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0400000008

第8章 冉求

冉求(前522一?),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冉子、有子。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卒年不详。小孔子29岁。出身微贱,与仲弓、冉伯牛同宗。青年时做过鲁季氏家臣,后拜师孔子,并辞官随孔子周游列国。鲁哀公五年(前礴)〕)秋,经公之鲁推荐,回鲁当上季氏家族的总管。其间曾率鲁军击退齐军的侵犯,立下赫赫战功。冉求性格活泼,常常保持乐观的心态。《论语·先进》记载他侍立于孔子身边“侃侃如也”,一副温和快乐的样子。与子赛的恭敬谨慎、子路的躁进刚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平日做事显得畏畏缩缩,因而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还特意安排以培养他积极上进。当时冉有和子路都向先生问及“闻斯行诸”,即听到就干起来吗的问题,孔子针对二人的不同性格区别对待,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对子路说:家有父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言下之意在说做什么事情还得征求长者的意见,不要急躁冒进。对冉求却说:听到就干起来,不要犹豫畏缩。同样的问题有两种不同回答,这使当时在场的公西华感到迷惑不解,他询问其中原故。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奇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论语·先进》)。也许正由于孔子这样的培养,使得冉求一改过去退缩的性格,表现出心直口快的性格特征,凡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有时近乎固执,而不管先生是否生气。如关于仁德方面的修养,他公开向孔子表示“力不足”;对于季氏祭泰山的僭礼行为,孔子责备他身为季氏家臣,为何不阻止他。冉求都毫不犹豫回答“不能”(《论语,八修》)。当同门公西华被派到齐国做使者时,来不及安排母亲的生活,冉求为他母亲向先生求粟,孔子答应给一釜(六斗四升),冉求一再要求再增加些,孔子答应再给一庚(二斗四升)。结果冉求背着孔子,自作主张给不五秉(八十解,合今十六石)。

于此可见他性格的另一面冉求在孔子弟子中以多才多艺着名。孔子一再称道“求也艺”((论语·雍也》,并说:“若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全人)矣。”(《论语·宪问》)把冉求的多才多艺作为培养成人的一个重要方而。冉求的多才多艺,集中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军惨三方面的才能上。在政治才能方面,冉求是孔子施教“政事”科的最优秀者,是孔门中最有政治才干的人物。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冉有跟随左右,时常向孔子请教治国方略。一天,孔子一行到达卫国,见卫国人口众多,先生发出由衷感叹“好稠密的人口于”冉有抓住这个机会问先生遭:“一个国家人口已经众多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进一步追问说:“国家己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道:“教育他们,以提高人口素质。”冉求将先生的教海牢记于心,细致琢磨消化为己所有,使自己的政治才干日益增长。孔子晚年评价他几个得意的弟子,“德行:颜回、阂子赛、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冉有是政事科的第一位,足见他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孔子还多次在别人面前盛赞冉求的政治才千,如他对鲁大夫孟武伯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在鲁国执政季康子面前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指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没有什么困难。他早年就曾做季氏家臣,以其精明的治才受到季桓子赏识。后辞职随先生周游列国。季桓子死,季康子继立,大臣公之鲁再向季康子推荐冉求,并亲自到陈国迎接,冉求接受了召请。临行之前,孔子对他说:这次季氏召你,必定不会像从前那样对待你,面是给以大用(《史记·孔子世家》)。

果然,冉求回鲁即被委以总管之职。在具体的实践中做出了很好成绩在经济管理方面,冉求也有很出色的才能。当时季康子想改革田赋制度,曾派冉求征求孔子的意见。虽然孔子表示反对,但冉求还是依据现实情况,不拘泥传统,大胆支持季氏实行了改革,增加税收,又采取其他一些理财措施,为季康子积累了大量财富,使季氏富甲王侯,显示了他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才华。对于这点,他本人也很自负。他曾当着孔子及子路、公西华、曾参的面自诩道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需3年时间,就可让人人富足。(《论语·先进》)冉求的勇武精神和军事指挥才能在孔门弟子中也是很突出的。鲁哀公十一年春天,齐国因故出兵侵扰鲁国。大兵压境,鲁国执政季康子没有主张,急召冉求商议对策。冉求胸有成竹地说:“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境。”(三子指鲁国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即一子守卫都城,另二子从鲁公率军开赴边境守御。季氏自认无法让孟、叔二子守御边境,没有同意冉有这一对策。冉有又提出第二道方案:说服孟、叔二家率军在都城近郊守卫。季氏立即去征求孟叔二家意见。当时孟叔二氏正怨恨季氏专政,平日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因而拒绝了季氏的建议。季氏无计可施,回来对冉求以实情相告,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冉求毅然提高声调,对季氏说:孟叔二氏不愿出力,那么您季孙家族应当责无旁贷,勇敢承担起卫国重任率领军队背城而战。任何真正的鲁国子民不会袖手旁观的况且凭借鲁军的各式优质装备,打败齐军进攻是足足有余的您何必如此优虑呢?孟、叔二氏正怨恨你大权独揽,他们不愿出力自在情理之中。

