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2800000008

第8章 救时之君代宗朱祁钰

1.临危受命,力保天下不失

大明江山临危之时,天上掉下“皇帝宝座”这张大馅饼。明代宗朱祁钰以闪电般的速度,毛发无损地登上了皇帝宝座。他重用于谦,挽大明江山于即倒。

朱祁钰是明宣宗的次子,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初三,比他的异母兄长朱祁镇小9个多月。他的生母姓吴,是江苏丹徒人,在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中。生下朱祁钰后,被封为贤妃。宣宗子嗣不昌,就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由于只有这一个弟弟,朱祁镇对他比较疼爱,所以朱祁钰虽到了成年,朱祁镇一直没有为他选择封地,建立王府,朱祁钰也就在京城一直居留下来。如果不是事出意外,朱祁钰终有一天会离开他的母亲和兄长,在远方的王府中悠闲度日。

于谦像然而,土木堡之变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京师接到怀来守将连夜送来的战报,知明军已于昨日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蒙古人索要金帛。这一天,朱祁钰听政刚好一个月。皇太后孙氏、皇后钱氏打算先封锁住消息,尽力筹措金银珠宝、文绮彩缎,把英宗赎回来。坏消息总是传得很快,朝臣们次日就听到战败的风声,齐集到阙下,私相告语,愁叹惊惧。土木堡之役中侥幸逃脱的士卒,也陆续奔回京师。疮残被体,血污狼藉,更增添了京城的恐惧气氛。孙太后知道这件事瞒不住了,只得于十八日召集百官,宣布了败报,并命朱祁钰监国。皇太后没有提及英宗下落,但朝臣们从太后命朱祁钰监国,旋又下诏立英宗之子为太子这一系列举动中,已猜到皇帝被俘的传言属实。

孙太后和朱祁钰让朝臣们商议对策,朝臣们却只知大哭,不知所为。这时,翰林院侍讲徐瑾急忙出班,借言天象示警,鼓噪只有尽快南迁才能避开劫难。兵部侍郎于谦见人心危疑,站出来大声说:“建议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大家都想一想宋朝南迁的惨痛教训吧!”

他的激昂陈词,立即博得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大臣的响应,一些心存犹豫的朝臣也觉得于谦说得有道理。徐瑾被太监金英叱退,踉踉跄跄地走出左掖门。在主战派朝臣们的激励下,孙太后和朱祁钰也消除了心中的疑惧,下定抗战决心,并把战守重任托付给于谦。于谦毅然受命,朱祁钰对于谦也全力支持,让他放手备战。在于谦等人的建议下,朱祁钰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发布了一系列命令:调集外地部队赴京防守;任命政府各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其中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派遣武将分镇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要隘;发动京师百姓、军士及文武官员有运输工具的前往通州,将存放在官仓中的储粮运进京城。

土木堡之变发生时,京师“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经过于谦的悉心整顿,防卫力量得以加强,京城有了粮食储备,各地勤王军又陆续开到,人心这才逐渐安定下来。

皇帝是中枢决策机构的核心,缺少了这个核心,政令的贯彻执行就会受到阻碍。朱祁钰虽奉皇太后命以监国身份总理国政,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皇帝,也难以像真皇帝那样发挥作用。而且,英宗掌握在也先手中,也先借此要挟,对明廷也很不利。朝臣们普遍感到,君位不可久虚,现在最急迫的是要立一位新皇帝。英宗的儿子虽然已被册立为太子,但年方3岁,无法担当军国重任。合适的人选,就只有英宗唯一的弟弟、正在监国的朱祁钰了。九月一日,群臣联合上奏孙太后,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立朱祁钰为皇帝。太后审时度势,觉得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利于国家安定,遂下懿旨批准。朱祁钰接奉懿旨,颇为惊惧,再三逊让,还退避到自己的府邸。于谦正色对朱祁钰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群臣也纷纷劝进,说:“祖宗神器不可虚,圣母有命不可违。”当时恰好都指挥岳谦出使瓦剌回京,带来英宗的信,称可由其继承帝位。朱祁钰这才接受懿旨,并于九月初六日祭告天地、社稷、宗庙,正式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明年为景泰元年,颁诏大赦天下。

在国家危难之际,朱祁钰被扶上皇位,明朝又有了一位年富力强的君主,坚定了军民抗战的信心,也使也先无法利用英宗进行要挟。

朱祁钰登上帝位后,更是全力倚任兵部尚书于谦,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挽救了朱家王朝的命运。

2.贪恋皇位,贿赂大臣立太子

“皇帝宝座”这张大馅饼有谁会吃够呢?可惜的是,明代宗朱祁钰没能看住“皇帝宝座”这张大馅饼,“皇帝宝座”还是飞走了。还好,朱家江山并没有改姓。

朱祁钰在危乱之中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或许在他接位之时是不情愿的,然而随着在位时间的加长,他对皇帝的宝座愈加爱不释手,再也不愿意将皇位还给自己的兄长了。

