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水库——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有一个人非常富有,有很多人向他询问致富的方法。这位富翁就问他们:如果你有一个篮子,每天早上往篮子里放10个鸡蛋,当天吃掉9个鸡蛋,最后会如何呢?
这些人总是回答说:迟早有一天篮子会被装得满满的,因为我们每天放在篮子里的鸡蛋比吃掉的要多1个。
富翁笑着说道: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的钱包里放进10个硬币,最多只能用掉9个。
这个故事说明了理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我们称之为九一法则。当你收入10块钱的时候,你最多只能花掉9块钱,将那1块钱攒到钱包里。无论何时何地,永不破例,否则就会变成月光族甚至透支信用。哪怕你只收入1块钱,也要把10%存起来,这就是储蓄。千万别小看这一法则,它可以使你家的水库由没水变为有水,由水少变为水多。
储蓄一词在我国古代泛指积蓄财物、防灾备用行为。《后汉书·章帝纪》载: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古兵书《尉子·治本篇》: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爷故充腹有粒,盖形有绫,夫在芸,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勤劳朴素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储蓄作为一种风尚,多见于历代诗歌。如: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此诗系盛唐诗人王维所作。南宋诗人范成大也有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的诗句。这些田园诗歌都赞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简朴、喜爱储蓄的美德。金属货币出现后,人们主要是以原始形态的货币进行储蓄,而在民间这种货币普遍是指铜钱。据《西京杂记》记载,早在公元前,人们就创造了一种泥土做成的、积少成多的储蓄工具——扑满。它只有入口而无出口,钱币自入口投入而不能取出,等到用钱时,将它扑破才可取出钱币。这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储蓄货币的形式之一。现代储蓄一词,主要是指人们把暂时不用或闲置的钱自愿存入银行(储蓄所)、信用社等信用机构,以备需用的经济活动。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储蓄已成为每个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因而,储蓄也就成了城乡金融部门一项重要业务的专业名词。
储蓄是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投资工具,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存款的低风险: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商业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很低。储蓄也是一种最便利的投资方式,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和自动取款柜员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ATM)遍布大街小巷和购物娱乐场所,开办联网通存通兑业务,可预留密码,存取款都十分方便、安全。
储蓄是指个人将属于自己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个人以存折或者存单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简单地说,储蓄就是我们将个人暂时不用的钱暂时转让给银行使用,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