而您掌握朝政,在齐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组织抵抗,置鲁国安危于不顾,这是您的耻辱,会直接影响季氏在诸侯中的威信。季康子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冉求到朝堂之中一同商议军机大事。冉求见朝廷内外一派畏战气氛,心知形势严峻,必须设法调动各方面的抗战热情,才能保证鲁国的安全。因此在朝堂上以尖锐的语言,激将的办法鼓动大家的抗战情绪。武叔向他问战他回答说:这是君子们考虑的事情,您等畏事小人怎配知晓?孟氏孟懿子硬要冉有表达意见,冉子说:有关作战之事,我只能同那些有能耐作战的人商讨武叔等被冉求一激,倒也来了精神,说:这是小看我等不是大夫了。于是退出朝堂组织检阅起自家军队。经过冉求的努力,商讨有了结果。决定组织左右两军开赴前线御敌。由孟氏孺子泄率右军,孟氏家臣颜羽、邴泄为副手。冉求则充当左军统帅,由孔门另一弟子樊迟担任副手。季康子对冉有的左军的组成有些担心,说:樊迟太过柔弱,恐怕难于胜任。冉有回答说:樊迟虽然年少,但足智多谋,正好可以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两军开出城外,分区防御。冉有统帅季氏7000军士,选其中来自武城的300人做步卒精兵,驻扎在南城门外,其余老弱守卫宫城。5天后,孟氏右军才缓缓到达指定地点布防。齐军进驻鲁部郊外稠曲,两军对垒,一触即发。冉求下令左军越过一道浅沟向齐军发动攻击,然而将士迟迟疑疑,大军没有听从号令。樊迟见状,赶紧对冉求说:这并不是大军过不了沟,而是军将对你还不够信任。请稍待三刻工夫,向军士申明军纪,不听令者军法处置。冉求依计而行。结果鲁军人人奋勇,个个用命,在冉求的指挥下越过浅沟像潮涌般冲入敌营,杀得齐军弃营大溃。冉求手执长戈,深人敌阵亲手刺死敌兵无数。此战虽然孟氏所率右军在战争之初就被齐军击败溃散,但因冉求左军奋勇争先,以一当十,从而使鲁军大获全胜。齐人无法整顿败军,一路演逃。冉求再三请求追击,终因季氏的劝阻而班师回营(《左传·哀公十一年》)。第二年,齐军再次犯鲁,冉有又率领季氏军队与齐军在郎地激战,并一举克敌。

冉有的军事指挥才能从此远播诸侯。在孔子最为看重的仁德的修养方面,冉求是疏略的,远不比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专心。他本人也营对孔子说:我并非不喜欢先生的仁道,只是能力有限而已。孔子则认为他在找借口,实质上是半途而废,不求上进。因此在称赞冉求的政治才能的同时,对其仁德的修养表示怀疑:“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子宰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正因如此,在有关“仁”、“礼”等重大问题上,冉求持与先生大相径庭的看法:鲁执政季氏以大夫的身份去泰山祭祀,按照周礼是一种越礼行为。冉求身为季氏家臣却不加劝阻,并明确对孔子说他不能劝阻,受到孔子的责备。季氏在鲁国想推行新的田赋制度以增加利税,孔子认为不符合先圣曰:“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敌从其薄”的行政原则,故持反对态度。但冉求认为改革田赋符合现实要求,还是帮助季氏实施了改革。冉求又采取了一些别出心裁的办法帮助季氏积聚财富,使得孔子异常气愤,公开声明冉求不是他的学生,并号召众弟子鸣鼓而攻之(《论语·先进》)。孔子听说季氏将灭撷臾国,认为是冉求之过。冉求说这是季氏自己的主张,找和季路都不想这样做。孔子叹息说:“颇路人微言轻,无力改变。冉求你是季氏两代家臣,且为季氏立过大功,你的话是有份量的,但你不加阻止,显然是你的过错。”此时冉求并不接受孔子的指责,反而为季氏的举动寻找借口说:“濒臾城固,位近季氏费邑,现在不取,将来必定成为子孙的隐患”,对此,孔子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丘闻有国有家的,不愁民少,只愁不均;不愁贫乏,只愁不安。因为均则不会贫乏,和则不会民少,安则不会灭亡,遇到远方之人不服,宜修德服人。现在你为季氏总管,远人不服,不设法招来,疆域分析,不能保全,却去谋动干戈灭亡他国。丘恐季氏的忧患不在颛臾,却在自己家内!”从上可以看出,在涉及仁、礼的事件上,冉求持有不同于孔子的看法,虽然遭到批评,但仍固执已见,显示出他独特之处。他与先生的关系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他对孔子还是很崇拜的。