英宗是大明帝国十多年的主宰,对于他的被俘,上至銮武大臣,下至草野村夫,无不觉得是奇耻大辱,希望他能尽快返回。但是,此时坐在皇帝座位上的朱祁钰,对此却不热心,内心深处,他倒希望英宗像宋朝的徽宗和钦宗那样,终老于漠北。他本能地感到,英宗对亿万臣民仍有感召力,一旦回还,会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还是于谦站了出来,他保证上皇归来不会影响皇帝的位子,希望皇帝能遣使去迎接上皇,景泰帝终于被说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并没有提出迎接。谁知派去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景泰帝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礼仪上,朱祁钰也减了又减,将英宗迎回北京后,就软禁在南宫内。

英宗回京之后,朱祁钰派人严加看管,果然如于谦所说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朱祁钰的帝位。但朱祁钰并不以此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还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也能够取代英宗的儿子、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当年朱祁钰即位之时,由皇太后发布懿旨册立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这一举动说明,由朱祁钰即皇帝位是因为大敌当前国不可无长君,是从国家安危的角度考虑的,而并非出自私人原因;册立朱见深为皇太子,表示朱祁钰百年之后仍由英宗子朱见深嗣位,从而维护了明朝皇位传承的正统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钰改立太子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但他知道,此事不能从自己口中说出,且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待机行事。

为了试探一下身边内侍对改立太子的态度,一天,他对太监金英说:“七月初十日是东宫生日。”金英听了一愣,因为他清楚记得,七月初十日是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的生日。他急忙顿首说道:“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朱祁钰听了,默然不语,心里对金英生出恼恨之情。不久,有人弹劾金英纵家奴多支官盐、杖死船夫等罪,朱祁钰遂借机将金英禁锢,其家人则分别处以死刑或充军之刑。

转眼两年过去了,朱祁钰仍找不到改易太子的理由,皇后汪氏又再三劝他打消这个念头,这使他越来越苦恼。太监王诚、舒良为朱祁钰出谋划策,劝他先收买阁臣和其他一些大臣,给他们一些好处,堵住他们的嘴。于是,一出皇帝贿赂大臣的闹剧登场了。左都御史王文与王诚有私交,王诚向他一透实情,他就表示赞同,于是在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朱祁钰将王文和掌鸿胪寺事左都御史杨善都加太子太保衔。四月初一日,又分赐内阁大臣陈循、高谷白银各100两,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江渊、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王一宁、户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萧镦、翰林学士商辂白银各50两。

正当朱祁钰有步骤地笼络大臣,为易储做准备时,发生了广西土官都指挥使黄珐上疏事件,把易储问题公开化了,从而加速了易换太子的进程。

黄竑,广西浔州守备都指挥,因袭杀广西思明府知府而被捕入狱。为求自救,他派下属进京上奏请求易改东宫。朱祁钰抓住这个机会,将奏疏发给朝臣讨论。大臣见事已至此,没有人出来反对,王文等人先后签名同意。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朱祁钰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改朱见深为沂王。

谁知,天不遂人愿,朱见济早夭,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于是,立皇太子的问题马上又成为朝中议论的中心。由于朱祁钰再没有儿子,必须立别人的儿子为太子,很多大臣重新想到朱见深。御史钟同、礼部仪制郎中章纶先后上疏请求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章纶在奏章上说:“太上皇帝君临天下十四年,陛下宜率群臣每月朔望及岁时节旦,朝见太上皇于延安门,以极尊崇之道。而又复皇后中宫,以正天下之母仪;复皇储于东宫,以定天下之大本。”

对朱祁钰来说,恢复朱见深皇太子的地位,就如同请太上皇复位一样,是讳莫如深的事。章纶的这番话,说得他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把钟同、章纶关进锦衣卫大狱,严刑拷打。结果,钟同被活活打死,章纶也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为了便于监视朱祁镇,朱祁钰下令将南宫附近的树木全部伐去。时值盛夏,朱祁镇平时经常倚树休息。树木伐去后,他得知其中的原因,更加恐慌。废立太子的风波,使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朗化了。

不过好在朱祁钰还在壮年,子嗣的问题对他来讲还不用非常发愁。可是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建储的问题又成了热点问题,并被摆上了朝堂。可众大臣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有的主张复立沂王,有的主张立襄王,此时内宫传来朱祁钰病体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第二天上朝与朱祁钰商议。但是朱祁钰由于大病初愈,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就又睡着了,这一觉竟改变了朱祁钰的一生,也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更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走向。就在这天夜里,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第二天,朱祁钰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内,不久死于永安宫。他生前为自己营建的陵墓寿陵,被英宗下令拆毁。于谦、王文被杀,明朝历史上朱祁钰的统治时期就这样结束了。

