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耕(前544一约,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早)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九年,卒年不详,比孔子小7岁。与冉雍同宗,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不倦,多次向孔子询间“仁”及“君子”的内涵,一切行事,都本着仁恕之道,对人特别宽和,责己非常严峻,事尊长惟恐不谨,对幼弱惟恐保护不周,对于同门诸贤,更敬爱有加。同门都很敬重他,互相称道他的德行。孔子在总结其弟子特长时说:“德行:颜渊、阂子鸯、冉伯牛、仲弓。…”〔《论语·先进》)孟子也说:“冉牛、阂子、颜渊,善言德行。”(《孟子·公孙丑上》),都把他与颜回、阂子穿并列,可见他在仁德修养方面是很突出的。其性格略显躁动而喜欢多言。孔子曾针对此点,给他解说“仁”的内惬,“仁者其言也切”。说仁者说话平缓有序,希望他对照自己,有所修正。最初冉耕还有点不服,反间孔子:“其言也切,斯可谓之仁乎?”后来还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潜心于仁德的修养,为世人所重他做事谨慎认真,尤其在处理日常事务方面独具才干。据《尸子》记载:“仲尼志意不立,子路侍;仪眼不修,公西华侍;礼不习,子游侍;辞不辩,宰我侍;亡忽古今,颜回侍;节小物,冉伯牛侍。”此所谓“节小物”,即指善于处理日常琐细事务,诸如送往迎来,待人接物等。孔子常让冉耕来做这类事情,说明他在这方面确有特长由于冉耕有高尚的品德,又善于处理具体日常事务,故孔子对他极为器重。当孔子做鲁国司寇,行宰相之权时,曾让伯牛去担任鲁国中都(今山东议口)长官,以便让他之德才得以充分的施展。孔子后来辞官周游列国,冉耕也辞去中都宰之职,跟随先生左右。不幸的是,冉耕在很小年纪就患了土无法治愈的“恶疾”,因而纵使他极富才华,终无法施展。他自惭形秽,心里非常痛苦,整天闭门不出。孔子专程探望,他也只是从窗户里伸出手来与先生交谈夫子抓住伯牛的手,百感交集,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连声哀叹:“亡之,命矣夫!斯人也面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对有德之人却遭“恶疾”深表同情卜悲坳不已,也表明他们师徒之间有深厚的情谊。冉耕的德行修养受当代及后世人们的极力推崇,孔子就曾说他掌握孔子的思想“具体而微”(《孟子·公孙丑上》)。大体上接近于孔子。《淮南子)说他是“孔子之通学”,王充说他的修养甚至达到称圣的程度(《论衡·知实》)。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历代朝廷更对他大加推崇祭封。唐玄宗开元八年(720),他被列人“十哲”之中,开元二十七年(739),追赠他为“邪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他为“东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又改封他为“邪公”。
同类推荐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
热门推荐
我还是无法忘记那片美丽的天空
”外面繁华的城市,闪烁着的霓虹灯好似银河的灿烂银河,在城市中穿梭的电车,好似城市里的脉络一般,纵横交错...“”爸爸,外面的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吗?“”是的,问天,外面是一个很美丽的世界。“”是吗...好想出去看一看,“我躺在床上,看着爸爸憔悴的脸,却还是对我露出温暖的微笑,一整暖流从我的心里流过,爸爸他很辛苦呢..我怎么好意思给他添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