人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知识、能力的互补,力量的合力;把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的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干部队伍的梯次配置,使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创立了人才成长发展的杂家—专家—大家的理论,其发展路子是:杂家——40岁前在各个岗位上都干一干,熟悉情况;专家——40以后要专心干一个专业,到50岁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大家——在一个专业潜心研究,到60岁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家。
过去科研班子、领导班子运用的是不同知识的人组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一个人掌握多种知识,办综合大学。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专家,不仅要掌握众多知识,而且应有较多的、丰富的经历,成为一个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在异类组合创新中,最典型、最具突破性的是掌握高技术的人与高技术装备的组合。物由人造,事在人为,人为的事物都是人的思想、行为作用的结果。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就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事物。
(三)分解重组
分解重组是创新者把原有的事物进行分解,再按新的需求组合起来。分解重组时需要扬弃,去粗取精,补充新的成分,形成一种新事物。
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
——普拉斯
一个部门刚刚诞生属于同类或异类组合的结果,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一个单位总是老样子,时间长了会使人产生惰性,这个时候就要变化。有一种变化使人产生危机,由此产生压力,就能调动积极性,这种变化就是分解重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也是如此,当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需要的时候,就要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有时就是分解重组。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各级机关进行的调整就是一种分解重组,对厂矿企业进行的关、停、并、转,也是对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分解重组。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充分说明,这种分解重组是非常正确的。
组合创新定乾坤
在举世瞩目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叙利亚就是因为能不能采取组合创新抢修武器装备最后导致战争胜负的。以色列军队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战前采取主体附加方式,在美制42式半履带装甲车上加装修理器械,将其改装成野战修理车,战中哪里有损坏的武器装备,就把修理车开到那里;在修理方法上积极开展拼装修理和换件修理,把损坏装备的完好零部件集中起来,经过拆卸拼装成好装备,整个战争进行了18天,以军修复坦克、装甲车2700多辆,达损坏装备的90%,使战斗力迅速恢复再生,为第二阶段的作战积蓄了力量。由于以军战斗力生成较快,在战争第二阶段,以军转败为胜。而叙利亚则利用传统的修理方式,损坏的武器装备等待后送修理,在戈兰高地损坏坦克611辆,他们仅修理了95辆,500多辆全部丢弃,修复率仅为16%,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在战争第二阶段,在以军反攻面前转胜为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