朱祁钰死后,于成代十一年(1475年)才被恢复帝号,被谥为景帝,庙号代宗。明代宗朱祁钰支持于谦反对南迁,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重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挽狂澜于既倒,并对明朝战后的恢复作出了贡献,对整个家族的贡献也是很大的。但在对待迎回英宗的问题上他过于小气,同时在太子问题上他又显得得寸进尺,最后他的一生以悲剧告终。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英宗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宪宗死后即位,年号成化。在位期间,重用宦官,宠幸贵妃,而且与民争利,是一个典型的败家皇帝。明朝在他统治期间,吏治腐败,朝纲混乱。1487年八月,宪宗病死,在位23年,葬于茂陵。

同类推荐
  • 大唐之李承训

    大唐之李承训

    不喜欢李二的虚伪,不喜欢李二无知,拒绝遣唐使,拒绝和亲!干掉突厥,干掉吐蕃,干掉高句丽!这是一个铁血的大唐,李承训在这里发出了时代最强音:“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之!”
  • 萧王

    萧王

    "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人生若得如此,夫复何求!两汉之间,新朝末年,刘秀,王莽,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王昌,公孙述,隗嚣,刘永,张步等等,各派势力此起彼伏,大家为的都是一争天下.且看谁能真正傲视群雄.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带着部队到宋朝

    带着部队到宋朝

    现代中国军人,出现在宋朝,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中国军魂。
  • 飞回三国

    飞回三国

    羊城去,离家两万里,醉笑三千席,怎奈归家遥无期。一飞机,全班齐相聚,彩云如梦境,刹那回汉烽烟起。黄巾至,万马千军局,血染碧空洗,庆幸真定有侠义。马蹄疾,江船夜雨笛,赤壁误佳期,更添枭雄困城急。晓锋兮,聚义为战息,江山美人志,自古难选空无计。天归一,百万枯骨积,埋剑兴国逸,吾虽孤寂国盛世。华夏山河三万里,历史悠悠五千年。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五岁青年,早年历经贫穷,经过自身努力,大学本科毕业后,屡次创业却惨遭骗局。殊不知,一次偶然的毕业两年后的全班聚会,坐上了飞往三亚旅游的飞机,竟然遇上了神秘的彩云虫洞,就此回到了群雄角逐的三国乱世。
热门推荐
  •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本书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出发,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对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和危险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办法与急救措施,力图使广大家长和儿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从而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家长和孩子们在阅读和轻松与快乐中,自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走上充满阳光的成长之路。
  • 我的异能手机

    我的异能手机

    凌啸的手机被外星人上了身,是福是祸?原本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走上了一条不再平凡的路,是悲是喜?人类走的科技发展道路是否正确?玛雅预言是从何处得来?世界末日真的会降临吗?如果是真的人类会怎么样?这一切是自然现象?又或者是一个惊天大阴谋?一切的一切,凌啸会带着自己的手机一一为您揭开。想知道吗?打我手机!!!
  • 网游之大神出没

    网游之大神出没

    Darling——————————妹的!一旁的某女嘟囔一句,敢瞧不起本大神?让你好看!整个《逆天神圣》里我还没有怕过谁呢!不过那个云烟如水倒是个可怕的对手呢。手起杖落,某女已经出现在复活点。“妹纸,跟我斗你还嫩了点。”一个喽啰还想推翻她麽?云烟如水,你就是大神!“啊哈哈哈……”我是神仙我怕谁?交流群:186527800敲门砖:书中任意人物名字。
  • 半身君王

    半身君王

    世界是公平的,却又是残酷的,当立誓将要守护某些东西时,也必将亲手毁灭某些东西!他比任何人都要霸道!他比任何人都要傲慢!他比任何人都要贪婪!他比任何人都要残酷!因为,这是强加之王所不得不做的选择。
  • 莫等闲,且惜缘

    莫等闲,且惜缘

    方闲与莫宇相识倾心之后,才发现二人身份背景差距悬殊。出于理智她去了另一个城市,不料却再次遇到他,并且纠缠不清。
  • 狼牙兵王在都市

    狼牙兵王在都市

    狼牙雇佣兵兵王回归都市,看连云各种装逼各种浪~
  • 我的异界不可能辣么可爱

    我的异界不可能辣么可爱

    本想为国尽忠,意外穿越时空本想赚钱养家,却要我名扬天下无意与谁争锋,偏要我踏碎虚空我只是我,萌新糖不甜武者等级:武徒、武师、战灵、战王、战皇、战尊、战帝、战苍天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小学生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小学生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对儿童影响最深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第一任教师的角色。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福禄培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可见,家长(主要是父母)以及由家长所进行的家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 重生为鹤

    重生为鹤

    上一世我碌碌无为,这一世我定要用妖兽之身覆天。备注(化形的)。
  • 我是一名狙击手

    我是一名狙击手

    只有当你倒下时才能意识到我的存在!这就是狙击手。