当年冉求为季氏率军两败齐师,季氏深为折服。问冉求说:“你的军事指挥艺术是学来的呢?还是无师自通的?”冉求回答说:“我是从先生那儿学来的。先生是无所不通的圣人,文武并举。求只学得一点战法,韬略还没有学精咧!”他把学习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当年鲁哀公曾问他:“一个平几的人,一定经过学习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吗?”冉求回答说:“臣闻之,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并列举过去及当世许多出身微贱但终成就大业之人来做说明,强调“士必学问,然后成君子。”(《韩诗外传》卷八)对于刑法和礼制这类重大社会问题,冉求已经萌生出一些不同十传统的因子。他曾经说:“昔藏文仲知鲁国之政,立言垂法,于今不亡,而谓知礼矣。”(《曲礼·子贡间》)认为为政行法可保国家长久,这本身就是知礼的表现,这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观点。他还两次问及孔子有关刑、礼的问题:“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先生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子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犷对传统的礼制邢信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这些看法同他在仁德方而与众不同是一致的。流露山重法的倾向,这对子后世新学派的形成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冉求长于政事,勇武善战,为列代推祟。历朝对他祀封不绝。东汉明帝曾于永平十五年(72)东巡祭孔时拜祭过他。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又把他列人“十哲”,之位。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他为“徐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又封他为“彭城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又改封为“徐公”。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 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狐王云裳

    狐王云裳

    小小狐女出生时因被族内巫师断定会给狐族带来大劫而被驱赶,一狐走上了勇闯人间天下的道路,在命格诡异的安排下遇到了自己命中情劫,恩怨纠缠的痴恋故事。。。
  • 无尽世界我为王

    无尽世界我为王

    一个从天而降的手机,一段段瑰丽神奇的历程,从武侠到仙侠,从魔法到科技,从水蓝星到宇宙······无尽世界任我行,宇宙洪荒我为王。穿越不是目的,咱们滴目标,是星辰大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别等到海枯石烂

    别等到海枯石烂

    在青春中呆萌却又腹黑的她,肆意挥洒着属于豆蔻年华的青春热血,美好的豆蔻年华,是她心里一层厚厚的防护盾,在她心里,什么都可以用‘’年轻‘’来做借口。可是,人总有垂暮的时候,当她瞬间衰老到满脸皱纹,“年轻”似乎后再也不可能了。。。。。。
  • 都市魔王传

    都市魔王传

    莫言在学校处处受人欺负暗恋班里的女生被人打生活处处充满的绝望在一次打架中不幸被雷劈中之后便被在另一个世界的渡劫失败魔王的灵魂传到地球来于是便和把灵魂寄存在莫言的身体便知道他修魔于是莫言开启了他的修魔之旅
  • 乡野小神农

    乡野小神农

    这是一个乡村的王国,城市对于这个地方就像遥不可及的梦一样,在这乡村的王国里,崔大勇运用他在大学中学习来知识以及那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开始创造出一段乡村奇迹。
  • 重生之君临荒古

    重生之君临荒古

    君临荒古近万载的荒古大帝,为拯救沉睡万年的道侶,耗尽生机。再入轮回,在江家庄内重生。重生的他,随着记忆的慢慢苏醒,一步步踏上了重回巅峰之路。愿我有生之年,得见你君临荒古。
  • 末日改造计划

    末日改造计划

    我不是为了毁灭地球而是为了改造地球。我要在这末日里建立属于自己的军团。我要横行在这末日,创造自己的辉煌。
  • 假如情深亦未晚

    假如情深亦未晚

    “做我的情人。”为了救丽儿,我成了沈亦霆的情人。我卑微的把自己的尊严放在沈亦霆面前,任由他屈辱的用消毒水洗遍我全身,任由他看不起我,轻视我。我一直咬牙忍受着,总以为这样的日子终会熬到头,自己终会等来沈亦霆厌烦我的那天。到那时,我就可以恢复自由。后来,我也确实终于等来了那天。可同样等来的,却还有沈亦霆再次寒意彻骨的话:“陆晚之,去取悦那人,让他成为你的男人。”也是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有些事不能开始,因为一旦开始了,你就再也没了回头的机会。沈亦霆,你知道吗?这一生,我最感激的人是你,可最恨的人,也是你!
  • 仙尊之路

    仙尊之路

    做人有底线,做事真他妈有个性,一个从地球穿越到一片陌生修仙大陆的混混,看他怎么凭借他的流氓性子,在这片大陆大发神威,看他怎么把美女左拥右抱,怎么逍遥异界。。。。。杀人放火金腰带双修?是个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